2.2.4 动物的行为素养提升练(含解析)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2.4   动物的行为素养提升练(含解析)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成年黑猩猩模仿人类,将箱子叠起来摘取高处的香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与这种行为同属一类的是 ( )
A.蜜蜂筑巢、蜘蛛织网
B.鱼类洄游、大雁南飞
C.孔雀开屏、燕子孵卵
D.鹦鹉学舌、海狮顶球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兴趣爱好逐渐被满足。宠物走进了很多家庭,经过人们的长期训练,宠物可以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下列与这种行为相似的是 ( )
A.蚂蚁觅食 B.黄蜂筑巢
C.蜘蛛织网 D.鹦鹉学舌
3.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同点,能够填在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与遗传因素无关
4.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B.蚂蚁觅食、大雁迁徙、老马识途都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具有暂时性,不会永久存在
D.学习行为是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5.【教材变式题·P95图片变式】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 (填“甲”或“乙”)所示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甲所示美国红雀喂鱼所属的行为类型有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
(2)美国红雀喂鱼是由体内的 决定的行为;黑猩猩堆叠木箱摘香蕉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
(3)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 (填“甲”或“乙”)所示的行为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知识点2 社会行为
6.(2022山东济南模拟)2021年5月底,一群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生长距离迁移行为,向北跨越400公里,接近昆明主城,这件事引起了广泛关注。云南大学的相关专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了迷路状况。专家的这个观点体现大象具有的行为是 ( )
A.社会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攻击行为
7.下面是有关狒狒的部分材料以及狒狒的生活图片,请回答问题:
狒狒是营群体生活的高等猴类,也是猴类中社群生活最为严密的一种,有明显的等级序位和严明的纪律。在野生状态下的狒狒群体,以几年为一个周期,发生争战,或分群或换王。以新换旧、以强换弱是狒狒王国的法则。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狒狒群体具有明显的 行为。
(2)图乙中,猎豹偷喝狒狒的水,狒狒发现后追着猎豹打,狒狒的这种行为属于 (从行为获得途径分析)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狒狒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这类动物最突出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4)等级社会中,“首领”的特权不包括 。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优先选择栖息场所
C.遇到危险时,被其他成员保护起来
D.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
能力提升全练
8.(2022山东日照中考,13,★☆☆)2021年,一群亚洲象在云南迁徙,其中的一头小公象离群后变得特别有攻击性,这是由于离开了首领的约束。说明大象群体中具有 ( )
A.繁殖行为 B.迁徙行为
C.社会行为 D.领域行为
9.(2022山东滨州中考,9,★☆☆)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蜘蛛织网 B.老虎钻火圈
C.鹦鹉学舌 D.蚯蚓走迷宫
10.(2022山东菏泽中考,6,★☆☆)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马的奔跑只需运动系统参与就能完成
B.小明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C.鸟类的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
D.蚯蚓走迷宫,黑猩猩用树枝取食白蚁属于学习行为
11.(2022山东烟台中考,23,★☆☆)晓君家里养的宠物狗每天都到固定的地点大小便,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狗定点排便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狗定点排便行为的形成与大脑无关
C.狗定点排尿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D.狗的排尿反射只需要泌尿系统参与完成
12.(2022山东临沂中考,21,★☆☆)下列有关“老马识途”这一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遗传物质所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
C.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与小鸟喂鱼一样,是马的本能
13.(2022山东烟台中考,21,★☆☆)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2021年我国有12个省遭到了红火蚁的入侵。红火蚁群体内有蚁后、雄蚁、工蚊和兵蚁,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火蚁属于昆虫
B.红火蚁依靠声音和动作来通信
C.红火蚁具有社会行为
