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高州四中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 3 月月考
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1-12 题,每道 2 分;13-16,每道 4 分)
1. 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需要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且需严格控制发酵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能将糖分解为醋酸
B. 葡萄皮上有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好葡萄酒后只需改变温度就可制出葡萄醋
C. 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有酵母菌、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D. 制作泡菜时,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增加乳酸菌含量,从而提高发酵速度
2. 马奶酒是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高级活性保健饮料,其发酵机理是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乳酸发酵及酒精发
酵。马奶酒酵母菌株不同于一般微生物优先利用葡萄糖,而是在生长起始期就能优先利用半乳糖,然后同
时利用这两种糖进行生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发酵食品中的酵母菌细胞中不能合成半乳糖酶
B. 纯化马奶中“特殊”酵母菌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平板划线法
C. 马奶酒酵母菌株能优先利用半乳糖的原因是其发生了变异
D. 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可进行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3. 传统发酵技术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豆豉一般以黄豆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群落共同发酵而成。利用
传统发酵技术制作风味豆豉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统方法制作豆豉,以混合菌种的液体发酵为主
B. 参与前期发酵、后期发酵过程中的菌种代谢类型一致
C. 调味过程中添加盐可抑制杂菌生长,白酒和风味料只是调节口味
D. 黄豆煮熟的目的主要是破坏黄豆内部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同时起到消毒的作用
4. 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酵母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到④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了 5 次
B. ④步骤操作时,需将第 1 次和第 5 次的划线相连
C. 划线结束后,将图④平板倒置后放入 CO 培养箱中培养
D. 得到图④的操作③,每组平行线划线都是从上一组的末端开始
5. 下列有关涂布平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B. 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 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 8~10 秒再用
D. 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分布均匀
6. 袋装酸奶的包装上通常都会注明“胀袋勿食”。某同学选择一过期的胀袋密封酸奶,按图中的操作流程,
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长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并破坏其营养成分
B. 酸奶胀袋是由于其中的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 CO2
C. 利用图示方法向培养基接种前和接种后都要对涂布器进行灼烧灭菌
D. 若 3 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是 180 个,则 1mL 酸奶中该微生物个数为 1.8×106 个
7. 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下列操作中,操作方法和操作目的
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方法 操作目的
培养基中加入 NaH2PO4 和 提供无机盐、维持 pH 相对稳 A
Na2HPO4 定
B 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干热灭菌 避免杂菌的污染
C 在划线后进行接种环的灼烧 杀死接种环上 杂菌
D 和空白培养基一同进行培养 确定培养基消毒是否彻底
A. A B. B C. C D. D
8. 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某实验小组将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再将不含青霉
素的圆形滤纸片和含青霉素的圆形滤纸片放置在①②③④号区域的中央,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抑菌圈边
缘的菌落,重复以上步骤,培养至第三代,观察并记录每代抑菌圈的直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实验现象表明,培养代数越多,抑菌圈越小,说明细菌中耐药性个体越来越多
B. 实验结束后,应将耐药菌、培养基、纸片等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 抗青霉素的大肠杆菌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 由实验推测,青霉素等抗生素滥用及不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抗生素的药效
9. 下列关于菊花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愈伤组织是外植体经消毒后,再分化形成的
B. 植物组织培养 整个过程需要营养物质和光照
C. 酒精灯火焰旁,将外植体正立插入培养基中
D. 植物激素的用量及比例一般不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
10. 科研人员为了培育出在口感、甜度、水分等方面兼备荔枝 A 和荔枝 B 的优点的三倍体荔枝,进行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流程。下列关于该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获得单倍体需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 获得原生质体需用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 获得杂种细胞需用到灭活的病毒
D. 获得三倍体荔枝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
11. 兰州百合栽培过程中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品质退化。某研究小组尝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操
作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为脱分化过程,1 号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是排列规则的薄壁组织团块
B. ②为再分化过程,愈伤组织细胞分化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 3 号培养基用于诱导生根,其细胞分裂素浓度与生长素浓度的比值大于 1
D. 百合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可以作为该研究中的外植体
12.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是否出现两个极体
B. 排卵指的是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C. 标志着受精作用完成的是两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D. 胚胎从透明带内伸展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
13. 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丙和丁分别表示的是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其培养原理不同
B. 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直接用离心法收集,无须再用酶处理
C. 体外培养的细胞既能贴壁生长又能悬浮生长,都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D. 动物细胞培养应在 95%的氧气和 5%的 CO 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液中的 CO 用于维持 pH
14.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秸秆数量巨大,秸秆直接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土壤损伤,绿色处理秸秆能有效减
