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基因的传递规律(测试)(学生版+解析版)
第五单元 生态的传递规律
测试卷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15小题为单项基础题,每题2分,16-20小题为不定项巩固提高题(少选错选不得分),每题4分,共50分)
1.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生态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下图为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些生态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的所有生态均会同时表达
B.短硬毛性状只会出现在雌性果蝇中
C.该图说明生态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朱红眼和白眼生态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B
【分析】1、生态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生态,生态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等位生态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生态。
【详解】A、由于生态的选择性表达,染色体上的所有生态并不会同时表达,A正确;
B、图为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些生态的示意图,由于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短硬毛性状也会出现在雄性果蝇中,B错误;
C、该图显示果蝇多种生态在一条染色体上,说明生态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生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二者不是等位生态,不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B。
2.水稻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现有一株抗病(A)雄性不育系水稻植株,将其与感病(a)水稻植株杂交,子代中抗病和感病植株各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过程中需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B.感病植株上所结籽粒的生态型为aa
C.母本能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D.子代有两种生态型且杂合子占1/2
【答案】A
【分析】用隐性的感病(a)植株作父本,显性的抗病(A)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抗病和感病植株各占1/2,这属于测交实验,因此亲代父本生态型为aa,母本生态型为Aa,后代抗病个体 的生态型为Aa,感病个体的生态型为aa。
【详解】A、由于母本为雄性不育系,故不需要对其进行去雄处理,A正确;
B、由于抗病(A)是雄性不育系水稻植株,因此感病植物作母本时只能自交,因此感病植株上所结籽粒的生态型为aa,B正确;
C、根据后代中抗病:感病=1:1可知,母本为Aa,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a=1:1,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亲本的生态型为Aa和aa,故后代中Aa:aa=1:1,其中杂合子占1/2,D错误。
故选A。
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不属于假说的内容
B.孟德尔假说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测交实验结果出现两种表型比例为1:1的现象,属于演绎推理
D.“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均为高茎”属于实验验证
【答案】A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包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包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④实验验证;⑤得出结论。
【详解】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A正确;
B、生物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一般远低于雄配子数量,B错误;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实验验证,测交实验结果出现两种表型比例为1:1的现象,是检验演绎推理的实验验证,C错误;
D、“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均为高茎”属于实验现象,由此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F1总是高茎”,D错误。
故选A。
4.人眼的虹膜褐色(A)对蓝色(a)为显性,相关生态位于常染色体上。一个褐眼男人(这个男人母亲是蓝眼)与一个蓝眼女人结婚,这对夫妇生出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6 D.1/8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人眼的虹膜褐色(A)对蓝色(a)为显性,相关生态位于常染色体上,遵循生态分离规律,因此,蓝眼女人的生态型为aa;由于褐眼男人的母亲是蓝眼(aa),所以褐眼男人的生态型为Aa。
【详解】ABCD、根据题意,人眼的虹膜褐色(A)对蓝色(a)为显性,相关生态位于常染色体上,遵循生态分离规律,因此,蓝眼女人的生态型为aa,由于褐眼男人的母亲是蓝眼(aa),所以褐眼男人的生态型为Aa,则一个褐眼男人(这个男人母亲是蓝眼)与一个蓝眼女人结婚,即Aa×aa,子代为1/2Aa(褐眼)、1/2aa(蓝眼),故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1/2,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紫色和米黄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生态 B/b 和 R/r的控制。B生态控制合成的酶B催化红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R生态控制合成的酶R催化红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米黄色物质,但当B生态存在时,R生态不能正常表达。让该植物的某紫花植株自交,F 中紫花:米黄花:红花=10: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生态型相同
B.对该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及套袋处理
C.F 中出现该表型比的原因是bR 的雌配子致死
D.该实例可说明生态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A
【分析】题意分析,大豆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生态B和b,R和r控制,”可知两对等位生态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由信息“其中B生态控制的酶能催化红色的前体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R生态控制的酶能催化红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米黄色物质,当B生态存在时,R生态不能正常表达,B__R__和B__rr表现为紫色,生态型共6种;bb R__表现米黄色,共2种;bbrr表现为红色,自然群体中红色都是该生态型,A正确;
B、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则不需要去雄,直接套袋即可,B错误;
C、“紫色的大豆植株进行自交,其自交后代F1植株的花色为紫色∶米黄色∶红色=10∶1∶1”,说明亲本生态型为BbRr,后代中致死的生态型为bbRr、bbRR、BbRR、BbRr,由此推断致死原因是br生态型的雌雄配子致死,C错误;
D、该实例可说明生态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
故选A。
