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北片七校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北片七校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北片七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
②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实现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
④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下图,下列对血管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小静脉 B.②是毛细血管
C.③是小动脉 D.全是毛细血管
3.下列关于白细胞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B.运输养料和氧气
C.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D.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4.下面关于人体血管和血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肺时,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C.动脉血管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去
D.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
5.人心脏各腔的心壁肌肉厚薄不一样,心壁肌肉最厚的是( )
A.左心室壁 B.右心室壁 C.左心房壁 D.右心房壁
6.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只能从①流向②
D.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7.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其原因是( )
A.捆扎起来后分布较深的动脉才能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针刺入部位的下方(远心端)流动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8.下列比较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体循环 肺循环
A 静脉血变动脉血 动脉血变静脉血
B 流经全身 流经肺部
C 左心室发出,回到右心房 右心室发出,回到左心房
D 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 毛细血管与肺进行气体交换
9.下面是某人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摘录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结果 正常值
红细胞 5.1 4.0~5.5
血红蛋白 150 120~160(g/L)
白细胞 37 4~10
血小板 180 100~300
A.从此人动脉血管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
B.显微镜观察此人的血液涂片可发现血小板最多
C.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此人可能患贫血症
D.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此人可能身体有炎症
10.右图所示的是心脏与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所标位置出血时,应选取的止血点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被称为排泄
B.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都能排出代谢废物
C.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中尿素的浓度高
D.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12.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喝一定量的水,这主要是有利于( )
A.废物及时随尿液排出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对葡萄糖的吸收 D.加快血液的流动
13.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14.我们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以保证体内环境的稳定。下列关于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B.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全部吸收
C.重吸收后剩下的其他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D.肾形成的尿液,流入膀胱暂时储存,达到一定量时,经尿道排出
15.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 )
A.经尿道重新吸收回血液 B.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
16.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等过程。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滤过作用发生在( )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从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末端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18.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
①大分子蛋白质
②葡萄糖
③水
④无机盐
⑤尿酸尿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9.分别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某种物质在尿液中没有、在血浆和原尿中都有且含量几乎相等,则该物质是(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水 D.尿素
20.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 )
A.肾小球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肾小囊有储存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
2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 B.神经纤维
C.神经末梢 D.神经中枢
22.课堂上,某同学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即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 B.反射弧、条件反射
C.脊髓、条件反射 D.脊髓、非条件反射
23.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24.醉酒驾车的人,其脑、眼、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大大降低,往往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也无法控制好油门、刹车和方向盘,容易发生事故。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大脑和脑干 B.小脑和脑干 C.脑干和脊髓 D.大脑和小脑
25.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最可能没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小脑和脑干
26.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缩手。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27.夏季,樱桃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听说樱桃上市而分泌唾液 B.吃着樱桃感觉酸而分泌唾液
C.看到樱桃而分泌唾液 D.看到“樱桃”两字而分泌唾液
28.圆圆在摘野果时,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手迅速缩回,但她又很想吃这个野果,于是伸手忍着痛摘下了野果。从反射活动的过程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属于( )
A.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9.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瘙痒,这说明( )
A.人在睡眠时仍存在着与清醒时同样的各种感觉
B.脊髓也能形成某种感觉
C.大脑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也能协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D.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
30.婴儿夜间尿床的原因是( )
A.排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B.婴儿的排尿反射中枢还没有形成
C.大脑发育不完善,不能控制低级中枢
D.婴儿的膀胱壁内感受器还没有形成
3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这扇“窗户”,却经常“蒙尘”,沙眼就是一种常见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它的发病部位是眼结构中的( )
A.角膜 B.结膜 C.虹膜 D.巩膜
32.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球中的哪一结构凸度增大而形成了近视眼( )
A.巩膜 B.玻璃体 C.晶状体 D.视网膜
33.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
B.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C.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睫状体的曲度
D.信号灯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34.新颁布的全国中小学生眼保健操中,做操结束后还要求学生“走到室外,眺望远方”。晴天由看书转为远眺,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扩大、曲度减小 B.缩小、曲度增加
C.扩大、曲度增加 D.缩小、曲度减小
35.不论看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36.雷雨天气遇到巨大声响时,最好张嘴不堵耳,或闭嘴并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
C.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37.下列关于预防近视、爱护眼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要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也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B.读写时最好将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控制在33~35厘米
C.连续操作电脑40~50分钟后,可看一会儿电视,调节一下眼睛