D.缺乏天敌是红火蚁在我国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14.(2023山东市南期末,11,★☆☆)下列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是 ( )
A.黑长尾猴遇到蛇,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B.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C.蝶蛾类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D.壁虎遇到敌害自主断尾,以引开敌害
素养探究全练
1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东郯城期中)某兴趣小组利用蚂蚁进行探究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1 探究装置一 图2 探究装置二
蚂蚁群体内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说明蚂蚁具有
行为。
(2)设计图1装置:将塑料杯A与蚂蚁窝的巢穴口通过一根透明塑料吸管相连,作为中转站,塑料杯B、C与A也通过吸管a、b相连(两管长度一样);往B中放入白砂糖,C不做任何处理。C起到 作用,两管长度一样是为了 。观察发现,开始两管都有蚂蚁散布,15 min后,明显可以看到较多蚂蚁选择进入a管,而较少蚂蚁选择进入b管。
(3)为探究信息素(一类化学物质)与蚂蚁通信的关系,清空装置一管内蚂蚁后,调换a、b管位置,连接方向保持不变,同时撤去B、C杯,15 min后观察现象。分析蚂蚁的通信过程存在以下三种可能:①存在信息素,且信息素起到引导作用;②存在信息素,但信息素不起引导作用;③不存在信息素。
预期实验结果,并作出全面的分析:
若a管内蚂蚁仍然多于b管,则符合上述 (填序号)的分析;
若a、b管内蚂蚁分布无明显差异,则符合上述 (填序号)的分析。
(4)为探究蚂蚁的觅食口味,图2中A~E处分别放置等量的柠檬果肉、白砂糖、苦瓜、辣椒和食盐,分别代表酸、甜、苦、辣、咸五种口味,做三次重复实验得到如表所示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蚂蚁最喜欢的口味: ,最不喜欢的口味: 。
实验现象记录表
塑料杯 A B C D E
15 min后蚂蚁 数量/只 ① 1 12 3 2 5
② 2 14 4 1 6
③ 1 15 3 1 5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黑猩猩模仿人类摘高处的香蕉、鹦鹉学舌、海狮顶球都是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属于学习行为。
2.D 宠物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与鹦鹉学舌都属于学习行为。
3.C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4.B 老马识途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5.(1)乙 不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遗传物质 遗传 环境 
(3)乙
解析 (1)甲中美国红雀喂鱼是一种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的局限性表现在不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乙所示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3)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A 象群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大象具有社会行为。
7.(1)社会 (2)学习 强 (3)胎生、哺乳 (4)C
解析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狒狒群体内部有明显分工,有一定的组织,具有社会行为。(2)图乙中,狒狒正举起木棒打向猎豹,狒狒的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3)狒狒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4)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其他成员对首领表示顺从都是狒狒首领的特权。
能力提升全练
8.C 大象群体中有明显的组织,并且具有等级,首领可以约束小象的行为体现了大象群体中具有社会行为。
9.A 蜘蛛织网是蜘蛛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老虎钻火圈、鹦鹉学舌、蚯蚓走迷宫都是动物经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10.A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1.C 狗定点排尿排便的行为,是在体内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A错误,C正确;狗定点排便行为的形成与大脑有关,B错误;排尿反射需要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完成,D错误。
12.B 老马识途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13.B 红火蚁主要依靠气味通信,而不是依靠声音和动作。
14.D 壁虎遇到敌害自主断尾,以引开敌害,属于防御行为。
素养探究全练
15.(1)社会 (2)对照 控制单一变量 (3)① ②、③ (4)甜 酸和辣
解析 (1)蚂蚁群体内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说明蚂蚁具有社会行为。(2)图1中,B中加入了白砂糖,C不做处理是为了形成对照,C组起对照作用。除了B、C内所含食物不同,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3)若存在信息素,且信息素具有引导作用,那么更换a、b管位置后,蚂蚁仍会更多地去往a管。若存在信息素,但信息素不起引导作用,或不存在信息素,则a、b管内蚂蚁的分布应差不多。(4)由表可知,15 min后B杯内蚂蚁数量最多,说明蚂蚁最喜欢甜味;A、D杯数量均很少,说明蚂蚁最不喜欢的口味是酸和辣。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