6.小麦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生态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生态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有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生态型为AaBbcc的个体表型相同的概率是( )
A.6/64 B.11/64 C.15/64 D.20/64
【答案】B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小麦粒色的深浅与其含有的显性生态的数量有关,即含有显性生态的数量越多小麦粒色越深。据此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按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将Fl自交(AaBbCc×AaBbCc)分解为3个分离定律问题,即Aa×Aa、Bb×Bb、Cc×Cc,求出每一个问题子代的生态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如AA、Aa、aa依次占1/4、1/2、1/4),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此法“化繁为简,高效准确”。
【详解】已知小麦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生态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生态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则小麦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的生态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二者杂交得到的F1的生态型为AaBbCc;Fl的自交后代中,与生态型为AaBbcc的个体表型相同(即只含两个显性生态的个体)的概率是1/4AA×1/4bb×1/4cc+1/4aa×1/4BB×1/4cc+1/4aa×1/4bb×1/4CC+1/2Aa×1/2Bb×1/4cc+1/2Aa×1/4bb×1/2Cc+1/4aa×1/2Bb×1/2Cc=15/64,即C正确,ABD错误。
故选B。
7.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生态型YR的卵细包和生态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产生的精子中,生态型为YR和生态型为yr的比例为1∶1
D.生态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包可能自由组合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生态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为Y_R_:Y_rr:yyR_:yyrr=9:3:3:1。
【详解】A、F1个体能产生YR、yr、Yr、yR4种配子若干个,比例为1:1:1:1,A正确;
B、F1产生生态型YR的卵数量比生态型YR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B错误;
C、F1产生的精子中,共有YR、yr、Yr和yR4种生态型,比例为1:1:1:1,C正确;
D、生态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自由组合;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包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D错误。
故选B。
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模拟等位生态的分离,发生在过程②中
B.上述4个小桶内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雌雄配子数量比例为1∶1
C.上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不一定相同,且抓取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处
D.乙同学经过多次抓取小球实验后,统计得到的ab组合概率一定为1/4
【答案】A
【分析】题图分析,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用Ⅰ、Ⅱ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 雄生殖器官,Ⅰ、Ⅱ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Ⅲ、Ⅳ小桶的彩球可以模拟生态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由题意可知,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该过程中模拟了等位生态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其中等位生态的分离发生在②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
B、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生态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即图中Ⅰ、Ⅱ两桶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由于雌雄配子的数量是不相等的,且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因此,上述4个小桶内小球的数量Ⅰ、Ⅱ可以不相同,Ⅲ、Ⅳ代表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其中小球的数量一定相等,B错误;
C、题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模拟杂合子个体的性器官产生的配子比为1∶1。抓取的小球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处,以保证每个桶中模拟的配子比例始终保持1:1,C错误;
D、乙同学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的自由组合,若统计数量足够多,则统计得到的ab组合的概率约为1/4,D错误。
故选A。
9.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存在从深红到白色等一系列颜色,经研究发现该植物花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生态(A、a、B、b)控制,其中两种显性生态以累加效应来增加色素使颜色加深,且每个显性生态的遗传效应相同,某深红(AABB)与白色(aabb)亲本杂交,F1全是中红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花色共有5种
B.该植物的中红花色个体有3 种生态型
C.在自然情况下种植全部F1,产生的F2里中红个体占3/8
D.A 与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但碱基数目一定相同
【答案】A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生态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自由组合。
【详解】A、两种显性生态以累加效应来增加色素使颜色加深,且每个显性生态的遗传效应相同,控制该植株的花色的生态型可以含有4个显性生态、3个显性生态、2个显性生态、1个显性生态,0个显性生态,故该植物的花色共有5种,A正确;
BC、分析题意,某深红(AABB)与白色(aabb)亲本杂交,F1全是红个体,F1的生态型为AaBb,由此可知红色花的生态型含有两个显性生态,则该植物的中红花色个体有3种生态型(AAbb、AaBb、aaBB),在自然情况下种植全部F1,产生的F2里中红个体占1/4×1/4+1/2×1/2+1/4×1/4=3/8,BC正确;
D、A与a是等位生态,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和碱基数目均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A。
10.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生态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①: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
