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化学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的是( )
A.燃气灶 B.锌锰电池 C.风力发电 D.太阳能热水器
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3.下列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合理的是( )
A.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分液漏斗
B.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冷凝管
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容量瓶
D.用酸性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碱式滴定管
4.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中性溶液中:、、、
D.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
5.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过量氨水吸收烟气中的少量:
B.铜与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C.将通入溶液中,得到漂白液:
D.常温下的约为9.7: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中所含键的数目为
B.室温下,溶液中的数目为
C.质量相同的和(重水)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D.室温下,的氨水中,的物质的量为
7.下列变化中,不能用盐类水解原理解释的是( )
A.用溶液将转化为
B.用热饱和溶液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植物油
C.向溶液中加入浓溶液,产生沉淀和气体
D.向沸水中滴加溶液制备胶体
8.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曲线b表示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过程
C.反应ⅰ的 D.反应ⅰ比反应ⅱ的速率大
9.利用下图装置,能制取并在集气瓶中d中收集到干燥纯净气体的是(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
气体 a中试剂 b中试剂 c中试剂
A 稀盐酸 饱和食盐水 无水氯化钙
B 浓盐酸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C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D 浓氨水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10.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的水解程度增大 溶液的减小是水解平衡移动的结果 可促进的水解 混合液中和之和大于
11.配制约为10的和的混合溶液,其中和的浓度分别为和。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时(保持温度不变),的平衡常数增大
D.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时,的值增大
12.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Ⅰ表示滴定盐酸
B.a点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C.时,
D.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从无色刚好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13.与能发生反应: 。
已知:
①该反应由两个基元反应分步完成,第一步反应为
②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且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第一步的化学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化学反应速率
C.已知键能:,可推知键能:
D.第二步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4.气态醋酸中存在平衡: 。实验测得压强分别和时上述平衡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a点时,
D.为了使的值接近60,可采取高温、低压的实验条件
15.电离常数是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重要工具。现有、和三种酸,各酸及其盐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电离常数(25℃)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结合的能力:
B.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C.溶液与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25℃时,浓度均为的和溶液的:
16.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光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该实验方法首先将催化还原为。已知催化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催化加氢的影响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的选择性
A.
B.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生成的方向进行
D.220 240℃,升高温度,对反应②速率的影响比对反应①的小
17.测定溶液升温过程中的(不考虑水的蒸发),数据如下。
温度/℃ 20 40 60 80
11.80 11.68 11.54 11.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溶液中降低
B.温度升高时溶液降低,原因是水解生成少量
C.溶液的变化是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溶液中始终等于
18.对浓度均为①溶液、②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向①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是弱电解质
B.向②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是弱电解质
C.向①中滴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
D.①、②中的与之和相等
19.与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的还原产物与温度密切相关。其它条件一定时,和反应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的焓变为
B.根据图像推测,应当小于0
C.反应温度越高,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低
D.温度高于1040℃时,和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0.某温度下,将和体积均相同的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前溶液的浓度: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点点
C.从点到点,溶液中逐渐增大
D.在点和点均存在:
21.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的溶液与的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ⅱ.(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的溶液进行实验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22.(12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与的混合气体)转化成甲醇()。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该条件下,水煤气转化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和,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图2
①__________(填“<”或“>”)。
②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则233℃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在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
