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池(含解析)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电解池
一、单选题
1.(2023春·江西赣州·高三校联考期中)近日,科学家开发了电催化双边加氢装置,最大电流效率达到200%,其装置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dc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由PdA极通过AEM流向Pdc极
C.每转移amol电子生成amol[R-H]
D.PdA极反应式为
2.(2023春·辽宁沈阳·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做二次电池(如下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用的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碳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将镍电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
C.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
D.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
3.(2023春·四川眉山·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我国科学家发现,将纳米级FeF3嵌入电极材料,能大大提高可充电铝离子电池的容量。其中有机离子导体主要含AlxCl,隔膜仅允许含铝元素的微粒通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FeF3从电极表面脱落,则电池单位质量释放电量增多
B.为了提高电导效率,左极室采用酸性AlxCl水溶液
C.放电时,AlCl离子可经过隔膜进入右极室中
D.充电时,电池的阳极反应为Al+7AlCl-3e-=4Al2Cl
4.(2023·全国·模拟预测)处理废水中氨氮的电解装置如图1所示,向溶液中加入NaCl,测得氨氮氧化速率及去除时间如图2所示:
已知:水在阳极表面会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会将氨氮转化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铅阳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B.未加入时,氨气与·OH发生反应而被除去,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加入时,阳极会发生反应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D.利用该装置的原理可将废水中的除去
5.(2023·湖北·高三统考专题练习)使用镍基电催化剂、二茂铁(简写为)作牺牲电子供体,同时使用作电解质和质子供体,乙腈()作溶剂,可实现连续非水流通池中有效的电解催化还原,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法拉第常数 C 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阴极反应式为
B.使用的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
C.该装置工作时,阴极上还可能有产生
D.若电解效率为80%,则处理标准状况下2.24 L ,需要24125C的电量
6.(2023春·四川成都·高三石室中学校考阶段练习)Li-O2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Li-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Li2O2 2Li+O2↑
B.工作过程只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放电时,L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移动
D.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2Li++O2-2e-=Li2O2
7.(2023春·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X是负极,Y是正极
②若用右侧装置(电解液改为溶液)在钥匙上镀铜,则将钥匙放在b处
③溶液的酸性先增强,当铜电极有气泡产生时,此后一段时间酸性会继续增强
④若用右侧装置(电解液改为溶液)精炼粗铜时,则将粗铜放在b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2023春·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相同金属在其不同浓度盐溶液中可形成浓差电池,当浓差电池正负电极室中溶液的浓度相等时,浓差电池停止放电。如图所示装置是利用浓差电池电解溶液(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可以制得、、和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解池的阳极
B.电池放电过程中,Cu(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通过离子交换膜c向左移动
D.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160g NaOH
9.(2023·全国·模拟预测)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并利用此电能模拟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如图II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
B.电解池I中每生成2mol氯气,理论上原电池I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2.4L
C.若a为碳电极、b为铁电极,b应与A相连
D.该微生物燃料电池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10.(2023·山东·高三专题练习)目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微生物进行脱硫、脱氮的原电池装置,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图中隔膜为质子交换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H+从B室向A室迁移
C.电池工作时,线路中通过1mol电子,则在b极析出2.24LN2
D.若用该电池给铅蓄电池充电,应将b极连在正极上
11.(2023·湖南岳阳·统考二模)科学家研发了一种绿色环保“全氢电池”,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其用于铜片上镀银作为奖牌奖给优秀学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B.当吸附层a通入2.24L(标况)氢气时,溶液中有0.2mol离子透过交换膜
C.离子交换膜既可以是阳离子交换膜也可以是阴离子交换膜
D.电池工作时,m电极质量逐渐增重
1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等美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对污水进行处理。用电解法(图I)可以对同时含有和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除去的原理如图II所示,除的方法是将其转化为Fe3(PO4)2沉淀。实验室在和联合脱除过程中,测得溶液pH变化如图III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0 ~ 20 min时, a为电源的负极
B.除时,阳极反应为:2 - 6e-= N2↑+8H+
