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考试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考试
生 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与遗传实验和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B. F 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测交能用于推测F 基因型及其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兔的黑毛与白毛、棉花的长绒与细绒均属于相对性状
2. 将用蛋白酶处理的S型细菌细胞提取物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了S型细菌。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RNA酶代替蛋白酶进行实验,则实验结果相同
B.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全部为表面光滑的菌落
C.自然界的S型细菌都是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
D.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3. 根据DNA双螺旋结构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搭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B.碱基序列是 5'—GGTATC—3'. 与 5'—CCATAG—3' 的DNA单链能互补结合成双链
C.组成DNA的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因而DNA能够储存大量遗传信息
D.仅根据碱基总数、碱基T的数量不能推算出另外三种碱基的数量
4.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通过复制,能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复制的次数相等
C.间期DNA 复制完成时,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
D.1个由n对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第4次复制需要消耗8n个碱基
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染色体、DNA 及基因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3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B.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C.组成染色体的DNA 分子是由多个基因连续连接而成的
D.不同基因的特异性与(A+G)/(T+C)的值有关
6. 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此后,基因在人们的认识中不再是抽象的“因子”,随着细胞质基因、病毒等的发现,人们对基因又有了新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DNA数目总是少于基因数目
B.细胞生物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大多是碱基对随机排列的DNA片段
D.流感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7. 研究表明,小鼠体型正常与矮小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配子形成时,只有来自父方染色体的基因打上了表达的“印记”才能表达;“印记”在一个个体的一生中持续存在,但在其形成配子时,旧的“印记”会被“擦除”并产生新的“印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小鼠为矮小小鼠
B.基因型为AA的小鼠体型正常
C.基因型为Aa的小鼠可能为矮小小鼠
D.基因型均为Aa的双亲,生育矮小小鼠的概率为1/4
8. 高毒性的霍乱弧菌中有霍乱毒素基因,能表达霍乱毒素,但霍乱毒素基因来自CTXφ噬菌体(一种病毒),是CTXφ噬菌体在侵染时,注入霍乱弧菌细胞中的。下列关于这里的“表达”及表达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达”指霍乱毒素基因在霍乱弧菌内进行复制
B.“表达”指霍乱毒素基因在霍乱弧菌内进行转录
C.“表达”指在霍乱弧菌细胞内,霍乱毒素基因控制合成霍乱毒素
D.“表达”指在CTXφ噬菌体内,霍乱毒素基因控制合成霍乱毒素
9.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乙病是21三体综合征。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Ⅱ-4、Ⅲ-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B.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男性等于女性
C.Ⅲ-11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
D.Ⅱ-3、Ⅱ-4再生一个男孩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8
10. 下图是某基因首端的部分序列,表格是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基因突变导致转录的mRNA上有4个密码子各替换了一个碱基,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已知替换的4个碱基对都位于图示片段。
α 5'……ATGTATACAGAACATTGG……3'
β 3'……TACATATGTCTTGTAACC……5′
密码子表(部分)
氨基酸 密码子 氨基酸 密码子
甲硫氨酸 AUG 苏氨酸 ACU、ACC、ACA、ACG
色氨酸 UGG 脯氨酸 CCU、CCC、CCA、CCG
谷氨酸 GAA、GAG 缬氨酸 GUU、GUC、GUA、GUG
酪氨酸 UAC、UAU 精氨酸 AGA、AGG、CGU、CGC、CGA、CGG
组氨酸 CAU、CAC 亮氨酸 UUA、UUG、CUU、CUC、CUA、CUG
突变后的基因产生的mRNA序列有几种可能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1. 下列实例不能体现适应的相对性的是
A.雪地中的野白兔能骗过地上的狼,却被空中的鹰发现
B.竹节虫俯身于竹枝上,其身体颜色和形态与竹枝相似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叶刺,光合作用减弱
D.鼠能凭借灵敏的听觉、钻洞等而躲过猫的袭击,却易被蛇捕食
12.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组成。下列各项证据都支持共同由来学说,其中属于当今生物体上留下的分子水平印迹的是
A.用 U作“地质时钟”测定出某远古鱼类化石大概的形成时间
B.与鱼胚胎的发育早期相似,人的胚胎在发育早期出现鳃裂和尾
C.根据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判断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D.比对捕获的各种古人类DNA 的基因组碱基序列
13. 下列现象能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的有