b.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密闭容器的体积不再改变
(3)工业上可利用甲醇羰基化法进一步制取甲酸甲酯:。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和,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①b、c、d三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
②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曲线ac段和de段的变化趋势不同。试从反应速率和平衡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已知:25℃时,相关酸(或碱)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电离常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溶液的,溶液中的__________,溶液的,由水电离出的__________,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向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到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的电离程度增大 b.增大
c.减小 d.减小
(3)“84消毒液”中滴加白醋,可增强溶液的漂白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4)结合表中数据分析,25℃时,的①②③三种溶液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5)已知溶液呈酸性,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6)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5℃时,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此时溶液中,则__________。
24.(10分)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及炭黑等)和为原料,制备高纯,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在催化下,和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Ⅰ中,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ⅰ:
ⅱ:……
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
a.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溶液变红。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在溶液中,存在平衡:,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减少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②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III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砷酸()和亚砷酸()是砷的两种含氧酸,分析并测定它们的浓度对其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Ⅰ.常温下,和溶液中含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图2
(1)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电离常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
(2)由图1中a点可知,当时,;据此类推,由图2可知,约等于__________,可判断酸性强于。
Ⅱ.测定某溶液(含少量)中浓度的方法如下。
已知:用标准溶液滴定弱酸溶液,一般要求弱酸的。
ⅰ.调:取待测液,向其中滴入适量溶液调节,以中和。
ⅱ.氧化: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碘水,将氧化为。
ⅲ.滴定:用标准溶液滴定ii中得到的溶液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3)若无ⅰ,会导致测定的浓度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ⅲ中滴定至终点时,溶液为4~5,结合图1可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数据处理后得。结合ⅱ和ⅲ中物质间转化的定量关系,解释该式中数字“3”表示的化学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
(6)另一待测液除了含、少量,还含有,依据上述方法,测定其中总砷含量(已知:酸性越强,的氧化性越强)。测定步骤包含4步:a.氧化、b.还原、c.调、d.滴定。正确的测定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d。
26.(12分)
向溶液中持续通入,发现溶液先由无色变为棕黄色,一段时间后褪色。探究溶液变色的原因。
(1)溶液变为棕黄色的原因是被氧化为,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棕黄色褪去的原因是被氧化,氧化产物中的化合价记为。
【实验I】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被氧化
装置 序号 试剂a 现象
甲 溶液 溶液均变黄,遇淀粉变蓝
乙 溶液
(2)①本实验中,试剂a作___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②甲能证实被氧化而乙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通过如下实验可测定。
ⅰ.取溶液于锥形瓶中,通入过量至棕黄色褪去;
ⅱ.边搅拌边加热锥形瓶中的溶液,一段时间后,操作A,试纸不变蓝。
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过量固体,生成大量紫黑色沉淀();
ⅳ.立即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逐渐变深再变浅。当溶液变为浅黄色时,加入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已知:
(棕黄色)
在纯水中溶解度很小,饱和碘水呈浅黄色
(3)ⅱ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操作A是__________。
(4)结合数据,计算可得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反思】
(5)实验过程中,在未知具体数值的情况下,ⅲ中为保证所加的固体过量,理论上加入的应大于ⅰ中的的__________(填数字)倍。
(6)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ⅳ中“溶液颜色逐渐变深再变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 C B C A A A D B B C D B B C D C A C B A
22(12分)(1) (2分)
(2)①> ②16 ③bc(2分)
(3)①bc(2分)
②放热
③ac段,反应未达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相同时间内消耗多。de段,已达平衡,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降低(2分)
23(12分)(1)(1分) (1分) (1分)
(2)bd(2分)
(3)(1分)
(4)③>②>①(2分)
(5)溶液中,同时存在和,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因此溶液呈酸性(2分)
(6)(1分);(1分)
24(10分,2分/空)
(1)。
(2)①;
②取a中红色溶液少量,加入过量,充分反应后,红色褪去。
(3)①A、B;
②将粗溶解在一定量溶液中,加热至110℃,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固体。
25(12分)
(1)①(1分)
②(1分)
(2)
(3)偏高
(4)
(5)ⅱ、ⅲ中物质转化的定量关系:,的物质的量为滴定消耗的物质的量的
(6)b→c→a
26(12分)(1)
(2)①还原(1分)
②通过还原产物为可证明原溶液中含有高价态的含碘物质;甲用不引入碘元素,则生成的一定是还原产物;乙中可能是被其他氧化剂氧化生成
(3)将湿润的淀粉试纸放于锥形瓶口
(4)
(5)7(1分)
(6)随滴定反应进行,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溶解,增大,溶液颜色变深;完全溶解后,随滴定反应进行而减小,且减小的程度大于增大的程度,上述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