D.看书一段时间后应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做眼保健操
38.甲、乙两人均已成年,身高都是80厘米,甲聪明伶俐,乙智力低下。这两人都是由于幼年时期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乙两人分泌不足的激素分别是( )
A.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肾上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D.生长激素、性激素
39.在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加快,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胸腺激素
40.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关于运动会上运动员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能完成各种准确、优美的动作,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小脑有关
B.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就奋力奔跑,属于条件反射
C.运动员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各种场地标志,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D.篮球比赛场球迷们面红耳赤、大声欢呼,神经和激素起调节作用
二、填空题
41.某煤矿一位遇险矿工被困井下十几天后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并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队员____________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需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_________________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损伤。
(3)遇险矿工被成功救出后,现场人员激动不已,此时现场人员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明显增加。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出,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肾衰竭患者可使用人工肾脏,通常每周进行2~3次血液透析,以便及时排出体内的废物。
材料二:1954年,美国医学家默里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除肾移植外,心脏、肝等器官的移植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患者通过他人捐献的器官获得了新生。
(1)材料一说明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以形成尿液的方式排出体内废物。除排尿之外,人体排泄的途径还有出汗和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体内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______________的平衡及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但排尿却是间歇的,是因为膀胱能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肾衰竭患者可通过肾移植手术获得新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4)若某人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则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可见D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的动脉,②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
故B正确
3.答案:A
解析:A项,白细胞能够将病菌吞噬掉,防御感染,参与人体的免疫过程,故A项正确。
B项和C项,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故B项和C项均错误。
D项,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血液循环图:
从血液循环图可知,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因此血液流经肺时,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A正确;
从血液循环图可知,主动脉和体动脉中流动脉血,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B错误;
动脉血管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去,C正确;
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和物质的交换,D正确.
5.答案:A
解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解析:A.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A正确;
B.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路线最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B正确;
C.①右心房和②右心室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而不会倒流,C正确;
D.②右心室连通肺动脉,D错误。
故选D
7.答案:B
解析: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所以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在针刺入的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捆扎起来,其原因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心流动,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故选:B。
8.答案:A
解析: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会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肺循环结束后血液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动脉血;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左心室一主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在体循环中,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故答案为A
9.答案:D
解析:A、从此人静脉血管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错误;B、显微镜观察此人的血液涂片可发现红细胞最多,错误;C、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此人可能身体有炎多症,因为他体内的白细胞超出了正常范围,错误;D、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此人可能身体有炎症,正确。
10.答案:C
解析:动脉出血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因此题图中动脉出血应选取的止血点是甲;静脉出血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捆扎在远心端止血,因此题图中静脉出血应选取的止血点是丙。
11.答案:A
解析:排泄是细胞代谢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12.答案:A
解析: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13.答案:C
解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是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全部吸收。
15.答案:C
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所以,尿液形成过程中,原尿中有葡萄糖,而排出的尿液中没有,是因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
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同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过滤作用发生在②肾小球,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酸等就会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就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其余的成分形成了尿液。因此,从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末端流出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原尿、尿液,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在肾小管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所产生的物质(如氨)分泌到肾小管的管腔中,与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③水、④无机盐、⑤尿酸尿素,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大分子蛋白质在血浆中有,在原尿和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在血浆和原尿中有,在尿液中没有,当原尿经过肾小管时,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回血液。
20.答案:D
解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却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储存尿液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21.答案:A
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中。
故答案为A
22.答案:B
解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听到老师叫名字后站起来是出生后建立的条件反射。
23.答案:A
解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完成审题、思考等活动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因此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24.答案:D
解析: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千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使行为失控,所以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造成动作不协调,麻醉大脑使眼、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大大降低,往往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等,从而影响各项操作的准确性故选D.
