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2-202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一、选择题
1.公元378年,罗马军队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亚堡被打败,罗马皇帝也被打死,罗马帝国受到沉重打击。此时打败罗马军队的是( )
A.西哥特人 B.大月氏人
C.匈奴人 D.阿拉伯人
2.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B.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
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 D.使赫梯人掌握了马拉战车技术
3.公元前6世纪,某一人种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该人种是( )
A.赫梯人 B.希腊人
C.波斯人 D.雅利安人
4.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 )
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 B.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
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
5.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改造印度人创制的从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6.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7.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用作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后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享受的调味品。这主要因为( )
A.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洲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 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国家差距
8.1870年后,随着“淘金热”的降温,许多华人矿工投身其他产业。下面漫画反映了( )
漫画为1888年发表在《墨尔本潘趣》杂志上的《黄色浪潮》。
(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美国采取排华政策,大量加州华工离境。在这幅图画中,山姆大叔冷漠地叼着烟卷,坐看华人离开美国。而由无数颗头颅构成的跨越太平洋而来的华人浪潮则如长蛇蜿蜒游走。每一个华人的面孔都是狰狞而贪婪的,他们的手被丑化成禽兽才有的爪子,争先恐后死死攀住一块陆地,而这块陆地上写着“澳大利亚”。)
A.澳大利亚的白人期望美国的华工涌入澳大利亚
B.华人缺乏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改造能力
C.澳大利亚白人眼中的华工形象建立在“物种入侵”基调上
D.美国与澳大利亚争夺华工的矛盾愈演愈烈
9.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 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 )
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 B.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
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 D.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
10.一场持续了400多年的“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它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同时也把非洲的古老文化传播到美洲,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场“贸易”是( )
A.香料贸易 B.黑奴贸易
C.鸦片贸易 D.烟草贸易
11.新加坡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分别主要对应新加坡的四大移民族群:欧洲裔、华裔、马来裔、印度裔。这说明新加坡( )
A.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是最具有移民特征的国家
C.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D.各民族尊重彼此宗教信仰
12.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二战后,欧洲、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仍有移民涌入。下图是《1960—1990年美国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据此推测,美国( )
A.民族和文化具有多样性 B.族群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C.种族歧视已被完全抛弃 D.民族政策吸引各国移民
13.现行美国亲属移民体系,允许公民为其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这些兄弟姐妹的配偶、21岁以下未婚子女申请绿卡。为此,特朗普曾多次公开指出:“链式移民是一场灾难,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这表明特朗普( )
A.鼓吹亲属移民制度 B.废除绿卡制度
C.抨击绿卡抽签制度 D.阻挠国会移民改革
14.以往美国为了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以较低的标准收取相关费用。与此同时,还有很多费用是可以减免的,然而根据相关消息,对于那些以往可以减免的相关费用,在未来这些人可能也需要自己缴纳。这意味着美国可能( )
A.禁绝外来人才的流入 B.取消外来人才的费用减免
C.要求外来人才提高科技水平 D.以高薪吸引外来人才的流入
15.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到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准难民有近4200万人。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头号敌人
16.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一年只有几千人出国留学,且大部分是公费留学生。到2011年底,中国共送出约224.5万名留学生,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且自费留学的比例高达90%。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恢复高考促进了出国留学普及 B.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得以满足
C.已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人才培养机制顺应了经济发展要求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之际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魏之际,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理论对生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故佛学传播渐广。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更盛,寺院经济发达,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依附人口,由此引发了统治者的灭佛行动,但并没有改变佛教流行并在中国扎根的趋势。到了隋唐,佛教进入鼎盛,隋唐的佛教学说最大的特点,是把儒家的心性佛教化。佛教文化的输入促成中国文化内容与形式重大变化的同时,其自身也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唐宋之后的诗、书、画的发展,常常与佛教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汉代以降佛教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与拉丁美洲地区一样,1850年前,美国同样推行这种契约华工制度。……1849年9月,加利福尼亚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一种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1850年,美国国会各代表经过激烈争论,终于达成了《1850年妥协案》,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被接纳加入合众国。……英国国会于1855年通过一项《乘客法案》,规定香港为由中国赴美国的唯一港口,而香港早在1841年已被宣布为自由港。……基于以上原因,赴美国的移民又出现了一种新形式——“赊单工”。“赊单”系广东话,意为“赊欠船票制”。……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费最低每人约40美元,而归还时须偿还大约100美元。这笔钱规定每月在工资中加以扣除。华工必须偿清债务才能回国,否则,轮船公司就不准售给他回国的船票。由于华工在国内一般都有妻室老小,都想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故里,所以一般都尽快还清这笔债务。
