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人脑的高级功能(限时训练)-【导与练】(有解析)2023-2024高二生物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2.5 人脑的高级功能(限时训练)-【导与练】(有解析)2023-2024高二生物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2.5 人脑的高级功能 限时训练
时间:45分钟
命题细目表:
知识点 人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综合
题号 2.3.4.7.9.12.13 1.5.6.8.10.11.14
一、单选题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通常表现为患者血液pH明显下降、CO2含量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部疾病如肺水肿、肺炎等可导致机体通气不畅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B.麻醉药、镇静剂等使用剂量过大可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C.处于空间狭小的密闭环境中,机体吸入过多的CO2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D.患者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可给患者注射NaHCO3溶液或者输入纯氧治疗
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
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
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
3.开心和失落是情绪的两种相反表现,都是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相关信号传递,使5-羟色胺分泌异常,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偏低,导致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抑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它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B.5-羟色胺是一种可以令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
C.压力可导致消极情绪增多使人抑郁,但可通过自我调适好转
D.抗抑郁药一般是通过作用于神经纤维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4.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观众听懂播音员对阅兵式的解说与大脑皮层的H区有关
B.小朋友模仿军人的站姿需要神经系统接受刺激获得的新经验
C.观众跟着音乐节奏摆动身体的中枢在小脑
D.憋尿看完阅兵式说明人体高级中枢可以支配低级中枢
5.下列成语和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出口成章”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过目成诵”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C.“踉踉跄跄”主要是小脑调节异常
D.“气喘吁吁”主要与下丘脑调节有关
6.下列关于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如排尿活动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
C.小脑和脑干能控制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7.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是指获得外界信息的过程
B.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C.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学习和记忆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
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不同中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中含有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
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则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
D.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则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
9.观众在电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时,下列相关神经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众能听懂电影台词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有关
B.观众看电影过程中,当紧张情节出现时心跳加速,此时副交感神经兴奋
C.憋尿看完电影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可受高级中枢支配
D.观众看完电影还能记得某些情节可能与大脑皮层中海马区有关
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吃梅子产生酸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B.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属于运动性失语症
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二、多选题
11.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②处传导形式分别为化学信号和电信号
B.CeA产生的甜觉不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所以“甜不压苦”
C.GCbt产生的苦觉会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1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三、综合题
1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结合下图尝试推测患者出现记忆衰退和语言障碍的原因 。
(2)随后的研究发现,淀粉样蛋白斑块是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在细胞外聚集而成的。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究了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实验组处理如下: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β-淀粉样蛋白提取物,一段时间后,刺激小鼠的海马区域(与记忆相关),结果如下图中蓝色数据所示。
橘色曲线为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你认为该实验中对照组应如何处理 ?分析数据可能得出什么结论 ?
14.一位探险旅游爱好者,在一次野外探险中,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图甲为其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B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射弧中E表示的结构是 。若对图甲中A处施加一强刺激,此时A处细胞膜外电位变化为 。
(2)未受到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D点所在的肌肉可以发生收缩,该过程 (填“是”或“不是”)反射,判断的理由是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 。
(3)探险者在感觉到疼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 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 中高级中枢的调控。
(4)图乙中信号传递方向是 (“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或“都可以”),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 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液体为 。
(5)图乙结构中,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一种兴奋性递质)的方式是 ,在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器有 。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 (“Na﹢”、“Cl﹣”)通道打开,①处的信号传递变化过程是 。
2.5 人脑的高级功能 限时训练(解析)
时间:45分钟
命题细目表:
知识点 人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综合
题号 2.3.4.7.9.12.13 1.5.6.8.10.11.14
一、单选题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通常表现为患者血液pH明显下降、CO2含量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部疾病如肺水肿、肺炎等可导致机体通气不畅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B.麻醉药、镇静剂等使用剂量过大可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C.处于空间狭小的密闭环境中,机体吸入过多的CO2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