①越简单的生物化石,首次出现的地层越古老;②许多物种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③自然选择对大量的中性突变不起作用;④由于长期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 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协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指基因、物种和生物群落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15. 已知控制某种生物的四对不同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D/d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D.基因型为AaEe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E/e 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下图为果蝇的一个DNA在电镜下的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 复制泡,是DNA上正在进行复制的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泡的形成过程中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B. DNA复制泡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C.图中有多个DNA复制泡,说明DNA可以多个起点复制
D.一定范围内,DNA复制泡数目越多,DNA复制效率相对越低
17. 野生型果蝇对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无抗性(受D基因控制),突变型果蝇对拟除虫菊酯有抗性(受D 基因控制)。让一只野生型雌果蝇与一只突变型雄果蝇作亲本杂交,F 自由交配得 F ,研究小组获取亲本果蝇、F 雄果蝇(A)、F 果蝇(B、C)的抗性相关基因并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D、D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果蝇B是雄性或雌性,果蝇C是雌性
C. D基因最可能是因为发生碱基对缺失而突变为D 基因的
D.亲代雌果蝇为纯合子,F 雌果蝇均为杂合子
18. 科研工作者用3种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某种肝癌细胞,统计上述操作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初步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
B.实验自变量是物质P的处理时间、物质P的浓度
C.一定范围内,随处理时间延长,物质P对该种肝癌细胞的抑制率越高
D.对该种肝癌细胞抑制效果最好的物质P溶液浓度一定为1.00g · L
19. 某动物基因型为AaX Y的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1个基因型为AaX XB 的次级精母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互换
C.另1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aYY
D.另1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AXBY
20. “超雄综合征”是指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一种人类遗传病,该病患者性别表现为男性,少数个体有生育能力,该病患者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性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另一条移向细胞的另一极。有一个正常女性与该病患者结婚,他们生育了一个正常的女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超雄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最多会出现94条染色体
B.“超雄综合征”患者初级精母细胞中能形成24个四分体
C.该病的形成是因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异常
D.该夫妻生育的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孩子中,女儿占一半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10分)植物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遗传会受叶绿体DNA(cpDNA)的控制,cpDNA是环状双链DNA。回答下列问题:
(1)由cpDNA控制的性状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cpDNA分子中,1个脱氧核糖上连接的磷酸基团和含氮碱基的数量分别是 个和 个。若设植物叶肉细胞中染色体DNA的嘌呤碱基总和与嘧啶碱基总和的比值为x,cpDNA的嘌呤碱基总和与嘧啶碱基总和的比值为y,则x、y的大小关系为 。
(3)cpDNA上的基因能在叶绿体中表达,推测叶绿体中含有 (填细胞器);1个cp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pDNA与基因的关系可以简述为 。
22. (11分)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甲病的儿子、两个表型正常的女儿。已知该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为单基因遗传病,该家庭成员的基因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的结构差异是 。基因检测是指 ,以了解人体的基因状况。
(2)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判断理由是 。女儿1在第二次检测中为阴性的概率是 。
23. (13分)图1、图2分别表示DNA 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表达的两个过程,a、b、c、d代表相关物质或结构。在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中,DNMT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如图3所示,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过程中,RNA聚合酶的作用有 。图2中的c与图1中的 是同一种物质;图2表示的结构能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原因是 。
