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卷(答案)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卷(答案)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错误折叠蛋白质在细胞内堆积,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对蛋白质的精密调控过程。已知泛素是分布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中的多肽,吞噬泡是一种囊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吞噬泡与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可将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降解
C.动物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D.泛素对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起标记作用,阻碍其与自噬受体结合
2.下图是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实验装置(透析袋内装有淀粉溶液的为A组,装有葡萄糖溶液的为B组,透析膜不允许生物大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后,A、B两组透析膜内外两侧溶液的浓度都一致
B.A组烧杯内加入碘液后,透析袋内外的溶液颜色均为蓝色
C.取B组透析袋外溶液,加入斐林试剂直接检测出现砖红色沉淀
D.本实验能证明葡萄糖分子和碘能通过透析膜,淀粉分子不能通过透析膜
3.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的状态
B.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膜和细胞核
C.经过预处理的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明显减少,便于观察
D.高倍镜下观察,调动细准焦螺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结构
4.下图为酶的作用机理以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与底物竞争结合位点,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提升反应速率
C.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这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效果相似
D.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提升反应速率
5.某同学设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瓶中可加入植物蜡,乙瓶中可加入澄清石灰水
B.反应结束后取甲瓶中样液加入重铬酸钾溶液,出现橙色
C.甲瓶中添加的葡萄糖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D.甲瓶酵母菌培养液配好后立即连接乙瓶,可减少实验误差
6.下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B.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气孔关闭造成的
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7.为探索航天搭载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福橘茎尖细胞进行显微观察。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图,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照片b中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2倍
B.照片a中可观察到福橘茎尖细胞的染色体和赤道板
C.照片a和b中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D.有丝分裂过程中,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纺锤丝异常导致的
8.美花石斛(2n=28)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其细胞分裂在一天中呈现日节律性。某兴趣小组进行相关实验,以分裂期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得到了图1和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①→②→③
B.图1中的细胞④最适合进行染色体的形态观察和数目计数
C.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茎尖伸长区细胞分裂旺盛
D.由图2可知,在日节律上,9:00左右是美花石斛细胞分裂的高峰期
9.云南凭借独特的地理与气候优势,已发展成为中国鲜食玉米第一大省,成功构建起完整的鲜食玉米产业体系。鲜食玉米涵盖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彩色玉米以及笋玉米等众多品种,这些品种通常在乳熟期采摘鲜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下列关于鲜食玉米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粒玉米种子能够发育成完整植株,其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上,高度分化的叶肉细胞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C.就玉米植株细胞而言,一般来说分化程度越高,其表现出的全能性越低
D.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核DNA数目加倍同时发生
10.人的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细胞进而维持角膜。短期睡眠不足会加速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分化,长期睡眠不足则会造成角膜变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对角膜中垂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B.角膜上皮细胞呈现透明状的原因是该细胞内存在特有基因
C.睡眠不足会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衰老,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
D.角膜干细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没有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11.某研究小组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11”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使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从而增加细胞分裂次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GDF11的减少可能导致端粒变长,使细胞衰老
B.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致使其不能持续分裂
C.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这可能与端粒不断被损耗有关
D.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即端粒
12.如图是性状分离模拟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子
B.统计次数越多,实验结果越接近DD:Dd:dd=1:2:1
C.每次抓取小球后不能重新放回,这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同一小桶中两种小球的个数必须相等,但两个小桶中的小球个数可以不相等
1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假说-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F1性状表现及比例是一样的
B.孟德尔的假说内容之一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C.孟德尔的研究中,“演绎推理”步骤是指完成测交实验并得到实验结果
D.孟德尔实验中F2出现了性状分离,该实验结果能否定融合遗传
14.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的花粉经碘液染色,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F1自交后代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之比为3∶1.以下最能直接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1自交后代F2表型的比例为3∶1
B.F1自交后代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C.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D.F1的花粉经碘液染色,蓝黑色与橙红色的比例为1:1
15.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种子“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种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甜”为显性性状,“甜”玉米亲本均为杂合子
B.“甜”为显性性状,两种亲本均为纯合子
C.“非甜”为显性性状,“非甜”玉米亲本均为杂合子
D.“非甜”为显性性状,两种亲本均为纯合子
16.人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对蓝色为显性。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一个蓝眼儿子的概率是( )
A.1/2 B.1/4 C.1/8 D.0
