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答案)

丰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A A A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16.(10分)
(1)对照 鸡蛋清、马铃薯匀浆、肝匀浆等
(2)防护手套、护目镜
(3)pH计探头、滴管、盛放蒸馏水的烧杯未清洗干净或蒸馏水被污染等。
舍弃数据,更换实验用具,重新测量
该观点不正确。实验显示,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后,内环境的pH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内环境对外界pH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17.(10分)
(1)传出
(2)S 大脑和脑干
(3)收集神经元的电信号
手术时有可能损伤脑组织损伤、植入的电极可能引起免疫反应
(4)传出神经
(5)实时监测心理健康状况及治疗等。信息可能会被滥用或泄露等。
18.(12分)
(1)神经 乙酰胆碱受体
(2)增加
抑制醛固酮的作用,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钠离子排出
(3)CCK 胆汁释放量
19.(14分)
(1)体液 胰岛B细胞 大脑皮层
(2)NE与A受体结合后,能够抑制(减弱)肠道L细胞释放GLP-1,进而胰岛素释放量较少,导致餐后血糖增加较多
(3)①野生型小鼠 ② A受体缺失的小鼠 ③口服
④GLP-1含量 脑葡萄糖摄取情况
(4)GLP-1能够调节血管舒张增加向大脑中转运葡萄糖的量; GLP-1通过信号转到,增加大脑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或增加大脑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等(合理即可)
20.(11分)
(1)反馈
(2)①雌激素受体GPR30激活剂G1能够(部分)缓解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软骨关节细胞的死亡。
②FTH1和GPX的表达量:铁死亡组<铁死亡诱导+G1组<对照组。
(3)
(4)安全性
21.(13分)
(1)免疫监视
(2)抗原 小鼠黑色素瘤存活率:低温热疗组远高于对照组。
(3)低温热疗法通过破坏肿瘤细胞,释放出大量抗原,可激活T淋巴细胞;同时M细胞含量下降,对T细胞活性的抑制解除,T细胞裂解肿瘤细胞从而治疗肿瘤;(同时破坏肿瘤微血管网,使肿瘤细胞不能获得营养)。
(4)记忆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对照组 ② ④
实验组 ② ⑤
细胞水平:脾脏或外周血或其他部位的记忆细胞的含量
组织器官水平:小鼠是否有肿瘤重新生成
1丰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二生物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外界环境的O2进入a至少需穿过2层细胞
B.图中b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在a、b、c三种液体中,b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
D.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会通过e和f系统排出体外
2.研究者用大鼠开展持续7天禁食(正常饮水)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血清中尿素、尿酸(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物)的水平显著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清中尿素、尿酸水平可作为内环境稳态的指标
B.禁食初期交感神经兴奋,胰岛素升高使血糖回升
C.尿酸含量过低时会导致关节剧烈疼痛等痛风症状
D.禁食后血清中尿素主要来源于组织细胞碎片分解
3.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下列过程不直接涉及改善记忆的是( )
A.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 B.新突触的建立增加
C.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 D.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4.某同学跑1500米时汗流浃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跑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
B.皮肤血流量和汗液分泌量增多有利于散热
C.为维持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应饮用淡盐水
D.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压力,调节情绪波动
5.为探究下丘脑对哺乳动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某学生以实验动物为材料设计一系列实验,并预测了实验结果,不合理的是( )
A.若损毁下丘脑,再注射甲状腺激素,可抑制TRH分泌
B.若切除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机体脱水
C.若损伤下丘脑不同区域,可确定体温调节中枢具体部位
D.仅切断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联系,短期内恒温动物体温稳定
6.海马区(参与学习和记忆)突触中的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能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递信息,不同NO含量会触发不同生物学效应。据图推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当NO含量较低时,会刺激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B.突触后膜兴奋后,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C.当NO含量较高时,会抑制突触前神经元中线粒体的功能
D.维持NO含量在较低水平时,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7.在北京马拉松比赛42.195km的赛程中,运动员的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在此调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血糖浓度下降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C.胰高血糖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互识别并结合
D.下丘脑—垂体分级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8.假性醛固酮减少症(PP)患者合成和分泌的醛固酮未减少,但表现出醛固酮缺少所致的渗透压调节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
B.抗利尿激素增加与患PP均可使细胞外液增加
C.血钠含量降低可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
D.PP病因可能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转运异常
9.白色脂肪组织负责储能,棕色脂肪组织负责产热。强光时,热辐射能量多,机体通过“眼—脑—棕色脂肪”通路调节,测得棕色脂肪组织温度和血糖水平均有一定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棕色脂肪比白色脂肪含更多线粒体
