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酶和ATP(附答案)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高考生物专题酶和ATP(附答案)
一、酶
1.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 在细胞内外,生物体内外都能发挥作用
C. 都能发挥特定作用,且作用后均会立即灭活
D. 都能和特定的物质或细胞结合后发挥特定的生理功能
2.下图表示某种酶催化作用的图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 底物活化所需的能量由酶提供
C. 高温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 D. 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无法体现酶的专一性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设置对比实验可以探究不同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
B.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C. 增加某反应体系中酶的数量,反应速率会加快,最终产物浓度会增加
D. 酶不但可以作为一个反应的催化剂,还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4.如图所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到 t1 时,加入一定量的酶,该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直到终止。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体现酶的高效性 B. t1~t2 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t2 右移 D. 反应过程中酶和底物的结构均发生改变
5.如图为某同学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研究pH对两种不同酶的活性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可知不同酶的适宜pH范围不同且互不交叉
B. 导致A1、A3、A4、A6几点酶活性变化的原因不同
C. 若改变温度,则B1和B2点值一定变小,但对应的pH一定不变
D. 酶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者产物的生成量表示
6.解读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中________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2)乙图中160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
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则曲线上b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可表示________。制约曲线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7.新收获的稻米煮出的饭香气诱人,但是不法商贩也 可以用陈稻米抛光增白、上油后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有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能把某些酚类化合物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 (该题注意区分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
请你帮助完成为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检测稻米新鲜程度的简易实验:
(1)实验目的:________;
(2)实验材料:新稻米、陈稻米(数量足够) 试剂和用具:1%愈创木酚、1%过氧化氢H2O2、具塞试管、培养皿、移液管、观察颜色的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①将稻米事先浸入有1%的愈创木酚,具体做法是________,然后分别用移液 管往两支试管中加1%的愈创木酚,浸没大米,盖上试管塞,用力震荡20下,静置一段时间,弃掉多余液体。
②将浸有1%的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具有相同编号的培养皿中,摊开,后用移液管吸取1%的过氧化氢(H2O2)分别滴向两培养皿里的稻米,使所有稻米都浸有过氧化氢。
③一段时间后,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
(4)实验结论: ________。
二、ATP
8.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A. 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②—腺苷 C. 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 ④—腺嘌呤
9.ATP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如图是ATP的分子结构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圆圈内所示为含氮碱基腺嘌呤 B. 方框内所示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 细胞合成蛋白质时利用①断裂释放的能量 D. ②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容易形成但不易断裂
10.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中,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C. 植物的叶绿体产生的ATP,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 胃蛋白酶的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11.ATP是细胞直接的能源物质。dATP(d表示脱氧)是三磷酸脱氧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式可简写成dA—P P P。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一分子dATP由三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 B. 细胞内生成dATP时有能量的储存,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 在DNA合成过程中,dATP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 dATP具有高能磷酸键,可能为细胞的某些反应提供能量
12.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如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图中“M”和“N”的元素与动植物体内重要储能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 图中①过程消耗的能量1形式与②过程释放的能量2形式不完全相同,①过程发生场所和催化的酶与②过程完全不相同
C. 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
D. ATP是细胞代谢的直接且唯一能源,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含量较多、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DP含量较多
1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变化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B. 在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一定伴随有ADP的生成
C.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会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大大增加
D. 一分子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单体
14.白色念珠菌是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黏膜中的真菌,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菌丝大量生长,侵入细胞引起疾病。V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对菌丝形成有重要作用。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ATP合成酶在________上合成。
(2)ATP合成酶由突出于膜外的F1和嵌入膜内的F0两部分组成。F1负责ATP的合成或水解,F0是一个疏水蛋白复合体,形成跨膜H+通道,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成酶时,ADP与Pi结合形成ATP(其过程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在真核细胞中含有该酶的生物膜有________(至少填出两种)。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的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白色念珠菌与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白色念珠菌具有________。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V蛋白将ATP水解为ADP时,储存在ATP分子________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同时产生无机磷。
(4)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药物D(一种ATP酶抑制剂)对Ⅴ蛋白的作用,将Ⅴ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实验组加入用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D溶液,室温孵育10min之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min。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孔雀绿试剂(可与无机磷反应呈现绿色),定量分析反应体系的绿色深浅,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测定的绿色深浅,可反映出________的量,从而得到V蛋白活性。
②本实验以对照组数据作为V蛋白活性相对值1,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室温孵育10min,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min。
③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生理过程).
(2)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 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________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
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________.
(3)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h,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编号 X物质的浓度
(mg mL﹣1) 细胞内ATP的浓度
(mmol mL﹣1) 细胞死亡百分率/%
A 0 80 1
B 2 70 3
C 4 50 10
D 8 20 25
E 16 5 70
①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
②若用混有浓度为2m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________,影响消化.
三、真题演练
16.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1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 植物细胞中ATP的合成都是在膜上进行的
C. 遮光培养可使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 D. 植物幼茎的绿色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8.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 B. 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 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 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19.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 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 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 D. 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
20.右图是 ATP-ADP循环图解,其中①和②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在黑暗条件下,过程①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B. 人体细胞中,过程①所需的能量来自淀粉的氧化分解
C. 生物体内各种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均来自过程②
D. 在睡眠或运动状态下,人体细胞中的过程①和②均能达到平衡
答案
一、酶
1. D 2. B 3. C 4. A 5. C
6. (1)ab;上移 (2) 底物已被完全消耗掉
(3)在最适pH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酶促反应速率;受酶浓度的限制
(4)不变;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2左右,pH为10时胃蛋白酶已经失活,再改变pH,酶的活性不会恢复
7. (1)根据过氧化酶活性的强弱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
(2)取两只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与B,其中A管设为对照,放入5g新稻米,B管放入 5g待检测的陈稻米。(要求设对照,放入稻米的量要足够多且相等);用放大镜观察两培养皿里稻米的颜色变化
(3)新稻米呈红褐色,陈稻米几乎无色或颜色很浅
(4) 稻米里的过氧化酶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活性降低
二、ATP
8. D 9. A 10. A 11.C 12. C 13. A
14. (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核糖体 (2)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减少
(3)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P~P~P;高能磷酸键
(4)ATP水解;将V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加入等量DMSO溶液;药物D能抑制V蛋白的活性,且随药物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15.(1)呼吸作用
(2)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受体
(3)细胞内ATP的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合成和分泌
三、真题演练
16. B 17. B 18. D 19.C 20. D
(
第
- 1 -
页 共
8
页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