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三轮生物学百日冲刺小题特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解析)

2025届高考三轮生物学百日冲刺小题特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解析)

2025届高考三轮生物学百日冲刺小题特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2.挪威槭“缤纷秋色”是一种良好的园林树种,因其叶色变化丰富,被诗意地命名为太平洋晚霞。但是在播种繁殖过程中扦插难度系数大,成活率较低,影响了该树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揭示挪威楲扦插生根机理并解决扦插困难,以挪威槭“缤纷秋色”为实验材料,采用多因素组合实验,观察插穗在扦插生根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种类及生长素浓度
B.植物利用吸收的和等无机氮源可以合成核酸、蛋白质以及生长素等物质
C.根据实验结果,选择IAA进行处理时,处理枝条上部实验效果最佳
D.对比4、5两组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IBA对不定根生根数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植物的生长、花开花落、叶子的成熟与脱落均受到内外因素的调控。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影响了“霜叶”的变红和脱落,促进气孔的开放和种子的休眠
B.春化作用是受到光的影响,光作为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
C.将植物幼苗横放,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现象仅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促生长作用
D.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4.水稻种植中,农民常在水稻拔节期追施氮肥促进植株生长。研究表明,氮肥的施用会影响水稻体内多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当水稻生长过程中遭遇干旱胁迫时,脱落酸含量会迅速上升,调节水稻生理活动以适应干旱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质的分裂,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B.脱落酸在水稻适应干旱环境过程中,能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
C.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共同完成
D.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追施氮肥能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5.“打顶”是烤烟生产中一项必要的田间管理措施,是调控烟草植株生长、提高烟草叶品质的关键技术。科研人员对打顶处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并对烟草上部叶内激素和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打顶处涂抹生长素能显著提高烟草上部叶的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其净光合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打顶后涂抹生长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与烟草顶端优势作用过程类似
B.生长素从烟草的打顶处主要通过非极性运输运至侧芽等靶器官
C.合成生长素的主要器官为幼嫩的芽和叶,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处合成
D.打顶涂抹生长素能降低ABA含量,加大了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6.某科研小组以盐肤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等为指标,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对盐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样品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发芽指数是种子的活力指标。
A.6-BA主要产生于植株生长旺盛的部位,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
B.由图1可知,不同浓度的6-BA对种子发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由实验结果可知,随6-BA浓度增大,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升高
D.实验表明种子的萌发可以是各种激素共同调节,也可以是某种激素单独发挥作用
7.下列有关外源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效应叙述正确的是( )
A.2,4—D使用后,残留量过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儿童体内,促进其生长发育
B.瘦肉精是动物激素类似物,促进畜禽生长并提高肉类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无害
C.乙烯利用于果蔬保鲜,长期食用经其处理的果蔬会显著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
D.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类似物可预防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的头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8.某些植物需要经过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与FRI和FLC基因有关。温暖条件下,FRI蛋白与FLC基因结合使其表达,抑制植物开花;低温条件下,FRI蛋白在细胞内凝聚成团不与FLC基因结合,同时通过组蛋白修饰的调整抑制FLC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化作用的原理可能是低温通过抑制FRI基因的表达,解除对开花过程的抑制
B.组蛋白不是遗传物质,其乙酰化引起的植物表型改变是不会遗传给后代的
C.低温条件下,组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而凝聚成团,FRI蛋白的含量升高
D.温暖条件下,FRI蛋白使FLC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促进FLC基因的表达
9.DR5是响应生长素的启动子,GUS是一种常用的报告基因,其表达产物可以被染色检测。将DR5-GUS表达载体导入水稻幼苗后,实验组用ABA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根部的GUS染色情况如图,实验结论为( )
A.生长素通过ABA影响根的生长
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
C.ABA可以加深根中的GUS染色
D.ABA促进生长素在根部的积累
