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课清训练(答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课清训练
选择题
考点1:中共八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当时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使之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2.1956 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在这一时期我国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B、完成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C、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如表是对中国共产党某些重要会议的表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③ 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④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④③②①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4.这次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这次大会”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一五计划期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C、1953年7月,朝鲜战争作战双方签署停战协定
D、中共八大作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6.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会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遵义会议
7.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良好开端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 D、中共八大
8.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其中③到④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9.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0.下列历史时期排序正确的是(  )
①过渡时期
②现代化建设时期
③“文革”时期
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考点2: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1.如表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表格中主要农产品产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A、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带来的影响
B、“八字方针”政策实施的产物
C、“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破坏
D、大跃进等忽视经济规律的结果
12.“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材料反映的是我国1958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理过程中掀起的重大失误(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提出八字方针,调整经济
13.如表是《回顾与思考 共和国经济建设之路》一书中的目录(部分章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第三章?处的题目应是(  )
目录 第一章 经济恢复时期 巨人奋起 第二章“一五”计划时期 一路凯歌 第三章“大跃进”时期 ?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 新的征程
A、欲速不达 B、全国动乱 C、迈向辉煌 D、经济腾飞
14.1958年秋,有人绘制了一幅《大豆过江》图并题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当时开展“大跃进”的反映
B、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它说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搞建设
D、它说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15.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该画旨在反映(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达成
C、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现状
D、沿海经济开放区建设热情的高涨
考点3:建设成就
16.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②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
①建成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②原子弹和导弹研制成功
③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8.“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虽然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①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④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哪些成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  )
①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②建成鹰厦铁路
③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进展。下列成就中,属于“文革”中取得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考点4:国民经济调整
21.1959年,毛泽东在谈到当年经济任务时说:“工业任务、水利任务、粮食任务都要适当收缩。我们这次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这一指示(  )
A、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热情
B、意在开启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C、有效清除“左”倾错误影响
D、意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
22.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建设成就展,小明收集了以下四个成就,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②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从③到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
B、三大改造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4.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控制数字的报告》,以中央文件的方式首次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提出吸取了(  )
A、清朝闭关自守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实行计划经济的教训
25.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C点到D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考点5:文化大革命
26.国家统计局编写的《新中国五十年》中记载:“1976年同1966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仅增长9.7%,年平均增长不足1%。工业增加值平均只增长7.6%……”材料反映了(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B、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文革”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D、国家发展未受到影响
27.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挫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76年10月,“文革”终于结束了,其结束的标志是(  )
A、刘少奇被迫害 B、“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四五运动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8.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他提供了反面教训。”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B、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迫害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标志着“文革”结束
29.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这件事留给我们的主要反思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提防领导人对形势的误判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完善民主与法制
30.“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至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D、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考点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人物
31.为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深入理解铁人精神的内涵,班主任召开了“踏铁人足迹,温光辉历史”主题班会。铁人精神的代表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32.“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泡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所作的一首词节选。这首词颂扬的人物是(  )
A、雷锋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3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动人事迹,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以及“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修建等。这集中体现了(  )
A、保家卫国的决心 B、舍己为人的品格 C、国际主义的视野 D、艰苦奋斗的精神
3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35.“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堪称“时代楷模”。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浴血奋战,不怕牺牲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二、材料解析题
36.阅读如表,回答问题。
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产率(单位:%)
①1953 1957年 14.6
②1958 1962年 0.6
③1963 1965年 15.7
④1966 1968年 6.9
⑤1972 1973年 9.21
⑥1974 1975年 1.9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1)分析表格,请说一说从1953年至197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是怎样的。
(2)表格中哪两个阶段是经济发展不正常的时期(写序号即可)?分别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1963一1965年时期的国民经济为什么会出现较大的增长?
(4)下列能够准确描述1953 1975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D.国防现代化建设时期
(5)回顾历史是为了指导未来。审视1953 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提供哪些启示?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下表)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政治(一例): 经济(一例):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重大失误(两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开始的标志:
(1)请依次写出表格中对应的史实。
材料二:当代中国的问题,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距今已过去150年;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要在50年之后的21世纪中叶。两者相加,一共是200年的时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2)写出材料二中“当代中国的问题”的涵义及“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
(3)纵观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你有何启发?
答案
1-5:CBACD 6-10:BDACB
11-15:DAAAC 16-20:CDCCD
21-25:CBDBD 26-30:CDDDC
32-35:ADDAC
36.
(1)曲折发展。
(2)②④。②是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④是由“文化大革命”造成。
(3)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4)C。
(5)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
37.
(1)政治:抗美援朝;经济:三大改造;重大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2)涵义;实现国家富强;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课清训练(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