实验②: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
A.实验①就能说明控制叶形的生态在X染色体上
B.仅根据实验②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C.实验①和实验②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生态型相同
D.实验②子代雌、雄植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
【答案】B
【分析】题意分析,实验1和实验2分别利用阔叶和窄叶植株进行正反交,两个实验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不一致,可判断控制叶型的生态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又实验2亲本有阔叶和窄叶,后代全为阔叶,说明阔叶为显性性状,综合分析可知控制该性状的生态位于X染色体上,且阔叶对窄叶为显性。
【详解】A、实验1结果显示,后代雌、雄性状表型不同,表现为交叉遗传,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叶形的生态在X染色体上,A正确;
B、实验2结果显示,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子代均表现阔叶,说明阔叶对窄叶为显性,B错误;
C、分析实验1、2结果可知,若相关生态用B/b表示,则实验1的亲本生态型为XbXb、XBY,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生态型是XBXb,实验2亲本的生态型为XBXB、XbY,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生态型也是XBXb,所以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生态型相同,C正确;
D、实验2亲本的生态型为XBXB、XbY,子代个体的生态型为XBXb、XBY,F2中的雌性植株均表现阔叶,D错误。
故选B。
11.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若某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的女儿一定是棕色牙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遗传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其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子女都可能患病
D.其儿子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
【答案】B
【分析】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生态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详解】A、因父亲患病,母亲正常,生出的女儿一定患病,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错误;
C、若用A、a表示相关生态,其女儿的生态型为XAXa,正常男子的生态型为XaY,其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子女都可能患病,C正确;
D、其儿子的生态型为XaY,与正常女性(XaXa)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0,D错误。
故选B。
12.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作出如下几点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多对生态可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但一对生态不可能控制多对相对性状
B.含有致病生态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但患遗传病的个体一定含有致病生态
C.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D.一个密码子不一定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也不一定对应一种密码子
【答案】A
【分析】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生态遗传病、多生态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A、生态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生态控制一个性状,有的情况下,一个生态与多个性状有关,一个性状也可能由多个生态共同控制,A正确;
B、含有致病生态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表现正常的隐性遗传病致病生态的携带者;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含有致病生态,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
C、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如先天性疾病不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不属于遗传病;遗传病也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有些遗传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才发病,C错误;
D、一个密码子不一定对应一种氨基酸,如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一种氨基酸也不一定对应一种密码子,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D错误。
故选A。
13.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病在胎儿期高发可导致婴儿存活率不下降
B.青春期发病风险低更容易使致病生态在人群中保留
C.图示表明,早期胎儿不含多生态遗传病的致病生态
D.图示表明,显性遗传病在幼年期高发,隐性遗传病在成年期高发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曲线: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胎儿期发病率较高,在出生后发病率显著降低;多生态遗传病从胎儿期到出生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出生到青春期逐渐降低,在由青春期到成年发病率显著增加;单生态遗传病在出生后发病率迅速达到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青春期后略有回升。
【详解】A、由图可知,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胎儿期的患病个体数量较高,可导致婴儿存活率下降,A正确;
B、青春期发病风险低,使其更容易遗传给后代,因此更容易使致病生态在人群中保留,B正确;
C、图示表明,早期胎儿多生态遗传病的发病率较低,从胎儿期到出生后发病率逐渐升高,因此部分早期胎儿应含多生态遗传病的致病生态,C错误;
D、图示只是研究了染色体病、单生态遗传病和多生态遗传病,没有研究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14.调查两个家系关于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携带a致病生态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a致病生态的精子成活率为1/2.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生态,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男性中患乙病的概率为1/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理论上,Ⅰ1和Ⅰ2后代的表现型有4种情况
B.Ⅱ3的致病生态a来自Ⅰ1和Ⅱ2的概率不相同
C.如果只考虑乙病的遗传,Ⅲ3生态型纯合的概率为3/4
D.乙病致病生态在人群中的频率为1/100
【答案】A