(2)DNMT基因的过量表达和抑癌基因甲基化都可能会引起细胞癌变;某种肺细胞的癌变是由ASPP基因(一种抑癌基因)甲基化引起的。抑癌基因的作用为 ,或者促进细胞凋亡。与正常细胞相比,该种癌细胞中ASPP基因转录的mRNA和DNMT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变化分别是 和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4. (11分)桦尺蛾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夜间活动,其体色有黑色和浅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桦尺蛾间交配能产生浅色后代,浅色的桦尺蛾间交配所得后代都是浅色的,黑色与浅色桦尺蛾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某地区树干上长满了浅色的地衣,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的,由于工业发展,树干上的地衣不能生存,裸露的树皮被熏成黑褐色,黑色桦尺蛾成了常见型,这就是桦尺蛾的“工业黑化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是保护色,是对环境的一种 ,保护色的作用是 。
(2)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角度分析,桦尺蛾的“工业黑化现象”是 的结果,这是通过 来实现的。黑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间没有生殖隔离,判断理由是 。
(3)若不考虑迁入、迁出和突变以及基因S(s)对桦尺蛾生存的影响,某地区桦尺蛾中浅色桦尺蛾占4/9,则该地区黑色桦尺蛾中纯合子占 。
25. (10分)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瓣颜色有紫色、蓝色、红色和白色,花瓣颜色遗传的生物学机理如图所示,图中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b、d、e的表达产物没有具体功能,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 。
(2)该植物 色花瓣的个体自交,子代一定不发生性状分离,该类型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3)亲代蓝色花瓣植株自交得F ,F 中蓝色花瓣植株与白色花瓣植株的数量比约为9:7。
①出现“9﹕7”的数量比,与该蓝色花瓣植株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因发生 而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有关。
②完成培育纯种蓝色花瓣植株的实验思路:
选择F 中的 花瓣植株自交,并将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 的区域中得到纯种蓝色花瓣植株。
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1. D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棉花的长绒与细绒属于不同性状,D项错误。
2. A 【解析】由于只有少数R型细菌发生转化,因此培养基上有少数光滑型菌落,多数是粗糙型菌落,B项错误;自然界的S型细菌不一定是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C项错误;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D项错误。
3. C【解析】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项错误;与碱基序列是 5'—GGTATC—3' 的DNA单链互补结合的DNA单链为 3'—CCATAG—5', B项错误;遗传信息储存在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中,C项正确;仅根据碱基总数、碱基T的数量能推算出另外三种碱基的数量,D项错误。
4. D 【解析】1个由n对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第4次复制需消耗16n个碱基,D项错误。
5. B 【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A项错误;DNA分子是由多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和无遗传效应的片段连接而成的,C项错误;双链DNA 分子的(A+G)/(T+C)的值都等于1,D项错误。
6. C 【解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具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基因不是碱基对随机排列的DNA片段,C项错误。
7. D 【解析】基因型为Aa的小鼠若是由a类型精子与A类型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则为矮小小鼠,C项正确;基因型均为Aa的双亲,生育矮小小鼠的概率为1/2,D项错误。
8. C 【解析】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题中的“表达”是指在霍乱弧菌细胞内,霍乱毒素基因控制合成霍乱毒素,C项正确。
9. B 【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等于女性的,Ⅱ-4、Ⅲ-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A 项错误、B项正确;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造成的,C项错误;Ⅱ-3、Ⅱ-4再生一个男孩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4,D项错误。
10. C 【解析】结合起始密码子判断,β链是转录的模板,其转录的mRNA的碱基序列为 AUGUAUACAGAACAUUGG,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都只有1 种密码子,酪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各有2种密码子,而苏氨酸有4种密码子。据题意,发生替换的是酪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和苏氨酸的密码子,酪氨酸、组氨酸、谷氨酸都只有1种替换可能,苏氨酸有3种,即突变后的基因产生的mRNA 的序列可能有3种,C项符合题意。
11. B 【解析】竹节虫的身体颜色和形态与竹枝相似,体现了生物的适应性,没有体现适应的相对性,B项符合题意。
12. C 【解析】用 U作“地质时钟”测定出某远古鱼类化石大概的形成时间,不属于当今生物体上留下的分子水平印迹;与鱼胚胎的发育早期相似,人的胚胎在发育早期出现鳃裂和尾,属于胚胎学证据;古人类的DNA 基因组碱基序列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但不属于当今生物体上留下的印迹,A、B、D项不符合题意。
13. C【解析】①越简单的生物化石,首次出现的地层越古老,说明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而来的;④长期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对某种细菌耐药性状不断筛选,都可以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②中叙述的是物种骤变;③中叙述的是中性突变,都不能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C项符合题意。
14. D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A、B项错误;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项错误。
15. B 【解析】由题图可知,基因A/a与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不能验证基因A/a与基因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项符合题意。
16. ABC 【解析】一定范围内,DNA复制泡数目越多,DNA 复制效率越高,D项错误。
