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黑龙江专用)-15物质的分离、除杂①(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黑龙江专用)-15物质的分离、除杂①
一、单选题
1.(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模拟预测)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MgCl2 Mg(OH)2 加入适量稀盐酸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O2 CO 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Ba(OH)2溶液
A.A B.B C.C D.D
2.(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模拟预测)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
A 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B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带火星的木条
C 黄铜和铜 加热,观察是否变黑
D 硝酸铵和尿素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3.(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三模)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蚕丝纤维和涤纶纤维 灼烧,观察
B 等量的空气和呼出气体 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C 铝镁合金和不锈钢制造的1角硬币 用磁铁吸引
D 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加入硝酸钡溶液,观察
A.A B.B C.C D.D
4.(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硫酸镁溶液和稀硫酸 分别加硝酸钡溶液,观察
B 空气和呼出气体 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C 羊毛线和锦纶线 点燃,观察
D 碳酸氢铵和硝酸钾 闻气味
A.A B.B C.C D.D
5.(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模拟预测)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呼出气体与空气 滴加等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B 5mL蒸馏水与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C 碳酸氢铵和磷矿粉 闻气味
D 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6.(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二模)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CaCl2杂质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B 测定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鉴别尿素和氯化铵两种化肥 取少量两种化肥分别置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配制48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用托盘天平称量2.88gNaCl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所需水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A.A B.B C.C D.D
7.(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二模)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设计或操作
A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
B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
C 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D 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8.(2023·黑龙江绥化·三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O3 KCl 加入二氧化锰,加热
B CuO C 在氧气流中加热
C O2 N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
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A.A B.B C.C D.D
9.(2023·黑龙江·模拟预测)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木炭粉 氧化铁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B 氯化钾 二氧化锰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C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二氧化碳 水 通过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10.(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模拟预测)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氯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测定pH
B 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 加热看是否熔化
C 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D 碳酸氢铵和尿素 闻气味
A.A B.B C.C D.D
11.(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氯化钠 氢氧化钠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B 水 臭味 加明矾、过滤
C HCl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D FeSO4溶液 Cu 过滤
A.A B.B C.C D.D
12.(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一模)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加入等量肥皂水 煮沸
B 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加氢氧化钠溶液
C 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 闻气味 加稀盐酸
D 铁丝和铝丝 观察颜色 比较硬度
A.A B.B C.C D.D
13.(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盐酸 氯化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B 铜粉 铁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 水 植物油 加入洗涤剂后充分振荡
D 氯化钠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14.(2023·黑龙江绥化·一模)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及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及操作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点燃
B 铁粉(铜粉)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二氧化碳(氯化氢) 通过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广口瓶
D Zn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5.(2023·黑龙江·模拟预测)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HCl 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A.A B.B C.C D.D
16.(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Al2(SO4)3溶液 CuSO4 加入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固体 MnO2 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7.(2023·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晶体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CuO粉末 木炭粉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Na2SO4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BaC12
D O2 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
A.A B.B C.C D.D
18.(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三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B 氯化钠(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碳酸钙(氯化钙) 加入足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盐酸能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但得到的为氯化镁溶液,该选项不正确;
B、溶解、过滤能除去溶液中的泥沙,但若想得到氯化钠固体,则应蒸发溶剂,而不是洗涤、干燥,该选项不正确;
C、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能除去一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但没有过滤除去其中的硫酸钡沉淀,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与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过氧化氢溶液和水放带火星的木条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故B错误;
C、黄铜是铜锌合金和铜加热后都发生铜和氧气的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故C错误;
D、硝酸铵和尿素中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而尿素没有,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蚕丝纤维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涤纶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可以区分,故A正确;
B、向等量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区分,故B正确;
C、磁铁能吸引铁,不锈钢是铁的合金,能被磁铁吸引,铝镁合金不能被磁铁吸引,可以区分,故C正确;
D、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区分,故D错误。
故选D。
4.A
【详解】A、区分硫酸镁溶液和稀硫酸,分别加硝酸钡溶液,硝酸钡与硫酸镁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硝酸钡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观察现象,不能区分硫酸镁溶液和稀硫酸,所用方法错误;