10.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重量比例称为根冠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向枝叶喷施适量赤霉素,可促进茎和叶的生长,使根冠比下降
B.在果实生长期施用乙烯利可促进果实发育,使果树根冠比降低
C.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可提高试管苗的根冠比
D.剪去枝条顶芽后的植物在继续生长过程中根冠比将下降
11.研究人员将某植物幼苗切段经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分组,在黑暗条件下分别置于低浓度生长素(IAA)、一定浓度的乙烯利(ETH)、高浓度IAA、低浓度IAA+ETH溶液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幼苗切段伸长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使用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切段培养时间
B.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分别对每组幼苗切段进行4次数据测量
C.若用清水组作为对照,其曲线应在高浓度IAA和ETH组之间
D.低浓度IAA和ETH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相互抗衡作用
12.植物光敏色素phyB在红光下被激活,调控幼苗下胚轴伸长。突变体phyB无法感知红光,表现为下胚轴过度伸长。外施赤霉素(GA)可使突变体表型恢复正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红光可能促进野生型幼苗GA的合成
B.phyB通过抑制GA合成调控下胚轴伸长
C.GA合成缺陷突变体在红光下下胚轴缩短
D.phyB与GA在下胚轴调控中起相反作用
13.有些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才开花,称为长日照植物,一般在春末夏初开花;有些植物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才开花,称为短日照植物,一般在秋季开花。科学家进行对植物开花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作为信号,可使其受体光敏色素的结构发生改变
B.预测第2组的结果为:短日照植物开花、长日照植物不开花
C.由2、3组结果可知,连续黑暗时长是短日照植物能否开花的决定因素
D.红光处理打断黑暗周期会抑制长日照植物开花,但可被远红光处理逆转
14.豌豆生长受赤霉素、吲哚乙酸(IAA)影响,其中有生物活性的赤霉素是GA,其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为研究豌豆幼苗的生长调节机制,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AA)处理切除顶芽植株的切口处,一段时间后,测定了最上部侧芽的相关指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切口处的IAA通过输导组织运输至侧芽内部
B.实验结果表明,过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侧芽生长
C.IAA可能通过提高酶2含量来促进GA的合成
D.侧芽处GA1含量越高,促进侧芽生长效果越强
15.在植物体内,褪黑素(MT)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其一条生物合成途径是从色氨酸开始的,MT和脱落酸(ABA)都是种子萌发的调控因子。科研人员用一定浓度的外源MT和ABA对某植物的种子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T与生长素的合成原料可以相同
B.MT能减少自由基产生、延缓细胞衰老
C.外源MT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ABA
D.外源MT能延缓种子萌发且减弱ABA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菊花是短日照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促进开花,A错误;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高有关,B错误;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芽的分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低时能诱导根的分化,C错误;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腾,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本实验的自变量包括生长素种类、生长素浓度及生长素处理枝条的部位,A错误;
B、核酸、蛋白质以及生长素等物质均含有N元素,B正确;
C、1、2、3三组实验所选择的生长素种类相同,但是三组实验的生长素浓度有差异,无法判断在某一浓度下处理枝条上部仍为效果最佳的结论,C错误;
D、没有设置清水作为对照组,也没有再设置不同浓度的实验组,无法得出两重性的实验结论,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脱落酸能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休眠,但会抑制气孔开放,A错误;
B、春化作用是指植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的现象,主要受温度影响,B错误;
C、将植物幼苗横放,根向地生长是因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背地生长是因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C错误;
D、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质的分裂,A错误;
B、当水稻生长过程中遭遇干旱胁迫时,脱落酸含量会迅速上升,调节水稻生理活动以适应干旱环境,可推知,当水稻生长过程中遭遇干旱胁迫时,脱落酸含量会迅速上升,调节水稻生理活动以适应干旱环境,B正确;
C、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共同完成,C正确;
D、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所以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所以追施氮肥能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顶端生长素可抑制侧芽生长,打顶后再涂抹生长素同样会使侧芽受到抑制,符合顶端优势的原理,A正确;
B、生长素能从植物打顶处通过极性运输作用于侧芽等靶器官,B错误;
C、IAA主要在幼嫩的芽、叶中合成,ABA则常在根冠与衰老或萎蔫的组织中合成,C正确;
D、ABA可抑制气孔开放,施加IAA可降低ABA含量,可以加大气孔开放,从而提高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6-B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激素,A错误;
B、依据图1可知,与对照组(6-BA浓度为0时)相比较,不同浓度的6-BA对种子的萌发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正确;
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6-BA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几乎没有影响,甚至发芽势略有降低,C错误;
