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3年湖北省部分名校高二5月联考
历史试题
(测试时间:75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
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武王立周后,将太湖沿岸的吴地册封为吴国,使其加强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东边
的封国燕、卫、齐、鲁、宋等,也自北而南形成一道东疆屏障,镇抚着山戎、东夷、淮夷、徐夷
等外族。这样的政治格局
A.有利于周文化向外扩展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
D.阻碍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2.西汉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在桑弘羊的主持下,
设置盐铁官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各地诸侯、豪强和富商大贾不得不停止盐铁业的经营,这
不仅断绝了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他们招降纳叛、结党营私的
资本。材料意在说明盐铁官营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控制
B.严重阻碍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为打击匈奴提供财政上的保障
D.加强了经济集权巩固了大一统
3.有学者指出:中原地区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礼乐文章,扫地将尽”,文化遭遇空前
浩劫。在这种形势下,孝文帝进行的移风易俗改革,如“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尊孔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子”等,对学习吸取汉民族先进文化,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该学者认为孝文帝改革
A.有利于中原地区文化的复兴
B.彻底改变了鲜卑族的习俗
C.推动了鲜卑族政权的封建化
D.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统一
4.北宋中下层妇女能够较多地参与经济生活,其从商领域较为广泛,如王婆婆肉饼、丑婆婆药
铺、王小姑酒店等店铺命名即有所体现;春暖花开时妇女也可以出城踏春;《东京梦华录》记
载了从年首到岁尾的岁时节日里,妇女纵情玩乐的情形。对材料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北宋都城商业发展繁荣
B.妇女没有受到理学束缚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D.北宋社会开放男女平等
5.雍正年间,皇帝处理政务所下达的指示性文书被定名为“明发谕旨”和“寄信谕旨”,区分
了例行文书和机密文书的处理程序,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文书政令传达的安全和高效。据
此可知文书制度
A.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行文规范并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D.保密性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20世纪初,《黄帝魂》《汉声》等革命书刊登载了《新中国传奇》《扬州梦》等宣传反清的剧
本;《楚报》《湖北日报》《江汉日报》等一系列报刊也刊载了讽刺社会现实、宣传资产阶级
革命思想的文章。以上现象反映了
A.传媒舆论积极回应社会现实
B.湖北地区反清思潮最为活跃
C.报刊媒介成为反清的主阵地
D.推翻清王朝已成为社会共识
7.下表是1914一1918年新疆地区工厂数目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厂数
27
31
27
29
27
A.该阶段新疆地区民族工业开始起步发展稳健
B.该阶段新疆地区工业发展处于徘徊停滞状态
C.新疆是同时段全国民族工业发展现状的缩影
D.列强放松对华侵略使新疆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8.据统计,1926年11月,工人党员占中共党员总数的60%,1928年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
130194人,其中工人占10.9%,农民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年
9月又降至1.6%。党员成分的变化反映了
A.工人运动受挫影响工人党员占比
B.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土地革命提高了农民入党积极性
9.1958年,美国民间机构试图与中国交换大熊猫,被美国政府以共产主义熊猫为由拒绝入
境。1972年以后,我国政府先后向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赠送大熊猫,大熊猫展示出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2023年湖北省部分名校高二5月联考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及多维细目表
题号
效”,反映了文书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故A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
答案
到顶峰,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文书中的等级
题号
10
12
3
16
色彩,排除C项。“明发谕旨”属于例行文书,是
答案
可以对臣民公开的谕旨,D项只能概括“寄信谕
B
D
旨”即机密文书的作用,排除。
1.【答案】0
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加强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
【解析】不管是革命书刊还是报刊都有宣传革命
制”“自北而南形成一道东疆屏障,镇抚着山戎、
思想的内容,反映了传媒舆论对社会现实的积极
东夷、淮夷、徐夷等外族”,可知这种政治格局起
回应,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把湖北和其他省份
到了镇抚异族、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故C项正
进行对比,看不出湖北地区的反清思潮最活跃,
确。材料主旨不是周文化的扩展和边疆开发,排
排除B项。同理,报刊媒介是否为反清主阵地需
除A、B两项。这种政治军事格局并未建立隔绝
要对比得出,排除C项。题干只反映了列举的几
少数民族的屏障,且分封制能够促进民族融合,
家报刊宣传革命思想,不能看出推翻清王朝已成
排除D项。
为社会共识,排除D项。
2.【答案】D
7.【答案】B
【解析】题干主旨是西汉的盐铁官营政策对地方
【解析】题千反映了1914一1918年,新疆地区工
诸侯、豪强和富商大贾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
厂数目波动起伏不大,处于徘徊停滞状态,故B
削弱和打击,这说明通过经济措施加强了中央集
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该时段新疆民族工
权,巩固了大一统,故D项正确。A项是盐铁官
业开始起步,排除A项。该时段对应一战期间,
营政策的实质,不能反映题干主旨,排除。材料
此时全国民族工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排除C
没有强调对民间手工业的阻碍作用,排除B项。
项。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新疆民族工业发展停滞
材料没有反映实施盐铁官营是为对匈奴作战提
不前,“较快发展”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
供财政保障,排除C项。
8.【答案】C
3.【答案】A
【解析】1926一1930年,中共党员成分由工人党员
【解析】题干主旨是在中原汉文化遭到空前浩劫
占主导到农民党员占主导,反映了这一时期党的
的情况下,孝文帝在风俗和文化方面进行汉化,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的现实,故C项正
这有利于中原地区文化的复兴和繁荣,故A项正
确。A项不能解释农民党员的占比上升,排除。
确。B项“彻底改变”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推
材料主旨是党员成分的变化,不能通过党员成分
动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并非材料主旨,
看出革命运动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土地革命
排除C、D两项
是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后的举措,且D项只能解
4.【答案】C
释农民党员的上升,排除。
【解析】北宋妇女在经商、出游、节日玩乐等方面
9.【答案】B
享有较大自由,反映了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弛,
【解析】1958年由于对中国的敌视,美国拒绝中国
故C项正确。中下层妇女参与经济生活和踏春
熊猫人境,而1972年以后因为中美关系正常化,
出游并没有把空间限定在都城,排除A项。材料
随之日本、英国等国也同中国建交,中国打开外
看不出理学对妇女的影响,排除B项。男女平等
交新局面,熊猫外交大受欢迎,故B项正确。题
不符合宋代史实,排除D项。
干中1958年、1972年都是熊猫外交,没有体现外
5.【答案】A
交方式的灵活多样,排除A项。独立自主的和平
【解析】材料“保证了文书政令传达的安全和高
外交一直是中国政府秉承的外交方针,不是“变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