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20-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世界现代史)(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2020-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世界现代史)(含解析)

2020-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
专题6 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1.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17.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 重工业发展迅速
C. 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 完成农业集体化
2.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18.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内战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经济大危机 D. 美苏“冷战”
3.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 19.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由此可见,材料强调
A.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B. 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 联合国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
4.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0.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她在书中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道路”。作者呼吁大家所要重视的问题是
A. 化学武器危害 B. 生态系统恶化 C. 地区沙漠化 D. 臭氧层破坏
5.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16.同学们开展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有: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据此推断,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C. 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 D. 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6.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19.如下图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中“?”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凡尔登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雅尔塔会议
7.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先后宣布建成了
A. 政府干预经济制度 B. “福利国家”
C. 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D. 计划经济体制
8.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1.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都不大,其根本原因是没有
A. 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偏差 B. 改进新经济政策不足之处
C. 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实行多党执政的政治体制
9.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18.“这场伟大的战役,歼灭德军150万人,解放了苏联南部大片国土。它不仅是德国法西斯走向最后灭亡的开始,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这场战役( )
A. 凡尔登战役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莫斯科保卫战 D. 诺曼底登陆
10.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19.某初三班进行历史专题学习,列出了如图的专题学习大纲内容,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主题名称( )
专题学习大纲 主题: 内容: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北约组织成立 ④华约组织成立
A. 冷战 B. 第三世界崛起
C. 国际工人运动 D.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11.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0.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世界格局的发展,其方向是( )
A. 多极化趋势 B. 雅尔塔体系 C. 单极世界 D. 华盛顿体系
12.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1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新秩序”指的是( )
A. 凡尔赛体系 B. 多极化 C. 华盛顿体系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3.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19. 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全球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这主要得益于( )
A.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B. 联合国安理会的设立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欧洲联盟的成立
14.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0. 2023年6月4日7时,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湘籍航天员张陆出舱后激动地说:“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祖国一直在我心中!”铿锵的话语令国人感到自豪。请向神舟十五号飞船主要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方面的成就( )
A. 原子能技术 B. 计算机技术 C. 航天技术 D. 生物工程
二、非选择题
1.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9.特朗普实行“美国优先”政策,用贸易战和提高军费对欧盟实行威压,欧盟被迫加强团结和自谋生存,以一个独立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溯欧洲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文明溯源】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城邦是由大多数人而不是极少数人加管理。……我们不但服从那些当权者,我们还遵守法律,尤其是遵守那些保护受伤害者的法律,不论这些法律是成文法还是未写成文宇。”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时期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近代传奇】
材料二 1750—1914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拉制了世界。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授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及探究,从欧洲历史的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9.小论文题。
近些年来全球化出现低潮的迹象,特朗普当总统时,美国退出许多国际组织,甚至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对此,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大势所起,暂时的低潮只是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表现;有人则认为已出现逆全球化,世界日益陷入民族主义的漩涡和灾难中。请就全球化这一问题说说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规范)
3.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6. 2022年6月6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我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阅读有关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历史,完成答题。
【水沃天府】
材料一: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千里通波】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苏联奇迹】
材料三: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
【新政工程】
材料四: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项目。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田纳西流城管理局,允许该局建造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田纳西流域局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田纳西水利工程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发挥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运河中心城市的名称,并分析大运河修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一伟大工程?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设立的背景及发挥的作用。
【你的建议】
(5)入夏,南方进入汛期,出现洪涝灾害:各个地方也会存在不同的水利问题。请就本地水利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4.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6.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捍卫统一】
材料四:林肯总统毫不迟疑地将国家统一摆在首要地位,作出历史性抉择,积极采取法律和战争手段坚决扭转分裂局面,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
——摘编自《大国崛起》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林肯总统为“扭转分裂局面”而采取的两方面举措。
(5)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认识。
5.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28.大国关系是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关注大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把握世界局势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材料一: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只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写出他们成为“盟者”和开始成为“仇敌”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 《华沙条约》签字仪式
(2)图中两大军事组织的建立对世界将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一中提到“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是指什么?
[关注现实,领悟历史]
材料三:当前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地缘政治因素不仅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给多国民带来冲击。乌克兰危机外溢效应显现,与美国不断煽风点火密切相关。美国及其盟友还施压其他国家选边站队,逼迫更多国家加入对俄制裁的行列,大有借乌克兰危机在全球掀起一场阵营对立“新冷战”的架势。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无权让世界为其战略私利埋单》
(4)根据材料三回答,乌克兰危机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
[展望未来,创造历史]
材料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APEC北京会议到G20杭州峰会,从发起创立亚投行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在世界神台上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反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大格局、大胸怀。
(5)当今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四回答,中国是怎样在世界舞台上展观大国风范的?你认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如何才能长久立干不败之地?