D.患者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可给患者注射NaHCO3溶液或者输入纯氧治疗
【答案】D
【详解】A、肺部疾病如肺水肿、肺炎等可导致机体通气不畅,二氧化碳无法排出,引发呼吸性酸中毒,A正确;
B、麻醉药、镇静剂等使用剂量过大可抑制呼吸中枢,脑干的活动受阻,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B正确;
C、处于空间狭小的密闭环境中,机体吸入过多的CO2,体内pH降低,可引发呼吸性酸中毒,C正确;
D、患者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时,可给患者注射NaHCO3溶液(缓冲物质)或者一定浓度的氧气,将二氧化碳转化或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纯氧会导致氧中毒,D错误。
故选D。
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
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
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
【答案】D
【详解】A、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
B、有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如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手指,但效应器是手臂肌肉,B正确;
C、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C正确;
D、学习和记忆不是人脑特有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D错误。
3.开心和失落是情绪的两种相反表现,都是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相关信号传递,使5-羟色胺分泌异常,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偏低,导致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抑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它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B.5-羟色胺是一种可以令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
C.压力可导致消极情绪增多使人抑郁,但可通过自我调适好转
D.抗抑郁药一般是通过作用于神经纤维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答案】D
【详解】A、情绪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相关信号传递,使5-羟色胺分泌异常,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偏低,导致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抑郁。因此情绪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A正确;
B、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偏低,导致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抑郁,因此5-羟色胺是一种可以令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压力可导致消极情绪增多使人抑郁,但可通过自我调适好转,C正确;
D、抑郁形成的原因是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偏低,因此抗抑郁药一般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D错误。
故选D。
4.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观众听懂播音员对阅兵式的解说与大脑皮层的H区有关
B.小朋友模仿军人的站姿需要神经系统接受刺激获得的新经验
C.观众跟着音乐节奏摆动身体的中枢在小脑
D.憋尿看完阅兵式说明人体高级中枢可以支配低级中枢
【答案】C
【详解】A、听懂播音员对阅兵式的解说需要大脑皮层H区的参与,A正确;
B、小朋友模仿军人的站姿需要神经系统接受刺激获得的新经验,属于学习过程,B正确;
C、观众跟着音乐节奏摆动身体需要大脑皮层、小脑、脊髓的参与,C错误;
D、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憋尿是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D正确。
故选C。
5.下列成语和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出口成章”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过目成诵”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C.“踉踉跄跄”主要是小脑调节异常
D.“气喘吁吁”主要与下丘脑调节有关
【答案】D
【详解】A、“出口成章”涉及到语言中枢,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正确;
B、“过目成诵”属于学习及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B正确;
C、小脑与躯体平衡有关,“踉踉跄跄”主要与小脑调节异常有关,C正确;
D、呼吸中枢在脑干,“气喘吁吁”主要与脑干调节有关,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如排尿活动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
C.小脑和脑干能控制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答案】B
【详解】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A正确;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小脑和脑干能控制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正确;
D、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大脑皮层可通过小脑和脑干与脊髓相连,因此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D正确。
故选B。
7.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是指获得外界信息的过程
B.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C.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学习和记忆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
【答案】C
【详解】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A正确;
B、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B正确;
C、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
D、语言、思维、学习和记忆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D正确。
故选C。
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不同中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中含有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
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则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
D.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则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
【答案】D
【详解】A、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枢纽,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
B、脑干中有基本生命中枢,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正确;
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则会患运动性失语症,C正确;
D、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则患者会患听觉性失语症,D错误。
故选D。
9.观众在电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时,下列相关神经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众能听懂电影台词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有关
B.观众看电影过程中,当紧张情节出现时心跳加速,此时副交感神经兴奋
C.憋尿看完电影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可受高级中枢支配
D.观众看完电影还能记得某些情节可能与大脑皮层中海马区有关
【答案】B
【详解】A、大脑皮层言语区中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观众能听懂电影台词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有关,A正确;
