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答案)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卷面分评分标准:以“平、匀、净、齐、美”为标准,得1—5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鹦鹉学舌 B.谈虎色变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
2.不能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
A.行为习惯不够雅观 B.痰里含有大量的灰尘
C.痰里含有大量病菌,易传播疾病 D.气管内分泌的粘液很脏
3.下列结构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是( )
A. B. C. D.
4.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体形开始发生变化,区别也越来越明显。与此相关的激素主要是( )
A.胸腺素 B.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
5.如图,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 )
A.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B.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C.肺内气压增加,完成呼气动作 D.肺内气压减小,完成吸气动作
6.下表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时的实验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酶催化作用的相关因素是:(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是否搅拌 反应时间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1 淀粉糊+唾液 100℃ 是 10分钟 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37℃ 是 10分钟 不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是 10分钟 变蓝
A.适量的唾液 B.是否搅拌 C.适宜的温度 D.反应时间
7.下列不是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的是( )
A.肝脏 B.肺 C.胃 D.小肠
8.近年来“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研究表明:经常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间痛、手腕部疼痛等,还会引起轻度社交障碍。在评价健康状况时,轻度社交障碍属于( )的状态。
A.身体上 B.心理上 C.精神上 D.社会适应方面
9.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主要成分分别是( )
A.蛋白质和水 B.葡萄糖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肪 D.葡萄糖和水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半规管 B.前庭 C.鼓膜 D.耳蜗
11.“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
A.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必须阅读说明书
B.进餐过程中可以说笑,不会影响会厌软骨的活动,但不要影响他人。
C.受伤时若血液呈暗红色,要压迫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
D.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一般的交往与交谈、握手、拥抱都可能被感染
12.下列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的收缩
C.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输的血量不同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13.以下不可以叫做排泄废物的是( )
A.人体内多余的水 B.尿素、尿酸 C.粪便 D.无机盐
14.肾小囊腔中的液体是( )
A.静脉血 B.动脉血 C.原尿 D.尿液
15.生物学作为医学、药学和卫生学的基础,通过学习你应当能够对常见伤病作出初步判断和简单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热发烧——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B.已馊饭菜——蒸煮后正常食用
C.普通感冒——服用大量抗生素 D.异物入耳——用尖锐器具挖出
16.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与所应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食品 保存方法 所应用生物学原理
A 果脯 糖渍法 糖分高,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B 鲜鸡蛋 低温冷藏 低温抑制细菌繁殖
C 咸萝卜 腌渍法 盐分高,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 玉米种子 晒干储存 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
A.A B.B C.C D.D
17.感冒后正确的用药方法是( )
A.取来头孢霉素就服用 B.当感冒病情减轻时,就停止用药
C.感冒糖浆很甜,可以多喝点 D.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18.近些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太阳镜
19.人体所需六类营养成分中,不为人体供能、缺乏时却引起人患病的一组是( )
A.蛋白质、脂肪 B.维生素、无机盐 C.糖类、维生素 D.无机盐、蛋白质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构成 B.正常原尿中无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D.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
21.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
B.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氧气
C.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
D.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22.观察右图,该图表示的是( )
A.肺泡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C.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D.血液在血管内的运输过程
23.右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⑤是尿道 B.④用来暂时贮存尿液
C.③是输尿管,用来输送尿液 D.②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24.下列关于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
B.毛细血管分布最广,内径很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C.血液的流向为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血管
25.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A.酒精麻醉大脑,使行为失控 B.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失控
C.酒精麻醉脑干,使行为失控 D.酒精引起肝中毒,使行为失控
2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B.在正常情况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控制
C.神经元受到刺激,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神经细胞
27.既患夜盲症又患佝偻病的儿童应多吃( )
