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2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素养提升练(含解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7.20.2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素养提升练(含解析)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7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二十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
1.(2022河南郑州期中)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对于我们目前的生存家园——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整个地球就是生物圈
B.淡水生态系统因产氧量高,被称为“地球之肺”
C.为了创造辉煌的现代文明,我们可以无限制地获取自然资源
D.“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2.(2023江苏睢宁期中)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下列关于“人与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观点,正确的是 (  )
A.人类一定能征服自然
B.人类应该对自然听之任之
C.人类必须去改造自然
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3.(2022广东徐闻期中)造成野生动物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选择
B.自然灾害
C.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知识点2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4.【时事热点·环保】(2022湖南永州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及百姓福祉。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分类处理垃圾    B.加大农药施用量
C.燃放烟花爆竹    D.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5.(2023陕西乾县期中)根据中央总体部署,2021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为期10年的禁渔计划。实施该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减少对长江水域的污染
B.实行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
C.检修渔船和捕鱼器械
D.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时事热点·环境保护】(2023山东临淄期中改编)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报告。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与此不相关的是 (  )
A.多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C.使用新能源,减少煤炭使用
D.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
7.(2021湖南娄底中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争做环保小达人”的活动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
A.小东将家里的厨余垃圾投放到“其他垃圾”桶
B.小南将废纸、饮料瓶等收集起来送往垃圾回收站
C.小西进快餐店吃饭时,从不用一次性碗筷
D.学校要求各班用一次性塑料袋扔垃圾,小北觉得不环保,向校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8.【新独家原创】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讲述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故事,全景式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
A.参加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活动
B.清除作物秸秆,就地点火焚烧
C.周末外出游玩,乘坐公共交通
D.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回收利用
9.(2022湖南娄底中考)塞罕坝曾森林茂密,后因过度开垦变为荒原。为防风固沙,在55年内,经三代人的努力,再次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对此,你有何认识 (  )
A.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B.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C.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木材
D.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温室效应
能力提升全练
10.【时事热点·碳中和】(2022湖南常德中考,19改编,★☆☆)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不属于减少碳排放的技术或措施的是 (  )
A.构建赛时低碳交通体系
B.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
C.“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
D.主火炬采用氢能源“微火”点燃
11.(2022安徽中考,4,★☆☆)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的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实施“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退耕还草,修复草原生态
D.实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12.(2023湖南永州期末,30,★☆☆)下列有关“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具备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B.围湖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C.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全部的水圈和岩石圈
D.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可以以减少耕地作为代价
13.(2023陕西武功期中,15,★☆☆)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渐增强,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
A.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物循环利用率
B.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
C.为了方便,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D.提倡生态防治,减少农药使用
14.(2021辽宁营口中考,1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向世界阐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开展陡坡种粮、退耕还林还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15.(2022安徽全椒期末,2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
A.①③⑤     B.③⑤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16.(2020湖南永州中考,8,★☆☆)某校为做好永州市“六城同创”宣传工作,举行了相关宣传标语的征集活动。以下标语不宜采用的是(  )
A.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
B.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C.毁林去建房,经济响当当
D.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生态永州
17.(2021湖南怀化中考,38,★★☆)福岛核泄漏事故曾经震惊世界,涉事公司用海水冷却受损核设施,使用过的海水受到放射性污染,被存放在数万个巨大的储存罐里。最近涉事公司发言人宣称已能利用多种手段将核废水的放射性减弱到对人体安全的水平,计划两年后开始大量排放。世界民众普遍对此表示担忧。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蝌蚪间接探究处理过的核废水对人是否安全,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其他条件
A 生长发育情况基本相同的蝌蚪100只 加池塘水180升+ 相同且 适宜
B 生长发育情况基本相同的蝌蚪100只 加池塘水200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 ”处应填          。
(2)设置B组是为了     。
(3)实验每组选用100只蝌蚪,而不是1只,这是为了       。
(4)若A组发育异常的蝌蚪数量明显高于B组,则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该公司排放的处理过的核废水对人体    。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有学者担心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在几年内影响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
素养探究全练
18.【学科素养·探究实践/态度责任】(2023广东禅城南庄吉利中学月考改编)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小林同学认为,含洗洁精、洗手液等洗涤用品的生活污水可能会对湿地水质产生不良影响。他通过查资料发现,许多沉水植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例如菹草。小林对洗洁精是否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以及菹草是否对水质有净化作用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次/分)
A组 大小、发育状况相近的水蚤,每组10只 清水100毫升 观察、记录每只水蚤的心率,并计算每组平均值 198
B 洗洁精稀释液100毫升 154
C 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100毫升 176
(1)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小林提出的问题是:                            
(2)计算每组水蚤心率的平均值,目的是:            。
(3)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小林得出: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菹草能    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上结论的依据是:                。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可为。根据本题材料,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写一点)。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物,A错误;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B错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可以无限制地获取自然资源,C错误。
2.D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
3.D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造成野生动物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
4.A 垃圾分类处理,可节约资源,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农药施用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产生更多的垃圾,以上都不利于环境保护。
5.D 长江实行为期10年的禁渔计划,可以更好地保护长江中各类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6.B 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的目的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不相关。
7.A 厨余垃圾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容易腐败,应该放入“厨余垃圾”桶。
8.B 就地点火焚烧作物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9.B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修复的,若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则不能修复,A错误;植树造林除了能获取大量的木材之外,还能维持碳—氧平衡,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等,C错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减缓温室效应,D错误。
能力提升全练
10.B 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不属于减少碳排放的技术或措施。
11.A 围湖造田会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可能会减少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生物圈。
12.A 围湖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会破坏环境,B错误;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错误;耕地是人类生存之本,不能为了高速发展就减少耕地面积,D错误。
13.C 多使用一次性筷子会使大量森林遭到砍伐,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4.B 开展陡坡种粮会改变周围的环境,可能会影响周围生物的生存,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15.B 植树造林和养花种草会增加植被面积,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
16.C 宣传标语要围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展开。“毁林去建房,经济响当当”只注重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宜被采用。
17.答案 (1)20升处理过的核废水
(2)形成对照
(3)增加实验结果准确性,避免偶然性
(4)有害
(5)生物圈
解析 (1)对照实验要求变量唯一。此实验的目的是间接探究处理过的核废水对人是否安全,变量为处理过的核废水,因此表格中“ ”处应填20升处理过的核废水。
(2)设置B组是为了形成对照。
(3)实验每组选用100只蝌蚪,而不是1只,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准确性,避免偶然性。
(4)若A组发育异常的蝌蚪数量明显高于B组,则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该公司排放的处理过的核废水对人体有害。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素养探究全练
18.答案 (1)洗洁精 洗洁精稀释液是否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2)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减弱 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比没有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轻
(4)减少洗洁精的使用量(合理即可)
解析 (1)A组用100毫升清水,B组用100毫升洗洁精稀释液,除了这一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A组和B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洗洁精。该实验观察、记录的是每只水蚤的心率,所以提出的问题是:洗洁精稀释液是否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2)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一般会计算每组水蚤心率的平均值。
(3)根据题表实验结果可知,A组为对照组,水蚤心率最快;B组水蚤心率最慢;C组水蚤心率较慢,表明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比没有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轻。据此小林得出结论: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会抑制水蚤的心率;菹草能减弱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洗洁精的使用量等措施来保护环境。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