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十五中2024-2025高三下3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2025北京三十五中高三 3月月考
化 学
2025.3
行政班 教学班 姓名 学号
试卷说明:试卷分值 100 ,考试时间 90 分钟.I 卷为选择题,共 14 个小题,共 42 分。II 卷为主观题,包括第 15 至第 19
题,共 58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Zn 65 K 39 Mn 55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共 14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机.读.卡.
相.应.的.题.号.处.)
1. 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采回的月壤样品中的 108 颗玄武岩岩屑进行了精确定年。定年方法:通过测定
U Pb 衰变体系( 衰变为 , 衰变为 )中 207Pb/206Pb 来计算年龄,比值相同的年龄相
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质谱法区分 206Pb 和 207Pb
B. 和 的中子数分别为 146 和 143,互为同位素
C.来自同时期的玄武岩岩屑中 207Pb/206Pb 值相近
D.Pb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5 周期第ⅣA 族
2.BCl3水解反应方程式为:BCl3+3H2O=B(OH)3+3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l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H2O 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C.BCl3的电子式为: D.B(OH)3的结构简式为
3.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为Zn + 2MnO2 +H2O = ZnO + 2MnOOH ,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锌筒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Zn - 2e- = Zn2+
B.电池工作时,OH 通过隔膜向正极移动
C.电池工作时,MnO2 发生氧化反应
D.反应中每生成1mol MnOOH ,转移电子数为6.02 1023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体内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进而被氧化成CO2和H2O 并提供能量
B.碱基与戊糖缩合形成核苷,核苷与磷酸缩合形成核苷酸,核苷酸缩聚得到核酸
C.煤的干馏可以产生煤油,石油分馏可以得到乙烯,利用盐析的方法可将蛋白质从溶液中分离
D.将天然的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链状二肽有 6 种
第1页/共8页
5.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中的Pb2+用 FeS去除:Pb2+ +S2 = PbS
B.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 2Fe3+ +3Cu=3Cu2+ +2Fe
2- 2-
C.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S2O3 +2Cl2 +3H2O=2SO3 +4Cl
- +6H+
2MnO + 2+D.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4 + 5H2C2O4 +6H =2Mn +10CO2 +8H2O
6.下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合理的是
A.排出盛有KMnO4 溶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B.制备晶体 Cu (NH 3 ) SO4 H4 2O
C.灼烧海带制海带灰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Cl 溶液
7.从炼钢粉尘(主要含Fe3O4、Fe2O3和ZnO )中提取锌的流程如下:
2+
“盐浸”过程ZnO 转化为 Zn (NH 3 ) ,并有少量Fe
2+和Fe3+ 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A.“盐浸”过程若浸液 pH 下降,需补充NH3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Fe(OH)3
2+
C.“盐浸”过程发生反应ZnO+2NH3 +2NH
+
4 = Zn(NH3)4 +H2O
D.应合理控制 (NH4 ) S用量,以便滤液循环使用 2
8.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 H2SO4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第2页/共8页
B.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 pH 减小而增强
C.加热 NaI 与浓 H3PO4混合物可制备 HI,说明 H3PO4比 HI 酸性强
D.向浓 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
证明炭与浓 HNO3反应生成 NO2
9.下列三种方法均可得到氘化氢(HD):①电解 HDO;
②D2O 与 NaH 反应;③D2O 与 LiAlH4反应。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方法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2O + NaH ===
NaOD + HD↑
B. 方法③能得到 HD,说明电负性:Al<H
C. HDO 和 D2O 均为极性分子,质量相同的 HDO 和 D2O 所含质子数相同
D. 方法②得到的产品纯度比方法①的高
10.将 2 mol C2H6和 3 mol CO2的混合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C2H6(g) + CO2(g) C2H4(g) + CO(g) + H2O(g) ΔH1 = +177 kJ·mol 1
反应Ⅱ C2H6(g) + 2CO2(g) 4CO(g) + 3H2(g) ΔH2 = +430 kJ·mol 1
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该反应体系中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n生成(C已知: 的选择性 = 2
H4 )
