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书写遗传图解(含解析)
书写遗传图解
一、选择题
1.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携带者女性与一患病男性结婚,将产生子代的情况绘制成遗传图解(如图),对该遗传图解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漏写亲本的表现型
B.漏写杂交符号
C.卵细胞的类型只写一个a即可
D.漏写雌雄配子的比例
2.在下列表示高茎豌豆(Dd)自交产生子代遗传图解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4.下图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为完全显性
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交配,产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交配产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5.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图为果蝇眼色杂交实验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规律,用假说-演绎法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具有隔代遗传和白眼雄果蝇少于白眼雌果蝇的特点
C.若让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则可通过子代的眼色来辨别性别
D.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一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分离定律
6.下图1和图2分别为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遗传图解,序号代表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 )
A.③⑥ B.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7.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红花与白花由等位基因A、a控制,有毛与无毛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两株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其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P F1
雌 雄 雌 雄
红花无毛 红花有毛 红花有毛:白花有毛=3:1 红花无毛:白花无毛=3:1
(1)无毛是__________性状,A、a控制的花色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___。
(2)亲本杂交时,_________(填“无需”或“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代中红花无毛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子代中红花有毛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让F1中红花有毛雌株与红花无毛雄株随机交配,F2中红花有毛雄株占_____________。
(4)为验证F1中白花有毛雌株的基因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_________。
8.如图是某家系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甲病由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乙病由B和b这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4号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2)8号的基因型是______。12号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有______(填范围)条来自2号。
(3)若13号与人群中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若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0号与该地另一位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生育了一个患有甲、乙两病的女孩,请用遗传图解来表示该情况。(写出相关的基因型和配子情况即可)
9.果蝇是遗传学经典材料。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的雌、雄果蝇交配,F2雌蝇全为红眼,雄蝇1/2为红眼、1/2为白眼。对于这种实验现象,摩尔根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作出的主要解释是_______,后来又通过_______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
(2)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交配,在无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请回答:
①子一代中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提示:果蝇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的条数所决定的,只有两条X染色体才能产生足够的雌性化学信号。)
②子一代出现的红眼雄果蝇是亲本中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在减数第_______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从变异类型分析,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灰体(Y)与黑体(y)这对相对性状做遗传研究,Y、y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果蝇都是黑体,这称为“表型模拟”。上述“表型模拟”说明生物性状的形成是_______的结果。现有一只用含有这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为了探究其基因型,可将这只黑体雄果蝇与_______交配,将孵化出的幼虫用_______的食物喂养,其他条件适宜,观察果蝇体色状况。