D、根据该实验不能得出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如何起作用,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儿童体内没有相应的受体,2,4—D不会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而且残留量过高进入人体可能会有潜在危害,A错误;
B、瘦肉精是动物激素类似物,能促进畜禽生长,但它对人体健康有害,会引起人体心跳加速、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B错误;
C、乙烯利是一种乙烯类似物,用于果蔬保鲜。但它不会显著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人体抗氧化能力主要与自身的抗氧化物质以及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C错误;
D、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口服后可以被吸收,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类似物可补充甲状腺激素,预防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的头晕、反应迟钝等症状,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低温条件下,FRI蛋白在细胞内凝聚成团不与FLC基因结合,同时通过组蛋白修饰的调整抑制FLC基因的表达,从而解除对开花过程的抑制,A错误;
B、低温条件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去泛素化并且不同位点进行甲基化修饰,FLC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说明组蛋白的乙酰化能促进该基因表达,表观遗传可以遗传,B错误;
C、低温条件不影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FRI蛋白在细胞内凝聚成团不与FLC基因结合,使组蛋白去泛素化,但无法推知FRI蛋白的含量升高,C错误;
D、温暖条件下,通过组蛋白修饰的调整促进FLC基因的表达,抑制植物开花,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A、实验组根的生长不如对照组,且ABA处理后染色更深,说明此时生长素含量高,但不能说明生长素通过ABA影响根的生长,A错误;
B、实验组染色更深,说明ABA促进了生长素的响应,但并不能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
C、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看出,ABA可以加深根中的GUS染色,说明ABA促进生长素的响应,C正确;
D、ABA的使用使得实验组染色更深,说明ABA促进生长素的响应,但不能说明此时生长素在根部积累,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向枝叶喷施适量赤霉素,可促进茎和叶的生长,使得地上部分增加,进而使根冠比下降,A正确;
B、在果实生长期施用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地上部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使得果树根冠比升高,B错误;
C、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利于诱导根的分化,因此可升高试管苗的根冠比,C正确;
D、剪去枝条顶芽后的植物在继续生长过程中,由于地上部分不断生长,所以根冠比将降低,D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A、分析题意,该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分别置于低浓度生长素(IAA)、一定浓度的乙烯利(ETH)、高浓度IAA、低浓度IAA+ETH溶液中培养,但ETH不是植物激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且没有探究其浓度变化对伸长率的影响,A错误;
B、实验设计应遵循重复原则,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分别对每组幼苗切段进行3次数据测量,B错误;
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若另设清水组,其曲线应在高浓度IAA和低浓度IAA之间,C错误;
D、据图可知:低浓度IAA促幼苗切段生长。ETH对幼苗切段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IAA和ETH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相互抗衡,D正确。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正确,B错误。突变体phyB无法感知红光,表现为下胚轴过度伸长,而外施GA可恢复表型,说明phyB在红光下可能通过促进GA合成或信号传导抑制下胚轴伸长。C错误。GA合成缺陷突变体缺乏GA,下胚轴仍会过度伸长。D错误。phyB在红光下抑制下胚轴伸长,而GA合成或信号传导抑制下胚轴伸长,两者作用相同。
13.答案:D
解析:A、光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当植物接受光信号时,可使其受体光敏色素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A正确;
B、短日照植物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才开花,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才开花。第2组是短日照处理,所以短日照植物开花、长日照植物不开花,B正确;
C、第2组是短日照(正常黑夜),短日照植物开花;第3组用红光打断黑暗周期,短日照植物不开花,说明连续黑暗时长是短日照植物能否开花的决定因素,C正确;
D、从图中实验结果可知,红光处理打断黑暗周期会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但可被远红光处理逆转,而不是长日照植物,D错误。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切口处的IAA通过极性运输运至侧芽内部,输导组织在成熟部位,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A错误;
B、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切口处涂抹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侧芽伸长量先增大后减小至稳定,但都比不加IAA药长,因此过高浓度生长素没有抑制侧芽生长,B错误;
C、随着切口处涂抹生长素浓度的增大,GA1的含量一直增大,因此IAA可能通过提高酶2含量来促进GA的合成,C正确;
D、结合图示可知,侧芽处GA1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侧芽伸长量反而下降,因此并非含量越高促进侧芽生长效果越强,D错误。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A、由题意可知,色氨酸可以作为MT的合成原料,A正确;
B、MT是一种抗氧化剂,可减少自由基产生,进而延缓细胞衰老,B正确;
C、由曲线可知,MT降低种子的发芽率的作用强于ABA,C正确;
D、施加外源MT后种子发芽时间推迟,MT与ABA起协同作用,抑制种子萌发,D错误。
故选D。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