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3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2月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联合调研测试·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2.B3.B4.C5.A6.B7.D8.A9.D10.B11.A12.A13.D14.C15.A
16.理解:梁启超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认识是正确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
两对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根据材料“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可知,梁
启超主要谈论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分)
秦朝建立后,在地方,用郡县制取代了过去的分封制,郡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这就避免了过
去分封制下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东
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这样,行政区划由两级变为三级。东
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军阀。这削弱了中央的权
力,导致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其实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宋朝
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虽然行省下还有其他行政机构,但这已经不能对中央构成威胁。(8分)
综上可知,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演变,但无论怎样演变,均是中央为了加强权力而
对行政区划进行的调整。这些都对今天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2分)
17.阶段1:文官公开竞争,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按成绩高低分配到相应的机关工作,这与英国文官制度的确
立条件相吻合。据此判断阶段1为“考试择优录用制”阶段。(4分)
阶段2:官吏的选用和升迁不是靠个人的真才实学和政绩,而是凭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由国王任命和
决定,这体现了国王的恩赐,与“恩赐官爵制”的内容相吻合。据此判断阶段2为“恩喝官爵制”阶段。(4分)
阶段3: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对各种官职进行瓜分,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降低了行政效率。这与“政党分肥制”的内容及影响相吻合,据此判断阶段3为“政党分肥制”阶段。(4分)
18.(1)理解:我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区域自治将这
一历史因素与各少数民族要求当家做主、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将少数民族聚居
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这一历史因素与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8分)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
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的友谊。(3分)
历史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3分)
19.[示例]
论题:美洲物种的外传折射出世界联系的加强。(4分)
阐述:新航路开辟以前,美洲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进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
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
他地区。美洲物种外传的过程,也是西方殖民者扩大侵略,把广大落后地区逐步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美
洲物种的外传折射出世界联系的加强。(1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高二调研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8093B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联合调研测试
历 史
2023.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本试卷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O,选择性必修Q1~3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共有 184人, 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有 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有 11人 。这一情况可 用于说明西汉时期
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
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
2.这是中古西欧的一种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 政权形式 。这种政权形式是
A.封建君主专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选帝侯制 3.在 1942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选举中,武乡、榆社、襄垣三个县产生了 598名村干部,其成员结
构比例如下图 。 由此可知,太行抗日根据地
(%)
50
40
30
20
10
(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佃农
)0
A.地主阶级逐渐掌握政权 B.凝聚了人民的抗战力量
C.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D.佃农缺乏抗战积极性
【高二调研测试 .历史 第 1页(共 6页)】 8093B
4.下列法律、法规的制定
在文官总法规下,制定各种补充法规、条例和实施细则 瑞士、法国、联邦德国、日本
无文官总法规,直接制定一些单行法规、条例和规定 英国
有文官总法规,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内容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各 项单行法规实际上已与总法规并行 美国
A.标志着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B.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C.有利于文官制度的正常运行 D.影响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5.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
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 由、优惠、自 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
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规定 A.承认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B.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 D.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6.下表所示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的概况。由此可知,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政治意义在于
地区 成立时间 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 5月 118万平方公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 10月 166万平方公里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 3月 23.6万平方公里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 10月 6.6万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区 1965年 9月 120万平方公里
A.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B.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统一
C.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加强各民族的交往和交融
7.下面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 。
时间 事件 外交谈话提要
2014年 国际工程科技大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4年 中法建交 50周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15年 巴基斯坦议会演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6年 在伊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7年 金砖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年 博鳌五洲论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据此可知,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8.有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税制这样评价:中国整个政府的负担,无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全都加
