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五校2023年九年级中考联考历史模拟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预测试卷 历史学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全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
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 或 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述道:“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
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
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实行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 “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代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
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 ( )
A.灵渠 B.都江堰 C.长城 D.大运河
3.如图是晚清沈蓉圃挑选了同治、光绪年间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参照《京腔十三
绝》绘制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此图反映的艺术形式是 ( )
A.杂技 B.元曲 C. 昆曲 D.京剧
4.近代中国出现了不少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进步刊物。其中宣传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的是 ( )
A.《民报》 B.《国闻报》 C.《申报》 D.《新青年》
5.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 ②北伐战争 ③ 南昌起义 ④渡江战役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历史全真预测试卷(A) 共 6 页 第 1 页]
1
6. 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同点是 ( )
① 都以侵略国的失败而告终②都锻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③毛泽东都直接参与了作战
④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社会主义法制是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法律依据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8.下列两幅图片反映出我国在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A.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 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9.如图为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④ 西罗马帝国
① 罗马城邦 ② 罗马共和国 ③罗马帝国
⑤东罗马帝国
A.① 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③凯撒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
B.② 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③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C.②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 ⑤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D.④ 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⑤编成了《查士丁尼法典》
10.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
献中传播最广泛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 (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宣告了法国巴黎公社的成立
C.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D.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
11.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史实有
①万隆会议上,周思来提出② 甘地发起③巴拿马收回运河区 ④ 纳赛尔受到
“求同存异”方针 非暴力不合作 的主权 群众热烈欢迎
运 动 ( 领 导 埃 及 革 命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 ·卡森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她在书中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
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农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
鸠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道路”。作者呼吁大家要重视的问题是 ( )
A. 恐怖主义 B.军备竞赛 C. 霸权主义 D.生态系统恶化
[历史全真预测试卷(A) 共 6 页 第 2 页 ]
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6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战国时期形势图 图B 西汉形势图 图C 明朝形势图(1443年)
材料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
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
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
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镝自《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1)在图A 所示的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
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 ”;同时代
的古希腊哲学家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还在图B 中的① (地名)兴办太学,培养统
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图C 所示政权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
须是以朱熹的《 》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分)列举两例史实证明“宋朝是中国人对世界作出最大贡献的朝代”。(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
14.(1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 一个生
材料— 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而开
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
也迅速地扩大到全球。
——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历史全真预测试卷(A) 共 6 页 第 3 页 ]
3
(1)与图A 有关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 — 19世
纪西欧崛起的主要条件。(2分)
材料二
(2)选做题(4分)
(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
图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图 C 巴黎和会三巨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问
题,甚至化为乌有。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
——摘自[法]德尼兹 · 加亚尔《欧洲史》
① 根据材料二图B, 指出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的事件。(1分)图C 反映出巴黎和
会的实质是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
莫斯科”的原因。(2分)
材料三
图 E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德国的侵略扩张图
[历史全真预测试卷(A) 共 6 页 第 4 页 ]
4
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开始衰退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
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50年代”和“黄金60年代”。
——- [美]R ·R · 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② 根据材料三图D, 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分)图E会议决
定在战后成立哪一国际组织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经济出现“白银50年代”和
“黄金60年代”的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1分)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欧洲兴
衰的历史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分)
15. (15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的工业化强国之梦”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
个参重与要。条 件:西方列强的意愿。但这毕竞也与中国的国情需要“里应外合”了。
【艰难起步】
材料一 因为洋务运动是个双向活动,即中国学习西方,接纳西方文化,西方各国向中国
传授先进技术,协助中国建立西式的工厂、学校、机关……所以它的成行还必须具备另一
图A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图B 轮船招商局 图C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摘编自高路《洋务运动发生的必然与偶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里应外合”的角度,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2分)
材料一中的图A、图 B 和图C 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实践活动 (1分)
【曲折发展】
材料二
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
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
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
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
……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
人数在五万左右。
—摘编自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图 D 近代民族工业新增情况
[历史全真预测试卷(A) 共 6 页 第5页]
5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民族工业在图 D 所示历史阶段获得发展的有利
条件。(2分)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民主革命进程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三
据统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了 210.7%,轻
工业产值增长了83.3%,重工业、轻
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25.4%
12.9%,轻工业和重工业平均增长速
度的比例为1:1.97。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6
摘编自萧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
识, 分析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 (2分)
【面向未来】
材料四1978年至2000年,我国工业化全面开放,多元协调,乡镇企业暴发式发展;
2000 年以后,我国工业化着眼外向,融入全球,制造业快速壮大发展。2022年,中国
工业对国民 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专
精特新发展进一步 加快。
——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4)根据材料四,结合相关史实,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综合 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工业建设的认识。(2分)
8
1.B 2.D 3.D 4.A 5.C 6.B 7.A 8.C 9.B 10.A 11.C 12.D
13. (10分)(1)百家争鸣(1分) 亚里士多德(1分) 长安(1分) 四书集注(1分)
(2)原因:宋元文化是在高度发展的隋唐文化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 割据局面,
元朝实现了大一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 础;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
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使文化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在同亚非欧 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丰富
了本民族文化。(任答两点即可,2分)史实:毕异发明 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
药武器广泛运用到军事领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任答两点即可,2分)
(3)关系:社会发展促进文化繁荣;文化繁荣助推经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言之有理即可,2 分 )
14. (11分)(1)意义: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与 亚洲、非
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 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任答两点即可,2分)主要条件:思想上,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 动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上,通过殖民掠
夺和扩张、工业革命等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政 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为西欧崛起提供
了政治保障;科学上,自然科学
理论取得重大突破,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任答两点即可,2分)
(2)①事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分)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议。(1分)原
因:美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经济实力不断提高,而且远离欧洲战场, 一战 后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
霸主; 一战后,苏俄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取
得很大成效;欧洲在一战中损失惨重,实力被大幅度削弱。(任答两点即可,2分)
②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建立法西斯专政。(1分)国际组 织:联合国
。(1分)原因:欧洲各国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马歇尔
计划”对西欧经济的复苏起了很大作用;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二战后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均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成果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
(3)主题:和平与发展。(1分)启示:要重视科学技术;要加强交流合作;要有创新精神;要维护
和平,反对战争;侵略式的崛起不可取等。(任答两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
15. (15分)(1)原因: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需要;清朝统治集团挽救国家颓势、维护清王朝统治的 意
图;西方国家船坚炮利(或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中 国陷
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任答两点即可,2分)实践活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
新式海军。(1分)
(2)有利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 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 统治,为我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政治上的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
实业的法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任答两点即可,2分)影响: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
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2分)
8
(3)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2分)作用:开始改 变我
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一定程度上造成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便
于接收苏联帮助兴建的项目。(任答两点即可,2分)
(4)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确
立,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外开放,推动工业结构趋向合理;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为工
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引进学习与自主创新结合,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为工业持续稳定 增长提供保障。
(任答两点即可,2分)认识:国家要强盛,必须要发展工业;中国的工业化发展 之路艰难曲折,民族
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要从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 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
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工业化强国之梦一定能够实现。(任答两点,其他答案言之
有理亦可,2分)
8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