C.除:时,阴极附近的pH增大
D.除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 + 6H+ + 2= Fe3(PO4)2 ↓+3H2↑
13.(2023·重庆万州·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源的负极
B.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左室移动
C.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则除去了尿素(忽略气体溶解,假设氯气全部参与反应)
D.除去尿素的反应为
14.(2023·浙江·高三统考专题练习)某混合物浆液含有、和少量。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电解分离装置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时,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电解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从而从浆液中分离出来
B.通电后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C.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
D.通电后,相同条件下阴阳两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为2:1
二、非选择题
15.(2022秋·云南楚雄·高三统考期末)电芬顿法是利用电化学法产生的和作为芬顿试剂的持续来源,两者产生后立即作用生成具有高度活性的羟基自由基,能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可达到高效的废水净化效果,其耦合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乙池中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是_______(填“甲”或“乙”)。
(2)b电极为_______(填“正极”、“负极”、“阳极”或“阴极”,下同),X电极为_______。
(3)上述装置工作时,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的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Y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乙池生成具有高度活性的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可利用甲醇燃烧反应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如图1所示,用作电极材料,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充入甲醇和氧气。
①写出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②若利用该燃料电池作电源,与图1右边烧杯相连,在铁件表面镀铜,则铁件应是_______极(填“A”或“B”);当铁件的质量增加时,燃料电池中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L。
(2)电解法可消除甲醇对水质造成的污染,原理为通电后转化为,然后将甲醇氧化成和(用石墨烯除去)。现用如图2所示装置模拟上述过程,则在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一种用铅蓄电池进行电絮凝净水装置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Ⅰ中Y电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填化学式),工作时向_______(填“X”或“Y”)电极移动;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装置Ⅱ中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每消耗,装置的电流效率为,则理论上电解池阴极上生成_______。
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协同转化装置实现了对天然气中和的高效去除。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裏的)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
①;
②。
(1)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协同转化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23秋·福建泉州·高三统考期末)电工用铜纯度应大于99.95%,工业上一般采用电解精炼的方式提纯铜。
(1)电解精炼的原理如图。
①纯铜薄片连接电源的_______极。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浓度增大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
(2)电解精炼铜的废液中含大量和,利用双膜三室电沉积法回收铜的装置如图。
①交换膜b为__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若从浓缩室收集到1L 0.5mol/L的溶液,则阴极可回收_______g铜(不考虑副反应)。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根据电池符号,Pdc极为阴极,PdA极为阳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
B.电子只能在外电路上迁移,不能在电解质中迁移,B项错误;
C.理论上,迁移1mol电子,阴阳两极各生成1mol[R-H],共生成2mol[R-H],C项错误;
D.PdA极上HCHO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得失电子、电荷及质量守恒,阳极反应式为,D项正确;
故选:D。
2.D
【分析】原电池中失电子的为负极,电解池中失电子的为阳极,根据电子移动方向可知:原电池工作时,碳电极为负极,镍电极为正极;电解池工作时,碳电极为阴极,镍电极为阳极。
【详解】A.充电时为电解池,碳电极为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充电时为电解池,镍电极为阳极,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B错误;
C.放电时碳电极为负极,H2在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C错误;
D.放电时镍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D正确;
故答案为:D。
3.C
【分析】根据图中电子流动方向知铝电极为负极,嵌入电极是正极,工作时,铝单质失去电子生成,再与结合生成,电极反应式为;
【详解】A.“将纳米级嵌入电极材料,能大大提高可充电铝离子电池的容量”,若从电极表面脱落,电池容量减小,则电池单位质量释放电量减少,A错误;
B.把左极室的有机离子导体改成水溶液后,会使左极室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减小,导致电导效率下降,B错误;
C.放电时,左边电极为正极,右边电极为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结合分析可知右边负极需要消耗,故离子经过隔膜进入右极室中,C正确;
D.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装置,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电极反应为放电时正极反应的逆过程,反应为,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电解池中,阳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
