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五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五校联考 派遣使节来华,学习中国先进制度和儒家文化,逐渐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东亚文化圈”。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力迅速发展。西欧国家奉行殖民扩张,对中国进行侵略,给中国人民
高二历史答案
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着侵略,西方工业文明逐渐影响中国,客观上推
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8
一、选择题(50 分)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结:和平友好交往和殖民侵略客观上都推动了先进文化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历史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应该是
答案 C D C B A A D A B C
走和平崛起道路。(2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A D B B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D A
二、材料分析题(50 分)
26.(14分)
(1)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推
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1点 1分,写满 4点 4分)
(2)共同点: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都强调
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3分)
不同点:孟子肯定“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3分)荀子肯定“性恶论”、仁义、王道、君舟民水。(4分)
27.(12分)
(1)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6分)
(2)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帝国不会长久;和平交往是历史的主流。(6分)
28.(12分)
(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4分)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媒体展示等。(8分)
29.(12分)
观点 2分;论述 8分,必须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举例来论述,各 4分;教师整体评价 2分。
示例
观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先进的文化会影响其他文化区域,促使其他文化区域调整改变。(2分)
论述: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和儒家思想的封建意识形态。与同一时期
的东亚文化相比,具有先进性。唐朝时期,中国采取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和平友好与东亚各国交往,各国
第 1页
{#{QQABTYCQogggQBIAAAACQwEACAGQkhECCKgOwAAcMEABCBNABAA=}#}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五校联考 6.世界名著《源氏物语》完成于 11世纪初,在英、德、法等国有脍炙人口的译本,著作开头提到皇上晨夕
披览《长恨歌》画册,在第八回的花宴上,源氏公子穿的是白地彩纹中国薄绸常礼服。这可以用来说明
高二历史试卷
( )
A.日本文学蕴含有中国元素 B.中国文化艺术传入到欧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C. 古代朝鲜吸收了中华文化 D.印度文学受到唐文化影响
7.古代世界各地区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下表是关于世界各个地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其中对应正
一、选择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合计 50分)
确的是( )
1.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
选项 地域 文化成就
而产生,自然而然。这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 )
A 古代西亚 楔形文字 莎草纸 《吉尔伽美什》 人首飞牛石雕
A. “天下为公”的思想 B. “敬天保民”的思想
B 古代罗马 庞贝古城 帕特农神庙 儒略历 《编年史》
C. “天人合一”的思想 D. “自强不息”的思想
C 古代日本 瞻星台 武士道 《源氏物语》 法隆寺
2.在汉代,朝鲜半岛官方曾邀请中国医生前去讲学,也有半岛人主动到中国学习中医,朝鲜半岛传统医学
D 古代美洲 浮动园地 番茄 马丘比丘城 羽蛇神金字塔
著作《东医宝鉴》就是在中国医学典籍《素问》《伤寒论》等的基础上编撰形成的。这反映了( )
8.学者达德威曾经说,印度“像海洋一样有无限的吸收能力”,接受了竞争和妥协、斗争和理解。尼赫鲁
A. 中医发展形成了体系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互鉴的密切
也无比自豪地指出:“让印度这个国度维持着长久生命力,是一种仁爱的人道主义和宽宏大度的文化。”
C.东亚文化具有同源性 D.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
当代学者也指出印度“像一块充满魔力的土地,流浪者、殖民者、抢劫者、生意人不断涌入,并带来了
3.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对汉文化圈界定:“‘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及发展为基轴而形成的……构
新的种族、宗教和语言”。这反映出印度文化的特征是( )
成这个历史的文化圈,即‘东亚世界’的诸要素,大略可归纳为一、汉字文化,二、儒教,三、律令制,
A.多样性与包容性相结合 B.宗教性与世俗性相结合
四、佛教等四项……因而共通性并非抹杀民族特质,相反是民族性的特质以中国文明为媒体从而具备了
C. 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 D.本土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共通性。”该学者意在强调( )
9.从公元前两千纪到公元前 7世纪左右,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在整个欧亚大陆出现了一种以南俄草
A. 汉字文化是维系汉文化圈的精神纽带 B.汉文化的正统地位
原为中心,向海岸线辐射的民族大迁徙的运动,正是这种民族大迁徙,使得诸区域文明之间的关系趋于
C.周边民族、国家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 D.汉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
空前的活跃和密切。这表明印欧人的迁徙( )
4.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
A.解决了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B.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
C. 改变了亚欧大陆的人口布局 D.传播了印欧民族先进的文化
亲。”要为此提供史实佐证,可考察古代希腊文化中的( )
10.4世纪中叶,迁至中亚细亚西部的匈奴人,继续西侵。西哥特人为躲避匈奴的攻击,最终渡过多瑞河,
①人像雕刻 ②神话故事 ③城邦政治 ④字母文字
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其中仅士兵即约二十万,连同家属及群众,人数在百万以上。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 )
5.古代印度文化丰富多彩,对东南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为罗马帝国灭亡根源 B.导致马拉战车技术出现
①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兴起 ②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C. 促成日耳曼国家的建立 D.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③创造出20进制 ④《三国史记》是印度现存最早的史书
11.19世纪后期,英国招募的华工主要在澳大利亚、南非、东南亚等地采矿,美国也大量引进华工修筑铁路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①④
第 1页
{#{QQABTYCQogggQBIAAAACQwEACAGQkhECCKgOwAAcMEABCBNABAA=}#}
或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劳动。这些华工( ) 移 民的 4—5倍
A. 对当地的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B.推动了当地人口结构的改变 数
C.成为当地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D.为清政府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A.移民的数量和范围逐步扩大 B.劳工迁移变为知识精英迁移
12.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西亚和北非多个国家出现政权更迭,部分国家也陷入持续的战乱与动 C. 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D.被迫移民在欧洲主导下进行
荡之中,大批民众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往欧洲或周边国家,沦为战乱难民。上述难民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15.自 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
是( ) 移民参与社区活动,同时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这些活动( )
A. 国内外政治局势动荡 B.殖民解放运动的高涨 A.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B.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
C.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D.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C. 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D.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