A.胡萝卜和番茄 B.新鲜水果和蔬菜 C.肝脏和鱼肝油 D.粗粮和牛肉
28.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相关记录见下表),揭开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
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 不出现糖尿
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
A.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B.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C.由A、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若A、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胰管中的液体
29.眼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有关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巩膜是眼球最前端的结构 B.玻璃体能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C.瞳孔位于眼球的虹膜中央 D.人们经常说的白眼球指的是虹膜
30.下列属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有( )
①乱砍滥伐;②网捕鸟类;③过度放牧;④排放工业三废;⑤臭氧层破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10分)正常的人体生命活动需要各个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下图是某同学画的有关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a______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e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和c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在g______,淀粉初步消化的场所在______,脂肪的消化需要先借助肝脏分泌的______进行乳化。
(3)A与B之间和C与D之间有______,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
(4)人体吸入的氧气和吸收的葡萄糖,通过循环系统,最终运输到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__,在其内葡萄糖被分解,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5)体育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代谢废物会通过⑤、______(填序号)排出体外。
2.(10分)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我国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程直播发射过程,看到火箭点火那一刻,全国人民的激动心情无以言表,更对航天员接下来的太空之旅产生了强烈的期待。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标号或字母是________。[G]主要由________组成。
(2)我们在观看发射直播的过程中,当火箭点火的画面出现,电视画面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中[A]________的折射作用,在[B]___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________形成视觉。
(3)当看到火箭与飞船成功分离后,飞控中心响起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⑥→⑧→_________。若某同学F受伤严重,该同学能否完成鼓掌反射活动?_________。
(4)航天员在进行天宫授课时,需要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而在地球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中[⑦]_________的调节功能。
(5)小宇同学在观看火箭发射时激动万分,此刻他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体内的_________含量增加,进而心跳加快,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_________。调节的影响。
3.(10分)前不久,甲流病毒肆虐,患者会出现高热、头晕、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如图表示某同学感染该病毒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
(1)将以上概念图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甲流流行期间,各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让同学们开窗通风,在教室喷洒消毒液等,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_______________。
(3)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____,接种后能使人产生__________。
(4)疫苗一般要接种2至3次,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①表示首次注射疫苗,②表示再次注射疫苗)__________。
A. B.
C. D.
(5)小明今年5岁,最怕打针,听妈妈说要接种甲流疫苗,吓的大哭,这一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内。小明想:“甲流和新冠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接种了新冠疫苗为什么还要接种甲流疫苗?”假如你是医生,应该怎样回答小明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为了让中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互输可能发生血液凝集现象,从而阻塞血液循环,甚至引起死亡。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反应,有沉淀产生表示发生血液凝集现象)
表一:模拟血型的鉴定
血液 模拟血液 血清 模拟血清
?型 豆浆 A型 碘液
B型 淀粉溶液 B型 鲜橙汁
AB型 豆浆和淀粉溶液
?型 ①
表二: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的凝集现象
豆浆 淀粉溶液 豆浆和淀粉溶液 ①
碘液 无沉淀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无沉淀
鲜橙汁 橙色沉淀 无沉淀 橙色沉淀 无沉淀
(1)众所周知,血液的成分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临床上把前者中的______除去,便可得到血清。
(2)表一中的豆浆模拟______型血波,①处应填写______,模拟______型血液。
(3)从表二可知,A型血可以接受的血型有____________(2分)。
(4)从安全输血的角度考虑,大量失血时,仍以输____________为原则。
(5)该兴趣小组用豆浆、淀粉等材料来做此实验,这是一种____________实验。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CCBCC 6.CBDAC 11.ACCCA 16.DDBBA 21.DCDCA 26.ACDCA
二、非选择题:(四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1.(1)咽 肺 喉 气管 (2)胃 口腔 胆汁
(3)房室瓣 (4)线粒体 (5)⑥、①
2.(1)⑥⑦⑧GK 神经元胞体
(2)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中枢
(3)G → H →I 能 (4)小脑 (5)肾上腺素 激素
3.(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 抗体 (4)C (5)耳蜗 抗体具有专一性(2分,意思对即可)
4.(1)血浆 血细胞 纤维蛋白原(2)A 清水 O
(3)A型和O型(2分)(4)同型血(5)模拟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