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1--8题每题1分,9-23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近来,“卡皮巴拉”成了网络上情绪稳定的代名词。实际上,“卡皮巴拉”是水豚的英文单词的中文谐音。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出与水豚有关的生命系统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 )
①心脏②血液③红细胞④一只水豚⑤血红蛋白⑥寄生在水豚身上的病毒⑦一片湿地上的所有水豚⑧一片湿地中的所有动物⑨一片湿地⑩一片湿地中的所有生物
A.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⑤⑥③②①④⑦⑩
C.③②①④⑧⑩⑨ D.⑤③②①④⑦⑩⑨
2.卟啉单胞菌属细菌是一种小型厌氧革兰氏阴性球菌,作为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存在于人类的口咽部。这种菌群在维护正常口气和舌苔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卟啉单胞菌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与人类的相同
B.卟啉单胞菌的细胞中线粒体也含有四层磷脂分子
C.卟啉单胞菌利用人类口咽部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菌体蛋白
D.卟啉单胞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增殖速率加快
3.健美运动员比赛时“凹造型”主要是展示“精干”的肌肉线条,在备赛过程中通过脱水(少喝水、减少钠的摄入)、消耗皮下脂肪以及“充碳”等方法让肌肉线条更加丰盈。其中“充碳”的实质就是让肌细胞储备大量糖原,1g糖原可以吸收3-4g水,通过糖原吸水使肌肉块更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极度减少钠的摄入,可能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等不良反应
B.运动员皮下脂肪中的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
C.“充碳”时运动员摄取大量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肌肉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合成肌糖原
D.糖原吸水与糖原是亲水性物质有关,吸取的水分有一部分形成结合水
4.骆驼奶粉具有杀菌作用,这种杀菌作用主要得益于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乳铁蛋白和维生素C,两者共同作用,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食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属于固醇
B.向骆驼奶粉中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可出现紫色
C.沸水冲泡可导致乳铁蛋白变性,营养价值降低
D.骆驼奶粉中的乳糖含量无法用斐林试剂准确测定
5.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标记人细胞表面的③,证明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细胞膜上存在糖蛋白和糖脂,称为糖被
C.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④有关
D.病毒能够入侵人细胞说明该细胞膜已经丧失了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
6.下图为高等动物胰腺中某种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若原料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则图中具膜结构a、b、c都能检测到某些放射性大分子物质
B.从图可知,呼吸酶和解旋酶的形成可能不经过高尔基体
C.⑧过程的产物可能是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或某些消化酶,其分泌过程需要c供能
D.据图分析,细胞膜上钠钾泵的形成过程依次是⑤⑥⑧
7.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数字代表不同的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④
B.没有⑨的可能是植物细胞,具有⑩的一定是动物细胞
C.图中标号没有生物膜的细胞结构有⑥⑦⑩
D.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上起重要作用,但不影响细胞的运动
8.下图表示某真核细胞细胞核及其周围物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是黑藻的叶肉细胞
B.内质网膜除了与核膜直接相连,还可以与高尔基体膜间接联系
C.核孔是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中间纤维具有选择性
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两种物质
9.蔬菜在种植时需要吸收水和无机盐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大型超市里的蔬菜货架上往往带有喷水装置,可以定时喷出水雾,防止蔬菜失水,保持蔬菜挺拔、舒展的姿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机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B.水分子进入植物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参与
C.新鲜蔬菜叶肉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D.喷水能防止蔬菜萎蔫,缺乏能量会影响细胞吸水
10.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一种渗透作用装置。图3是另一种渗透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这两个装置所用的半透膜都不能让蔗糖分子通过,但可以让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3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则开始时浓度大小关系为Ma>MA,达到平衡后Ma>MA
B.图2中,若A为0.3g/mL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则平衡后A 侧液面与B侧液面一样高
C.图3中,若每次平衡后都将产生的水柱h移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h将会越来越小
D.若图1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则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11.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有关。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带电荷的离子和有机小分子通常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B.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C.氧气浓度适当提高会促进羊成熟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D.分子或离子跨膜运输时均需要与转运蛋白结合
12.协同转运是一种常见的跨膜运输方式,例如葡萄糖利用储存在Na+浓度梯度中的能量进入细胞(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K+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B.Na+出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C.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也可转运Na+ D.葡萄糖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13.如图表示培养液中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K+
B.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细胞大量排出K+
C.曲线bc、fg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
D.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