2020-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
专题6 世界现代史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实行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反映出苏联重工业发展迅速。故B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实行,故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和完成农业集体化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答案】C
【解析】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中的A段是1929——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先发生在美国,造成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故C符合题意;美国内战发生在1861——1865年,与A段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与A段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美苏“冷战”开始于1947年,与A段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答案】B
【解析】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材料强调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排除C项;D选项中表述用词太过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4.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可知,作者呼吁大家要重视生态系统恶化的问题,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化学武器,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沙漠化和臭氧层遭受破坏,故排除CD项。故选B。
5. 【答案】C
【解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玻利瓦尔是众多英雄中的杰出代表,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据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推断,这体现了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故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C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排除A;“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是指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排除B;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是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D。故选C。
6. 【答案】C
【解析】依据“1942-1943”“二战转折点”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次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C符合题意;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故A不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B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A符合题意;政府干预经济又称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排除A;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计划经济体制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排除D。故选B。
8. 【答案】C
【解析】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所进行的改革,都是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但这些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故C项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新经济政策颁布之后就结束了,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所进行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与列宁施行的新经济政策无关,故B项错误;在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期间,一直坚持一党专政的局面,并不存在多党制,故D项错误。故选C。
9.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它不仅是德国法西斯走向最后灭亡的开始,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可知,这场战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项正确;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要战役,排除A项;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C项;1944年,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东西两线夹击当中,排除D项。故选B项。
10.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与二战后的美苏冷战有关,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北约组织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上的表现,为了应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也成立了华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A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二战后的美苏冷战或两极格局,没有体现第三世界崛起或国际工人运动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苏联解体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世界格局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推动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正确;雅尔塔体系是雅尔塔会议上所确立的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排除B项;单极世界说法错误,排除C项;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通过华盛顿会议形成的,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2.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确立了凡尔赛体系,通过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华盛顿体系;这两次会议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即是一战后的“新秩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3. 【答案】A
【解析】据题干“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全球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通过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世贸的建立使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联合国是政治组织,与经济无关,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排除C项;欧洲联盟是区域性组织,与“全球贸易”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 【答案】C
【解析】据题干“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湘籍航天员张陆出舱后激动地说:‘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祖国一直在我心中’”结合所学可知,载人飞船属于航天事业的发展,C项正确;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都与载人飞船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 【答案】
(1)人民主权、法律至上
(2)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经济:工业革命的进行。
(3)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去对外投资,影响经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失去大量海外殖民地,政治地位下降。
(4)改革与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发展。(言之有理即可);和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解析】
(1)根据“城邦是由大多数人而不是极少数人加管理”以及“我们还遵守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时期古希腊民主具有人民主权、法律至上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率先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上,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起先进的工业文明。凭借先进的制度和发达的工业文明建立起世界性的霸权。
(3)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授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失去对外投资,影响经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失去大量海外殖民地,政治地位下降。
(4)根据欧洲近代发展历史可知,改革与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可知,和平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 【答案】
观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论述: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参与全
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素质的无形服务,但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容易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要提防这一“陷阱”。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解析】
本题属于小论文撰写,主要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观点,然后依据观点进行论述。本题可以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提出观点。论述可以从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推进作用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主导世界经济等进行论述。
3. 【答案】
(1)都江堰;防洪、灌溉、水运。
(2)洛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当时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投入大部分精力建设重工业。
(4)背景: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作用: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
(5)结合当地实际兴修水利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防洪意识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隋朝大运河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根据材料三“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可知,这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水利工程。苏联的一五计划,处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4)根据材料四“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项目。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可知,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设立的背景是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根据材料四“田纳西流域局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可知,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作用是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建议言之有理,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即可。如:应结合当地实际兴修水利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防洪意识等等。
4. 【答案】
(4)领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导南北战争。
(5)国家统一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统一。
【解析】
(4)据材料四“积极采取法律和战争手段坚决扭转分裂局面,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林肯总统为“积极扭转分裂局面”而采取的举措包括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领导南北战争等。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识可从国家统一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统一等方面来回答。
5. 【答案】
(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杜鲁门主义出台。
(2)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4)延缓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严重冲击国际民生;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5)表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一骨一路”倡议;发起创立亚投行;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APEC北京会议和G20杭州峰会;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等。
做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要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解析】
(1)盟者: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美苏同盟正式形成。
仇敌:据所学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影响:据材料二“《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华沙条约》签字仪式”结合所学可知,两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北约和华约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结局”:据材料一“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结合所学可知,美苏争霸“最终的结局”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4)影响:根据材料三“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地缘政治因素不仅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给多国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冲击”,可知延缓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严重冲击国际民生;由“乌克兰危机外溢效应显现,与美国不断煽风点火密切相关。美国及其盟友还施压其他国家选边站队,逼迫更多国家加入对俄制裁的行列......”可知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因此乌克兰危机产生的国际影响有,延缓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严重冲击国际民生;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5)表现:根据材料四“......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共建‘一带一 路’倡议,从APEC北京会议到G20杭州峰会,从发起创立亚投行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展现大国风范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立亚投行;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APEC北京会议和G20杭州峰会;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等。
做法: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有理即可。如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要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才能长久立干不败之地。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