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卷(二)生物和环境(答案)
八年级第一轮复习生物学专题(二)
温馨提示:
1.本专题考查内容为生物与环境;
2.满分40分,建议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下面对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都能进行呼吸D.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通过观察天时万物,对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进行总结而成的,是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节气之一"谷雨"是祈盼雨生百谷的意思,谷雨前后,人们忙着种瓜点豆,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3.我国研制的载人深海探测器“蛟龙号”是世界上第一个下潜深度达到7000米以上的探测器。漆黑的海底世界,并非生命的禁区,海底"热泉"更是生命的乐土,其中最不可能出现的生物是( )
A.小飞象章鱼 B.藻类 C.深海狮子鱼 D.发光水母
5.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湖中的水 B.湖中的大闸蟹 C.湖中的芦苇 D.湿地风景区
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同地域的环境与各种生物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高大的植物B.动植物种类极少 C.人类起支配作用 D.有调节气候功能
7.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中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莲藕的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D.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8.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了生物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
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
10.下列主要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稗子使水稻生长不良 D.旱灾使农作物减产
11.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更容易形成“蝗灾”
B.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
C.在东亚飞蝗的成虫期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好
D.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
12.在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是该实验的变量 B.实验结论是光不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
C.可以用1只黄粉虫完成该实验 D.在一个纸盒里进行,不用设置对照实验
13.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① ② ③ ④ ⑤
单位体积中农药含量/毫克 0.55 0.045 0.005 0.145 0.001
A.⑤→③→④→②→① B.⑤→③→②→④→①
C.④→①→②→③→⑤ D.⑤→①→③→②→④
14.每到冬天,森林里都会铺上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却并没有越积越厚。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细菌和真菌将其分解了 B.被人类收集用做柴火烧掉了
C.落叶被鸟儿叼走建巢穴了 D.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
15.蝴蝶采集并传播花粉,使植物得以结果,蝴蝶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寄生关系 B.竞争关系 C.互助关系 D.共生关系
16.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
B.小梅拨开草丛,看到一只蟋蟀便把它记录下来
C.小军发现不认识的植物,将其拔起来带回家研究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恶心便不记录
17.下面是晓彤整理的一些概念的包含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
18..儿歌中有“二月二龙指头,虫虫蚂蚁向外走”,这是描写冬眠动物出眠的景象。冬眠动物在环温度下降时会进人冬眠,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9.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环节数是无限的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体积一定越来越大 D.引入新物种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20.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
A.林下养鸡的林果场B.稻鸭共生的水稻田 C.多施化肥的麦田 D.蚕沙养鱼的桑基鱼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21.(4分)下列是有关生命现象和生物的特征,请将两列中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A.海豹皮下脂肪厚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生物适应环境
C.猎豹捕食羊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生长现象
E.蘑菇由小长大 e.遗传现象
22.(6分)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嘉陵江湿地公园进行研学旅行。他们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绘制了如图一所示的食物网,并对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二所示。
(1)图一食物网中共有_____ 条食物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的成分是
_____ 和_____
(2)登和鱼之间除了 _____ 关系,还有 _____ 关系。
(3)若图二表示虾所在的一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写出图一中对应的这条食物
链: _____ _____ _____
(4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战略物资。影响棉花的害虫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防治虫害是保证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如图为棉田生态系统简图,请据图回答。
(1)棉花在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是_____
(2)投放生物“农药”如赤眼蜂、胡蜂等,可以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赤眼蜂可以将卵产在棉铃虫的卵中并获取营养,从而使棉铃虫的卵不能孵化。赤眼蜂和棉铃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寄生/共生)。
(4)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维持着生物圈中的碳循环。这2类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
(5)一只雌昆虫产卵量远大于一只雌鸟的产卵量,写一条鸟卵适应物种延续的特征;_____
24.(6分)下图是王明同学调查某生态系统后绘制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回题。
(1)请帮王明同学将图中的生物按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归类;动物:_____ ,微生物;_____
(2)影响该生态环境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
(3)图中直接影响免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
(4)为了获得高产,人们使用更多的化肥,使水域中的有机物增多,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
(5)鹰视觉敏锐,爪和喙呈钩状,适于捕捉小动物,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2C3.B485.D6.D7.B8.D9.A10.D11.C12.A13.B14.A15.C16.B17.C18.D19.B20.C
二.综合题
21.
A.海豹皮下脂肪厚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生物适应环境
C.猎豹捕食羊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生长现象
E.蘑菇由小长大 e.遗传现象
22.
4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捕食 竞争(答案顺序可以互换)
水生植物 虾 鹭
23.
生产者
寄生
真菌
鸟卵贮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或鸟卵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24.
动物:昆虫。食虫鸟、兔、鱼、鹰 微生物:细菌、真菌
阳光、温度、水分、空气等
禾谷类、鹰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