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微粒构成物质(含答案)

2023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微粒构成物质
一、实验探究题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1,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由此可知蜡烛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2)如图2,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观察到烧杯中的水逐渐都变成红色,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继续向烧杯中加水,液体颜色变浅。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
A.分子的种类 B.水分子的大小 C.品红分子之间的间隔
(3)如图3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用如图4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磷在40℃左右即可燃烧,燃烧产物及现象与红磷相同),右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cm处。
①实验开始后,可观察到玻璃管内活塞先向   (填“左”或“右”,下同)移动,再向   移动。
②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   cm处。
2.化学使我们的生结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O2-的结构示意图   。
(2)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   (填名称)的溶液。
(3)乙醇   (填“能”或“不能”)导电
(4)干冰   (填“是“或者“不是”)冰
(5)电解水时加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在电解过程中NaOH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6)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均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排列情况.根据此表我对它进行探究:
(1)第16号元素的名称是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我能得出的一条信息是   .
(2)第16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它的离子符号为   .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原子;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原子,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原子.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上表中第    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现有实验后的三种废液:①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②Na2CO3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③BaCl2与稀H2SO4反应后的废液。
(发现问题):某学生把三种废液倒入废液缸后,发现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该沉淀是什么物质?
(进行假设):①该沉淀物是BaCO3;②该沉淀物是BaSO4;③该沉淀物是BaCO3和BaSO4。
(科学分析):经同学们科学分析,混合后出现沉淀,则是废液   (填序号)中的   (填化学式)一定过量;且混合后的沉淀物一定有   (填化学式)。
5.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③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   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1)选用药品时利用了浓氨水的以下性质,其中属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A.浓氨水有很强的挥发性 B.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发现问题: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是怎么变成红色的?
假设一:空气中有一种物质的粒子(分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假设二:   。
分析:试验中B烧杯内的酚酞溶液   ,说明假设一不正确,假设二是正确的。
(3)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
7.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试管1和2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C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
(3)D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4)若用E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   ;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 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5)F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写出导致气球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
(6)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8.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于C实验,两支试管分别振荡后,右边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填“a”或“b”)导入。
9.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以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现象是   ;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现象是   .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Ⅱ(如上图中甲所示):烧杯A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
10.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加热碳酸钙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点即可)。
(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可以生成水,该反应的过程可用如图3所示图示描述。上述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
11.活动探究一:探究分子运动
如下图所示,烧杯A中是酚酞溶液,烧杯B中是浓氨水。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易向空气中扩散的是烧杯   (填A或B)中的物质,这个实验验证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性。
(3)    氨气(NH3)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氧化物,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1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液体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发现液体变成红色.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Ⅱ(如图1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Ⅲ(如图1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4)图2是上面的拓展实验:在滤纸上每隔1.5~2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若实验中观察到脱脂棉变红色而滤纸条无现象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外焰
(2)品红分子在不断运动;C
(3)
(4)右;左;4
2.【答案】(1)
(2)碳酸氨钠
(3)不能
(4)不是
(5)增大
(6)放出
3.【答案】(1)硫;相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或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相同)
(2)非金属;得;S2﹣
(3)F;Li;Ne
(4)五;ⅦA
4.【答案】③;BaCl2;BaSO4
5.【答案】(1)红;B
(2)Ca(OH)2+CO2═CaCO3↓+H2O
(3)氧气
(4)红;H2O+CO2=H2CO3
6.【答案】(1)B
(2)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不变色
(3)对比实验
7.【答案】(1)氢气(H2);1:2
(2)作对比或对比实验
(3);④
(4)浓硫酸;b
(5)变大(鼓起、膨胀);变小(缩小,变瘪);CO2+2NaOH═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6)B
8.【答案】(1)红;B
(2)CO2+ Ca(OH)2═CaCO3↓+H2O
(3)产生较多的泡沫
(4)a
9.【答案】(1)小烧杯中的蒸馏水不变色;小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色;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
(2)烧杯A中溶液变红;氨分子微粒从烧杯B运动到烧杯A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3)实验I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Ⅲ或酚酞试液本身含有蒸馏水
10.【答案】(1)A;C
(2)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3)分解反应;易溶于水
(4)
11.【答案】(1)A中溶液变红
(2)B
(3)氨气+氧气氮气+水
12.【答案】(1)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酚酞试液变红色;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B中时,和水结合成氨水,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没有必要,这是因为实验Ⅰ中已经证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4)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滤纸上滴加的是浓氨水,脱脂棉上滴加的是酚酞试液

2023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微粒构成物质(含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