B.未加入时,氨气与·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剂为·OH,还原剂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B错误;
C.加入时,会在阳极发生反应,生成的会与水反应生成HClO, HClO再氧化,故C正确;
D.中N元素为+3价,需要被还原才能被除去,该装置的原理是氧化,故D错误;
选C。
5.B
【分析】由题给信息可知,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二茂铁为电解池的阳极,二茂铁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p2Fe+,电极反应式为,通入二氧化碳的电极为阴极,铵根离子作用下,二氧化碳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氨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装置工作时,水也可能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解的总反应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通入二氧化碳的电极为阴极,铵根离子作用下,二氧化碳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氨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溶液中没有氢离子,装置工作时,铵根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 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装置工作时,水也可能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故C正确;
D.由电极反应式可知,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氧化碳反应时转移0.2 mol电子,则需要的电量为 = 24125C,故D正确;
故选B。
6.A
【分析】光照充电时,驱动阴极反应(Li++e-=Li)和阳极反应(Li2O2-2e-=2Li++O2),则充电时总反应为Li2O2=2Li+O2,放电时为原电池,总反应为2Li+O2=Li2O2,由图可知,放电时Li→Li+,发生失电子的反应,金属Li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负极反应式为Li-e-=Li+,O2+2Li++2e-═Li2O2,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Li2O2 2Li+O2↑,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光照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
C.放电时,根据原电池“同性相吸”,则从负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正极迁移,C错误;
D.根据充电时阳极反应,则放电时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变为,其正极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A。
7.C
【分析】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则b极上水放电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b为阴极,与之相连的Y为负极,则a为阳极、X为正极、Pt极为阳极、Cu为阴极;
【详解】①由分析可知,X是正极,Y是负极,错误;
②若用右侧装置(电解液改为溶液)在钥匙上镀铜,则镀件钥匙应该作为阴极,故放在b处,正确;
③溶液开始电解生成铜单质和氢离子,溶液酸性先增强;当铜电极有气泡产生时,此时本质为电解水,使得生成硫酸浓度变大,此后一段时间酸性会继续增强,正确;
④若用右侧装置(电解液改为溶液)精炼粗铜时,则将粗铜放在阳极a处,错误;
故选C。
8.D
【分析】电解池以制得、、和NaOH,根据电解池分析可知,电解池左边得到NaOH和,右边得到、,则a为阴极,b为阳极,则Cu(2)为负极,Cu(1)为正极。
【详解】A.根据前面分析得到a为电解池的阴极,故A错误;
B.电池放电过程中,Cu(2)为负极,则负极上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则B错误;
C.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阳极区剩余2mol ,要使溶液呈电中性,则1mol通过膜d向右移动,故C错误;
D.电池放电过程中,Cu(2)的电极反应为,Cu(1)的电极反应为,反应前原电池左边硫酸铜物质的量为5mol,右边硫酸铜物质的量为1mol,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则左右硫酸铜物质的量为3mol,因此右侧有2mol铜离子生成,则转移4mol电子,根据,转移2mol电子得到2molNaOH即80g,因此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160gNaOH,故D正确。
故选D。
9.D
【分析】如图I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生成二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
【详解】A.由于通氧气的一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微生物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由B极流向A极,A选项错误。
B.无标况无法计算体积,B选项错误。
C.若a为碳电极、b为铁电极,b应与B相连,C选项错误。
D.微生物在高温下会死亡,所以不宜在高温下运行,D选项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a电极,S2-转化为,S元素化合价升高,则a极为负极;b极转化为N2,N元素化合价降低,则b极为正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a极为负极,S2-失电子产物与电解质反应生成,电极反应式为,A不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H+从A室向B室迁移,B不正确;
C.电池工作时,b极发生反应2+10e-+12H+=N2+6H2O,线路中通过1mol电子,则在b极析出0.1molN2,由于温度、压强未知,所以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C不正确;
D.b极为正极,若用该电池给铅蓄电池充电,应将b极连在铅蓄电池的正极上,D正确;
故选D。
11.D
【分析】由电子流向可知,左边吸附层a为负极,发生了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右边吸附层b为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是2H++2e-=H2↑,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电池的总反应为H++OH-=H2O,则m为阳极,p为阴极;
【详解】A.根据图知,吸附层a上,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吸附层a为负极,氢气失电子和OH-反应生成H2O,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故A正确;
B.吸附层a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标况下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转移0.2mol电子,则有0.2mol氢离子透过交换膜,故B正确;
