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部分名校联考(限时作业训练)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辽宁省鞍山市部分名校联考(限时作业训练)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4月限时作业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时,当看到模糊的状态①后,要想进一步调节为清晰的状态②,一般情况下正确的操作是( )
A.换用高倍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D.调节反光镜
2.研究拟南芥的耐盐性需提取其DNA。如图为拟南芥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其DNA主要存在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3.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
A.胚 B.胚芽 C.子叶 D.胚根
4.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种子植物门 B.蔷薇属 C.单子叶植物纲 D.百合科
5.番茄是生活中常见的果蔬,其花中能够发育形成果实的结构是( )
A.柱头 B.雄蕊 C.胚珠 D.子房
6.下列根尖各区细胞的示意图中,属于成熟区的是( )
A. B. C. D.
7.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植物组织培养 B.杂交水稻——杂交育种
C.“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 D.酿酒——发酵技术
8.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患水痘的同学,学校常常要求其居家隔离。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项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9.青少年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B.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
C.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D.沉迷网络,游戏人生
10.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受精作用不受水的限制 B.有假根和真正的茎、叶
C.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D.靠种子繁殖的植物
11.生物生活的环境可以是海洋、森林、荒漠、草原等,这体现了( )
A.气候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植物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2.某研究团队观察到一只野生猩猩使用药用植物治疗伤口。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这与猩猩的遗传物质无关
C.猩猩大脑比较发达 D.这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3.5分)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灵长类动物——猕猴“中中”和“华华”,其培养过程及它们的发育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和“华华”与正常的动物发育方式不同,正常情况下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______。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的变化最明显,它会先复制再均分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_,该生理过程可形成不同的组织。四种组织构成了胃,所以胃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__;在构成胃的四种组织中,起着保护作用的是______组织。
(4)构成“中中”和“华华”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与它们相比,植物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
14.(2.5分)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甘蔗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喜高温和强光照,是制作蔗糖的主要原料。其生长过程分为:萌芽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如图为甘蔗种植场景图,回答下列问题。
(1)1~3月,蔗农用甘蔗茎繁殖新植株(如图甲所示),这种生殖方式是______(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5~6月为甘蔗分蘖期,此阶段需进行中耕松土(如图乙所示),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有利于甘蔗根系进行______作用,促进根的生长。
(2)6~10月是甘蔗伸长期,此阶段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叶片表皮的______进入植株体内,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能较好满足甘蔗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温度、水分和______条件。
(3)在甘蔗伸长期和成熟期,蔗农会将枯黄的叶片剥掉(如图丙所示),减少其对______的消耗,从而提高甘蔗的品质和产量。
15(3.5分)。“我劳动,我光荣”。小鞍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物栽培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如图为小鞍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劳动前,小鞍吃了妈妈准备的早餐,早餐中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______,该物质被吸收后随血液运输,最后经______(填血管名称)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2)图中b进入血液后,血液变为颜色鲜红的______血。b随血液循环运输到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______供劳动所需。
(3)劳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除图中所示的排泄途径外,这些废物还可以通过皮肤中的______分泌汗液排出。
(4)完成实践活动,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统一协调配合,这有赖于_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16.(3分)辣椒成熟时,果实颜色丰富多彩,是辣椒商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科研人员用红色线辣椒和橙色线辣椒进行了相关研究。
(1)科研人员在野生型的红色线辣椒植株中发现了黄色的突变体,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线辣椒成熟果实的颜色红色和橙色是一对______。红色线辣椒与橙色线辣椒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______是隐性性状。若用D和d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子二代中橙色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研究发现,控制成熟果实颜色的基因位于线辣椒的6号染色体上。如图2所示,染色体主要由[①]______和[②]______组成。此研究为后续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奠定了基础。
17.(2.5分)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设计并制作生态瓶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很多同学选择将浮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放入生态瓶,因为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小鱼提供食物,所以这些水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填“生产者”或“消费者”或“分解者”)。
(2)若直接将金鱼藻置于生态瓶中,金鱼藻常常会浮于水面,推测可能的原因是水生植物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里面残留着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______,因此需要用鹅卵石进行固定。
(3)该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其中的水、空气、温度、河沙、浮萍、蜗牛、金鱼藻等都是影响小鱼生活的______因素。
(4)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水生植物存活时间都比自然界中的短,说明我们人工构建的这个小型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比较弱,可以适当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生态瓶中生产者或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生态瓶中食物关系的复杂性。
18.(3分)桑蚕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衍生了丝绸文化、桑酒文化等,是中国人的骄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某校开展了“传承桑蚕文化,开启饲蚕之旅”的实践活动。为使活动顺利进行,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如下知识:
桑树,可高达15米,4~5月开花,6~7月果熟。桑叶为蚕的饲料,桑葚可供食用、酿酒等。家蚕一生共50多天,经过4次蜕皮。饲养蚕时,要控制温度、湿度与光照等条件,注意蚕室通风换气、严格消毒。选适熟洁净的桑叶,均匀给叶,使蚕饱食,达到整齐体壮。
(1)分析上述资料,桑树属于______(填“被子”或“裸子”)植物,桑葚内的紫色汁液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______(填结构名称)中。
任务一:观察并记录家蚕的一生。如图为同学们饲养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请完成以下记录:
(2)家蚕的生长发育经过如图几个阶段,由此可知,家蚕的发育过程为______发育。
任务二: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同学们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孵化蚕卵时,室温不同,蚕卵的孵化率也不同。据此,提出了“温度对蚕卵孵化率有什么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开展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蚕卵数(个) 温度(℃) 湿度(%) 孵化出幼蚕所需的时间(天) 孵化率
甲 1000 16 75 10 90%
乙 1000 20 75 9 98%
丙 ? 30 75 8 68%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从实验方案分析,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______个。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月限时作业生物答案
1-5.BCABD 6-10.BCADC 11-12DB
13.(1)受精卵 (2)染色体;
(3)分化; 器官; 上皮 (4)细胞; 系统
14.(1)无性生殖; 呼吸; (2)气孔; 光照; (3)有机物;
15.(1)葡萄糖; 下腔静脉 (2)动脉; 能量
(3)重吸收; 汗腺 (4)神经
16.(1)变异 (2)相对性状; 橙色; dd (3)蛋白质; DNA
17.(1)生产者; (2)氧气;
(3)生态; (4)自我调节; 增加;
18.(1)被子; 液泡 (2)完全变态 (3)温度
(4)1000 (5)20℃时蚕卵的孵化率最高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