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名校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本卷由系统,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楚雄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1. 铁的常见化合物有+2价和+3价。据研究,铁与浓HNO3反应可生成一种化学式为Fe8O11的化合物,它可以看作是由FeO和Fe2O3组成的复杂氧化物。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 )
A. FeO·3Fe2O3 B. 2FeO·3Fe2O3 C. FeO·2Fe2O3 D. 2FeO·Fe2O3
2. 已知如下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中铁作还原剂 B. 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 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3. 关于分散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B. 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C. 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D. 胆矾、空气、有色玻璃都是分散系
4.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Na+、Ca2+、、Cl- B. H+、Mg2+、、S2-
C. K+、Mg2+、、 D. K+、Na+、、
5. 向含有Mn2+的酸性溶液中滴加过二硫酸钾(K2S2O8)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Mn2++S2+H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是Mn2+
B.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C. 反应中有1个还原剂参加反应,则转移4个电子
D. 该反应常用于检验溶液中Mn2+的存在,现象是溶液紫红色消失
6. 我国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小苏打可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状态的肿瘤细胞,为治疗原发性肝癌开辟了新路径。下列有关小苏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用于制备苏打 B. 可用于生产糕点
C. 与H+作用易产生CO2 D. 可用饱和食盐水与CO2反应制得
7. 下列有关卤素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F2到I2,单质密度逐渐减小 B. 从F2到I2,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C. H2与F2不能共存 D. 碘与铁反应时生成FeI3
8. 已知下表是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半径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 元素F的原子半径在0.073~0.154 nm之间
C.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D. Mg2+的半径大于Mg的半径
9. 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往往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如PH4I的结构和性质与NH4Cl相似,有关PH4I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由PH3与HI化合生成 B. 将其加热可以分解
C. 能跟NaOH溶液反应 D. 电子式为
10.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N、P、K)的化学肥料。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氯化钾 B. 硝酸铵 C. 磷酸二氢钙 D. 硝酸钾
11. 对于硫酸工业中SO2的催化氧化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C. 降低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D. 增大O2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12.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 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 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13. 一定温度下, 0.1 mol N2(g)与0.3 mol H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已知该条件下,1 mol N2(g)与3 mol H2(g)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a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0.1akJ 热量
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NH3)∶v(N2)=2∶1
C. 使用催化剂能够提高原料平衡转化率
D. 缩小容器体积,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少
14.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 CaO B. H2SO4 C. NaOH D. CO
15.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 金属铜 B. 碳酸钠晶体 C. 硝酸钠溶液 D. 熔融的硫酸氢钠
16. 反应CO+Ag2O2Ag+CO2可用在防毒面具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Ag2O做氧化剂
C. 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D.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
17.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煤炭、石油、潮汐能
B. 水能、生物质能、天然气
C.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18.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烧碱——NaOH B. 石膏——K2CO3
C. 纯碱——CuSO4 D. 干冰——H2O
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B. 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
C. 可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
D. 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20. 下列关于氯气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有漂白性
B.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Cl2
C. 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说明氯水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D.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21. 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比较稳定
B. 氮气可经一步反应转化成二氧化氮
C. 通常情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D. 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氮气是氧化剂
22.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浓度、用量等)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 Na和O2 B. N2和O2 C. Cu和H2SO4 D. Na2CO3和HCl
23. 关于下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SiO2+2CSi+2CO↑可推知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
B. 由CaCO3+SiO2Ca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
C. 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D. 由Na2CO3+SiO2Na2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
24. 4.4 g CO2的物质的量为( )
A. 0.1 mol B. 0.2 mol C. 0.3 mol D. 0.4 mol
25. 现有1 L含SO3为30%的发烟硫酸(密度为1.95 g/cm3),要把它稀释成质量分数为95%的浓硫酸,需加水约为( )
A. 120 mL B. 180 mL C. 240 mL D. 300 mL
26. 有A、B、C、D四种元素,质子数都小于18。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B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粒子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单质常温下只能溶于稀盐酸,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B. A和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高
C. 可通过焰色试验检验B元素
D. A和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7.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铍(Be)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比镁原子强
B. B的金属性比Al强
C. 氟化氢比氯化氢的酸性强
D. 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28. 在黑火药的反应2KNO3+S+3C===K2S+N2↑+3CO2↑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①硫 ②碳 ③氮 ④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9. 合理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可防治坏血酸,因而我们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C
B.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C. 亚硝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对人体无害
D. 药物可以帮助我们战胜疾病,但我们仍需要合理用药
30. 在西汉刘安组织编撰《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铁能从某些含铜(+2价)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这个反应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基础。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B.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
C. 该反应说明金属单质都能与盐发生反应
D.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铁被氧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1.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Z的名称__________。步骤②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2)步骤②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________口出。
(3)步骤③使用的是反萃取法得到的上层溶液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
(4)步骤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2. 工业上硝酸的制备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图中路线a、b、c是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途径,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过程中生成硝酸的途径。
(1)N2在常温下性质很稳定,任意写出一种与此性质有关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
(4)下列环境问题与氮的氧化物排放无关的是________。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层空洞 D.白色污染
(5)Ertl(获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对合成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将NO和C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色无毒气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这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6)64.0 g Cu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溶解后,共收集到1 mol NO2和NO的混合气体,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3.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盐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用的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g,测得氢气体积为b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34. 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与氧气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A为生物燃料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放电过程中,H+由________极区向________极区迁移(填“正”或“负”)。
④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氧气,理论上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是________。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有毒,世界各国每年均有不少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失去生命。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请回答:
①工作时,O2-由电极________向电极________移动(填“a”或“b”)。
②电子由电极________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________(填“a”或“b”)。
35. 乳酸乙酯E是白酒香气的成分之一,广泛用作食品香精,适量添加可增加白酒中酯的浓度,增加白酒的香气。已知乳酸乙酯能发生如图的变化(其中烃A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乳酸乙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和D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5)1 mo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消耗金属Na的质量为________ g。
1. B 2. A 3. A 4. C 5. B 6. D 7. C 8. C 9. D 10. D 11. B 12. C 13. B 14. B 15. D 16. A 17. C 18. A 19. C 20. D 21. B 22. B 23. C 24. A 25. C 26. A 27. D 28. C 29. D 30. C
31. (1)过滤 分液漏斗、烧杯 (2)下 (3)I-、IO3- (4)2I-+H2O2+2H+=I2+2H2O
32. (1)做保护气 (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 (4)D (5)2NO+2CON2+2CO2 2∶1 (6)3 mol
33. (1)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2)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3)2Al+2OH-+2H2O===2Al+3H2↑
(4)
(5)偏小
34. (1)①正 ②O2+4H++4e-===2H2O ③负 正 ④22.4 L
(2)①b a ②a b
35. (1)C5H10O3
(2)CH3COOH 羟基、羧基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CH3COOH++H2O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5)46
答案第2页 总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