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盐城景山中学202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计15分)
注意: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二、材料题(本题共2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8分)
16.
(1)
(2)
(3)
17.
(1)
(2)
(3)
(4)盐城景山中学202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一、单项选择
1.“他在位期间,统一全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材料中“他”指的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2.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 唐太宗曾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以下属于唐太宗践行这一言论的措施的是( )
A.轻徭薄赋 B.虚心纳谏 C.劝课农桑 D.戒奢从简
4.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
5. 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等。这种现象 (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6. 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
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 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7. 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的诗篇发现,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洒脱不羁;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这体现出唐诗 ( )
A.不关注现实社会 B.成为君主的统治工具
C.风格呈现多元化 D.具有极强的教化作用
8. 要想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9.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10. 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这表明当时( )
A.进士科仍然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目 B.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
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 D.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
11.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12.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13. 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 )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
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④江西景德镇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 下列属于忽必烈历史功绩的是( )
A.建立蒙古政权 B.推行郡县制 C.建立元朝 D.创立科举制
15. 统一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清朝 D.元朝
二、材料题(15分)
16.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科举制度提高了中国的行政效率,增强了稳定性。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其正式创立的标志是?“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请举一例说明。(3分)
材料二:隋朝时,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之上,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翻阅书籍,看到如下描述。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唐)杜佑《通典》
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
——《唐)皮日休《皮子文薮 汴河铭》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大运河给出你客观辩证的历史评价。(2分)
材料三: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图片(如图)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哪一段历史佳话?(2分)
17. 宋朝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出现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为抑制武将势力,巩固皇位,宋太祖利用宴会“杯酒释兵权”,剥夺宿将石守信等统领禁军的权力……与轻武相对,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摘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采取的基本政策。(1分)
材料二: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朝)旧(制度)。只因宋初太祖……不识大体,立意(决心) 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阅读材料二,宋太祖是怎样“把相权拿归自己”的?(1 分)此外,为控制地方财权他还采取了什么 措施?(1 分)
材料三:宋代的纸币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这对货物和服务的买卖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高效的、有利可图的和方便的发明。
——【德】迪特 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摘编)
(3)材料三中的“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是什么?(1分)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表现可以反映朝商业贸易的繁荣?(2分)
材料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4)根据材料四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何时完成了这一转变?(2分)盐城景山中学202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计15分)
注意: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C C B B C B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A D C C D C D
二、材料题(本题共2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8分)
16.
(1)隋朝 隋 炀帝设立进士科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学科
武则天设立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把诗词歌赋作为科举考试的考察内容(3点任答一点)(3分)
(2)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2分)
(3)和亲或通婚 文成公主入藏(2分)
17.
(1)重文轻武 (1分)
(2)分化事权 设多个副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散宰相的权利
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2分)
(3)交子 开封与临安是繁华的大都市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出现了早市夜市与草市 广州与泉州是著名的商港,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任答其中两点给满分) (3分)
(4)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2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