【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Ⅰ1和Ⅰ2正常,但是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的特点,即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女儿正常,父亲患病,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正常,但是有患乙病的儿子Ⅱ9,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Ⅰ3无乙病致病生态,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的生态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Ⅰ3和Ⅰ4的生态是AaXBY和AaXBXb。
【详解】A、由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Ⅰ1和Ⅰ2的生态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由于含有a生态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所以AA和Aa的表现不一致,因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为3×2=6种(不考虑性别),A正确;
B、由于含a的精子成活率为1/2,所以父方Ⅰ1产生的配子A∶a=2∶1,母方Ⅰ2产生的配子A∶a=1∶1,所以a来自Ⅰ1和Ⅰ2的概率不相同,B正确;
C、Ⅰ3和Ⅰ4关于乙病的生态型分别是XBY和XBXb,因此Ⅱ6的生态型是1/2XBXB,1/2XBXb,当其和Ⅱ5XBY婚配,生下Ⅲ3正常的女孩,携带者XBXb的概率为1/2×1/2=1/4,所以纯合的概率为3/4,C正确;
D、人群中男性患乙病的概率为1/200,由于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所以男性中患病比例为1/100,因在人群中的频率为1/100,D错误。
故选A。
15.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生态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则携带者的生态型频率约为1/100
C.通过生态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答案】B
【分析】苯丙酮尿症的原因是由于缺乏相关的酶,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酪氨酸而转变成苯丙酮酸。
【详解】A 、检测出携带者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携带者之间婚配或者在生育时进行干预,是预防该病的关键,A正确;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 1/10000,假设致病生态用 a 表示,则 aa 的频率为 1/10000,a 的生态频率为 1/100,A 的生态频率为 99/100。携带者(Aa)的生态型频率为 2×1/100×99/100 ≈ 198/10000,而不是 1/100,B错误;
C、生态检查能够确定个体是否携带致病生态,系谱图分析可以了解家族遗传情况,从而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C正确;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苯丙氨酸的摄入量)能影响表现型,D错误。
故选B。
16.鸡(性别决定为ZW型)的金羽和银羽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生态 A、a控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杂交实验,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鸡羽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实验一和实验二互为正反交实验
B.银羽由位于 Z染色体上的 a生态控制,W 染色体上不含 A/a生态
C.鸡的自然群体中,银羽雌鸡的数量远多于银羽 雄鸡的数量
D.让实验一中F 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 金羽鸡中雌鸡占1/2
【答案】BC
【分析】伴性遗传是生态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有些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XX),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XY);有些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
【详解】A、鸡羽色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实验一是银羽雌性×金羽雄性,实验二恰好是性别相反的金羽雌性×银羽雄性,故实验一和实验二互为正反交实验,A正确;
B、鸡羽色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且实验二中金羽雌性×银羽雄性,子代均为银羽,说明银羽为显性性状,银羽由位于 Z染色体上的 A生态控制,W 染色体上不含 A/a生态,B错误;
C、银羽由位于 Z染色体上的 A生态控制,W 染色体上不含 A/a生态,故鸡的自然群体中,银羽雌鸡的数量远少于银羽雄鸡的数量,C错误;
D、实验一亲本生态型为ZAW和ZaZa,F 的生态型为ZAZa和ZaW,让实验一中F 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 金羽鸡中雌鸡所占比例为1/2,D错误。
故选BC。
17.番茄的紫茎和绿茎(A、a)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B、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生态独立遗传。现用紫茎缺刻叶①与绿茎缺刻叶②杂交,子代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紫茎和缺刻叶
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生态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紫茎缺刻叶①和绿茎缺刻叶②的生态型分别是AABb和aaBb
D.①和②杂交,子代紫茎缺刻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
【答案】ABC
【分析】由题意“两对相对性状的生态独立遗传”可知,两对生态的遗传遵循生态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生态用A/a和B/b表示)。分析题意可知:紫茎缺刻叶植株和绿茎缺刻叶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紫茎,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紫茎和缺刻叶为显性性状,亲代的生态型为AABb(①紫茎缺刻叶)和aaBb(绿茎缺刻叶②)。
【详解】A、实验中,紫茎×绿茎→紫茎,据此可判断紫茎对绿茎为显性性状;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铃薯叶,据此可判断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性状,A正确;
B、由题意“两对相对性状的生态独立遗传”可知,两对生态的遗传遵循生态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紫茎缺刻叶植株和绿茎缺刻叶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紫茎,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紫茎和缺刻叶为显性性状,可推测亲代的生态型为AABb(①紫茎缺刻叶)和aaBb(绿茎缺刻叶②),C正确;
D、①和②杂交,子代紫茎缺刻叶植株控制紫茎表现型的生态均为Aa,因此没有纯合子,D错误。
故选ABC。
18.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生态(A和a,B和b)控制,其生态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为确定这两对生态的位置,拟对AaBb个体做实验(不考虑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生态型 A_Bb A_bb A_BB或aa_
表型 粉色 红色 白色
A.若自交后代中粉花:红花:白花=6:3:7,则生态位置如甲图所示
B.若自交后代中粉花:红花:白花=2:1:1,则生态位置如乙图所示
C.若测交后代中粉花:白花=1:1,则生态位置如丙图所示
D.若测交后代中粉花:红花:白花=1:1:2,则生态位置如甲图所示
