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附答案)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附答案)
一、基因的本质
1.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 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
D. 在赫尔希等的实验中若用32P只标记噬菌体,在其子代中含32P的噬菌体若占1/8,则含31P的就占7/8
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后,DNA分子中嘧啶碱基的比例会发生改变
B. 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大都光滑
C.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过程中,R型细菌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D. 该实验还需设置不加S型细菌DNA的对照组以及加入S型细菌其他成分的实验组
3.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图所示曲线 A,B 分别是不同放射线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充分搅拌可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B. 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故曲线 A 上清液中 35S 的放射性不能达到 100%
C. 若搅拌 4 min 时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强度下降,则曲线 B上清液中 32P 的放射性会增强
D. 若搅拌时间适宜,该实验能够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4.若想充分利用表中提供的材料制作 DNA 片段模型,则还需准备脱氧核糖的塑料片数目是( )
塑料片类别 碱基 G 碱基 C 碱基 A 碱基 T 磷酸
数量(个) 10 16 16 10 52
A. 20 B. 32 C. 40 D. 52
5.下列有关DNA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DNA衍射图谱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呈双链
B. 通过DNA酶处理叶绿体,发现细胞质DNA的存在
C.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D. 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6.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ddNTP按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加到正在复制的子链中后,子链的延伸立即终止。某同学要通过PCR技术获得被32p标记且以碱基“C”为末端的、不同长度的子链DNA片段。在反应管中已经有单链模板、引物、DNA聚合酶和相应的缓冲液等,还需要加入下列哪些原料( )
①dGTP,dATP,dTTP,dCTP ②dGTP,dATP,dTTP
③α位32p标记的ddCTP ④γ位32p标记的ddCTP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滚环式复制是噬菌体DNA常见的复制方式,其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链可作为DNA复制的引物 B. b链不作为DNA复制的模板
C. 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 D. 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
8.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________。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没有被放射性标记的________。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后进行离心。
(2)以上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遗传物质是DNA,原因是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原料来自________。
(4)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离心之后沉淀中不含放射性,实际上沉淀中会含有少量的放射性,产生一定的误差,产生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若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噬菌体复制3代后,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的个数是________。
二、基因的表达
9.关于细胞中核酸的生物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的合成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 B. 不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分子
C. 在真核细胞中,绝大多数核酸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D.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10.如图为原核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⑤是肽链,遗传信息的流向为②→③→④→⑤ B. ③④⑤水解后都可产生核糖核苷酸
C. ①②和②③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D. ②和③共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11.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可引起脊髓灰质炎。图是该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X是RNA聚合酶,其合成和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
B. +RNA复制产生子代+RNA的过程,消耗的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C. 过程①中的+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D. 过程②与过程③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差异
12.下列关于核酸与蛋白质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存在“DNA-RNA-蛋白质”复合物
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C. 相同的DNA分子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完全相同
D. 某一蛋白质的合成可能与多个基因相关
13.如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 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 基因1和基因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C. 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 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
14.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
(2)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
(3)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________。
(4)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___。
15.下图为酵母细胞中某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Ⅲ表示结构或物质。请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酵母细胞中发生转录的场所有________。物质Ⅱ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过程②中需要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物质有________;若通过过程②形成的某RNA片段含10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碱基总数的26%、32%,则与该RNA片段对应的DNA区段中含有________个胸腺嘧啶。
(3)直接参与过程③的RNA有________,结构Ⅲ中最终生成的三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确定”)。
(4)用某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推测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
(5)结构Ⅲ与噬菌体相比,化学成分上的最大差异是后者不含________。
16.广东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称做________,过程②在________中进行。
(2)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突变成β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肽链长短上的区别是________。
三、真题演练
17.下列实验及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
A.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 为红花。 中红花:白花=
B. 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
C. 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
D.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18.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片段中A+T的含量等于G+C的含量 B. ②与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是脱氧核苷
C. ③和④通过磷酸二酯键直接相连 D. RNA分子中也存在③和④
1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可通过某操作实现下图所示变化。该操作是( )
A.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或DNA B. 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
C. 将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液置于搅拌器中搅拌 D. 离心并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20.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B. 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 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 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答案
一、基因的本质
1. B 2. D 3. C 4. C 5. B 6. A 7. B
8. (1)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获得含35S标记的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细菌
(2)此实验中没有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缺少对照组)
(3)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及其氨基酸(4)搅拌不充分(5)2
二、基因的表达
9. C 10. D 11. B 12. C 13.C
14.(1)26%(2)T∥A替换为C∥G(A∥T替换G∥C)(3)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4)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15. (1)细胞核、线粒体;脱氧核苷酸(2)ATP、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420
(3)mRNA、tRNA、rRNA;相同(4)②(5)RNA
16. (1)转录;核糖体(2)替换;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3)组成异常β珠蛋白的肽链更短
三、真题演练
17. B 18. B 19. C 20. D
(
第
- 1 -
页 共
8
页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