17.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3个复等位基图(IA,IB和i)控制,组成6种基因型和4种表型,其对应关系如下表。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因此,可根据亲代血型推测子代血型。某家庭孩子的热血型是AB型和O型,则此夫妇的血型是( )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A型和B型 B.A型和0型 C.AB型和O型 D.AB型和B型
18.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粉红色、白色四种,分别由遗传因子Qa、Qb、Qc、Qd控制,将不同颜色的花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据表分析,Qa、Qb、Qc、Qd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杂交实验 双亲性状 性状
甲 纯种紫色×纯种红色 紫色
乙 纯种粉红色×纯种白色 粉红色
丙 F1紫色×F1粉红色 紫色:粉红色:红色=2:1:1
A.Qa>Qb>Qc>Qd B.Qa>Qc
C.Qa>Qb>Qd>Qc D.Qa>Qd>Qb>Qc
二、非选择题
19.海带是我国北方大规模养殖的食用海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养殖区重金属离子超标会造成海带大幅减产。
(1)研究发现,在一定浓度的Cu2+溶液中,短时间内海带细胞中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这一变化会直接抑制光合作用的 阶段。同时,铜离子会对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致使ATP合成受阻,进而直接抑制了暗反应中 过程。
(2)科研人员定量研究了水体中Cu2+对海带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将海带分别放入含不同浓度Cu2+溶液的透明瓶中,测定初始时瓶内溶氧量为M。将瓶口密封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后,测定瓶内溶氧量为N。本实验用单位质量海带在单位时间内引起的溶氧量变化来表示海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计算公式为:[( )/t×w]×100%(w:海带湿重;t:反应时间)(在括号中填写答案)。在利用同样装置研究呼吸作用时,需要对装置进行 处理。
(3)由图中数据可知,在Cu2+浓度为1.00mg/L时,植物的真光合速率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Cu2+浓度为0.50mg/L下植物的真光合速率。综合分析,不同浓度的Cu2+对海带呼吸作用的影响是 。

20.癌症,医学上又称恶性肿瘤,发病源于体内细胞癌变产生癌细胞,引发一系列病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当下,放化疗是抑制癌细胞的常用手段,但会严重损害正常细胞,毒副反应明显。因此,医学界正从前沿技术、创新药物等多维度探索新疗法,力求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与生存转机。
(1)2024年9月,复旦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三种药物(TGF-β、MEK抑制剂、罗格列酮)组成的“超级英雄团队”,将癌细胞转变成了脂肪细胞,为癌症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癌细胞转变成脂肪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
(2)纺锤丝主要由微管和微丝构成。在细胞有丝分裂进程中,微管聚合与解聚维持正常动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在有丝分裂的 (填时期)染色体正是借助微管解聚产生的拉力以及微管聚合产生的推力,有条不紊地向细胞两极移动。正是因为纺锤体的正常拉移,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才能精确地 (填过程)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证了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的稳定性,这也是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3)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完成 和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三个阶段。中药抗癌药物有效成分妻黄素、甘草次酸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探究两种成分对癌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据图分析可知药物主要将细胞阻断在细胞周期的 期,判断依据是 。
(4)为进一步研究姜黄素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机理,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姜黄对癌细胞中NKD2、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电泳结果如图所示(电泳条带越宽,蛋白质含量越多),推测这两种蛋白的作用可能是:NKD2可 细胞分裂;CXCR4可 细胞分裂。(填“促进”或“抑制”)
2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成功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豌豆适合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优点包括:豌豆是严格的 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豌豆还具有易于区分的多对相对性状,用于进行杂交实验,易于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2)在进行豌豆的人工异花传粉实验时,需要在花蕾期对 (填“父本”或“母本”)进行 (填操作步骤)处理,之后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父本植株的花粉,将其均匀涂抹于处理后的母本的雌蕊柱头上,随即套袋。
(3)为了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孟德尔提出了四点假说,其中包括“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如果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 。如果雌、雄配子的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 。
(4)孟德尔对遗传现象的解释表明,F2植株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DD:Dd.dd=1:2:1,然而F1自交实验仅能呈现出F2植株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为3:1。由此可见,还需要进一步验证F2植株中的高茎确实包含两种遗传因子组成,且两种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DD:Dd=1:2。请你以F2代的高茎豌豆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来解决上述问题,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
设计思路:
预期结果: 。
22.观察马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子一代栗色马与栗色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同时出现了栗色马和白色马,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实质是 。
(2)子二代栗色马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出现栗色马的概率为 。
(3)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现有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设计实验确定栗色公马的遗传因子组成。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 ,则可证明栗色公马是杂合子。请在下方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 (遗传因子用A、a表示)。

②若子代 ,则可证明栗色公马是纯合子。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D A B B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C D D B A B
19.(1) 光反应 C3的还原
(2) N-M 遮光
(3) 小于 Cu2+浓度较低时,促进海带的呼吸作用;Cu2+浓度较高时,抑制海带的呼吸作用。
20.(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后期 平均分配
(3) DNA的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G2 经过药物处理后处于G2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
(4) 抑制 促进
21.(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2) 母本 去雄
(3) 1:1 5:1
(4) 选择F2高茎豌豆植株进行并自交,观察并统计F3发育成的植株的性状及比例 F3植株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高茎:矮茎=5:1
22.(1) 性状分离 子一代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2)8/9
(3) 实验思路:让待测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统计子代的体色 出现白色马(或栗色马:白色马=1:1) (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杂交符号及箭头;配子) 全为栗色马(或不出现白色马)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