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部分 中协作体 三年级三 联考 模考试
三 物试题
本试卷共 8 ,共 22题,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 时 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 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 题选出答案后,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的答案标号涂 ,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 答题区域均 效。
3、 选择题作答: 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 答题区域均 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 8 题,每题 2分,共 36分,在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项是符合题 要求的。
1、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起源有 种假说为内共 学说,即叶绿体由原始的真核细胞
吞噬蓝细菌(光合细菌)形成,线粒体由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好氧细菌形成,图示为叶绿体形
成过程。下列 持内共 学说的是( )
A.蓝细菌和叶绿体中都有叶绿素、藻蓝素等 素分
B.蓝细菌和叶绿体都有不受细胞核控制的蛋 质合成场所
C.好氧细菌的 DNA和线粒体的 DNA碱基序列不完全相同
D.好氧细菌细胞膜的内侧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 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 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
A.蛋 质分解为多肽链 B.多肽链分解为若 短肽
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3、伞藻属是海 的单细胞藻类,可分为“ 帽” “ 柄” “ ” 三部分,下图是伞藻的实
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伞藻的“ 帽” 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B.由实验可知,新 出的“ 帽” 的形状只与“ ” 的种类有关
C.伞藻中的核是细胞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和进 命活动所必需的
共 8 ,第 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D.由实验可知, 使遗传物质功能的是细胞核内的染 体
4、为探究某植物对镉(Cd2+)跨膜运输的 式,在 定 Cd2+浓度的培养液中 培,设置
4组实验:对照组(Ⅰ)、加 Ca2+通道抑制剂(Ⅱ)、加 ATP 解酶抑制剂(Ⅲ)、加 K+
通道抑制剂(Ⅳ),培养 段时间后,测定叶组织中的 Cd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由图中Ⅰ、Ⅲ可知,细胞吸收 Cd2+存在主动运输
B.由图中Ⅰ、Ⅳ可知,K+通道蛋 不参与吸收 Cd2+
C.细胞吸收 Cd2+过程中,Cd2+要与 Ca2+通道蛋 结合
D.增加Ⅰ组培养液的 Ca2+含量,可能降低 Cd2+吸收量
5、绒 皂荚被誉为“ 植物界的 熊猫” ,据调查全世界仅有 6株野 绒 皂荚分布于
南岳。科研 员在保存该植物种 时对种 进 清洗、 燥等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 低温
保存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燥处理使种 中 由 与结合 的 值降低
B.保存该 物的种 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措施之
C.低温保存的原理是抑制呼吸酶活性来降低呼吸速率
D.环境氧 浓度越低种 内有机物消耗速率越
6、植物的有性 殖过程中, 个卵细胞与 个精 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与其他精 融
合。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当卵细胞与精 融合后,植物卵细胞特异表达和分泌天冬氨
酸蛋 酶 ECS1和 ECS2。这两种酶能降解 种吸引花粉管的信号分 ,避免受精卵再度与
精 融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精 卵会产 更多的种
B.防 多精 卵能保持后代染 体数 稳定
C.未受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 ECS1和 ECS2
D.ECS1和 ECS2通过影响花粉管导致卵细胞和精 不能融合
7、2019年,武汉同济医院 次使 了由 的 细胞体外定向分化获得的功能细胞来治
疗半 板损伤。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受试者接受了膝 关节腔内的 细胞注射。下列有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造 细胞是 种具有 我更新能 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群体