【答案】AD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生态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自由组合。
【详解】A、若生态的位置如甲图所示,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当AaBb个体进行自交,产生后代应该满足9:3:3:1的变形,根据表格中生态与性状的对应关系,该表型及比例应该为粉花:红花:白花=6:3:7,A正确;
B、若生态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则A和B生态连锁,a和b生态连锁,当AaBb个体进行自交时,只能产生AB、ab两种配子,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应该为粉花:白花=1:1,B错误;
C、若生态的位置如丙图所示,则A和b生态连锁,a和B生态连锁,AaBb个体测交时,该个体只能产生Ab、aB两种配子,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C错误;
D、若生态的位置如甲图所示,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个体测交时,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粉花:红花:白花=1:1:2,D错误。
故选AD。
19.果蝇的有眼和无眼受等位生态E/e控制,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性状:红眼和白眼受等位生态R/r控制,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性状,其中有一对生态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无眼雌蝇和白眼雄蝇杂交,F1的表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F1 红眼 白跟 无眼
雌蝇 12 13 25
雄蝇 11 14 26
A.生态E/e位于常染色体上,生态R/r位于Ⅹ染色体上
B.一般情况下,亲本雄蝇能产生2种生态型的配子,而雄蝇能产生4种
C.让F1的白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白眼果蝇的比例是3/4
D.让F1的白眼雌蝇、红眼雄蝇杂交,子代的性别仅根据眼色就能判断
【答案】BD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等位生态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生态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生态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生态自由组合。
【详解】A、分析题意,亲本杂交组合为无眼雌蝇×白眼雄蝇,若生态E/e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生态型为XeXe×XEY,子代雌蝇表现为有眼,雄蝇表现为无眼,和杂交实验不相符,据表可知,亲本为两对等位生态测交,说明两对等位生态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生态E/e位于常染色体上,生态R/r位于Ⅹ染色体上,A正确;
B、分析杂交实验可知,亲本的生态型组合为eeXRXr×EeXrY,因此亲本雄蝇能产生4种生态型的配子,而雌蝇能产生2种生态型的配子,B错误;
C、F1的白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EeXrXr×EeXrY,所得子代果蝇只要有眼(E_)则表现为白眼,因此子代中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3/4,C正确;
D、F1白眼雌蝇的生态型为EeXrXr,红眼雄蝇的生态型为EeXRY,杂交子代会出现无眼果蝇,无眼果蝇没有眼色特征,因此不能仅根据眼色判断子代的性别,D错误。
故选BD。
20.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病,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显隐性也未知。某一CMT 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下列相关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母亲一定为杂合子
B.若该患者为女性,则该患者的哥哥为隐性纯合子
C.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其妹妹也是携带者
D.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该患者也是杂合子
【答案】ACD
【分析】某一CMT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说明这种病可能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等,患CMT,与不患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和a表示。
【详解】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的哥哥和妹妹不患病,则母亲一定为杂合子XAXa,A正确;
B、若该患者为女性,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该患者的生态型可表示为(aa),其母亲的生态型也为(aa),其哥哥正常,应该为Aa,为杂合子,B错误;
C、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该患者的生态型为aa,该病一定为常染色隐性遗传,母亲的生态型为aa,则其妹妹也是Aa,是携带者,C正确;
D、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为显性遗传,父亲为aa,则该患者也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ACD。
二、非选择题题(共5小题,共50分)
21.(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和a控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的生态型为 ,F1表型的比例为 。
(2)F1非糯性水稻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糯性和非糯性,该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3)F1糯性水稻自交后代X的表型及比例为 。
(4)取F2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是 。(写出颜色及比例)
(5)若F2非糯性水稻自由交配,子代中糯性水稻的比例是 。
【答案】
(1) 非糯性 Aa×aa 非糯性:糯性=1:1(2分)
(2) 性状分离
(3) 糯性、100%
(4) 2/3呈蓝黑色,1/3呈橙红色(2分)
(5) 1/9(2分)
【分析】由图可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
【详解】(1)由图可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非糯性亲本生态型为Aa,糯性亲本生态型为aa,即亲本为Aa×aa,F1表型比例为非糯性Aa:糯性aa=1:1。
(2)F1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3)F1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X全为糯性。
(4)F2非糯性水稻中包含1/3AA、2/3Aa,其花粉为2/3A、1/3a,即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是2/3呈蓝黑色,1/3呈橙红色。
(5)若F2非糯性水稻(包含1/3AA、2/3Aa,其配子为2/3A、1/3a)自由交配,子代中糯性水稻aa的比例是1/3×1/3=1/9。
22.(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燕麦颖片颜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类型,控制该性状的等位生态用A/a、B/b、C/c……表示。现有甲(黑颖)、乙(黄颖)、丙(白颖)三个纯合燕麦品系,为研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P F1表型及个体数 F1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个体数
实验一 甲(♀)×乙(♂) 全为黑颖 黑颖298株、黄颖102株
实验二 丙(♀)×乙(♂) 全为黑颖 黑颖225株、黄颖75株、白颖100株