C.H+在吸附层b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离子交换膜还允许H+通过,可以是阳离子交换膜,移向吸附层a移动,因此也可以是阴离子交换膜,故C正确;
D.吸附层b为正极,则m为阳极,为了在铜片上镀银,则m电极材料为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g失电子生成Ag+,m电极质量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D。
12.B
【分析】由图可知,除NH时,阴极是H2O放电,阳极是Cl-放电;除PO时,铁就作阳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与磷酸根产生沉淀,阴极为石墨,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
【详解】A.0-20min,若a作负极,石墨就作阳极,阳极Cl-放电生成Cl2,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溶液酸性增强,pH降低,与图像相符,故A正确;
B.除NH时,阳极是Cl-放电,故B错误;
C.除NH时,阴极是H2O放电,局部产生大量OH-,阴极附近的pH增大,故C正确;
D.除PO时,铁就作阳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与磷酸根产生沉淀,阴极为石墨,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总离子反应式为:3Fe + 6H+ + 2= Fe3(PO4)2 ↓+3H2↑,故D正确;
故选B。
13.C
【详解】A.左边电解产生氯气,在左边为阳极,因此a为电源的正极,故A错误;
B.电解池“异性相吸”,则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室移动,故B错误;
C.根据电子转移相同,左边电解得到氯气,氯气再和尿素反应,右边电解得到氢气,根据,根据关系式得到5mol气体消耗1mol尿素,则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则除去了尿素,故C正确;
D.方程式配平错误,除去尿素的反应应为,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4.C
【详解】A.用惰性电极电解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从而使从浆液中分离出来,故A正确;
B.阴极溶液为Na2SO4溶液,通电后阴极得到电子生成H2,电极方程式为:,故B正确;
C.由A可知,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O2和H+,和H+发生反应2+2H+ Cr2O+ H2O,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和Cr2O,故C错误;
D.阳极溶液为Na2SO4溶液,通电后阳极失去电子生成O2,电极方程式为:,当转移相同的电子时,阴阳两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C。
15.(1)乙
(2) 正极 阳极
(3) 增大
(4)
【分析】分析可知,甲装置是原电池,乙装置是电解池,其中甲中充燃料的一极为负极,充氧气一极为正极,则乙池中X电极为阳极,Y电极为阴极。
【详解】(1)由分析知,甲为燃料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为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乙;
(2)由分析知,甲为燃料电池,通入燃料的a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b电极为正极,则乙为电解池, X电极为阳极,Y为阴极,故答案:正极;阳极。
(3)甲为燃料电池,正极:O2+4e-+4H+=2H2O,则负极:CH3OH-6e-+H2O=CO2+6H+,总反应式:2CH3OH+3O2=2CO2↑+4H2O,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成c(H+)减小,pH增大,答案:;增大;
(4)在Y电极上O2得电子生成H2O2,根据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可得电极反应式为,乙池中生成经羟基自由基的反应为:,答案:;。
16.(1) B 1.12
(2)
(3) X 、
【详解】(1)①用作电极材料,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充入甲醇和氧气,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通入甲醇的一极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利用该燃料电池作电源,与题图1右边烧杯相连,在铁件表面镀铜,则铁件作电解池的阴极,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题图1中与甲醇相连的B电极是阴极;所以铁件应是B极;在铁件表面镀铜,当铁件的质量增加时,根据可知转移电子,燃料电池中消耗氧气的电极反应式为,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2)通电后,转化为,电解池中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作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和,自身被还原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①由装置Ⅱ中电极失电子发生的氧化反应知为阳极、为阴极,与相接的铅蓄电池的Y电极为正极,电极材料是;工作时向负极移动,即移向X电极;Y电极得电子生成PbSO4,电极反应式为。
②装置Ⅱ是电絮凝净水装置,工作时,转化为胶体,电极反应式为;由题图3知,还发生反应。
③由可知消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装置的电流效率为,故装置Ⅱ阴极上参与反应的电子为,该电极反应式为,即产生。
17.(1)
(2)
【分析】该装置属于电解池,在石墨烯电极上转化为,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则石墨烯电极为阴极,石墨烯电极为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详解】(1)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石墨烯电极为阴极,在石墨烯电极上转化为,电极反应为;
(2)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
①;②,将2×①+②可得阳极电极反应式:,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加可得协同转化总反应为:。
18.(1) 负 (锌离子)
(2) 阴 25.6
【详解】(1)精炼铜时,电解液为含Cu2+溶液,粗铜除含有Cu外,还含有比铜活泼的锌等杂质,锌和铜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离子,而阴极上只有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
①电解时,粗铜在阳极,纯铜在阴极,则纯铜薄片连接电源的负极;
②电解过程锌也会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浓度增大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
(2)由题图可知,与透过交换膜进入浓缩室,由离子移动方向可知左侧电极为阴极,右侧电极为阳极;
①阴极区通过交换膜b进入浓缩室,故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
②右侧电极为阳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若浓缩室得到1 L 0.5的溶液,则有0.4 mol 进入浓缩室,电路上有0.8 mol电子通过,可析出0.4 mol Cu,其质量为25.6 g。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