B.在体内,细胞分化 般是稳定的, 且是不可逆的
C.体外诱导 细胞分化的过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共 8 ,第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D. 体 细胞移植法治疗半 板损伤可避免机体发 免疫排斥反应
8、将纯合的野 与棕 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 。F1个体间相互交配,
F2代表型及 例为野 ∶ ∶ ∶ 棕 =9∶ 3∶ 3∶ 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
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9、 猎 的肌 正常对肌 萎缩为显性性状,由等位基因 D/d控制。肌 萎缩(♀)
与纯合的肌 正常(♂) 猎 交配,F1雌性个体全为肌 正常,雄性个体全为肌 萎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 F1结果能判断等位基因 D/d仅位于 X染 体上
B.F1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XDXd,雄性个体基因型为 XdY
C.F1 猎 相互交配,理论上 F2肌 正常∶ 肌 萎缩=3∶ 1
D.F1雄性个体的基因 d只能来 雌性亲本,只能传给 F2雌性个体
10、如图为某 DNA分 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是构成 DNA分 的基本单位
B.DNA复制时,④的形成不需要 DNA聚合酶
C.①和②交替排列构成 DNA分 的基本 架
D.DNA分 中碱基对⑨越多,其热稳定性越低
11、近两年各省纷纷推出了免费婚检政策, 便新婚夫妇了解双 身体健康状况,实现
优 优育。新婚夫妇 张婚检时进 了遗传咨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对遗传病进 检测和预防,在 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
的预防遗传病的产
B.遗传咨询能通过系谱图推测苯丙酮尿症、冠 病、唐 综合征等遗传病的产
C.基因检测准确性 ,可 于对胎 进 多种遗传病的诊断
D.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 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12、如图是某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及转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共 8 ,第 3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图中 A所示物质很可能是肌糖原
B.图中⑤过程 ④过程多穿过 4层 物膜
C.图示⑥过程与④过程均需载体与能量
D.图示 B物质为丙酮酸,与其 成有关的③过程同时会产 ATP
13、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 线的医护 员是最美逆 者。因 时间穿防护服 作,他们
汗流浃背,饮 受限,尿量减少。下列关于尿液 成及排放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 管和集合管对 NaCl的重吸收
B.医护 员紧张 作后 量饮 清 有利于快速恢复 —盐平衡
C.医护 员 作时 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 脑 层的抑制,排尿减少
D.医护 员 作时汗流浃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 的重吸收增加
14、叶 的脱落和蕾的开裂与离层细胞有关。研究发现:离层的产 与植物激素有关。
噻苯隆是 种 调节剂,其作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
B.噻苯隆是 种植物 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 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C.由图可知,噻苯隆是通过影响内源激素的含量来促进叶 脱落和蕾的开裂
D.若探究不同浓度的噻苯隆对叶 脱落的影响,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组
15、如图为研究者构建的某地区“ 捕 者—猎物” 模型,(图中箭头所指 向代表曲线
变化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模型可以反映捕 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变化
共 8 ,第 4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B.P3代表了捕 者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N2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 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16、某草原牧区在进 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 对单位 积内