B、观众看电影过程中,当紧张情节出现时心跳加速,此时交感神经兴奋,B错误;
C、人可以“憋尿”,说明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C正确;
D、观众看完电影还能记得某些情节可能与大脑中海马区有关,即主要与短期记忆有关,D正确。
故选B。
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吃梅子产生酸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B.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属于运动性失语症
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答案】C
【详解】A、吃梅子产生酸的感觉,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
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错误;
C、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属于运动性失语症,即S区受损,C正确;
D、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11.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②处传导形式分别为化学信号和电信号
B.CeA产生的甜觉不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所以“甜不压苦”
C.GCbt产生的苦觉会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B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图中①是神经末梢和细胞连接处,②是神经纤维。
【详解】A、①是突触结构,神经冲动在①传导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是神经纤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信号,A错误;
B、据图中的信息解释“甜不压苦”的生物学机制是: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B正确;
C、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C正确;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选BC。
1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答案】ACD
【详解】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脑干是呼吸中枢,A错误;
B、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正确;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是不懂其含义,C错误;
D、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D错误。
故选ACD。
三、综合题
1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结合下图尝试推测患者出现记忆衰退和语言障碍的原因 。
(2)随后的研究发现,淀粉样蛋白斑块是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在细胞外聚集而成的。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究了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实验组处理如下: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β-淀粉样蛋白提取物,一段时间后,刺激小鼠的海马区域(与记忆相关),结果如下图中蓝色数据所示。
橘色曲线为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你认为该实验中对照组应如何处理 ?分析数据可能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1)大脑萎缩,大脑皮层面积减小,语言中枢和记忆中枢异常,脑室增大
(2) 对照组应该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生理盐水; 结论是: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会导致突触后膜的兴奋性下降
【分析】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细胞体集中部分,人的大脑表面有很多往下凹的沟(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人的大脑皮层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详解】(1)结合图示可知,晚期的AD患者,大脑体积变小,大脑皮层面积减小,脑沟明显加深,脑室增大,语言中枢和与记忆相关的中枢异常,导致患者出现记忆衰退和语言障碍。
(2)要探究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有无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故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是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应该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β-淀粉样蛋白提取物。根据实验结果可知,β-淀粉样蛋白会抑制突触后膜电位相对幅度下降,说明β-淀粉样蛋白会导致突触后膜的兴奋性下降。
14.一位探险旅游爱好者,在一次野外探险中,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图甲为其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B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反射弧中E表示的结构是 。若对图甲中A处施加一强刺激,此时A处细胞膜外电位变化为 。
(2)未受到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D点所在的肌肉可以发生收缩,该过程 (填“是”或“不是”)反射,判断的理由是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 。
(3)探险者在感觉到疼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 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 中高级中枢的调控。
(4)图乙中信号传递方向是 (“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或“都可以”),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 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液体为 。
(5)图乙结构中,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一种兴奋性递质)的方式是 ,在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器有 。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 (“Na﹢”、“Cl﹣”)通道打开,①处的信号传递变化过程是 。
【答案】(1) 感受器 由正变负
(2) 不是 反射弧
(3) 脊髓 大脑皮层
(4) 从上往下 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 组织液
(5) 胞吐作用 线粒体、高尔基体 Na+ 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分析】1、神经纤维安静状态下产生静息电位为内正内负,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
2、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往往受大脑皮层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3、图甲为其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为传入神经元,B为突触,C为传入神经元胞体,D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图乙①表示突触后膜,②表示突触前膜。
(1)
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甲反射弧中E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静息时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变为外负内正,因此受刺激后,膜外电位变化为由正变负。
(2)未受到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D点所在的肌肉可以发生收缩,该过程不属于反射,因为该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
(3)探险者在感觉到疼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脊髓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4)图乙中①表示突触后膜,②表示突触前膜,兴奋传递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也就是从上到下;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5)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该方式由高尔基体形成囊泡,线粒体提供能量,在胞内运输;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阳离子内流,也就是Na﹢内流,后膜发生去极化,因此①处的信号传递变化过程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