13.新加坡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华人春节)、耶稣受难日(基督教节日)、开斋节(伊斯兰教节日)、 16.古代欧亚大陆的商路中,有一条从漠北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
劳动节、卫塞节(即佛诞,又称浴佛节)、屠妖节(印度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等宗教的节日)、圣诞节 商路。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该商路是( )
(基督教节日)等。这反映了新加坡( ) A.丝绸之路 B. 草原丝绸之路 C.西南丝绸之路 D. 海上丝绸之路
A.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文化冲突和宗教矛盾十分严重 17.二十世纪,敦煌莫高窟出土一千多枚回鹘文木活字。这些木活字中,既有类似汉字以词为单位的活字,
C.消除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D.是最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国家 又有类似西方文字的字母,每枚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迹和磨损,据推测其年代约为 12到 13世纪上半叶之
14.下表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状况统计见表,据此可知( ) 间。这些回鹘文木活字,可以佐证( )
时 A.活字印刷术的准确发明时间 B.丝绸之路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间 C. 欧洲字母文字的起源与演进 D.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的方式
主 18.下表所示为截取自某校历史读书报告的展示幻灯片。据此判断,该报告的主题最可能是( )
要 时间 表现
移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16 世 纪 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出 前
地 16 世纪以 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俄国: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万
主 后 等地区 里茶道”
要 英国:茶会上主人炫耀中国茶和茶具
移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荷兰:专门的“茶室”
入 A.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化 B.欧亚文明碰撞与交融
地 C. 世界市场内涵的多样化 D.中西茶文化趋同的历程
人 至 1850 年黑 1846—1924年欧洲移出 4800万,1834 19.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
1960年迁移人口为 325万,1974年为 947.5
口 奴 约 为 1500 —1941年亚洲移出 1200—3700万 环境,他们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过去在旧城邦,生活比较简单,法律、道德、宗教和义务全有
万,1985—1990年增长车为 2.59%
迁 万,为白人移 明确规定,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现在,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依据材料可知,
第 2页
{#{QQABTYCQogggQBIAAAACQwEACAGQkhECCKgOwAAcMEABCBNABAA=}#}
亚历山大军事征服( ) 苏州园林属于( )
A. 推动了区域文明一体化 B.巩固了马其顿帝国统治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C.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二战后,印度统治精英接受西方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独特的
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中,在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这可 二、非选择题(其中 26小题 14分,27小题 12分,28小题 12分,29小题 12分,合计 50分)
用来说明,战后新兴民族国家( )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A. 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 B.通过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C.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 D.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 材料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字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
21.15世纪,西欧的书籍生产事业从抄写者的案头移至印刷商的作坊,称得上是图书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 固邦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臻于成热。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
在这场革命中( ) 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战
A. “新一代的书籍”被催生 B.英国人引领了图书出版潮流 国之后,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巅峰。
C.现代工厂制度逐渐确立 D.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诞生 ——摘编自丁伟民《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
2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诞生至今,已经有 194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167个国家的 897处
文化遗产、218处自然遗产、39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共 1154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据截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意义。(4分)
2022年 11月中旬)这体现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A. 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B.彰显鲜明的人文价值
C.得到了政府有效保护 D.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23.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拥有各种特权,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等各个方面对群众施加影响,
还通过各种不同手段和途径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这反映了( )
A. 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社会的一切权力 B.基督教导致西欧政治的黑暗腐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点。(10分)
C.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 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24.17世纪,马尼拉地区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墨西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墨西哥的劳动力短缺危机,扩
大了瓷器以及白银贸易,而马尼拉人口迁移也为菲律宾带来了高产作物和大量商品收入。据此可知,当
时( )
A. 美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殖民扩张加强世界联系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C.亚美两洲生活水平相当 D.人口迁移促进经济发展
25.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苏州的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
材料 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 25万人。另外,波斯帝国
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 16—18
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掳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
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据此可知,
要 5 000头骆驼和 2万头骡子驮运。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
第 3页
{#{QQABTYCQogggQBIAAAACQwEACAGQkhECCKgOwAAcMEABCBNABAA=}#}
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6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8分)
(2)亚历山大帝国虽曾辉煌但却是昙花一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任何一个时代,世界各文化之间的平衡都会轻易地被打破,扰动可能来自一个或多个文化中心,那里
的人成功地创造了魅力非凡或强大有力的文明。进而,它们的邻居,抑或邻居的邻居,被诱惑或被强迫去改
变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是直接移植一些技术或观念,但更多的情况,是加以调整和改变,以便更为
顺利地适应当地的环境。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简史》
材料 图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 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
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字数控制在 200字以上)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第 4页
{#{QQABTYCQogggQBIAAAACQwEACAGQkhECCKgOwAAcMEABCBNABAA=}#}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