的放牧量做了 定控制。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 )
A.实 “ 循环经济” 的原则
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 原理和协调原理
D.建 社会—经济— 然复合系统
17、制备筛选 原体的培养基时,需要在基础培养基 添加动物 清、酵 浸液、 霉
素等。多数 4~5 d 出“ 油煎蛋” 状菌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 清可以提供营养和 因 促进 原体的 和增殖
B.临床上根据菌落特征确诊是否 原体感染是 效 准确的
C.实验时 醇对实验员的 消毒效果差且有安全隐患
D.可以在筛选 原体的培养基 添加 霉素以防 杂菌污染
18、萤 的荧光素酶能催化 ATP激活的荧光素氧化发光,这 现象在 物检测和成
像 有重要的应 价值。为了解决天然荧光素酶不能 效催化 合成的荧光素 DTZ发
光的问题,研究 员采 蛋 质 程( 称为第 代基因 程)对它进 了改造。下列关于
蛋 质 程改造天然荧光素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诱变剂可定向改造天然荧光素酶的基因序列
B.改造天然荧光素酶所 的基因表达载体不需要启动 和终
C.可 PCR 法检测突变的荧光素酶基因是否翻译成蛋 质
D.改造后的荧光素酶在 定条件下催化 DTZ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 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6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 6分)
为探究远红光强度对光合作 的影响,研究 员以 势 致的某品种 幼苗为实验材
料、在固定红蓝光强度及 例(200μmol·m-2·s-1,红光∶ 蓝光=4∶ 1)的基础上,添加低强
度远红光(15μmol·m-2·s-1,L FR)、中强度远红光(130μmol·m-2·s-1,M FR)和 强度远红
光(200mol·m-2·s-1,H FR)处理,结果 下图。
共 8 ,第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注: 孔导度反映 孔开放的程度;Rubisco是催化 CO2固定形成 C3的酶。
回答下列问题。
(1)光是植物进 光合作 的能量来源,其中蓝光依靠________________(填 素名称)吸
收;同时,光还作为环境信号影响植物的 发育,其中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与 L FR处理相 ,H FR处理会使得 幼苗光合作 强度__________。据图分析,
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推测,上述实验中的 叶 素含量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 递减。 纸
层析法设计实验验证这 推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 6分)
科研 员利 化学诱变剂 EMS诱发 稻 D11基因突变,选育出 种纯合矮秆 稻突变
植株(甲)。将该矮秆 稻与正常 稻杂交,F2表型及 例为正常植株∶ 矮秆植株=3∶ 1。D11
基因的作 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BR与 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 稻细胞伸 ,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
(2)EMS诱发 D11基因发 ________(填“ 显性” 或“ 隐性” )突变,从 ________(填
“ 促进” 或“ 抑制” )CYP724B1酶的合成, 稻植株内 BR含量________,导致产 矮秆性
状。
共 8 ,第 6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3)科研 员利 EMS 选育出若 株纯合矮秆 稻突变植株( )。现将甲、 稻植
株杂交,以判断 稻矮秆性状的产 原因是与甲 稻相同(仅由 D11基因突变引起的),还
是仅由 D61基因发 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其他情况不考虑)。
①若杂交 代皆表现为正常植株,则表明 稻矮秆性状是由 D61基因发 ________(
填“ 显性” 或“ 隐性” )突变引起的。
②若杂交 代出现矮秆植株,尚不能确定 稻矮秆性状的产 原因。请进 步设计操
作较简便的实验 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 案:杂交 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 BR,分析统计植株的表型及 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植株全为________植株,则 稻矮秆性状的产 原因是与甲
稻相同;若植株全为________植株,则 稻矮秆性状的产 是仅由 D61基因发 显性
突变引起的。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 6分)
湿地被誉为“ 地球之肾” ,具有巨 的 态价值。在 河下游,两岸有宽阔的湿地,部
分被开垦为农 。因 淹等原因,有些农 法耕种 恢复为湿地(恢复地)。为了解农
、恢复地和 然湿地三种 态系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样地进 调查研究,三种样