C2H4 100%
n总转化(C2H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1 < p2
B.C2H4的选择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反应 II平衡正向移动的程度大于反应 I
C.210℃、p1条件下,平衡时体系中生成 CO 的物质的量为 1.6 mol
D.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平衡体系中乙烯的物质的量
11.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生成的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异山梨醇分子中有 4 个手性碳
C.反应式中化合物 X 为甲醇
D.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完全水解可得到异山梨醇和碳酸二甲酯
12.下列根据事实的推论正.确.的是
A.混有 H2S 的乙炔通入 CuSO4溶液中生成 CuS,说明 CuS 不溶于稀 H2SO4
B.CuS 溶于稀 HNO3但不溶于 c(H+)相同的稀 H2SO4,说明酸性:HNO3>H2SO4
第3页/共8页
C.依据 F、Cl 、Br 、I 氢化物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可推断它们的热稳定性强弱
D.依据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大,可推断它们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13.AgCN 与CH3CH2Br 可发生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CN
的 C 原子和 N 原子均可进攻CH3CH2Br ,分别
生成腈 (CH3CH2CN)和异腈 (CH3CH2NC)两种产物。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
(TS 为过渡态,Ⅰ、Ⅱ为后续物)。
由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CH3CH2Br 生成CH3CH2CN 和CH3CH2NC 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过渡态 TS1 是由CN 的 C 原子进攻CH3CH2Br 的α C而形成的
C.Ⅰ中“ N--Ag ”之间的作用力比Ⅱ中“ C--Ag ”之间的作用力弱
D.生成CH3CH2CN 放热更多,低温时CH3CH2CN 是主要产物
14. Ni(OH)2和 NiCO3是 Ni2+ 在不同 pH 的 Na2CO3溶液体系中的两种可能产物。25℃时,二者的沉淀溶解
平衡曲线如图。
已知:25℃时,Ksp(NiCO3) = 1.42×10-7,
Ksp[Ni(OH)
-16
2] = 5.48×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 CO 溶液中 2c(Na ) = c(CO2 ) + c(HCO 2 3 + 3 3 ) + c(H2CO3)
B.M 点,溶液中存在 c(CO2 3 ) < c(OH )
C.NiCO3(s) + 2OH (aq) Ni(OH)2(s) + CO
2
3 (aq)的平衡常数 K = 2.6×108
D. P 点所示条件下,能生成 NiCO3沉淀,不能生成 Ni(OH)2沉淀
第二部分
15.研究笼形包合物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式为Ni(CN)x Zn(NH3)y zC6H6 的笼形包合物四方晶
胞结构如图所示(H 原子未画出),每个苯环只有一半属于该晶胞。晶胞参数为 a = b c,α=β=γ=90 。回答下
列问题:
第4页/共8页
(1)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
(2)晶胞中 N 原子均参与形成配位键,Ni2+ 与Zn2+ 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
则该晶胞的化学式为_______
Ni(CN)x Zn(NH3)y zC6H(3) 6 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晶胞边长单位为 n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该
晶体密度为 g·cm-3(1 nm = 1×10-7 cm)。
6
(4)吡啶( )替代苯也可形成类似的笼形包合物。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 π6 大 π键、则吡啶中 N
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_______(填标号)。
A.2s 轨道 B.2p 轨道 C.sp 杂化轨道 D.sp2杂化轨道
(5)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
(6) 、 、 的碱性随 N 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
大而增强,其中碱性最弱的是 并解释原因_______
16. CO2/ HCOOH 循环在氢能的贮存/释放、燃料电池等方面具有重要
应用。
(1)CO2催化加氢。在密闭容器中,向含有催化剂的 KHCO3溶液
(CO2与 KOH 溶液反应制得)中通入 H -2生成 HCOO ,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条件不变,HCO -转化为 HCOO-3 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1 所示。反应温度在 40℃~80℃范围内,HCO -3 催化
加氢的转化率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
(2) HCOOH 燃料电池。研究 HCOOH 燃料电池性
能的装置如图-2 所示,两电极区间用允许 K+、H+通
过的半透膜隔开。
①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放
电过程中需补充的物质 A 为______(化学式)。
第5页/共8页
②图-2 所示的 HCOOH 燃料电池放电的本质是通过 HCOOH 与 O2的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 HCOOH 催化释氢。在催化剂作用下, HCOOH 分解生
成 CO2和 H2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3 所示。
①HCOOD 催化释氢反应除生成 CO2外,还生成
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研究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时,以 HCOOK 溶液 代替
HCOOH 催化释氢的效果更佳,其具体优点
是_______________。