(4)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基因型有XBYB、XBYb、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刚毛雄果蝇基因型为XBY。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10.某种牛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控制体色的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A决定褐色,a决定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体色是褐色,而雌牛体色则为红色。长毛和短毛由等位基因(E/e)控制,且长毛对短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头红色雄牛与一头红色雌牛杂交,子代雌雄牛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若多头杂合雌雄牛杂交,理论上,子代群体中雌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2)控制长毛和短毛的等位基因(E/e)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多种可能,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关于此性状雌牛的基因型有_____种;E/e基因若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则雄牛的基因型有_____。
选择多对纯合的长毛和短毛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实验,F1表现型相同,表明E、e基因不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E和e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可以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探究(写出杂交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杂交过程,并预测实验结果)。
11.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植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某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F1表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1)由实验一分析可知,基因A/a控制种子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显性的表现形式符合_____。由实验二分析可知,种子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F1自交所得F2产生上述特殊比例的原因是_____。
(3)让实验一中F2产黑色种子植株随机杂交,产生的子代中产黄色种子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4)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用遗传图解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
12.中国驯养家鸡的历史悠久,鸡蛋、鸡肉是中国人喜爱的美食。南方某地区驯养鸡的品种A为片羽、体型矮小,品种B为卷羽、体型正常,已知相关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卷羽比片羽散热好,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P ♀片羽矮小×♂卷羽正常 ♀卷羽正常×♂片羽矮小
F1 ♀半卷羽正常:♂半卷羽正常 ♀半卷羽矮小:♂半卷羽正常
(1)实验一和实验二互称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体型正常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且控制______性状,控制卷羽和片羽的性状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卷羽对片羽存在_______。
(2)为了更快地获得目标品种,应该选择_____进行杂交,符合生产要求的雌雄鸡共占比例为_______。
(3)获得目标品种后,研究者发现其中公鸡的肉质更为鲜美,产量也更高,就本题所给的性状出发如何进行处理就能在鸡为雏鸡时分辨雌雄_____,你所使用的育种原理为_____。
(4)若用基因D、d表示控制体型的相关基因用F、f分别代表卷羽、平羽基因,写出根据性转区分雌雄的遗传图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遗传图解需要书写亲本的基因型和表型,故据图可知该图漏写了亲本的表现型,A正确;Aa和aa杂交,应书写漏掉的x杂交符号,B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可知,该患病男性的基因型为,故精子的类型只写一个a即可,而该病基因携带者女性的基因型为Aa,其卵细胞可以产生A、a两种配子,C错误;依据遗传图解的书写要求,不需要书写雌雄配子比例,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雌雄配子应该随机结合,前者产生的D配子可以与后者产生的D配子结合,也可以与后者产生的d配子结合,A项错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B项正确。同一亲本产生的两种配子间不能结合,C项错误,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图中的④⑤,A错误;B、③⑥表示受精作用,B错误;C、左图中子代Aa占1/2的原因有:过程①②Aa产生了数量相等的两种雌(或雄)配子;③过程雌雄配子受精作用的随机性;后代中3种基因型的后代存活率相等,C正确;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占整个子代的比例为1/16,aaBb的个体占整个子代的比例为2/16,所以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3,D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A、根据试题分析,子代非芦花的都是雌鸟,即性状分离比在子代雌雄中不同,可见该基因在Z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B、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杂交,子代出现了非芦花,即出现性状分离,则亲代表现的性状芦花为显性性状,且子代芦花雄鸟基因型ZBZb,因此基因B对b完全显性,B正确;C、非芦花雄鸟基因型(ZbZb)和芦花雌鸟基因型(ZBW)杂交,其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均为非芦花,C正确;D、芦花雄鸟基因型为ZBZB或ZBZb,若芦花雄鸟基因型为ZBZB和非芦花雌鸟ZbW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均为芦花;若芦花雄鸟基因型为ZBZb和非芦花雌鸟ZbW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ZbW,既有非芦花,也有芦花,D错误。故选D。
5.答案:C
解析:A、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规律,运用类比推理法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B、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具有隔代遗传和白眼雄果蝇多于白眼雌果蝇的特点,B错误;C、设A/a为控制眼色的基因,若让红眼雄果蝇(XAY)与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子代雌性全为XAXa(红眼),雄性全为白眼(XaY),可通过子代的眼色来辨别性别,C正确;D、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③⑥表示受精作用过程,①②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都不能体现自由组合过程,④⑤是含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1)隐性;完全显性
