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综合练习
合卷时长:100 分钟 分值:50 分
2025.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P-31, Cl-35.5, K-39, 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分,共 10分)
1.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油纸伞的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制伞骨架 B.糊纸伞面
C.火烤固浆 D.绘画图案
2.新能源车近年来销量不断增长,其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 10 毫秒内生成一
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 氧气
C. 氦气 D.二氧化碳
3.高钙奶粉、加碘食盐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和调味品,其中的“钙”“碘”是指
A. 分子 B. 原子
C. 单质 D.元素
4.下列粗盐提纯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粗盐 B.溶解粗盐 C.除去不溶物 D.蒸发结晶
5.在食用油中,磷酸 H1PO4可以起到抗氧化、延长保质期的作用。下列关于磷酸的说法,正确的

A.属于氧化物
B.磷的化合价为+5
C.氢、磷、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
D.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6.吉林雾凇是吉林市特有的风景。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过冷而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
线)迎风面上形成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下列关于雾凇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种类改变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的间隔变小 D.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7.中学生要树立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B.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积极传播“低碳”理念 D.为了方便,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产生气体,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1 页,共4 页
9.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的氧(约占空气体积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加热铁丝引燃燃烧匙中的白磷
B. 白磷燃烧前,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 150mL
C.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 30mL 刻度线处
D.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氧气
10.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
习方式。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点表示的物质是有机物
B. e 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H CO
C. c、d 点表示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D. b、c、d 点表示的物质均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
二、非选择题(每空 1分,化学方程式 2分,特殊标记除外,共 40分)
中国美食有着数千年的饮食文化的积淀。瓦罐煨汤起源于宋朝,是赣菜一绝。烧制瓦罐所用的黏土中含
有氧、硅 铝等元素,请回答 11-12 题
11.用化学用语表示
(1) 氧元素 。
(2) 铝原子 。
(3)瓦罐煨汤,汤中的溶剂是 。
12.如右图所示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1)硅元素的质子数为 。
(2)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从元素分类角度来看,硅元素属于 元素。
(4)在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排在第 位。
13.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已成功开展海试,航空母舰的建造涉及金属冶炼、材料性
能、生活医疗等诸多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航母舰载机的玻璃钢雷达罩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纯铜可制作航母电
缆,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
(2)航母升降机由铝合金制造,冶炼金属铝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将氧化铝通电,在两端电极分别得到铝
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远洋训练官兵在饮食中适量添加牛奶、虾皮等食物,补充 元素,以预防骨质疏松。
(4)远洋训练官兵可以用 吸附海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再通过蒸馏的方式,获得生活
所需的淡水。
14.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其中“盐”是指 NaCl,“碱”是 Na C
O 。NaCl 和 Na CO 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约为 g。
(2)A 点表示的含义是 。
(3)20℃时,将 30g 氯化钠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2 分)。
A. Na CO 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的溶解度
B. 30℃时 Na CO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一定变为 Na CO 的饱和溶液
C. 40℃时, 将 NaCl 和 Na CO 的两份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10℃, 析出的 NaCl 的质量小于
Na CO 的质量
D.夏天晒“盐”需要经过降温结晶的过程使 NaCl 结晶析出
E.冬天捞“碱”的原因之一是 Na CO 的溶解度在冬天变小而结晶析出
15.某市公交系统适应形势发展,推广使用节能减排的双燃料公交车,这种公交车以天然气为主要燃
料。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名称是 。
(2)下图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保持物质 D 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分)。
③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16.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Y 形管的使用,能增强实验的对比性,增添实验的趣
味性。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 Y 形管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进行探究活动,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如图 1 所示的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向 Y 形管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并在两端分
别放一根燃着的木条 a、b,观察到燃着的木条 (填“a”或“b”)先熄灭。
(2)如图 2 所示的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60℃)。根
据 Y 形管左右两侧现象对比,可得到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3)如图 3 所示的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请写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铁生锈的
条件 (3 分)。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3 页,共 4 页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
(1)写出图中标号 a 的仪器名称 。
(2)同学们选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字母标
号);加热 15.8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g。
(3)同学们选用合适的试剂制备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表置序母标号),验满的操作是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酶和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中和反应
[实验仪器和试剂]滴定管、烧杯、铁架台、上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天平、传感器,图像采集
器、稀盐酸、氢机化钠固体 水。
[实验步骤]
I.称量 g 氢氧化钠固体增加氢氧化氢的水,配制成 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氢氧化钠溶
液;
Ⅱ.将 20g 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烧杯中,向滴定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盐酸,按照图甲所示连接实
验装置;
Ⅲ.向烧杯中缓慢滴加稀盐酸,用 pH 传感器测定并采集图像,如图乙所示。
[实验分析]
(1)反应进行至 A 点时,溶液中溶质是 ;取少量 A点时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
液呈 色。
(2)反应进行至 B 点时,经计算,此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36.5g,则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 。
(3)反应进行至 C 点时,除测定 pH 外,还可以验证盐酸过量的方法是:
(写出所用试剂及对应的实验现象,2 分)。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4 页,共4 页
答案
1. C
2. A
3. D
4. D
5. B
6. C
7. D
8. C
9. D
10. A
11. (1) O (2) Al (3) H O
12. (1) 14 (2) 28.09 (3) 非金属 (4) 二
13. (1) 复合材料 导电 (2) 分解 (3) 钙 (4) 活性炭
14. (1) 20 (2) 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3) 不饱和 (4) A、B、D
15. (1) 甲烷 (2) ①甲烷分子 ②CH + 2O → CO + 2H O ③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6. (1) b (2)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左侧铁钉生锈,右侧铁钉无明显变化,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
同时接触
17. (1) 试管 (2) A 1.6 (3) CaCO + 2HCl → CaCl + H O + CO ↑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
灭,则已集满
18. (1) NaOH、NaCl 红 (2) 10% (3) 取少量 C 点时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若产生气泡,则说明盐酸过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