——摘编自陆国俊《美洲华侨史话》
(1)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移民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据材料概述其原因。
(2)材料所涉及的前后两种移民形式有何根本区别 有人认为,从华工的角度看后者显然优于前者,试分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
——据成德宁《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
材料二 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
——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世界经济大变动的具体表现。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流动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并概述这一时期欧洲移民对世界发展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国际移民新浪潮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这一新浪潮的认识。
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据所学可知,4世纪中后期,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A正确;大月氏、匈奴人以及阿拉伯人并未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阿德里亚堡与罗马皇帝战斗,排除B、C、D。
2.B
【解析】据所学可知,匈奴人西迁促进了欧洲西罗马帝国的衰落,为日耳曼诸国的建立提供了机会,B项正确;这一迁徙浪潮是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这一迁徙浪潮促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形成,而不是“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排除C项;公元前2千纪,赫梯人便已掌握马拉战车技术,D项所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3.C
【解析】据所学可知,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经过一系列征服战争,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因此题干中的“某一人种”是波斯人,C项正确;赫梯人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居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即土耳其北部,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是波斯人,而不是希腊人,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波斯人,而不是雅利安人,D项错误。
4.C
【解析】希腊城邦用200多年,组织居民向海外殖民,另建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发展繁荣,反映出希腊殖民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C项正确;希腊属于海洋文明,而非农耕文明,A项错误;古代希腊殖民的目的是解决地狭人多问题,与近代欧洲列强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殖民扩张不同,B项错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希腊的海外殖民早已停止,D项错误。
5.B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阿拉伯人并没有将佛教传入欧洲,故B项符合题意;指南针、火药和火药武器都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印度人创造的0到9十个数字也经由阿拉伯人改造后传入欧洲,这些都是阿拉伯人对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排除ACD项。故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AC两项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AC两项错误。“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B项正确。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D项错误。
7.B
【解析】据材料“原产自印度”“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享受的调味品”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伴随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进行,不同大洲之间经济往来较多,B项正确;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反而拉大了贫富国家差距,排除D项。
8.C
【解析】漫画名为《黄色浪潮》,意味着当时澳大利亚的白人认为华工会跨越太平洋涌向环境与美国西部类似的澳大利亚,从而令黄种人在澳大利亚更加“强势”,这清晰地表达了澳大利亚的白人对华人涌入的担忧,C项符合题意;据漫画说明可知A、D两项不符合题意;“1870年后……许多华人矿工投身其他产业”反映了华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改造能力,故B项错误。
9.A
【解析】“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由移民数量超过了流放犯人的数量,进而出现了阶级差别,为此英国政府改变了对澳大利亚的统治方式,故A项正确;“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 此后又被迫进行一次次改革,这间接表明当地地主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的力量日益膨胀,排除B项;C项错在“主动”,题干中所提及的“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是被动的;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10.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它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同时也把非洲的古老文化传播到美洲,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可知,这场“贸易”是黑奴贸易,故B正确;A、C、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1.A
