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菜豌豆早熟栽培「豌豆」

大棚菜豌豆早熟栽培「豌豆」

大棚菜豌豆早熟栽培塑料大棚早熟菜豆多种植有拖尾或半拖尾品种,如金松1号、红竹、台湾11号等。1月上半月育秧,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土方育苗。播种时,先在苗床内依次放置营养钵或营养土,倒底水,中间挖3-4个4cm深的播种孔,每个孔播种1粒种子,然后用营养土填充种子。播种后,为了保持苗床的热量和水分,苗床覆盖塑料薄膜。播种在最冷的季节,应注意保温,10~18℃是出苗最适宜的温度。出苗后,白天温度应保持在10℃左右。当叶片长到2片真叶时,适当提高温度以促进生长,白天保持10~15℃,夜间保持5℃以上。播种前一周对幼苗再次进行冷却和精炼,夜间温度不应低于2℃,以便播种后幼苗能够适应温室环境,有利于慢苗。苗期一般不浇水,也不需要间苗,在耕作。可以将一些水添加到单独的干幼苗或幼苗中。可在种植前12天倒一次水,以促进簇绒。早春播种前约20天,大约2月初开始扣棚,烘烤地面变暖。完全解冻后,翻土一次,翻耕施肥,1/15公顷(1亩)施2500公斤有机肥,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草和木灰,15公斤硝酸铵。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耙并铺床。蔬菜豌豆耐寒性强,当棚内最低温度在4℃左右时可种植。播种应在无风晴天中午进行,开沟后按行距灌溉,然后按株距播种,渗水后封沟。也可先开苗后,土后灌水。早春气温低,灌水不太大,按洞灌水也可以.为了提高棚温,种植后可以覆盖小拱棚或双层保温幕。管理提倡慢苗,播种后,一般封闭温室,通风。当棚内温度超过25℃时,可在中午放一小段时间以适当冷却。棚内白天保持15~22℃,夜间保持10~15℃。如果底水充足,种植后和出芽前就不必灌溉和施肥。慢苗后,及时耕土,适时下苗至下芽前下苗结束,中间进行2~3次土培。现蕾后浇头,用清水加稀粪肥水、饼肥等有机肥,供开花坐果用,浇水后及时浇水。开花期应控制水分,以免落花。当最初的花和豆荚开始浇水和施肥时,促进豆荚的脂肪。每10~15d灌水施肥1次。春季大棚栽培比春季露地栽培水分少、施肥多。最佳肥料为稀释粪水、饼肥和肥料交替使用。进入结荚期,温度逐渐升高,注意通风,白天保持15~20℃,夜间保持12~15℃,过高温度会影响开花结荚,使植株过早衰老。白天环境温度在15℃以上时,可释放底风,夜间最低温度在15℃以上时,可昼夜释放风。如果温度再次升高,可以除去周围膜,但不能除去顶棚,从而避免蔬菜、豌豆植株快速衰老和荚质劣化。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