(2)无需;自由组合;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有毛、无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基因A、a与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
(3)AaXbXb;AAXBXb、AaXBXb;2/9
(4)
解析:(1)关于有毛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亲本无毛雌性和有毛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株全为有毛,雄株全为无毛,说明控制有毛无毛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BY、XbXb,则无毛是隐性性状,A、a控制的花色只有红花和白花,没有中间类型的花色,则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称为完全显性。
(2)由于此植物是雌雄异株植物,则无需对母本去雄。关于花色,亲本全为红花,子代雌雄都表现为红花:白花=3:1,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红花为显性性状。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有毛、无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基因A、a与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由于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红花:白花=3:1的性状分离比,则说明亲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为Aa,则结合(1)分析红花无毛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雄性植株基因型为AaXBY,则子代中红花有毛雌株的基因型1/3AAXBXb、2/3AaXBXb,子代红花无毛雄株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则让F1中红花有毛雌株与红花无毛雄株随机交配,F2中红花有毛雄株A_XBY的比例为(1-1/3×1/3)×1/2×1/2=2/9。
(4)为验证F1中白花有毛雌株的基因型,则用F1与白花无毛雄株进行测交的方法进行判断,则遗传图解如下:
。
8.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aabb或aaXbY;1~23
(3)1/22;遗传图解如图
解析:(1)关于甲病:3号和4号不患病,而7号(女)患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关于乙病;3号患病,4号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而7号(女)患病,所以乙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关于甲病,8号的基因型为aa;关于乙病,8号的基因型为bb或XbY,所以8号的基因型为aabb或aaXbY。2号所含乙病致病基因随染色体传递情况为2号→3号→6号→12号,故12号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2号,但2号的其他染色体是否传递给12号无法判断,故12号来自2号的染色体条数可能为1~23条。
(3)13号不患甲病,其母亲6号患甲病,基因型为aa,则13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据题干信息“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1/100,则a的基因频率为1/10,A的基因频率为9/10,表现正常的人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1/10×9/10)÷(1-1/100)=2/11,故13号与人群中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2/11×1/4=/22。10号患乙病,而5号不患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10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6号患甲病,故10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即10号的基因型为AaXBXb,由10号与该地另一位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生育一个患有甲、乙两病的女孩可知,正常男子的基因型为AaXbY,遗传图解见答案。
9.答案:(1)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测交
(2)①XbXbY;XBO(或XB);②雌;一次或第二;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3)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用不含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正常黑体雌果蝇;不含该添加剂
(4)遗传图解如下:
推断过程:用纯种截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若子一代雌、雄果蝇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一代雄果蝇为截毛,雌果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及分析。
(1)萨顿的假说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是正确的,摩尔根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后来又通过测交等实验验证了这些解释。
(2)①XbXb与XBY杂交,正常情况下,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红眼雌果蝇)、XbY(白眼雄果蝇),但后代出现了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根据提示可知,后代中出现的白眼雌果蝇可能是由母本产生的含XbXb的卵细胞与含有Y的精子受精后形成的,基因型为XbXbY;而红眼雄果蝇是由母本产生的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有XB的精子受精后形成的,基因型为XBO。②发生该变异的原因可能是母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进入细胞同一极,或者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X染色体进入细胞同一极,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3)基因(型)决定果蝇的性状,但用含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果蝇全为黑体,这说明环境条件也会影响果蝇的性状,因此,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含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yy、YY或Yy,为了确定其基因型,可以让该果蝇与用不含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正常黑体雌果蝇(yy)杂交,并且用不含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获得的幼虫,通过观察果蝇的体色情况,可以确定该果蝇的基因型。