在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肩背上;而有资产的阶级差不多全没有纳税的负担 。越有钱,越
【高二调研测试 .历史 第 2页(共 6页)】 8093B
可以不纳税;越没钱 ,纳税越多 。该观点说明中国古代税制
A.阶级不均衡性突出 B.区域性差异较明显
C.忽视了社会中上层 D.难以增加政府收入 9.下表所示为牛建强在《明代国家基层社会控制体系述论》一文中列举的明代社会基层组织。
由此可知 ,明代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
类别 制度名称
政治类 里甲制、老人制度、卫所制度、巡检司制度、民壮制度
经济类 预备仓制度、水利兴复制度
文化类 社学制度、旌表节孝制度、乡约制度、乡饮酒礼制度
A.基层组织职能交叉化 B.基层组织职能的创新性
C.基层管理组织儒学化 D.基层管理制度的多元化 10.2020年 ,新冠疫情暴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社区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为社
区居民采购蔬菜和药品 ,昼夜服务于抗疫一线 。这体现出社区的职能是
A.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B.维护社会稳定
C.加强法制宣传 D.致力慈善救济 11.如果没有物种引进 ,我国大小餐馆和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西红柿(番茄)炒鸡蛋、土豆烧牛肉
以及八大菜系中的川菜和湘菜等都将不复存在 。番茄传入中国的路径是
A.美洲 欧洲 中国 B.美洲—西亚— 中国西北
C.欧洲—亚洲— 中国 D.美洲— 印度— 中国西南
12.正是出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构建支撑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这表明我国
A.重视科技在农业转型中的作用 B.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
C.积极提升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D.走出一条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13.工业革命后 ,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骚动的蜂巢 ,绝大多数人都像机器般辛勤劳动 ,人身上的
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物质财富前所未有地涌流出来 。 由此可知 ,工业革命
A.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转型
C.改善了人们的劳动环境 D.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 14.随着陆地资源因加速开发而日渐枯竭 ,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等已成为世
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 国际上围绕海洋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竞争”实际上体现了
A.意识形态的冲突 B.国际格局的调整
C.海洋技术的竞争 D.国际局势的紧张 15.16世纪以来 ,欧洲商人把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 ,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以及
欧洲的枪支等运往世界各地销售 。这一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
A.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B.商业地位日益重要
C.交通运输日益便捷 D.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
【高二调研测试 .历史 第 3页(共 6页)】 8093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分) 16.(13分)梁启超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
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 东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 州 —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道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根据材料,结合秦、东汉和元朝的史实,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 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7.(12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致经历了“恩赐官爵制”“政党分 肥制”“考试择优录用制”三个阶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格莱斯顿政府颁布了第二个改革 文官体制的法令,其主要内容大致 如下:一切文官,除了少数最高级 官员外,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才 能录用;文官有高低两级之分,高 级文官负责执行政策,低级文官负 责办理 日 常事务;凡考试合格者, 经培训后,按成绩高低分配到相应 的机关工作 国王集立法和行政大权 于一身,官吏全由国王任 命,官吏的选用和升迁, 不是靠个人的真才实学 和政绩,而是凭门第出身 和对国王的 忠诚 。 所有 的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 一切听命于国王 到 19世纪,英国的两党制 日 益成 熟,内阁开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 党组成 。于是,哪一 个政党在竞选 中获胜上台执政,就把各种官职作 为“胜利果实”分给他们的支持者。 所以,每次执政党的更替和内阁的 变迁,都要引起政府人员的 大换 班,使政府工作混乱
【高二调研测试 .历史 第 4页(共 6页)】 8093B
分别提取阶段 1、阶段 2、阶段 3 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阶段。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友好交往交流, 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形成了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密切联系 。建立了相依 共存的密切关系,造就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理,并转化为一种巨大的中华民 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是在本来就是集中统一 的国家搞各民族独立自决或实行联邦制, 那是历史的倒退,是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也是违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 。 民族自治地方 的建立和发展,既考虑了民族与地方的历史状况,又考虑了其现实的状态及发展需要。
历史上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文 化相对落后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缩 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问题 。 因此,民族区域自治把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 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更好地发展。
—摘编自王丽艳《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材料二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 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 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 繁荣。
—摘编自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把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有机地结 合起来”的理解 。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及其历史意义。 (6分)
【高二调研测试 .历史 第 5页(共 6页)】 8093B
19.(16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把马铃薯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并重 ,恩格斯说:“下一步把我们引向野蛮时代的 高级阶段……铁已在为人类服务 ,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 的一种 。所谓最后的 ,是指马铃薯出现为止。”1532年西班牙人到达秘鲁北部时 ,才发现土 豆 。1570年 ,土豆才从秘鲁传入西班牙 ,1590年传入英格兰 ,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 。 中唐 以后 ,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 ,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 ,不断有新的农作物被引进 ,其中玉 米、甘薯和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不仅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 ,还对我国的农业 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凌永胜《美洲作物马铃薯的传入及在福建省的引种栽培》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拟定一个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 题 ,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高二调研测试 .历史 第 6页(共 6页)】 8093B

广西南宁市3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2月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