少农业废弃物,促进可持续发展。下图为发酵工程中利用水稻、玉米等农业秸秆生产柠檬酸的简要流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柠檬酸的黑曲霉是异养厌氧型,其优良菌种只能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
B. 发酵时罐内 pH 不断下降而抑制杂菌生长,因此发酵培养基不需要灭菌
C. 发酵结束后,对罐内发酵液可采取适当的过滤、沉淀措施获得柠檬酸
D. 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生产可解决柠檬酸发酵消耗大量粮食的问题
15. 甘加藏羊是甘肃高寒牧区的优良品种,是季节性发情动物,每年产羔一次,每胎一羔,繁殖率较低。为
促进畜牧业发展,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胚胎工程技术提高藏羊的繁殖率,流程如下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藏羊甲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卵巢卵泡发育和超数排卵
B. 藏羊乙 获能精子能与刚采集到的藏羊甲的卵母细胞受精
C. 受体藏羊丙需和藏羊甲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 后代丁的遗传物质来源于藏羊甲和藏羊乙
16. 抗体—药物偶联物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特定的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
合在一起,可特异性地杀死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注射相同的特定抗原的目的是生成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
B. 过程③获得的细胞丙的特点是不能无限增殖,只能产生抗体
C. 过程④对细胞丙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最终得到细胞丁
D. 利用单克隆抗体的导向功能可对某些癌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二、非选择题(无特殊说明,每空 2 分)
17. 《齐民要术》记载:“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由此看来,
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除酿酒外他们还掌握了酿醋的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用米酿酒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其在结构上与酿醋所用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菌种数量达到发酵需求后,为提高酒精产生速率,应保障______条件。
(3)醋酸菌在______的条件下,能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反应简式为______。
18.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培养基中以微小的颗粒状存在,PAHs 在土壤中的降解
速率很慢;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科研人员欲从被 PAHs 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 PAHs 的菌株,进
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培养基乙中 PAHs 被降解后会形成透明圈)。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培养功能角度分析,培养基甲属于______;培养基通常需要提前在 121℃下进行______。
(2)将培养基甲中的目的菌接种到培养基乙中的方法是______,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筛选某种菌株,还可用
于______。
(3)筛选 PAHs 降解菌实验时,过程③所需要的实验工具有:微量移液器和______(答出 1 种)。过程④挑
选的单菌落应该是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______(填“最小”或“最大”)的。
(4)在 5 个平板上各接种稀释倍数为 103 的菌液样品 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48
、50、54、56、52,则每升原菌液样品中细菌数为______个。
19. 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
马铃薯”杂种植株,培育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a~f 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过程①常用_______酶处理植物细胞以除去细胞壁。
(2)过程②表示_______,依据 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
(3)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
(4)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其中过程④为_______过程。
(5)若番茄细胞内含 m 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 n 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体细胞内
含_______条染色体。
20.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抗 HPV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检测出 HPV,从而
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如图是以 HPV 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向小鼠注射的 A 是_______。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
_______。
(2)图中选用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有_______的特点。
(3)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和动物细胞融合两大技术。
(4)单克隆抗体注入体内后可以自动追踪抗原(病原体或癌变细胞等)并与之结合,而且绝不攻击任何正
常细胞,故称为“生物导弹”,这体现了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______。
21. 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等。
(2)用来促进 B 牛超数排卵的激素是______激素。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胚胎移植前应取______
鉴定胚胎的性别,并在胚胎发育到______阶段进行胚胎移植。若要获得更多胚胎,可采用______技术,该
技术属于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高州四中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 3 月月考
高二生物试卷 答案
一、单选题(1-12 题,每道 2 分;13-16,每道 4 分)
【1 题答案】
【答案】B
【2 题答案】
【答案】D
【3 题答案】
【答案】D
【4 题答案】
【答案】D
【5 题答案】
【答案】A
【6 题答案】
【答案】C
【7 题答案】
【答案】A
【8 题答案】
【答案】C
【9 题答案】
【答案】C
【10 题答案】
【答案】C
【11 题答案】
【答案】D
【12 题答案】
【答案】B
【13 题答案】
【答案】B
【14 题答案】
【答案】D
【15 题答案】
【答案】B
【16 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无特殊说明,每空 2 分)
【17 题答案】
【答案】(1) ①. 酵母菌 ②. 前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无氧 (3) ①. (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②.
【18 题答案】
【答案】(1) ①. 选择培养基 ②. 高压蒸汽灭菌
(2) ①.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②. 微生物的计数
(3) ①. 涂布器 ②. 最大
(4)5.2×108
【19 题答案】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 ①.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②.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高尔基体 (4) ①. 植物细胞 全能性 ②. 脱分化
(5)m+n
【20 题答案】
【答案】(1) ①. HPV 衣壳蛋白 ②. 灭活病毒诱导法
(2)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动物细胞培养 (4)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特异性强、灵
敏度高)
【21 题答案】
【答案】(1)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
(2) ①. 促性腺 ②. 滋养层细胞 ③. 桑葚胚或囊胚 ④. 胚胎分割 ⑤. 无性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