B、区分空气和呼出其气体,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的是呼出气体,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空气,能区分空气和呼出气体,所用方法正确;
C、区分羊毛线和锦纶线,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且灰烬缩成易碎的颗粒是羊毛,没有烧焦羽毛气味,且灰烬熔融成胶状物,不易破损的是锦纶线,能区分羊毛线和锦纶线,所用方法正确;
D、区分碳酸氢铵和硝酸钾,闻气味,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硝酸钾没有刺激性气味,能区分碳酸氢铵和硝酸钾,所用方法正确;
答案:A。
5.B
【详解】A、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过氧化氢常温能分解,但反应比较慢,生成的氧气的量很少,分别向试管中5mL蒸馏水与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带火星的小木条都不能复燃,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磷矿粉没有,闻气味可以鉴别碳酸氢铵和磷矿粉,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纤维,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6.C
【详解】A、二氧化碳和杂质氯化钙不反应,无法除去杂质,A错,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会腐蚀pH试纸,B错,不符合题意;
C、尿素中不含铵根离子,氯化铵中含有铵根;加熟石灰研磨,尿素没反应,碳铵有强烈的氨味,可以鉴别出,C对,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的精确值是0.1g,无法准确测出2.88g质量,D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A、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现象不同,能区分,选项正确;
B、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水的质量为50.0mL×1g/mL=50.0g,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选项错误;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钠和水,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银和氯化钠、过量稀盐酸均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选项错误;
D、向固体混合物加水,硫酸铜溶于水,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选项错误。
故选A。
8.B
【详解】A、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且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在氧气流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稀硫酸能与过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是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9.D
【分析】除杂: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过程中,①方法简单,便于操作,能用物理方法分离就不用化学方法;②分离后的物质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提纯原则:① “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溶液中的少量应选用溶液而不应选用溶液,否则发生反应,溶液中又引入了新的杂质;②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的状态不同,便于分离;③易复原: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详解】A、木炭粉中混有氧化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氧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硫酸铁和水,过滤后所得滤渣就是木炭粉,还应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才能复原,故该选项错误;
B、氯化钾中混有二氧化锰,加入足量的水后,氯化钾能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过滤后所得滤液就是氯化钾溶液,还需将滤液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钾固体,故该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优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不能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在过滤,故该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可以将气体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择D。
10.B
【详解】A、氯化钾溶液为中性溶液,pH=7,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液,pH>7,方法正确;
B、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都是热塑性塑料,加热后都会熔化,方法错误;
C、人体吸入的空气氧气较多,二氧化碳极少,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会继续燃烧,人体呼出的气体,氧气极少,二氧化碳较多,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很快熄灭,方法正确;
D、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尿素没有气味,方法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A、除去氯化钠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蒸发结晶,故A不符合题意;
B、除去水中的臭味,加活性炭、过滤,故B不符合题意;
C、除去盐酸中少量的硫酸,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又引入氯化钡杂质,故C不符合题意;
D、过滤可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的铜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氮气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铵具有刺激性气味,过磷酸钙是无味的,闻气味可以区分;加入稀盐酸,碳酸氢铵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过磷酸钙和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铁丝和铝丝均是银白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铁丝的硬度大,铝丝的硬度小,比较硬度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A、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的纯净的盐酸,A错误;
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与铁反应,与铜不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得铜,B正确;
C、加入洗涤剂后充分振荡得到乳浊液,不能达到目的,C错误;
D、加水溶解,过滤,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钠晶体,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二氧化碳中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点燃的方法无法除去,应该利用一氧化碳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错误;
B、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铜粉不能,B错误;
C、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氯化氢,C错误;
D、锌粉会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量的锌粉和铜不溶于水,过滤可除去,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HCl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Cl溶于水,杂质泥沙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NaOH溶液和杂质Na2CO3都能与盐酸反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的铜会与AgNO3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单质,然后过滤去掉金属单质即可得到硝酸铜溶液,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16.B
【详解】A、CO2中混有的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铜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正确。
B、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稀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会与碳酸钠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C、Al2(SO4)3溶液中混有CuSO4,加入适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铝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正确。
D、KCl固体中混有MnO2,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钾,二氧化锰在滤渣中,正确。
故选:B。
17.A
【详解】A、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溶解后形成氯化钠溶液,通过过滤将泥沙分离出来,之后将氯化钠溶液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会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与木炭不反应,故无法除去木炭粉,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除去硫酸钠中混有的碳酸钠,加入氯化钡后,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钠都会发生反应,故除杂试剂氯化钡选择错误,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的吸水性较差,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去除,应通过浓硫酸,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B
【详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无法点燃,A错。
B、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去除泥沙得到氯化钠,B正确。
C、稀硫酸不仅和碳酸钠反应,和氢氧化钠也会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C错。
D、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故D错。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