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第12章盐(答案)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第12章盐
(共16题)
一、选择题(共12题)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磷、含钾、含锌的无机盐 B.含氮、含硼、含锌的无机盐
C.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D.含磷、含硼、含钾的无机盐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
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下列广告语中,没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A.推一牌纯净水非常纯净,不含任何化学物
B.源自然化妆品很纯净,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草莓饮料是纯天然的,不含任何离子
D.家嘉牌化肥含磷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关于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是金属单质, 是酸,则 和 必定有一种是盐
B.若生成物 和 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C.若 是单质、 为化合物,则 和 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D.若 、 各取 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 、 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
关于化学肥料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复合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肥的混合物
B.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氮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叶色浓绿
D.长期施用硫酸铵会使土壤板结酸化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
B. 向盛有少量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向盛有一定质量稀 和稀 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 溶液
如图所示,实验室里有三瓶标签模糊的无色溶液:稀盐酸、石灰水、食盐水。下列提供的实验试剂中,能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 B.镁条 C. 粉末 D. 溶液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丁可以转化为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 B. C. D.
现有 、 的固体混合物,与 的稀 恰好完全反应,形成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A. B. C. D.
如图中“—”表示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要求的是
A. B. C. D.
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 和盐酸快速全部推入,用压强传感器测得一段时间内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先后推入目的是先后与 反应
B.气压变小的原因是 和 溶液发生反应
C. 段压强不变是因为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段压强变大是因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二、综合题(共4题)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 选择合适的物质按要求填空(填化学式):烧碱 硝酸钾 氢氧化镁 硫酸铜
i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ii 可用于造纸、精炼石油。
iii 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iv 可用于作复合肥料。
(2)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i 电镀前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 。
ii 城市家庭中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做燃料: 。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 外,还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小茜和小明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 [查阅资料]
资料一:已知复分解反应 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为 的下列六种溶液的 大小情况:
表中 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既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2) 资料二:常见干燥剂有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④生石灰⑤五氧化二磷
[实验探究]小茜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i 制备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还有的杂质是 。
ii 上述装置中, 是 溶液, 溶液可以吸收 。
iii 上述装置中, 物质的名称可能是 。
iv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 失效,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下图是煤的精炼和综合利用的流程图。
(1)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填序号)。
A.臭氧层空洞 B.沙尘暴 C.雾霾 D.酸雨
(3) 脱硫时生成石膏(),发生的总反应为:,则 的化学式为 ,操作 的名称是 。
(4) 溴乙烷()在一定条件下能脱去溴化氢()分子,同时生成乙烯()该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称为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③也属于消去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如图为酸、碱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 、 、 、 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回答:
(1) 、 、 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填字母编号)。
(2) 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 的类别是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
1. 【答案】C
【解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等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中的无机盐为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含磷的无机盐刺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含钾的无机盐促进植物茎秆健壮。
故选C。
2. 【答案】B
【解析】A、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具有氧化性,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灰石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备生石灰(氧化钙的俗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 【答案】D
4. 【答案】A
【解析】A、若 是金属单质, 是酸,生成盐和氢气,则 和 必定有一种是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生成物 和 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不一定是酸和碱,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 是单质、 为化合物,则 和 中不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 、 各取 混合,使其充分反应,若 或 其中一种有剩余,则 、 质量的总和不一定等于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5. 【答案】A
6. 【答案】D
【解析】A、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最后不会减少到零,故A错误;
B、酸在稀释的过程中,酸性减弱, 值会逐渐增大,只会无限的接近 ,但是不会越过 ,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质量随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会逐渐增大,故C错误;
D、向盛有一定质量稀 和稀 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 溶液, 溶液会先与 反应,然后 溶再与盐酸反应,所以随着物质的加入,沉淀的质量不断增加,一直到稀硫酸反应完毕,故D正确。
故选:D。
7. 【答案】D
8. 【答案】B
【解析】A、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锌粉能与过量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能与适量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9. 【答案】D
10. 【答案】C
【解析】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镁元素完全转化到反应生成的硫酸镁中,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设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
,
。
故选C。
11. 【答案】A
【解析】A、盐酸能与锌和铝反应,硫酸也可以与锌和铝反应,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锌能与氯化铜反应,符合图示要求;
B、碳能与氧化铜和氧气反应,氧化铜能和硫酸反应,硫酸和氧气不反应,丁与丙反应一步不符合图示要求;
C、盐酸能和氯化镁不反应,乙与戊反应一不符合图示要求;
D、硝酸钠和氢氧化钙、盐酸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丁与丙反应一步、乙与丙反应一步不符合图示要求。
12. 【答案】B
【解析】A、两种溶液先后推入目的分别氢氧化钠溶液与 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吸收,气压变小的原因是 和 溶液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 段压强不变,是因为加入的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 段压强变大,是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二、综合题(共4题)
13. 【答案】
(1) i
ii
iii
iv
(2) i
ii
【解析】
(1) i 是弱碱,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iii 可以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v 中含氮元素,钾元素,可作为复合肥料。
(2) i 铁锈的成分是 , 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答案】
(1) D
(2) i 、 、和水蒸气
ii 硫酸铜; 、 等酸性气体
iii 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iv 偏高
【解析】
(1) 由信息可知酸性强的酸能制取酸性弱的酸,因 的酸性比硫酸酸性弱,故错误。
(2) i 因大理石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加入盐酸后可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含有 、 和水蒸气。
ii 根据除杂的要求及题目信息,除去 时可选用 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 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iii 物质用于干燥制得的 ,可选用无水 或五氧化二磷,碱石灰、生石灰也能作干燥剂,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不可用。
iv 若氯化钙失效会使水分干燥不彻底,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使质量偏大,质量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15. 【答案】
(1)
(2) D
(3) ;过滤
(4)
【解析】
(1) 反应①是高温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根据 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的化学式为 ,操作 实现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实验室中该操作为过滤。
(4) 根据“溴乙烷()在一定条件下能脱去溴化氢()分子,同时生成乙烯(),该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称为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得看出消去反应是在第一个碳原子上失去一个氢原子,第二个碳原子上失去 ,由于反应③也属于消去反应,结合乙醇的结构 ,参照消去反应的特点,第一个碳原子上失去一个氢原子,第二个碳原子上失去羟基,即得到一分子的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 【答案】
(1) 、
(2) 盐
【解析】
(1) 、 、 分别是氢氧化铜、二氧化碳和盐酸,氢氧化铜能被硫酸溶解而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 可以;二氧化碳可以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所以 也可以;盐酸不与硫酸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择 、 。
(2) 碳酸钠能与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 属于盐。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