请分析回答:
(1)依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上述燕麦颖片颜色性状的生态 (选填“位于”或“不位于”)线粒体中,理由是 。
(2)控制燕麦颖片颜色的生态有 对,遵循 定律。实验二中亲本丙的生态型为 ,F2中黄颖与白颖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白颖个体的概率是 。
(3)若要确定实验二F2中某一黄颖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写出最简便的实验设计思路: 。
【答案】
(1) 不位于 线粒体中的生态主要通过母本遗传给子代,若该生态位于线粒体中,则实验二的F1应表现为白颖(2分)
(2) 2/两 生态的自由组合 AAbb或aaBB 1/3(2分)
(3) 让该黄颖个体自交,观察子代燕麦颖片颜色的表型及比例(2分)
【分析】实验二中F2的表型比例符合9:3:3:1的变式,可以推测F1的生态型为AaBb,且黑颖生态型为A_B_,黄颖的生态型为A_bb或aaB_,白颖的生态型为aa_ _或_ _bb。甲的生态型为AABB。
【详解】(1)线粒体中的生态主要通过母本遗传给子代,呈现出“母系遗传”特定,若该生态位于线粒体中,则实验二的F1应表现为白颖,因此推测上述燕麦颖片颜色性状的生态不位于线粒体中。
(2)实验二中F2的表型比例是9:3:3:1的变式,因此可以推测控制燕麦颖片颜色的两对生态位于两对等位生态,其遗传遵循生态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二中根据F2的表型比例符合9:3:3:1的变式,可以推测F1的生态型为AaBb,甲的生态型为AABB,乙生态型为AAbb或aaBB,则丙生态型为aaBB或AAbb。F2的表型黑颖占9/16,即双显性,生态型为A_B_;黄颖占3/16,即单显性,以A的单显为例,可知黄颖生态型为A_bb;剩下的白颖占4/16,生态型为aa_ _,F2中黄颖生态型为2/3Aabb、1/3AAbb,白颖个体生态型为1/4aabb、1/4aaBB、1/2aaBb,杂交出白颖的概率即出现aa的概率,黄颖个体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3,白颖给体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因此后代出现白颖个体的概率为1/3。
(3)实验二F2中黄颖个体的生态型为Aabb或AAbb,要验证其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实验是让它自交,观察子代燕麦颖片颜色的表型及比例。若后代均为黄颖,则该黄颖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白颖,则该黄颖个体为杂合子。
23.(11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生态A、a控制,乙病由生态B、b控制,已知II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生态。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
(2)II5的致病生态来自 。II 的生态型是 , III 的生态型是 。
(3)我国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会增加 遗传病的发病率。可以通过 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若 III 与III 结婚,仅考虑甲病和乙病,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 。若III 与人群中某正常男子结婚,则所生孩子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是 。
【答案】
(2) BbXFXf(或BbXFY)(2分) BbXFY(或BbXFXf)(2分)
(3) bbXFY(2分)
(4) 1∶5(2分)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表中信息:在子代中,无论雌果蝇还是雄果蝇,灰身∶黑身均为3∶1,与性别无关联,说明控制果蝇体色的生态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为显性,双亲的生态组成均为Bb。在子代的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子代雌果蝇均为直毛,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毛型的生态位于X染色体上,直毛为显性,双亲的生态组成分别为XFXf、XFY。综上分析可知,B和b、F和f这两对等位生态的遗传遵循生态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在子代中,无论雌果蝇还是雄果蝇,灰身∶黑身均为3∶1,与性别无关联,说明控制果蝇灰身与黑身的生态位于常染色体上。在子代的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子代雌果蝇均为直毛,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生态位于X染色体上。
(2)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灰身、直毛均为显性性状。若只考虑灰身与黑身,则双亲的生态组成均为Bb;若只考虑直毛与分叉毛,则双亲的生态组成分别为XFXf、XFY。综上分析可知,亲代雌果蝇的生态型为BbXFXf,亲代雄果蝇的生态型为BbXFY。
(3)双亲的生态型分别为BbXFXf、BbXFY,据此可推知:子代雄蝇中黑身直毛的生态型为bbXFY。
(4)若只考虑体色这一性状,因双亲的生态型均为Bb,所以子代灰身的生态型及其比例为BB∶Bb=1∶2;若只考虑毛型这一性状,因双亲的生态型分别为XFXf、XFY,所以子代直毛雌蝇的生态型及其比例为XFXF∶XFXf=1∶1。若将两对性状综合在一起分析,则子代表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占1/3BB×1/2XFXF=1/6,杂合体占1-1/6=5/6,因此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5。
25.(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优生的主要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请回答相关问题:
(1)某男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中其他人均正常,则患者的致病生态可能来源于他的 (填“父亲”或“母亲”)体内的生态在 期发生了突变。医生建议患者妻子孕期要做产前检查,应选择生育 性胎儿,以降低发病率。
(2)某对新婚夫妇进行遗传咨询,医生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绘出系谱图如下(11号与12号是新婚夫妇):通过生态检测发现12号个体携带有半乳糖血症生态,请据图推断,他们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 ,不患病的概率为 。
(3)如果将相关生态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电泳检测,致病生态形成条带的位置与正常生态不同。如图为一段时间后对这对夫妇的胎儿及家族中部分成员的电泳检测结果:
结合(2)中系谱图分析,胎儿将 (填“患”或“不患”)半乳糖血症,他携带的半乳糖血症致病生态最终来源于 号。
【答案】
(1) 母亲 减数分裂(间) 男
(2) 1/6 (2分) 5/8(2分)
(3) 不患 1
【分析】分析图1:3号和4号不患病半乳糖血症,确生了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这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生态看女病,父子有正为常隐”的规律。
分析图2:设半乳糖血症受a生态控制,正常生态为A。根据图2可知,2号、8号和11号的生态型为AA、6号为Aa。
【详解】(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致病生态来自母亲在减数分裂间期发生了生态突变;由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的致病生态总是传给女儿,所以患者妻子孕期要做产前检查,应选择生育男孩。
(2)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对于来说半乳糖血症来说,3号和4号正常,生下了9号患病正常女儿,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半乳糖血症生态用a表示,11的生态型是AA占1/3,Aa占2/3;又通过生态检测发现12号个体携带有半乳糖血症生态,生态型是Aa,则11号与12号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2/3×1/4=1/6。对于色盲来说,假设色盲生态用b表示,11号的生态型是XBXb,12号的生态型是XBY,则11号与12号生育的孩子患色盲的概率是XbY=1/4,所以他们生下孩子不患病的概率为(1-1/6)×(1-1/4)=5/8。