(4)遗传图解及推断过程见答案。
10.答案:(1)子代雌牛体色为红色,雄牛体色为红色或褐色;褐色:红色=1:3
(2)3;XEYE、XeYe、XEYe、XeYE;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纯合短毛雌性与纯合长毛雄性杂交,F1中雌性全为长毛,雄性全为短毛,正反交子代的表现型不同;杂交方案: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统计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比例;遗传图解:
;
预测实验结果:若F2雌雄个体中长毛和短毛比例相同(均为3:1),则E和e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F2雌雄个体中长毛和短毛比例不同,则E和e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解析:(1)红色雄牛的基因型为aa,红色雌牛的基因型为Aa或aa。当亲代雌雄牛的基因型均为aa时,子代雌性与雄性的表现型均为红色,当亲代雄牛基因型为aa,雌牛基因型为Aa时,子代基因型为Aa或aa,子代雌牛表现型为红色,雄牛表现型为红色或褐色;多头杂合雌雄牛杂交,子代群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雌牛中AA的个体为褐色,Aa和aa的个体均表现为红色,因此雌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褐色:红色=1:3。
(2)E/e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仅位于Y染色体上,或者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位于常染色体上,雌牛基因型有EE、Ee和ee,共3种;若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雄牛的基因型有XEYE、XeYe、XEYe、XeYE;选择多对纯合的长毛和短毛雌雄个体进行正反交实验,F1表现型相同,若E/e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纯合短毛雌性与纯合长毛雄性杂交,F1中雌性应全为长毛,雄性应全为短毛,正反交子代的表现型不同,但此结果表明E、e基因不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要进一步确定E和e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可采取进一步的实验,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统计F2雌雄个体的性状比例,若F2雌雄个体中长毛和短毛比例相同(均为3:1),表明E和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2雌雄个体中长毛和短毛比例不同,表明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遗传图解见答案。
11.答案:(1)黑色;完全显性;自由组合;F1自交所得F2中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是9:3:3:1的变式
(2)aarr、AARR;R基因存在时,抑制了A基因表达
(3)1/9
(4)如图
解析:(1)甲是产黑色种子植株,乙是产黄色种子植株,二者杂交的F1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F1自交子代中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说明种子颜色为黑色是显性性状;F2中只出现了黄色、黑色种子,没有其他颜色,说明显性的表现形式是完全显性。实验二中F2比例之和等于16,说明是9:3:3:1的变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二中F1的基因型为AaRr,表现为黄色种子,F2中黑色:黄色=3:13,说明R基因存在时,抑制了A基因表达,基因型为A_rr时种子颜色是黑色,其他基因型个体种子颜色都是黄色。乙和丙都是产黄色种子植株,一方的基因型是AARR,一方的基因型是aarr,又因为实验一甲和乙杂交的F1种子颜色是黑色,故丙的基因型是AARR,乙的基因型为aarr。
(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一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rr、aarr,F1基因型为Aarr,F2基因型为1AArr:2Aarr:1aarr,让F2产黑色种子个体随机交配,2/3Aarr个体产生1/3ar配子,故子代中产黄色种子植株(aarr)占比为1/9。
(4)见答案。
12.答案:(1)正交和反交;Z;显性;不完全显性
(2)实验二中F1的雌、雄(♀半卷羽矮小,♂半卷羽正常);1/8
(3)将片羽基因f转移到W染色体上;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4)遗传图解
解析:(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父本和母本正好相反,属于杂交中的正交和反交;单对体型分析:由于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且实验二的F1♀均为体型矮小,♂均为体型正常,说明体型与性别相关,说明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结合实验一的结果,确定体型正常为显性;单对羽毛分析:由于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的表型介于卷羽和片羽之间,说明卷羽对片羽存在不完全显性。
(2)假设D基因控制体型正常,d基因控制体型矮小,F、f分别代表卷羽、片羽基因,实验一的亲本为♀片羽矮小(ffZdW)与♂子卷羽正常(FFZDZD)杂交,F1的基因型是FfZDZd和♀FfZDW,F2只能获得FFZdW,无法获得FFZdZd,用实验二的亲本♀卷羽正常(FFZDW)与♂片羽矮小(ffZdZd)杂交,F1的基因型是♂FfZDZD和♀FfZdW,F2可获得符合育种要求的卷羽矮小雄鸡FFZdZd占1/16,卷羽矮小雌鸡FFZdW占1/16,符合生产要求的雕雄鸡共占1/8。
(3)鸡为雏鸡时分辨雌雄,因不能以体型进行区分,只能选举羽毛形状。将片羽基因f转移到W染色体上,就会表现出传雌不传雌的特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转移到性染色体上属于易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这样,目标品种中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就为FFZdWf(半卷羽),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FFZdZd(卷羽),处二者杂交后,子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仍为FFZdWf,都表现为半卷羽,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仍为FFZdZd(卷羽)。
(4)遗传图解见答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