地的调查 积相近。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各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 的 法是 。该研究区域中的 物群
落类型有 (答出 2点即可)。
( 2)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湿地恢复的 态效益体现在
(答出 2点即可)。
调查指标 农 恢复地 然湿地
植物种类(种) 8 19 25
植物盖度(%) 80 85 85
壤碳含量(g/kg) 11.15 13.74 15.32
注:盖度即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植物种类的数量、 壤
碳含量在三种样地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3)恢复地上发 的群落演替类型是 。随着演替的进 , 态系统的营养结
构也在发 变化。 般来说,在输 到某 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 %的能量能够
流到下 个营养级,未流到下 个营养级的能量包括 。
共 8 ,第 7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 1 6分)
以我国科学家为主的科研团队将 OSNL(即 4个基因 Oct4/Sox2/Nanog/Lin28A的缩写)
导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诱导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 细胞(iPS),再诱导 iPS分
化为诱导原始 殖细胞(iPGCs),然后将 iPGCs注射到孵化 2.5天的 鸡胚 管中,最终
获得具有 鸡遗传特性的后代,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CEFs是从孵化 9天的 鸡胚中分离获得的,为了获得单细胞悬液,鸡胚组织剪
碎后需 处理。动物细胞培养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 等天
然成分,以满 细胞对某些细胞因 的需求。
(2)体外获取 OSNL的 法有 (答出 1种即可)。若要在 CEFs
中表达外源基因的蛋 ,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载体中除含有 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须
有启动 和 等。启动 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
了它才能驱动 。
( 3) iPS细 胞 和 iPGCs细 胞 的 形 态 、 结 构 和 功 能 不 同 的 根 本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诱导 iPS细胞的技术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流程中 到的 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2点即可)。
共 8 ,第 8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三 物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 8 题,每题 2分,共 36分,在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项是符合题 要求的。
1、解析: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但不含藻蓝素,A错误;蓝细菌是原核 物,其细胞
中不具有细胞核,B错误;好氧细菌的 DNA和线粒体 DNA碱基序列不完全相同,这不能
持内共 学说,C错误;好氧细菌细胞膜的内侧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内膜也
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 持内共 学说,D正确。
答案:D
2、解析:肽酶 解肽链末端的肽键,最终将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答案:C
3、解析:两种伞帽的不同是因为基因不同,A错误;伞藻中的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
控制中 ,但不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C错误;由实验可知,新 出的“ 帽” 的形状只与
“ ” 的种类有关,B正确;据实验可知, 法确定 使遗传物质功能的是染 体,D错误。
答案:B
4、解析:由图中Ⅰ、Ⅲ可知,加 ATP 解酶抑制剂,叶组织中 Cd2+相对含量下降,
说明细胞吸收 Cd2+存在主动运输,A正确;由图中Ⅰ、Ⅳ可知,加 K+通道抑制剂,叶
组织中 Cd2+相对含量基本未发 改变,说明 K+通道蛋 不参与吸收 Cd2+,B正确;由图
中Ⅰ、Ⅱ可知,加 Ca2+通道抑制剂,叶组织中 Cd2+相对含量下降,说明 Ca2+通道蛋
参与吸收 Cd2+,通过通道蛋 进 跨膜转运, 需与通道蛋 结合,C错误;Ca2+与 Cd2
+竞争 Ca2+通道蛋 ,若增加Ⅰ组培养液的 Ca2+含量,可能降低 Cd2+吸收量,D正确。
答案:C
5、解析: 燥处理后,种 中 由 含量减少,结合 基本不变,故 由 与结合
的 值将下降,A正确; 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态系统多样性,保存
