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新苑学校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_________
)新苑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答题卡
题 号 一 二 三 等 级
11 12 13 14 15 16
分 数
一、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填空题(43分)
11.(每空0.5分,共6分)
物质名称 金属铝 稀盐酸的溶质______ 碳酸钠 熟石灰的主要成分 _
化学式 (符号)
构成物质微粒 (符号)
物质类别 酸 碱
(每空1分,共11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10分)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每空1分,共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每空1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共7分)
16.(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苑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答案
选择题 (分值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D A D B B C A D D B
填空题(共5个大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1.(每空0.5分,共6分)
物质名称 氯化氢 氢氧化钙
化学式 (符号) Al HCl Na2CO3 Ca(OH)2
构成物质微粒 (符号) Al HCl Na+ CO32- Ca2+ OH-
物质类别 金属单质 酸 盐 碱
(每空1分,共11分)
(1)40
(2)碳酸钠(Na2CO3) 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碳酸氢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碳酸氢钠
(4)增加碳酸钠、恒温蒸发溶剂
(5)否 20℃碳酸钠的溶解度接近1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9.1%<16.4%
(6) 25 75 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每空1分,共10分)
(1)偏大
(2)紫色石蕊变红
(3)Fe2+ ② 方程式略
(4)Na+ SO42- Ag+ + Cl- = AgCl↓
(5)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6)H+ 酸根阴离子不同
14.(每空1分,共7分)
(1)CO2 + 2NaOH = Na2CO3 + H2O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也会出现此现象
(3)红
(4)产生气泡 方程式略
(5)③
(6)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5.(每空1分,共9分)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于干燥的试纸,观察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A
(2)放热 氢氧化钾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2KOH+H2SO4=K2SO4+2H2O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
反应生成的K2SO4也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6)有反应物剩余
.
16.计算题(共7分)(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_________
)新苑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共7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答题前,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Cl:35.5 O:16 H:1 C:12 S:32
一.选择题(每题有只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写在下面表格中,每题2分,共20分)
1.溶液对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搅拌可以增大某物质的溶解度,从而使其在水中溶解的更快
B.洗洁精清洗油污的原理是溶解作用
C.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指的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的溶液
D.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2.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是
A. 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B. 镁条和稀盐酸
C.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 大理石和稀盐酸
3.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将游码右侧对准刻度
④向细口瓶中倒液体时部分洒出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 ①②③④⑤ B. 只有①②④⑤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②③⑤
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丙物质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变为饱和溶液
B. t2 ℃时,甲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C. P点表示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0 g
D. 将t2 ℃下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质质量分数为乙>甲>丙
5.室温条件下,小昕在实验室里分别配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并分别取等量样品于试管中,由于未贴标签放在一起搞混了,为了分清哪一支装有的是饱和溶液,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各加少量室温下的蒸馏水 B.各加少量氯化钠
C.各加少量热水 D.分别进行搅拌
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稀盐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都含有酸根离子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7.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
甲 乙 丙
A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溶液
B 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石蕊溶液
C 氯化钠溶液 硫酸钾溶液 硫酸钠溶液
D 石灰水 稀硫酸 氯化钠溶液
8 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 浓盐酸──防止挥发 B. 氢氧化钠──防止潮解和变质
C. 浓硫酸──防止吸水 D. 生石灰──防止氧化
9. 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如图所示变化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用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选试剂及用量
A 盐酸 硫酸 适量的硝酸钡溶液
B 氯化钙溶液 盐酸 过量的碳酸钙
C 氧化钙 碳酸钙 适量的盐酸
D 氯化钾溶液 盐酸 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填空题(共5个大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1.(6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物质名称 金属铝 稀盐酸的溶质 。 碳酸钠 熟石灰的主要成分 。
化学式 (符号)
构成物质微粒 (符号)
物质类别 酸 碱
12.(11分)如图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Na2CO3的溶解度是______g。
(2)40℃时,向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Na2CO3、NaHCO3固体,至恰好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______溶液,将这两份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60℃,溶液质量分数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40℃时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少的是______溶液。
(4)A、B两点分别表示Na2CO3的两种溶液,要使B点的溶液变为A点的溶液,可采取措施是______、_____。
(5)小英同学说,常温下,她配制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6.4%的NaHCO3饱和溶液,请判断小英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说明理由 。
(6)要配制100g的5%的KCl溶液,需要20%的KCl溶液 g,需要加水 g,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13.(10分)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1中①的现象是 。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 (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请再列举一个化学反应体现酸的该条性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
(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H++OH﹣═H2O。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 。
(5)图1中③的性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它们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14. (7分)欲证明“与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电脑均已略去)。
实验一:小亮同学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溶液滴入试管中,待反应后恢复到室温,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
(1)小亮同学根据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得出结论: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小明认为仅凭型管中液面高度变化,不足以得出”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实验二:为获得充足的证据,兴趣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的变化。
按图2所示,打开压强传感器,观察到三颈瓶内初始压强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待压强不再减小后,再将适量的稀盐酸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待压强不再增大后,将两个注射器活塞先后拉回原位(不进行活塞操作时,活塞不能自主移动)。瓶内压强变化如图3所示。
(3)滴有酚酞试液的溶液呈________色。
(4)向瓶内推入适量稀盐酸后,能证明与已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图3中,________(填序号)段的压强比初始压强低,说明瓶内的水能吸收。
①段 ②段 ③段
(6)图3中,段压强远低于段压强,能够说明________。
15.(9分)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
写出用PH试纸测溶液ph值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 _______ 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②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4)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
(5)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___。
A.Mg B.CuO C.KCl D.Na2CO3
(6)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
三.计算题(共7分,将计算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16. 某兴趣小组用40g生锈铁钉与足量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铁钉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铁外,没有其他杂质)。
(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 g。
(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g时,不产生氢气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