(3)1号患病且只含上面的条带,说明下面的条带为A生态,这样11号一定为AA,胎儿一定不患半乳糖血症。2号和8号也为AA,所以他携带的致病生态最终来源于1号。
(www.21cnjy.com)第五单元 生态的传递规律
测试卷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15小题为单项基础题,每题2分,16-20小题为不定项巩固提高题(少选错选不得分),每题4分,共50分)
1.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生态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下图为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些生态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的所有生态均会同时表达
B.短硬毛性状只会出现在雌性果蝇中
C.该图说明生态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朱红眼和白眼生态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水稻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现有一株抗病(A)雄性不育系水稻植株,将其与感病(a)水稻植株杂交,子代中抗病和感病植株各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过程中需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B.感病植株上所结籽粒的生态型为aa
C.母本能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D.子代有两种生态型且杂合子占1/2
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不属于假说的内容
B.孟德尔假说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测交实验结果出现两种表型比例为1:1的现象,属于演绎推理
D.“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1均为高茎”属于实验验证
4.人眼的虹膜褐色(A)对蓝色(a)为显性,相关生态位于常染色体上。一个褐眼男人(这个男人母亲是蓝眼)与一个蓝眼女人结婚,这对夫妇生出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6 D.1/8
5.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紫色和米黄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生态 B/b 和 R/r的控制。B生态控制合成的酶B催化红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R生态控制合成的酶R催化红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米黄色物质,但当B生态存在时,R生态不能正常表达。让该植物的某紫花植株自交,F 中紫花:米黄花:红花=10: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生态型相同
B.对该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及套袋处理
C.F 中出现该表型比的原因是bR 的雌配子致死
D.该实例可说明生态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小麦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生态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生态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有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生态型为AaBbcc的个体表型相同的概率是( )
A.6/64 B.11/64 C.15/64 D.20/64
7.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生态型YR的卵细包和生态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产生的精子中,生态型为YR和生态型为yr的比例为1∶1
D.生态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包可能自由组合
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模拟等位生态的分离,发生在过程②中
B.上述4个小桶内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雌雄配子数量比例为1∶1
C.上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不一定相同,且抓取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处
D.乙同学经过多次抓取小球实验后,统计得到的ab组合概率一定为1/4
9.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存在从深红到白色等一系列颜色,经研究发现该植物花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生态(A、a、B、b)控制,其中两种显性生态以累加效应来增加色素使颜色加深,且每个显性生态的遗传效应相同,某深红(AABB)与白色(aabb)亲本杂交,F1全是中红个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花色共有5种
B.该植物的中红花色个体有3 种生态型
C.在自然情况下种植全部F1,产生的F2里中红个体占3/8
D.A 与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但碱基数目一定相同
10.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生态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①: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
实验②: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
A.实验①就能说明控制叶形的生态在X染色体上
B.仅根据实验②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C.实验①和实验②子代中的雌性植株生态型相同
D.实验②子代雌、雄植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
11.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若某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生出的女儿一定是棕色牙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遗传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其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子女都可能患病
D.其儿子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
12.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作出如下几点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多对生态可以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但一对生态不可能控制多对相对性状
B.含有致病生态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但患遗传病的个体一定含有致病生态
C.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D.一个密码子不一定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也不一定对应一种密码子
13.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病在胎儿期高发可导致婴儿存活率不下降
