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8)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8)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8)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新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描述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会科学用眼和用耳,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以选择题、识图题形式考查眼和耳的结构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考查的命题点有:眼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原因及矫正、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对反射弧的考查是命题的重点。脑和脊髓的位置和功能,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小脑和大脑皮层的功能以及区分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在中考的考察中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的命题点有: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类型。激素调节的学习常通过一些常见激素、异常症帮助理解(如糖尿病、侏儒症、大脖子病等),中考常结合病例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激素分泌异常症
神经系统的组成 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能描述反射弧的组成,判断反射的类型。
激素调节 描述内分泌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区分激素分泌异常症。
考点突破
1.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脑干,反射性地引起虹膜内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下列词语中包含的反射活动,与该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画饼充饥 B.闻鸡起舞 C.谈虎色变 D.入口生津
2.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局部战争不断爆发。假若某人在战争中受伤,症状表现为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也没有意识,则该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3.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
B.②④是神经元的突起
C.③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做眼保健操过程中,涉及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协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坚持做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作用
B.做眼保健操时,离不开神经系统复杂而精巧的调节
C.做眼保健操时,手臂屈肘,肱二头肌肌群舒张
D.做眼保健操时,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其附着的骨绕骨连结活动
5.消防演练能提升我们对突发灾害的自救和防护能力,下图表示消防演练中身体的部分反应。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X可表示耳蜗
B.肌肉和内分泌腺都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视觉的部位是视网膜
B.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C.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
D.耳的结构中,只有鼓膜受损才可能导致耳聋
7.某人摔伤腰部造成下肢失去运动能力、大小便失禁,形成截瘫。推测该病人损伤的是( )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
8.打乒乓球时,随着球由远及近的移动,运动员始终能看清球的位置,主要是因为( )
A.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B.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
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 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9.下图为人体大脑皮层控制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
C.a、b分别代表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D.若M处受损阻断,人体仍能排尿,但不能产生尿意
10.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20%~30%的脑卒中是由脑出血引起的。某病人因脑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凝血块可能压迫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神经元 D.脑干
11.丹丹同学用手抓起刚蒸好的馒头,来不及思考就迅速将馒头丢下,这一过程是缩手反射。如图是人体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①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若图中的②受损,该反射仍能正常进行
D.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为①→②→⑤→④→③
12.如图为完成“望梅止渴”这一反射活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感受器位于晶状体 B.若②受损,仍能完成反射活动
C.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⑤效应器为唾液腺,能分泌唾液
13.如图表示人体完成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和部分运动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2、3、4、7、8组成
B.膝关节由A、B构成,A内含滑液可减少摩擦
C.若阻断7,膝跳反射不能完成,但能感觉到叩击
D.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14.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主要临床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语言减少,常会产生无助感、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甚至产生过激的行为。有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C.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D.神经细胞的基本功能是受到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
15.学校消防演练中,某同学做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受到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
B.逃生时只有神经参与调节
C.若②受到损伤,肌肉还能够收缩
D.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16.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物像
B.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
C.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17.人的呼吸运动通过肋间肌和膈肌节律性活动完成,其频率和深度随身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图是调节呼吸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内二氧化碳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由A[1]传到[2]
B.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中,[1]表示传入神经,[4]表示传出神经
C.[4]的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肋间肌和膈肌是呼吸反射的效应器
D.人在唱歌时,呼吸和发声的神经中枢都位于[3]大脑
18.为演示正常眼的成像,展现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小研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推、拉注射器可以使水透镜曲度改变),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透镜模拟了可调节曲度的晶状体
B.“正常眼”状态下,物像会落在模拟视网膜的光屏上
C.推动注射器增大水透镜曲度,可模拟“近视眼”
D.可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加凸透镜矫正“近视眼”
19.小明在数学课堂上需要使用圆规,手伸到书包时不小心被圆规针尖刺到,刺痛后下意识地将手缩回,看到手指尖渗出了少许血液。请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
(2)上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叫作______________,其中⑤是______________。小明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
(3)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____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产生痛觉。
(4)从反射的类型看,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反射。
