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课后作业评价)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课后作业评价)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 2 化学方程式 第 2 课时
班级: 姓名: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 物质
C.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 物质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
2.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在这个反应 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1 ∶2 B.24∶32∶40
C.48∶32∶80 D.48∶32∶64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 a g,加热至完 全反应后得到 b g 氧气和 c g 氯化钾,则混合 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 (a+b-c) g B. (a-b-c) g
C. (a+b+c) g D. (a+c) g
4.将A、B、C 三种物质各 16 g 混合加热,充分反 应后混合物中有 12 g A、27 g C 和一定质量 的 D, 已知 B 完全反应 。若 A、B、C、D 的相对分 子质量分别为 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可表示为( )
A.2A+B—C+2D B.A+2B—C+2D
C.2A+B—2C+D D.A+B—C+D
5.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体积氢气和 1体积氧气反应生成 2体积水 B.2 g氢气和 1 g氧气反应生成 3 g水
C.8 g氢气和 1 g氧气反应生成9 g水
D.1 g氢气和8 g氧气反应生成9 g水
6. 乙烯(C2H4)燃料电池中,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 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B.两种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28 g 甲完全燃烧至少需要 32 g 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7.碳酸氢钠在 270 ℃ 时分解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NaHCO
3
)Na2CO3+H2O ↑ +CO2 ↑ 。 现 取
NaHCO3 16.8 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至质量不 再改变为止,减小的质量为( )
A.4.4 g B.6.2 g
C.8.8 g D.10.6 g
8.取 20.0 g KMnO4 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 间 后, 固体质量减少 1.6 g。分解的 KMnO4 的质 量占取用KMnO4 总质量的百分率为( )
A.8% B.39.5% C.79% D.92%
9.某同学把 3 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燃烧,实验 数据如下 :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 的质量/g 6 8 13
生成CO2 的质量/g 8.25 11 11
(1)通过 以上实验数据说 明,这三次实验 中 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三次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 剩余 g。
10.某简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 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生热量,使产氧 药块分解而持续释放氧气。
(1)装置中过滤层的作用是 。
(2)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 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 2 小时所需氧 气的量(折算后质量为48 g),计算产氧药 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 过程)。
11.在一定条件下,Mg 和MgH2 的相互转化可以实 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其工作原理如图。
(1)氢气储存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一次储存氢气中,实际消耗了 12 kg 的 Mg,由于氢气存储效率只有 10%,那么至少 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kg。
12.某大理石样品 (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 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滤液 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的氯化钙固体,相关实 验数据如图所示(不计损耗)。
(1)氯化钙的质量是 g。
(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g。
13.取一定质量的CaCO3 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 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8.0 g,剩余固体 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A.生成了8 g CaO
B. 原来CaCO3 的质量为 14.3 g
C.生成 2.0 g CO2 气体
D.剩余CaCO3 的质量为 2.0 g
14.过氧化氢溶液长期存放会因分解而导致溶液 质量减少。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一 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共减少 8 g,则该过程中 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
A.17 g B.8 g C.64 g D.32 g
15.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 和KClO3 的固体 混合物 30.5 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 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 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 物质量的办法求出氧气质量,加水的质量与 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提示:MnO2 是不溶 于水的固体粉末)
编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4.5 8.1 6 6
试求 :
(1)原混合物中MnO2 的质量。
(2)制得氧气的质量。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 2 化学方程式 第 2 课时 答案与点拨
1.C 2.C 3.B
4.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 的 总质量不变,则反应后 D 的质量为 (16 g×3)-(12 g+27 g)=9 g;在此反应中,A 的质 量减少 16 g-12 g=4 g;B 完全反应,参加反应 的质量为 16 g ;C 的质量增加 27 g-16 g=11 g;D 是生成的新物质,质量为 9 g。根据反应 的数据可知,A、B 为反应物,C、D 为生成物,反 应中A、B 的质量比为 4 g ∶16 g=1∶4,它们的相 对分子质量比为 16∶32=1∶2,故 B 的化学计量 数应为 2;反应中C、D 的质量比为 11 g ∶9 g=11 ∶9,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44∶18=22∶9,故 D 的化学计量数应为 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A+2B—C+2D。]
5.D
6.C [点拨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 甲中碳、 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A 正 确 ;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均为氧化物,B 正 确 ;设 28 g 甲完全燃烧至少 需要 乙 的质量 为x。
C2H4+3O22CO2+2H2O 28 96
28 g x
x=96 g,C错误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 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2=1∶1,D 正确。]
7.B [点拨 :NaHCO3 受热分解生成 Na2CO3、H2O 和 CO2,在 270 ℃时,H2O 与 CO2 变成气体逸散到空 气中,即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CO2 与H2O 的质 量和。设生成Na2CO3 的质量为 x,则生成的H2O 和CO2 的质量和为 16.8 g-x。
2NaHCO3Na2CO3+H2O↑+CO2 ↑ 168 106
16.8 g x
x=10.6 g
则生成的H2O和CO2 的质量和为 16.8 g-10.6 g =6.2 g。]
8.C [点拨:设生成 1.6 g 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 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 316 32
x 1.6 g
x=15.8 g
则已分解的 KMnO4 的质量占取用 KMnO4 总质量
的百分率为 × 100%=79%。]
9. (1)二 (2)三 5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和氧 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 第二次实验中 3 g 碳恰好和 8 g 氧气反应生 成 11 g 二氧化碳 。对比数据可知,第三次实 验中 13 g氧气剩余 5 g。]
10. (1)净化氧气
(2)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
245 96
x 48 g
x=122.5 g
答: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为 122.5 g。
11. (1)Mg+H2MgH2 (2)10
[点拨:(2)设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x。 Mg + H2MgH2
24 2
12 kg x× 10%
x=10 kg
答: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10 kg。] 12. (1)11.1 (2)10
[点拨 : (1)据 图可知,空 的蒸发皿 的质量为 22.2 g,蒸发皿加上氯化钙的质量为 33.3 g, 则氯化钙的质量为 33.3 g-22.2 g=11.1 g。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 100 111
x 11.1 g
答:碳酸钙的质量为 10 g 。]
13.C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剩余固体中钙 元素的质量为 8.0 g×50.0%=4.0 g,而反应 过程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原来的碳酸钙的
质量为 4.0 g÷× 100%=10.0 g,则生成
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0 g-8.0 g=2.0 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生成氧化钙的 质量为y。
CaCO3 CaO+CO2 ↑
100 56 44
x y 2.0 g
=
x=4.55 g y=2.55 g
剩 余 碳 酸 钙 的 质 量 为 10.0 g-4.55 g= 5.45 g。]
14.A [点拨:过氧化氢分解在成水和氧气,一 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共减少 8 g,说明反应生 成了8 g氧气。设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为x。 2H2O2—2H2O+O2 ↑
68 32
x 8 g
x=17 g
则该过程中分解了 17 g过氧化氢。] 15. (1)6 g (2)9.6 g
[点拨:(1)MnO2 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则加 足量水溶解后剩余不溶物为 MnO2,故 MnO2 的 质量为 6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30.5 g-6 g=24.5 g。设反应生成的氧气的 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 245 96
24.5 g x
x=9.6 g
答:制得氧气的质量为9.6 g。]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