25.答案:C
解析: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脑干。
26.答案:A
解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可以判定此动作没有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
故选A
27.答案:B
解析:听说“樱桃”分泌唾液、看到樱桃分泌唾液、看到“樱桃”两字分泌唾液,都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吃着樱桃分泌唾液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
28.答案:C
解析:圆圆在摘野果时,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手迅速缩回。这个反应是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后天学习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它是为了保护手部不受伤害,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圆圆又很想吃这个野果,于是伸手忍着痛摘下了野果。这个反应是在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中形成的,需要圆圆意识到野果的价值并克服疼痛去摘取,因此属于条件反射。它是圆圆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经验做出的主动反应C符合题意。
故选C
29.答案:D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或瘙痒,表明这种反射活动是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在大脑,这说明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0.答案:C
解析:排尿反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里,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
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应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也有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传到脊随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传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环境不适宜,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不排尿,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会发生夜间遗尿现象。故选C
31.答案:B
解析:A.角膜位于眼球前部,是透明的组织,主要功能是帮助聚焦光线,使图像能够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沙眼并不主要影响角膜,A不符合题意。
B.结膜是眼球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它覆盖在巩膜(眼球的白色部分)前面,并延伸到眼脸的内面。结膜富含血管和神经,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影响。沙眼正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结膜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B符合题意。
C.虹膜是眼球内的一个环形薄膜,位于晶状体前面,主要功能是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沙眼与虹膜无关,C不符合题意。
D.巩膜是眼球的白色部分,主要提供眼球的结构支持。沙眼并不主要影响巩膜,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答案:C
解析: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凸度过大),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C
33.答案:B
解析:光线暗时,瞳孔要放大;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可以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图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34.答案:D
解析: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看书时书本离眼近,晶状体的曲度最大,瞳孔缩小;极目远眺,物体离眼远,晶状体的曲度最小,瞳孔扩大。因此由眺望转为看书,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增加。
35.答案:D
解析: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巩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物象的刺激可以产生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D符合题意。
故选D。
36.答案:C
解析: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以免击穿鼓膜。故选:C。
37.答案:C
解析:ABD.由分析可知,不要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也不要躺在床上看书、读写时最好将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控制在33~35厘米(一尺)、看书一段时间
后应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做眼保健操都属于保护眼睛的措施,ABD不符合题意。
C.连续操作电脑40~50分钟后,看一会儿电视无法起到调节眼睛的作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38.答案:A
解析:人体的生长与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生长迟缓,身材会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为侏儒症;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因此,甲、乙两人均已成年,身高都是80厘米,甲聪明伶俐,乙智力低下,说明甲、乙两人分泌不足的激素分别应该是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9.答案:C
解析: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加快和第二性征出现。
40.答案:C
解析:A.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故A正确。
B.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此反射类型是复杂反射,故B正确。
C.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故C错误。
D.运动员完成各种准确、优美的动作,要依靠神经和激素的协调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41.答案:(1)耳蜗(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
(2)瞳孔;视网膜
(3)肾上腺素(或甲状腺素)
解析:(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队员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获救的人员长时间的被压在光线很弱,甚至是漆黑的环境里,瞳孔长期处于放大状态,无法及时变小,如果突然受到强光的刺激,会损伤眼睛的视网膜。
(3)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42.答案:(1)呼气
(2)无机盐暂时;贮存尿液
(3)肾单位
(4)肾小球
解析:(1)资料一说明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以形成尿液的方式排出体内废物。除排尿之外,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还有呼气、排汗。
(2)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体内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如果是肾脏发生病变,则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