B.青春期发病风险低更容易使致病生态在人群中保留
C.图示表明,早期胎儿不含多生态遗传病的致病生态
D.图示表明,显性遗传病在幼年期高发,隐性遗传病在成年期高发
14.调查两个家系关于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携带a致病生态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a致病生态的精子成活率为1/2.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生态,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男性中患乙病的概率为1/1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理论上,Ⅰ1和Ⅰ2后代的表现型有4种情况
B.Ⅱ3的致病生态a来自Ⅰ1和Ⅱ2的概率不相同
C.如果只考虑乙病的遗传,Ⅲ3生态型纯合的概率为3/4
D.乙病致病生态在人群中的频率为1/100
15.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生态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则携带者的生态型频率约为1/100
C.通过生态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16.鸡(性别决定为ZW型)的金羽和银羽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生态 A、a控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杂交实验,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鸡羽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实验一和实验二互为正反交实验
B.银羽由位于 Z染色体上的 a生态控制,W 染色体上不含 A/a生态
C.鸡的自然群体中,银羽雌鸡的数量远多于银羽 雄鸡的数量
D.让实验一中F 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 金羽鸡中雌鸡占1/2
17.番茄的紫茎和绿茎(A、a)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B、b)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生态独立遗传。现用紫茎缺刻叶①与绿茎缺刻叶②杂交,子代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紫茎和缺刻叶
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生态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紫茎缺刻叶①和绿茎缺刻叶②的生态型分别是AABb和aaBb
D.①和②杂交,子代紫茎缺刻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
18.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生态(A和a,B和b)控制,其生态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为确定这两对生态的位置,拟对AaBb个体做实验(不考虑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该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的生态型为 ,F1表型的比例为 。
(2)F1非糯性水稻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糯性和非糯性,该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3)F1糯性水稻自交后代X的表型及比例为 。
(4)取F2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是 。(写出颜色及比例)
(5)若F2非糯性水稻自由交配,子代中糯性水稻的比例是 。
22.(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燕麦颖片颜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类型,控制该性状的等位生态用A/a、B/b、C/c……表示。现有甲(黑颖)、乙(黄颖)、丙(白颖)三个纯合燕麦品系,为研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P F1表型及个体数 F1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个体数
实验一 甲(♀)×乙(♂) 全为黑颖 黑颖298株、黄颖102株
实验二 丙(♀)×乙(♂) 全为黑颖 黑颖225株、黄颖75株、白颖100株
请分析回答:
(1)依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上述燕麦颖片颜色性状的生态 (选填“位于”或“不位于”)线粒体中,理由是 。
(2)控制燕麦颖片颜色的生态有 对,遵循 定律。实验二中亲本丙的生态型为 ,F2中黄颖与白颖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白颖个体的概率是 。
(3)若要确定实验二F2中某一黄颖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写出最简便的实验设计思路: 。
23.(11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生态A、a控制,乙病由生态B、b控制,已知II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生态。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 性遗传。
(2)II5的致病生态来自 。II 的生态型是 , III 的生态型是 。
(3)我国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会增加 遗传病的发病率。可以通过 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若 III 与III 结婚,仅考虑甲病和乙病,生育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 。若III 与人群中某正常男子结婚,则所生孩子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是 。
24.(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生态用B表示,隐性生态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生态用F表示,隐性生态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生态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生态位于 染色体上。
(2)亲代果蝇的生态型为 、 。
(3)子代雄蝇中黑身直毛的生态型为 。
(4)子代表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25.(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优生的主要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请回答相关问题:
(1)某男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中其他人均正常,则患者的致病生态可能来源于他的 (填“父亲”或“母亲”)体内的生态在 期发生了突变。医生建议患者妻子孕期要做产前检查,应选择生育 性胎儿,以降低发病率。
(2)某对新婚夫妇进行遗传咨询,医生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绘出系谱图如下(11号与12号是新婚夫妇):通过生态检测发现12号个体携带有半乳糖血症生态,请据图推断,他们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 ,不患病的概率为 。
(3)如果将相关生态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电泳检测,致病生态形成条带的位置与正常生态不同。如图为一段时间后对这对夫妇的胎儿及家族中部分成员的电泳检测结果:
结合(2)中系谱图分析,胎儿将 (填“患”或“不患”)半乳糖血症,他携带的半乳糖血症致病生态最终来源于 号。
(www.21cnjy.com)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