14.图表示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能量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酶促反应,曲线b代表非酶促反应 B.AD段可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C.AC段表示没有酶催化下化学反应所需能量 D.相同反应物浓度下,有酶催化产物浓度更高
15.下图为某酶促反应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酶最适温度在25℃~45℃之间,60℃时已失活
B.增加底物浓度会使酶的活性升高,t2、t3两点将左移
C.若在45℃条件下提高酶浓度,总产物生成量将增加
D.t1~t2时间段,25℃条件下的平均反应速率比45℃的快
16.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和ATP的组成元素一定不相同 B.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不能合成酶和ATP
C.ATP的合成与水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D.酶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都伴随ATP的水解
17.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pH为3时酶的活性小于pH为9时酶的活性
②.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
③.实验的自变量是1h后淀粉剩余量,因变量是pH
④.应先将各组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pH值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匀
⑤.1h后若将pH为13的试管的pH调至7,则其淀粉剩余量基本不变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8.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麦芽糖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
B.利用过氧化氢探究酶的高效性,因作用机理不同,加酶组比加FeCl3组产生的气体量多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为:加底物→加酶→混匀→调pH→观察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碘液试剂设计实验
19.新鲜菠萝肉中的菠萝蛋白酶使人在食用过程中产生刺痛感。研究发现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菠萝蛋白酶能水解菠萝肉中的纤维素助消化
B.20℃处理和80℃处理对菠萝蛋白酶结构的影响不同
C.100℃处理后的菠萝蛋白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呈蓝色
结合实验结果,建议食用前用40℃的水浸泡菠萝
20.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
A.CO2从外界进入人体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 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21.酶和ATP都是细胞代谢所需要的物质,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能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能催化化学反应
B.可用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反应,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腺嘌呤可以存在于DNA、RNA、ATP和某些酶分子中
D.活细胞内酶的合成不需要ATP供能,ATP的水解需要酶的催化
22.图示为ATP的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五碳糖为核糖,A为腺苷
B.“γ”位的磷酸基团可脱离与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蛋白磷酸化
C.“α”和“β”位之间的特殊化学键断裂后可形成RNA的基本单位
D.细胞的吸能反应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23.下图甲表示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蔗糖酶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温度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 ℃,F点都将下移
D.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蔗糖酶是否将蔗糖催化分解
二、不定项选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答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5分,有错选的得0分。)
24.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不同的抑制剂抑制酶活性的原理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图2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剂Ⅱ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
B.抑制剂Ⅰ与底物竞争结合位点,不改变酶的结构
C.抑制剂Ⅱ能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
D.无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大而增大
25.麦胚富含营养,但由于含有高活性脂肪酶与不饱和脂肪酸,极易酸败变质。为了延长麦胚贮藏期,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无机盐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
B.对照组和实验组必须设置相同的温度和pH
C.不同浓度的NaCl均可以降低脂肪酶的活性
D.KCl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最小,是延长麦胚贮藏期的最佳选择
26.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逐渐降低,尿素含量逐渐上升
B.据结果推测,尿素可能为氨基酸进入细胞后的代谢产物
C.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鼠肝细胞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D.细胞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有差别,主要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7.为探究无土栽培问题,有人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幼苗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某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配制的完全培养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合适,幼苗即可健壮生长
B.据图1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
C.据图1推测,可能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的载体平均数量比番茄多
D.图2中A~B段,限制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氧气浓度和载体数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8.(14分)如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题中[ ]填写图内指示结构的字母)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
(2)若图乙是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其吸收氨基酸为图示 (填字母)所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图乙中a、b、c、d四种方式中受氧气浓度影响的有 (填字母)。
(3)若图乙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人在饮酒时,酒精是通过[ ] 方式进入细胞的。
