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原创模拟预测卷(五)(答案)

试卷类型:C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原创模拟预测卷(五)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春秋战国时期,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存在着区域差异,这一差异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为改变这种状况,秦始皇 ( )
A.设立郡县制 B.建立皇帝制度 C.统一文字 D.颁布“推恩令”
2.对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反映了春秋时期冶铁技术提高
B.②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C.③反映了顾恺之高超的绘画成就
D.④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求婚使者的场景
3.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治之”之财的措施是 ( )
A.将禁军将领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
B.实行“重文轻武”
C.设置副丞相,分化宰相事权
D.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
4.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5.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1971年,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对此,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美国认为的“最惨重的失败”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D.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7.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说明 ( )
①中国历史发生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迈向社会主义
②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1992年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不断探索,1992年后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亮光。这是因为这一年我国 ( )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明确了实施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
D.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9.如果去下图地区旅游,游客能够看到的世界著名历史遗迹是 ( )
A. B.
C. D.
10.读下图,可以表明 ( )
19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英国拥有广阔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欧美列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11.“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广泛应用,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开辟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
A.特点是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使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D.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12.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D.“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汉代海上航路贸易图 图B 宋代海外贸易图
(1)图A汉代海上航路的起点处①是_________(地名);(1分)图B宋代海外贸易图中的②处_________(地名)(1分)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清朝实行_________政策(1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_________”,(1分)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材料二:郑和西航(1405-1433年),共七次,并且越过了赤道。郑和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原因有以下数点: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外地理知识日渐丰富;明朝经济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和发展,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明太祖时国家初建,明成祖时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
(2)依据材料二,归纳郑和成功远航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下西洋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2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海陆交通发展的认识。(2分)
14.(11分)阅读下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指出图A人物为实现“新旧世界交往”所作的贡献。(1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交往”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旧世界交往”产生的意义。(1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①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B中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1分)依据材料二,描述工业革命扩展的空间范围。(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材料三
②图C反映了德国分裂,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1分)依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1分)列举美国“拯救”西欧的史实。(2分)
(3)冷战后世界格局朝着哪一趋势发展?(1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大西洋地区格局变化的认识。(2分)
15.(15分)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围绕“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五口通商】
材料一:在获得极低的税率和协定关税这一特权后,西方商人仍不满足,在进出口贸易中建无忌惮地走私并偷税漏税。鸦片战争结束后一段时间,广州依然是对外贸易的中心。但从1840年以后,来到上海贸易的西方商船持续增加。1853年,上海贸易所占份额迅速上升到62.1%,广州则剧降至37.9%。
——摘编自张海鹏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使西方获得“极低的税率和协定关税”的条约。(1分)分析协定关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曲折发展】
材料二
指出图A企业是在哪一思潮下创办的?(2分)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
【迈出步伐】
1952-1957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变化情况表
项目 货运量 (万吨) 货运周转量 (亿吨公里) 客运量(万人)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952年 31516 762 24518 248.4
1957年 80356 1810 63821 496.3
1957年是1952年的% 255.0 237.5 260.3 199.8
(3)分析材料三所示时期促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分)结合所学知识,用交通成就说明运输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分)
【高质量发展】
材料四: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
——摘自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原因。(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呢的认识。(2分)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原创模拟预测卷(五)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B A C B D A C C B
13.(1)南海;(1分)泉州;(1分)闭关锁国;(1分)智慧宫(1分)
(2)原因:宋元以来造船业、航海技术的进步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海外地理知识的丰富;明朝经济的发展,实力雄厚;政府的鼓励,扩大对外关系的需要。(2分)
作用:是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互相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2分)
(3)认识:国家统一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前提;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密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就必须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对外开放促进文明发展进步,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2分)
14.(1)贡献:发现”了美洲,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海上航线。(1分)特点:以欧洲为主导;具有征服与殖民的性质;交往的内容丰富多元。(答出任意点即可得2分)意义:破坏了美洲的文化;使欧洲与美洲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形成了大西洋经济体系;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2)①动力来源:内燃机。(1分)空间范围:由大西洋沿岸向欧洲和美洲内陆扩展。(1分)
历史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的确立和扩展: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促进了欧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文向垄断资本主文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②标志:欧洲冷哉时峙的局面基本形成。(1分)原因: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西欣各国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史实:实施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歌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出任意-点即可得2分)
(3)趋势:世界朗看多极化趋势发展。(1分)认识:大西洋地区格局的变化与资本主文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大西洋地区主要资本主文国家进一步集团化;大西洋地区格局受到大国主导。(符合题意,脱点正确,言之有理,各出任意-点即可得2分)
15.(1)条约:《南京条约》(1分)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思潮:实业救国思潮。(2分)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极少;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关键因素: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进行三大改造,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实施“一五”计划,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说明: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宝成、鹰厦铁路的建成极大增强了东西部的运输能力;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4)原因:“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推动;新发展理念的施行;中共十八大以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认识:民族独立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坚持改革开放总政策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023年陕西省中考历史原创模拟预测卷(五)(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