17.开瑞坦是一种重要的脱敏药物,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
炎、荨麻疹等各类过敏性疾病。开瑞坦的前体 K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组峰,A 的结构简式是 。
(2)B 中含有—OH,试剂 a 是 。
(3)D 的结构简式是 。
(4)E→F 中,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关于有机物 F 和 G 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F 和 G 均没有手性碳原子
b.F 和 G 均能与 NaHCO3反应
c.F 和 G 均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6)H 与 NH2OH 反应得到 I 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多步反应。其中,中间产物 1 有 2 个六元环,红外光谱
显示中间产物 2、3 中均含 N—O 键。
中间产物 1、中间产物 3 的结构简式是 、 。
(7)I→J 的过程中,SeO2转化为含+2 价 Se 的化合物,反应中 SeO2和 I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第6页/共8页
18.精炼铜工业中的阳极泥含 Cu、CuSe、Ag2Se、Au等物质,回收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当溶液中 Cl 浓度较高时,Cl 会与 Ag+ 结合形成[AgCl2] 、[AgCl3]2 等配离子
(1)“浸铜”过程,H2O2及其分解产生的·OH,都有助于阳极泥氧化浸出。
① H2O2的电子式 。
② Cu 与·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浸铜渣”中含银元素物质的化学式为 。
④ 硒以 H2SeO3的形式存在于“浸铜液”中,使用 Na2SO3溶液将硒以单质形式析出的离子方程式
为 。
(2)“浸金”过程,金以[AuCl4] 形式存在于“浸金液”中。
① 结合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解释“浸金”过程中 Cl 、H+ 的作用 。
② [AuCl4] 浓度的测定:取 V mL“浸金液”,加入 c1 mol·L 1 V1 mL FeSO4溶液,使 Au 完全沉淀后,用 c2
mol·L 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FeSO4溶液,消耗 K2Cr2O7溶液 V2 mL。该方案测定[AuCl4] 浓度是
否准确,理由是 。
(3)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银”过程中氨水的作用 。
19.探究配制不同金属离子—氨配体溶液的差异性,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实 产生蓝色沉淀,加入NH3 H2O后
在试管内混合CuSO4 溶液和NaOH 溶
验 沉淀少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
1
液,再加入过量的2mol L NH3 H2O
i-a 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
实验 i: 实 产生蓝色沉淀,加入NH3 H2O后
在试管内混合CuSO4 溶液和NaOH 溶
2+
Cu (NH ) 的配 验 沉淀大部分溶解,溶液变浑浊,静 3 4 1液,再加入过量的6mol L NH3 H2O
i-b 置后上层为深蓝色溶液。
制
实 在试管内混合CuSO4 溶液和 产生蓝色沉淀,加入NH3 H2O后
验 NH3 H2O溶液,再加入过量的 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澄清的深蓝色
i-c 2mol L 1NH H O 溶液。 3 2
实验 ii: 实 在试管内混合CoCl2 溶液和过量 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
2+ 验
Co (NH ) 的配3 6mol L
1NH 解。
6 3
H2O
ii-a
第7页/共8页
制 实
在试管内混合CoCl2 溶液和过量 得到浅青色沉淀,沉淀未见明显溶
验
14mol L 1NH3 H2O 解。
ii-b
实验 iii: 实 在试管内混合AgNO3溶液和NaOH
+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NH3 H2O后
Ag (NH ) 的配 验 溶液,再加入过量的3 2
沉淀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制 iii 2mol L
1NH3 H2O
资料:①饱和氨水的浓度约为14mol L 1
②Co(OH)2 为浅青色沉淀
2+ 3+
③ Co (NH3 ) 6 溶液为红色,在活性炭催化下转化为橙黄色 Co (NH ) 溶液 3 6
(1)实验 i-a 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有研究认为蓝色沉淀中还有Cu2(OH)2SO4 成分,其可以溶于稀酸。检验蓝色沉淀中不止含Cu(OH)2 的实
验操作为:将蓝色沉淀过滤,充分洗涤后, 。(填后续操作和现象)
2+
(3)对比实验 i-a 和实验 i-b,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NH3 H2O对 Cu (NH 生成有一定促3 )4
进作用的原因 。
+ 2+
(4)对比实验 i-a 和实验 i-c 中再加入过量氨水前的反应,推测NH 对 4 Cu (NH ) 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3 4
设计下图所示实验:在 1、2 试管内分别完成对实验 i-a 的重复,再分别加入不同试剂。实验现象证实了
预测。
①x 的化学式是 ,c= 。
②实验现象是 。
+ 2+
(5)从平衡移动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解释NH4 对 Cu (NH ) 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原因 。 3 4
2+
(6)针对实验 ii 未能成功配制 Co (NH ) 溶液,结合以上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3 6
①在实验 ii-a 的基础上继续加入 ,即可成功配制。
②验证配制成功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是:取①的上层红色清液,加入少许活性炭振荡试管,溶液转为橙黄
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 综合以上分析,配制不同金属离子—氨配体溶液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性,推测可能 与以下因素有
关:配位数、 。
第8页/共8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