【解析】新加坡不同移民族群分别使用自己的传统语言,政府将四大语言均定为官方语言,说明新加坡尊重各族群的传统文化,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A项正确;没有新加坡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不能得出新加坡是“最”具有移民特征国家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新加坡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加坡各民族尊重彼此宗教信仰,D项错误。
12.A
【解析】图片反映了1960—1990年美国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从11%增长到39%,说明美国新增人口中外来移民占比很大,由此可推测,美国的民族和文化具有多样性,故A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族群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故排除B;种族歧视已被完全抛弃,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政策,故排除D。
13.C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特朗普反对以亲属关系维系的“链式移民”,他认为“链式移民”对美国来说是“不公平”的,题旨是特朗普对绿卡抽签制度的抨击,C项符合题意;A项错在“鼓吹”;B项中“废除”不正确,且题干材料未体现该信息;D项不符题意,题干体现不出美国国会要进行移民改革。
14.B
【解析】据材料“以往可以减免的相关费用……可能也需要自己缴纳”可知,美国可能会取消对外来人才的费用减免,B项正确;A错在“禁绝”,排除;科技水平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D与材料内容相反,排除。
15.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东、南亚和非洲的难民问题是因为战争、民族、宗教以及恐怖主义导致,可见当时安全问题依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选项B正确;难民反映出部分地区生存环境恶化,但不能证明全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排除A;材料无法反映出选项C内容,排除;造成难民的原因是多重因素的,而非恐怖主义这一单一因素,排除D。
16.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自费留学生的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教育制度改革,放宽了出国留学的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家庭收入增加,使留学生家庭具备了自主支持留学的条件;同时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需要大量综合性人才,故D项正确。恢复高考和出国留学无直接联系,且高考恢复于1977年,与材料现象无关,A项错误。出国留学生增加一方面与国家需求大量综合性人才有关,但并不是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得以满足,B项错误。材料强调人才培养机制顺应了经济发展要求,没有涉及国民教育发展的信息,无法推断出已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原因: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佛教的理论满足世人心理需求,且与玄学有相通之处;佛教吸收中国文化日益本土化。
(2)影响:佛教也冲击传统儒学,推动了理学的兴起,深刻影响了传统文学艺术;本土化的佛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祖成部分。
【解析】(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根据材料“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理论对生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可知,佛教的理论满足世人心理需求,且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根据材料“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可知,佛教吸收中国文化日益本土化。
(2)影响:根据材料“到了隋唐,佛教进入鼎盛,隋唐的佛教学说最大的特点,是把儒家的心性佛教化”并结合儒家学说演变相关知识可知,佛教也冲击传统儒学,推动了理学的兴起;根据材料“唐宋之后的诗、书、画的发展,常常与佛教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可得出深刻影响了传统文学艺术;根据材料“佛教文化的输入促成中国文化内容与形式重大变化的同时,其自身也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可知,本土化的佛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祖成部分。
18.【答案】(1)变化:由契约华工制到“赊单工”。
原因:美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加利福尼亚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的通过;香港被宣布为自由港;。
(2) 区别:“赊单工”与“契约华工”的根本区别在于将“劳务”契约改为“债务”契约。
原因:按规定华工到美国后不用服一定期限的劳务,而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偿还船费及其利息。
【解析】(1)“变化”,据材料中“1850年前,美国同样推行这种契约华工制度”“赴美国的移民又出现了一种新形式——‘赊单工’”归纳即可;“原因”应从材料所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和香港三者进行思考。
(2)“区别”,从“契约”的含义和材料中“赊欠船票制”和“华工必须偿清债务才能回国”等关键信息上归纳思考。原因主要是因为按规定华工到美国后不用服一定期限的劳务,而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偿还船费及其利息。
19.【答案】(1)具体表现: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社会出现“商业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推动了议会改革;无产阶级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工人运动兴起。
(2)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欧洲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为移民提供了便利;《鼓励移民法》的通过,为移民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欧洲社会局势动荡,美国相对稳定,推动了欧洲人移民美国。
积极影响:为世界各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3)特点:移民的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移民的主体是劳动移民。
认识:从新浪潮的形成背景、影响等角度回答。
【解析】(1)第一小问具体表现抓住材料一中的时间“16世纪”, 联系所学知识,可以从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商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影响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从城市化进程加快、1832年议会改革、工人运动等角度来分析。
(2)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二中“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可概括出美国《鼓励移民法》的通过,为移民提供了政策支持;还可以从工业革命后交通条件的改善、美国社会局势的稳定等角度来分析原因。第二小问意义可从欧洲移民把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带到世界各地,从而推动其他地方的社会进步这一角度来分析。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可概括出移民的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移民的主体是劳动移民。第二小问认识可从新浪潮的形成的原因(背景)、影响等角度进行思考。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