该 物的种 ,防 该 物灭绝,可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因此保存该 物的种 是保护物
种多样性措施之 ,B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从 降低呼吸速率,
因此低温保存的原理是抑制呼吸酶活性来降低呼吸速率,C正确;储存种 时,氧 浓度应
适量降低,以降低有氧呼吸的速率,但是过低后, 氧呼吸会增加,种 内有机物的消耗速
率不会减 ,反 增 ,D错误。
答案:D
6、解析:多精 卵会导致 代有来 卵细胞和多个精细胞的染 体,破坏亲 代之间
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因此 个卵细胞与 个精 成功融合后通常不再与其他精 融合。防
多精 卵可以保证 代遗传信息来 个精 和 个卵细胞,能保持后代染 体数 稳定,
A错误,B正确;结合题意“ 当卵细胞与精 融合后,植物卵细胞特异表达和分泌天冬氨酸
蛋 酶 ECS1和 ECS2” 可知,未受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 ECS1和 ECS2,C正确;据
题意可知,ECS1和 ECS2能降解 种吸引花粉管的信号分 ,避免受精卵再度与精 融合,
推测该过程是由于 ECS1和 ECS2通过影响花粉管导致卵细胞和精 不能融合,D正确。
答案:A
7、解析: 髓中的造 细胞是分化了的细胞,但分化程度低,分裂能 强,A错误;
在体内,分化是稳定的, 且 般是不可逆的, 旦细胞沿 定 向分化, 般不会回到原
先的状态,B正确;细胞的分化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C正确; 体 细胞具有患者的遗
传物质,故 体 细胞移植法治疗半 板损伤可避免机体发 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答案:A
8、解析: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出现野 ∶ ∶ ∶ 棕 =9∶ 3∶ 3∶ 1,
说明双显性为野 ,双隐性为棕 ,M_N_为野 ,mmnn为棕 ,只具有M或N(M_nn
共 5 ,第 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或 mmN_)表现为 或 ,A符合题意。
答案:A
9、解析:肌 萎缩(♀)与纯合的肌 正常(♂) 猎 交配,F1雌性个体全为肌
正常,雄性个体全为肌 萎缩,说明等位基因 D/d仅位于 X染 体上,属于伴 X染 体
隐性遗传。亲本肌 萎缩(♀)基因型为 XdXd,雄性个体纯合的肌 正常(♂)基因型为
XDY,F1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XDXd,雄性个体基因型为 XdY,A、B正确;F1 猎 相互
交配(XDXd× XdY),理论上 F2雌性为 XdXd∶ XDXd=1∶ 1,雄性为 XdY∶ XDY=1∶ 1,所
以肌 正常∶ 肌 萎缩=1∶ 1,C错误;亲本肌 萎缩(♀)基因型为 XdXd,雄性个体纯
合的肌 正常(♂)基因型为 XDY,F1雄性个体基因型为 XdY,Xd来 亲本雌性,只能传
给 F2雌性个体,D正确。
答案:C
10、解析:图中①与②③不是同 个脱氧核苷酸的组成部分,所以①②③不能构成 个
DNA的基本单位,A错误;DNA复制时,④的形成不需要 DNA聚合酶的催化,B正确;
①和②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分 的基本 架,C正确;DNA分 中碱基对⑨
(A—T)越多,氢键的相对含量越少,其热稳定性越低,D正确。
答案:A
11、解析: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段,对遗传病进 检测和预防,在 定的程度
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 ,A正确;系谱图主要 来分析单基因遗传病或某些多基因
遗传病,但 般不能 来分析染 体异常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冠 病是多
基因遗传病,先天性愚型是染 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基因检测准确性 ,可通过基因诊
断对胎 进 多种遗传病的诊断,C正确;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 式时应在患者家系
中调查,调查发病率则要在 群中取样,D正确。
答案:B
12、解析:肌糖原不直接 解为葡萄糖,图中 A所示物质很可能是肝糖原,A错误;
图中⑤代表氧 从红细胞到组织细胞利 的过程,需要穿过 1层红细胞膜、1层 细 管壁
细胞(2层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 6层膜,图中④代表葡萄糖从 浆进
组织细胞,需要穿过 1层 细 管壁细胞(2层膜)、1层组织细胞膜,共 3层膜,所以图中
⑤过程 ④过程多穿过 3层 物膜,B错误;图示⑥过程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
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有氧呼吸第 阶段发 在细胞质基质中, 分 葡萄糖形成
两分 丙酮酸、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能量,D正确。
答案:D
13、解析: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 管和集合管对 的重吸收,A错误;医护 作者因