(4)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葡萄糖协助扩散所需要的蛋白质,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5)图甲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 ,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 。
(6)已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而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①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第二步: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a.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
b.若 ,则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9.(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相关实验,图甲是小组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图乙是将该实验中观察到的某个细胞的原生质体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的曲线(原生质体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 的分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从自身结构分析原因是 。若进行后续实验,滴加清水细胞并未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可能的原因是 。
(2)若图甲中的③和⑤环节时间充足,则在④环节中,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应处于图乙中的 段 (用字母表示)。图乙曲线中ab段下降和cd段上升的原因分别是 。
(3)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会 (“增强”或“降低”)。如果图甲中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请在图乙中画出观察到的一个细胞的原生质体大小变化情况 。
(4)如果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替代蔗糖溶液,则可以省略图甲中的 (用图中序号表示)环节,仍可看到与图乙一致的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
30.(12分)多酶片是一种复方制剂,它主要是由胰酶(包括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在小肠中发挥作用)、胃蛋白酶复合而成的一种药物,其结构和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
【性状】:本品为肠溶衣与糖衣的双层包衣片。【适应症】: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注意事项】:本品在酸性条件下易破坏。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多酶片能够帮助消化道内食物快速消化,主要与酶的 (填酶的特性)有关。
(2)多酶片的糖衣以糖浆为主要包衣材料,能溶于胃液;肠溶衣为一层特殊包裹物质,能保护其在胃部不被破坏。据此推测糖衣内包裹的是 酶,肠溶衣内包裹的是 酶。为充分发挥多酶的作用,在口服时应 (填“整片吞服”或“嚼碎服用”)。
(3)为了探究温度对多酶片中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班级在课堂上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材料用具:多酶片,鸡蛋清,pH=2的盐酸,pH=8.5的缓冲溶液,蒸馏水,恒温水浴箱等;实验步骤:
①制备胃蛋白酶溶液和蛋白液:取10多片多酶片,加入500mLpH为 的盐酸中,待糖衣溶解后取上清液;将50mL鸡蛋清加500mL水搅匀后蒸10min,用纱布过滤得到白色浑浊液。
②使恒温水浴锅保持在某预设温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步骤①中制备的胃蛋白酶溶液和1mL蛋白液,保温3min后再 保温,记录蛋白液变澄清所用的时间。
③其他待测温度重复进行上述实验,直至完成全部温度下的测定与记录。
④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时间/min 3 3 3 2.5 2 2 3 4 5 6 9 15 30min内一直未变澄清
a、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该多酶片的最适温度在 之间,30min一直未变澄清的原因可能是 。
b、有同学质疑该实验测定的不一定是胃蛋白酶的活性,理由是:多酶片中还含有胰蛋白酶。你支持他的观点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
31.(13分)为保证市民的食品安全,执法人员会使用ATP荧光检测系统对餐饮行业中餐具等用品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萤火虫尾部发光器发光的原理。请据图回答:
(1)图a为萤火虫尾部发光器发光原理,据图分析可知萤火虫能够发光是由于萤火虫腹部细胞内 的 催化荧光素反应,从而放出光子而发出荧光,催化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由 水解直接提供。
(2)图b中的荧光检测仪可检测上述反应中荧光强度,从而推测微生物含量。该仪器可用作检测微生物含量的前提包括 。
①细胞中储备的ATP非常多;②所有生物活细胞中都含有ATP;③不同细胞中ATP浓度差异不大;④荧光强度与ATP供应呈正相关;⑤试剂与样品混合后发荧光属于放能反应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为保证该反应顺利进行,检测试剂中除了荧光素酶外,至少应有 。
根据酶的特性,检测试剂应在低温保存,使用时再恢复至常温,原因是 。
(3)严谨的检测操作才能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执法人员检测前通常会带上无菌手套,主要是为了避 免 导致检测到的微生物含量偏 。检测时用拭子反复擦拭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进而更准确地检测出ATP的含量,因为ATP产生于 。
(4)为避免太空环境引起微生物变异,威胁到宇航员的健康,火箭发射前可用ATP荧光检测系统对太空舱进行卫生检测,此时警戒值应 (填“上调”、“下调”或“不变”)。
(5)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大脑思考、生物发电、主动运输、物质合成、肌肉收缩等。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使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 发生变化,活性改变,从而参与各种化学反应。
(6)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处于 中、这种功能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 。(共4张PPT)
1-5 AABDC 6-10 BCBCD
11-15BADCD 16-20CCDBC
21-23 CAB 24BC 25CD
26ABC 27AD
28(14分)
(1)原生质层
(2) a a、d
(3)b自由扩散
(4) 等于 低于
(5) 协助扩散 蛋白质
(6) 乙组细胞降低O2浓度,抑制细胞呼吸,其他条件都相同 (2分)
不是主动运输 (2分)
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2分)
29(11分)
(1) 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2) ac ab段植物细胞失水,cd段植物细胞吸水
(3) 增强 (2分)
(4) ⑤⑥ 植物细胞在失水的同时吸收KNO3溶液中的K+和NO3-,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当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2分)
30(12分)(1)高效性
(2) 胃蛋白 胰蛋白 整片吞服
(3) 2 混合 52℃~53℃ (2分) 胃蛋白酶已失活 (2分)
不支持,pH=2的环境中胰蛋白酶(或胰酶)已失活(2分)
31(13分)(1) 荧光素酶 ATP
(2) ②③④ 荧光素、氧气 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较低,且酶的分子结构较稳定
(3) 杂菌污染 高 细胞内
(4) 下调
(5) 磷酸化 空间结构
(6) 动态平衡 生物界的统一性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