17. BD 【解析】D、D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项错误;果蝇B 是雌性或雄性,B项正确;据电泳结果可知,D基因的碱基对数量少于D 基因的,C项错误;亲代雌果蝇为纯合子,F 雌果蝇为杂合子,D项正确。
18. D 【解析】本题中的实验只设置了3种浓度的物质P,虽然在 1.00 g · L I 时抑制效果比另外两组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最佳浓度,D项错误。
19. ABC【解析】另1个次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YY,不会出现XY类型,D项错误。
20. BCD 【解析】“超雄综合征”患者初级精母细胞中能形成23 个四分体,B项错误;该病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精子形成时的减数分裂Ⅱ异常,C项错误;该夫妻生育的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孩子中,女儿占1/3,D项错误。
21. (1)不遵循(2分)
(2)2(1分) 1(1分) x与y相等(或x=y)(2分)
(3)核糖体(2分) 基因是cp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2分)
【解析】(1)由于cpDNA上的基因不会成对存在,因此由cpDNA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2)cpDNA 是环状双链DNA,cp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连接2个磷酸基团和1个含氮碱基。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和与嘧啶碱基总和总是相等的,因此x与y相等。(3)cpDNA上的基因能在叶绿体中表达,可推测叶绿体中应含有核糖体;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cpDNA 与基因的关系可以简述为基因是cp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22. (1)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2分) 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的DNA 序列(2分)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分) 父母表型正常且均为杂合子,儿子患病(3分) 1/3(2分)
【解析】(1)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的本质区别是两者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基因检测是指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的DNA序列,以了解人体的基因状况。(2)根据该家庭基因检测情况可知,父母表型正常且均为杂合子,而儿子患甲病,所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双亲表型正常且均为杂合子,因此女儿1的基因型纯合的概率为1/3,杂合的概率为2/3,女儿1在第二次检测中为阴性的概率为1/3。
23. (1)将D NA双链解开,使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或解旋);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成RNA
(2分) b(2分) 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3分)
(2)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2分) 减少(2分) 增加(2分)
【解析】(1)题图2中的c是mRNA,与图1中的b是同一种物质,图2所示的结构表示一个mRNA能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效率。
(2)DNMT基因的异常表达和抑癌基因异常甲基化都可能会引起细胞癌变,ASPP 基因甲基化会引起肺细胞的癌变,因此该种癌细胞中ASPP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减少,DNMT基因转录的mRNA含量会增多。
24. (1)适应(1分) 不易被天敌发现(2分)
(2)自然选择(2分) 生存斗争(2分) 黑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分)
(3)1/5(2分)
【解析】(1)对于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桦尺蛾浅色体色是保护色,对于黑褐色树干,桦尺蛾黑色体色是保护色;这是桦尺蛾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不易被鸟类等天敌发现。(2)桦尺蛾的“工业黑化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不同体色桦尺蛾之间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这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属于同一物种。(3)据题意,桦尺蛾体色黑色对浅色是显性。ss=4/9,即s=2/3,S=1/3,因此SS=1/9,该地区黑色桦尺蛾中纯合子占1/5。
25.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2)白(1分) 5(2分)
(3)①基因重组(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B、b与D、d自由组合)(2分)
②蓝色(1分) 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部开蓝色花)(2分)
【解析】(1)由题图可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根据花瓣颜色遗传的生物学机理可知,蓝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B D ee,红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 ddE ,bbD E ,紫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B D E ,白色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B ddee 、 bb ee,因此只有白色花瓣个体自交,子代一定不发生性状分离,该类型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3)①出现“9:7”的数量比,与该蓝色花瓣植株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B、b与D、d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有关。②要培育纯种蓝色花瓣植株,可让F 中的蓝色花瓣植株自交,并将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全部开蓝花(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区域中即可得到纯种蓝色花瓣植株。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性考试生物学试题(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