时间穿防护服 作,他们汗流浃背,饮 受限,这个过程丢失了 分和 机盐,故医护
员紧张 作后应适量饮 淡盐 有利于快速恢复 —盐平衡,B错误;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
髓,排尿反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受控于 脑 层的 级中枢,当医护 员 作时 度紧张,
排尿反射受到 脑 层的抑制,使排尿减少,C正确;医护 员 作时汗流浃背,使细胞外
液的渗透压增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 的重吸收增加,排尿减少,D错误。
答案:C
14、解析:探究不同浓度的噻苯隆对叶 脱落的影响时,实验中需要设置不 噻苯隆处
理的对照组,D错误。
答案:D
15、解析:该模型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可以反映捕 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变化,A正
确;猎物数量在 N2处上下波动,故猎物 K值为 N2,C正确;捕 者数量在 P2处上下波动,
故捕 者 K值为 P2,B错误;从题图数学模型中可以看出,在 N1~N2段,猎物数量减少时,
共 5 ,第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捕 者的数量也在减少,但是当捕 者的数量减少到 定程度后,猎物的数量 不断增加;
在 N2~N3段,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时,捕 者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当捕 者数量达到 定
程度后,猎物 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D
正确。
答案:B
16、解析:进 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 要考虑 物与
环境的协调平衡,以保证 态系统的稳定,这主要体现了对 原理和协调原理的应 。
答案:C
17、解析: 原体的 和增殖需要培养基中提供营养和 因 ,动物 清可以满 ,
A正确;添加 霉素可以杀死其他杂菌,可以筛选出 原体,D正确;对实验员的 消毒需
要 70%的酒精,不能 醇,C正确;临床上筛选 原体感染,需要制备筛选 原体
的培养基,过程繁琐,且 原体菌落特征不明显,不好区分其他杂菌的菌落,运 核酸和抗
原检测是 效且准确的,B错误。
答案:B
18、解析:通过化学诱变剂可以让天然荧光素酶的基因序列进 随机突变,但化学诱变
通常是不定向的,A错误;改造天然荧光素酶所 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含启动 和终 ,
启动 是驱动基因转录的元件, 终 是指示转录终 的位置,B错误;PCR 法主要
于检测 DNA 的存在或者染 体 DNA 上是否插 的基因,检测 的基因是否翻译为
蛋 质的 法为抗原—抗体杂交,C错误;改造后的荧光素酶在 定条件下催化 DTZ发光
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正确。
答案:D
、 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64分。
19、(本题 1 6分)
解析:(1)光合 素可分为叶绿素(包括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和类胡萝 素(包括胡
萝 素和叶 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 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
还作为环境信号影响植物的 发育,其中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是光敏 素。
(2)与 L FR处理相 ,H FR处理会使得 幼苗光合作 强度减弱。根据图示分析
可知,与 L FR处理相 ,H FR处理导致 幼苗中 孔导度和细胞间 CO2浓度均增加,
但是 Rubisco酶活性降低,进 抑制 CO2固定形成 C3化合物。
(3)某同学推测,上述实验中的 叶 素含量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 递减。验
证该预测可将上述实验中的 状况相似的 幼苗分别在不同远红光强度,相同且适宜环
境条件下培养 段时间,分别取等量叶 进 研磨,利 纸层析法对叶 素进 提取分离。
如果随着远红光增加,叶 中提取出的 素带变细,则说明上述实验中的 叶 素含量
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 递减。
答案:(1)叶绿素和类胡萝 素 光敏 素
(2)减弱 与 L FR处理相 ,H FR处理导致 幼苗中 Rubisco酶活性降低,抑制
CO2固定形成 C3化合物
(3)实验思路:将上述实验中的 状况相似的 幼苗分别在不同远红光强度,相
同且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段时间,分别取等量叶 进 研磨,利 纸层析法对叶 素进
提取分离。
预期结果:随着远红光增加,叶 中提取出的 素条带变细,则说明上述实验中的
叶 素含量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 递减
共 5 ,第 3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本题 1 6分)