(5)人类大脑皮层具有许多高级中枢。人类对______________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6)人体的调节包含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20.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齐鸣,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这样喜庆的场景每次都能带给我们不一般的节日体验。请结合眼睛、耳朵和脑的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小宇同学在昏暗的环境中点燃烟花,绚丽的烟花让周围明亮了起来,这时图1中[3]瞳孔的变化是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鞭炮炸响产生的声波刺激图2[d]____________中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图3的[A]____________中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2)在点燃烟花时,小宇同学既紧张又兴奋,脸色发红、注意力高度集中,此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或“激素调节”)
(3)在点燃鞭炮前,爸爸提醒小宇:“鞭炮声音较大时,可用手堵耳或张嘴;烟雾较大时,最好佩戴口罩。”原因是“用手堵耳或张嘴”能保持[a]____________内外气压的平衡,避免引起听力损伤;“佩戴口罩”能减少烟雾对呼吸系统的直接伤害。
(4)今年春节,很多地方出台了“有限制性地取消禁放鞭炮、烟花”的规定,希望能兼顾环保和节日的气氛。请根据以上内容就如何环保燃放烟花鞭炮写出一项建议____________。
21.习近平总书记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茁壮成长、不负韶华。
(1)患近视的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眼球结构的[____]______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____]______的前方造成的。你认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是______(至少答两项)。
(2)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延续到成年,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分析“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数据(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时间
无油团 2.78秒 2.67秒 2.56秒 2.67秒
有油团 21.46秒 22.58秒 23.86秒 22.63秒
推测______。因此,保持心血管健康,从现在开始要养成参加锻炼、______和禁止吸烟和酗酒的好习惯。
(3)预防传染病能有效保障身体健康。今年早春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流行时,患甲流的同学居家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李明奶奶患甲流后,买来阿莫西林准备服用,你给奶奶的建议是______。
(4)校园内每天开展的“阳光体育”和各种社团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______的良好状态。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画饼充饥:这是一个心理暗示的成语,描述的是通过想象来安慰自己,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
B.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是一种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反射,即条件反射。它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因此不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
C.谈虎色变:这也是一个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指的是一谈到老虎就吓得脸色都变了。它同样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不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
D.入口生津:这个成语描述的是食物一入口就刺激口腔分泌唾液,这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它与题目中描述的强光刺激引起瞳孔缩小的反射属于同一类型,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不符合题意。
B.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若某人在该事故中受伤,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也没有意识成为植物人,他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脑干,B符合题意。
C.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C不符合题意。
D.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脑与躯干、内脏联系的通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A
解析:A.图中①是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A错误;
B.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②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④树突。B正确;
C.③细胞体,内有细胞核,C正确;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达到预防近视的作用,故A正确
B.做眼保健操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其中神经系统调节起调节作用,故B正确。
C.做眼保健操时,手臂屈肘,肱二头肌肌群收缩,肱三头肌肌群舒张,故C错误。
D.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因此做眼保健操时,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其附着的骨绕骨连结活动,故D正确。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X表示耳蜗,A正确。
B.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结合题图可知,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除了肌肉外,还有内分泌腺,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C错误。
D.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刺激能够产生神经冲动,属于感受器,不是形成视觉的部位。产生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A错误。
B.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B错误。
C.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为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的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C正确。
D.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鼓膜、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受损都可能导致耳聋,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脊髓横断的病人,大脑和脊髓的联系通道被切断,因此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运动功能却丧失了。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答案:A
解析:A.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因此,运动员始终能看清球的位置,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A正确。
B.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是形成物像的部位,相当于视觉感受器,不可以前后调节,B错误。
C.玻璃体的大小不可以调节,C错误。
D.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A正确。
B.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是要受大脑的控制,所以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B正确。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正确。
D.若此图为排尿反射示意图,若M受损,则该人能够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D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负责高级认知功能、感知、运动控制等。然而,大脑并不直接控制呼吸和心跳的基本生命维持功能,这些功能主要由脑干控制。因此,虽然脑出血可能发生在大脑,但它不太可能是直接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
B.小脑主要负责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控制;它与呼吸和心跳的直接控制无关。因此,小脑受到压迫不太可能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B不符合题意。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处理和传输信息。然而,在脑卒中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情境中,我们关注的是特定的脑部结构,而不是神经元本身,C不符合题意。
D.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关键部分,包含许多控制基本生命功能的核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这些中枢对于维持呼吸和心跳至关重要。因此,如果脑干受到压迫或损伤,很可能会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只在脊髓的参与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A错误。
B.图中的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
C.若图中的②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就不能完成缩手反射,C错误。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A.视网膜中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因此望梅止渴反射活动的①感受器位于视网膜,A错误。
B.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若②传入神经受损,则无法完成反射活动,B错误。
C.“望梅止渴”属于复杂的反射,因此③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错误。
D.“望梅止渴”这一反射活动的结果是分泌唾液,因此⑤效应器为唾液腺,唾液腺能分泌唾液,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膝跳反射为简单反射,其反射弧由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7传出神经、8效应器组成。A错误。
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五部分组成。A关节腔内含滑液可减少摩擦。B错误。
C、若阻断7传出神经,反射弧不完整,膝跳反射不能完成,但因为感受器、传入神经及向大脑传导信息的神经完好,能感觉到叩击。C正确。
D、膝跳反射小腿抬起时,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使小腿前伸。D错误。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故A不符合题意。
B.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等,故B不符合题意。
C.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而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故C符合题意。
D.神经细胞的基本功能是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某一特定反射往往是在刺激其特定的感受器后发生的,这特定感受器所在的部位称为该反射的感受器,学校的消防演练某同学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X表示反射弧的第一个部分,表示感受器,感受器受到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故A正确。
B.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错误。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故C正确。
D.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效应器(肌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效应器(内分泌腺),故D正确。
故选B。
16.答案:C
解析: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④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A不符合题意;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震动刺激能产生冲动,图乙中,能够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耳蜗内,B不符合题意;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符合题意;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D不符合题意。
17.答案:D
解析:图中[1]表示传入神经,[2]脑干和[3]大脑都是神经中枢。人在唱歌时,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2]脑干,发声的神经中枢位于[3]大脑,D错误。
18.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水透镜“模拟了可调节曲度的晶状体,A正确。
B.“正常眼”状态下,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模拟视网膜的光屏上,B正确。
C.近视眼”的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因此在实验时可推动注射器增大水透镜曲度,模拟“近视眼”,C正确。
D. 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可在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加凹透镜矫正“近视眼”,D错误。
故选:D
19.答案:(1)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2)反射弧;神经中枢;①→②→⑤→⑥→⑦
(3)④;③;大脑皮层
(4)非条件
(5)语言、文字
(6)神经调节
解析:(1)神经元又叫神经维想,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组形体和突起两分
(2)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则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叫作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图五部分,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图中的①是感受图.②是传入神经,③是押经中枢(脊髓)。⑥是传出神经,②是效应器,因此小明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①感受图-@传入摔经一③神经中枢一传出神经一⑦效应
(3)脊髓内的径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所以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④上行神经体导束。将神经冲动传到③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痛觉
(4)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5)人类大脑皮层具有许多高级中柜,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的,与说话,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因此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6)神经调节是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数。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凋节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对人体起调节作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收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收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20.答案:(1)变小;耳蜗;大脑/大脑皮层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3)鼓膜
(4)减少放鞭炮的频率和数量;选择环保型鞭炮,减少污染;鞭炮燃放后,及时清理
解析:(1)虹膜中央有3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因此,小宇同学在昏暗的环境中点燃烟花,绚丽的烟花让周围明亮了起来,这时图1中3瞳孔的变化是变小。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鞭炮炸响产生的声波刺激图2中d耳蜗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图3的A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
(2)小宇同学在紧张和兴奋时,既有神经系统的快速反应(如注意力集中),又有激素(如肾上腺素)的分泌导致生理变化(如脸色发红),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3)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用手堵耳或张嘴”能调节a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从而避免因气压不平衡引起的鼓膜损伤。
(4)建议使用环保材料制作的烟花和鞭炮,并尽量减少燃放次数,以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影响。因为环保材料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适度燃放有助于控制污染,兼顾传统习俗和健康环境。
21.答案:(1)2晶状体;4视网膜;①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②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2)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有影响;健康饮食
(3)控制传染源;建议李明奶奶不要吃阿莫西林
(4)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
解析:(1)图中1为角膜,2为晶状体,3为玻璃体,4为视网膜,5为巩膜。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应注意爱护眼睛,预防近视。在此过程中,应采取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注意读写姿势,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等措施保护视力。
(2)表格数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会减慢血流速度,抑制血液流动。在饮食习惯方面,如果食用过多的高脂肪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端动和排空,所以合理膳食,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隔离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阿莫西林属于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但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所以需要停止服用,看医生进行症状分析,对症用药。
(4)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