解析:(1)BR与 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 稻细胞伸 ,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
功能。(2)F2表型及 例为正常植株∶ 矮秆植株=3∶ 1,说明正常相对于矮秆为显性,由
此可 EMS诱发 D11基因发 了隐性突变;D11基因能控制合成 CYP724B1酶,EMS诱
发 D11基因发 基因突变后会抑制 CYP724B1酶的合成,使 稻植株内 BR含量减少,进
产 矮秆性状。(3)纯合矮秆 稻突变植株(甲)是 D11基因发 隐性突变形成的,现
将甲、 稻植株杂交,以判断 稻矮秆性状的产 原因是与甲 稻相同(仅由 D11基
因突变引起的),还是仅由 D61基因发 显性或隐性突变引起的。①若杂交 代皆表现为正
常植株,说明 D11基因能控制合成 CYP724B1酶,进 形成 BR,且 BR的受体正常,这表
明 稻矮秆性状是由 D61基因发 隐性突变引起的。②若杂交 代皆表现为矮秆,
稻矮秆性状的产 原因可能是与甲 稻相同(仅由 D11基因突变引起的),也可能是仅由
D61基因发 显性突变引起的,需要进 进 步实验来探究。若 稻矮秆性状的产 原因
是与甲 稻相同(仅由 D11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其矮秆性状形成的原因是不能合成
CYP724B1酶,导致 BR不能形成所致,这可通过给杂交 代矮秆植株苗期喷施 BR,分析
统计植株的表型及 例来判断,若植株全为正常植株,则 稻矮秆性状的产 原因与甲
稻相同;若植株全为矮秆植株,则 稻矮秆性状的产 是仅由 D61基因发 显性突变引
起的。
答案:(1)信息交流 (2)隐性 抑制 减少
(3)①隐性 ②正常 矮秆
21、(本题 1 6分)
解析:(1)样 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 法,调查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
的 法是样 法,根据题 信息可知,研究区域是农 、恢复地和 然湿地三种 态系统,
该研究区域中的 物群落类型有农 物群落( 物群落)、湿地 物群落( 然 物
群落)。
(2)由题表可知,农 恢复为湿地,植物种类数、植物盖度、 壤碳含量等均 于农
态系统,可 湿地恢复,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 候,净化 质,为迁徙 类和多种
动植物提供优良的 存场所等。
(3)群落演替类型分为初 演替和次 演替,恢复地上发 的群落演替类型是次 演
替; 态系统中能量的输 、传递、 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般
来说,在输 到某 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 10%~20%的能量能够流到下 个营养级,未
流到下 个营养级的能量包括未利 的能量、该营养级 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利
的能量。
答案:(1)样 法 农 物群落、湿地 物群落
(2)蓄洪防旱,调节区域 候
(3)次 演替 10%~20 未利 的能量、该营养级 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利
的能量
22、(本题 1 6分)
解析:(1)动物细胞培养时,鸡胚组织剪碎后需 胰蛋 酶处理,以获得单细胞悬液。
动物细胞培养时 般需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 清等天然成分,以满 细胞对某些细胞因
的需求。(2)OSNL为 的基因,体外获取 的基因可通过 PCR技术 量扩增或通过
合成法来合成。基因表达载体中除 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 、终 、复制原点和标记
基因等。启动 是 段有特殊结构的 DNA 段,位于基因的 端,它是 RNA聚合酶识别
共 5 ,第 4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 质。(3)据图
可知,由 iPS细胞诱导形成 iPGCs细胞经过了细胞分化,该过程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导致其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诱导 iPS细胞的技术是
将已经分化的细胞诱导为类似胚胎 细胞的 种细胞(iPS),再诱导 iPS分化为诱导原始
殖细胞(iPGCs)的技术,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的 个细胞的细胞核移 去核的卵
细胞内,使这个重组的细胞发育为胚胎,继 发育为动物个体的技术。(5)由图可知,该实
验流程中将OSNL基因导 鸡胚成纤维细胞利 了基因 程技术,诱导多能 细胞过程利
了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
答案:(1)胰蛋 酶、胶原蛋 酶等 动物 清
(2)PCR技术、 合成法 终 RNA聚合酶 的基因转录出 mRNA,最终
表达出所需要的蛋 质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诱导 iPS细胞的技术是将已经分化的细胞诱导为类似胚胎 细胞的 种细胞(iPS),
再诱导 iPS分化为诱导原始 殖细胞(iPGCs)的技术,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的 个
细胞的细胞核移 去核的卵 细胞内形成重组细胞,使这个重组的细胞发育为胚胎,继 发
育为动物个体的技术
(5)基因 程、动物细胞培养
共 5 ,第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