B.该过程是神经调节能快速响应环境变化
C.强光下,机体会促进棕色脂肪组织产热
D.推测刚转入暗环境时血糖水平略有降低
10.红光和蓝光是可见光中不同波段的光。科研人员测定夜间不同光照条件下人体进食后的血糖水平,结果如图1。图2中AUC值用于衡量血糖调节能力,两者通常是负相关关系。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30分钟后血糖降低是因为胰岛素作用
B.夜间光暴露会导致血糖调节能力增强
C.蓝光对血糖调节能力的影响更严重
D.夜间应减少使用电子设备(发蓝光)
11.下图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及河豚毒素处理后,离体神经纤维上某点接受相同强度刺激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降低培养液中K+浓度会提高B点的绝对值
B.神经纤维膜内K+/Na+比值从B→A时会增加
C.河豚毒素可能抑制Na+内流使动作电位无法形成
D.临床上可将河豚毒素作为镇定剂或麻醉剂
12.流感灭活疫苗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因人体在接种2-4周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才能达到最佳水平。下列细胞中不参与此过程的是( )
A.树突状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B淋巴细胞
13.科学家证明胸腺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分组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一 步骤二 成功率(%) 排斥率(%)
① 出生后不摘除胸腺 移植 不同品系 小鼠皮肤 0 100
② 出生后16小时内摘除胸腺 71 29
③ 出生后5天摘除胸腺 0 100
A.①组免疫排斥时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
B.②组成功小鼠比排斥小鼠更易患肿瘤
C.③组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减轻免疫排斥
D.③组小鼠长大后再移植排斥率仍100%
14.一名甲状腺疾病患者某抗体检测呈阳性,该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竞争TSH受体,阻断受体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患者可能有怕冷等症状
B.该抗体靶细胞位于垂体上
C.该患者TSH的分泌会增多
D.该患者免疫自稳能力异常
15.机体再次摄入食物过敏原后,大脑相应区域会被激活,个体产生厌恶反应行为,该过程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厌恶反应行为有利于帮助个体减少摄入过敏原
B.厌恶反应行为需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
C.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过敏原与肥大细胞产生的抗体结合后诱发过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本部分共6小题,共70分。
16.(10分)网上经常有这样的观点:要想健康应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为了探究酸碱性物质对生物体pH的影响,某生物学小组在社团活动时设计并完成实验。
(1)实验选取蒸馏水、缓冲液、牛血浆为实验材料,其中前两组的作用是 。实验时不易购买血浆,生活中更易获得 材料用于实验(写出两种,写明状态)。
(2)实验时依次在溶液中滴加酸或碱溶液并记录pH值。酸碱有腐蚀性,操作时应戴好 ,做好防护。
(3)某位同学进行的3组重复实验中,其中一组蒸馏水的起始pH与另两组相比有较大差异(表1),尝试分析原因: ,正确处理方式为 。
表1 加入不同体积0.1mol/L HCl后的pH
加入HCl体积(mL) 0 0.1 0.2 0.3 0.4 0.5 0.6
蒸馏水1 7.0 6.3 3.8 3.4 3.2 3.1 3.0
蒸馏水2 7.0 6.3 3.7 3.5 3.2 3.1 3.0
蒸馏水3 6.1 4.7 3.5 3.3 3.1 3.0 2.9
蒸馏水pH平均值
(4)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在表格中,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如下(图2和图3)
.
图2 加入HCl后三种样液pH变化曲线
图3 加入NaOH后三种样液pH变化曲线
结合实验结果,评价上述网上观点并说明理由: 。
17.(10分)学习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从冰桶挑战到脑机接口
冰桶挑战曾被用来唤醒公众对渐冻症(ALS)的关注。AL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肌肉萎缩、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最终会发展成无法控制呼吸所需的肌肉,导致呼吸衰竭,但患者通常不会经历感觉障碍或尿便障碍。
ALS确切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法治愈。2012年一位患者出现脑干先开始恶化的特殊情况,在她还能行走、打字的时候,就已无法使用嘴唇、舌头、喉部和下颚的肌肉运动来发声。她的大脑功能正常,但肌肉已无法执行相应命令,从而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2022年她参加了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在她的大脑皮层表面植入了四个微电极阵列(每阵列64个电极),植入的阵列连接到金线电缆连接到电脑上,并训练人工智能(AI)来解码她试图进行的发声。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将此ALS患者大脑中的神经活动实时转化为文字,转化速度可达每分钟62个单词,总词汇量高达125000,比已有的脑机接口速度更快更准确。同期另有实验成功地将脑干中风患者的大脑信号同时转化为多种输出形式:文字、语音等。这些研究展示了帮助恢复ALS、脑干中风等患者语言沟通能力的可行路径。
脑机接口的输出形式从最初仅能在4种指令中进行选择,到世界杯开幕式时下肢瘫痪患者能使用假肢成功开球,再到现今能将患者所想即时在电脑上“说出写出”,脑机接口技术迅猛发展,其研究和应用前景仍在不断拓展。
(1)根据ALS的症状,推测ALS的 (传入/传出)神经元受损。
(2)文中患者无法说话是因为肌肉无法执行来自 (W/V/S/H)区的命令,由此可知,说话需要 和 的多个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
(3)文中ALS患者植入大脑皮层的微电极的作用是: ,该项技术实验时的风险在于 。
(4)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帮助下肢瘫痪患者开球时,大脑的开球指令能传达到假肢,需要借助多种设备。这些设备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在答题卡长箭头上画出这些设备依次相连的示意图。 。
(5)请设想脑机接口技术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或挑战。 。
18.(12分)由肝细胞合成分泌、胆囊储存释放的胆汁属于消化液,其分泌与释放的调节方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式,下丘脑对肝细胞分泌胆汁的调节属于 调节,说明肝细胞表面有 。
(2)机体血浆中大多数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肝细胞合成功能发生障碍时,组织液的量会 (填“增加”或“减少”)。临床上可用药物A竞争性结合醛固酮受体,导致 ,从而增加尿量,使组织液的量恢复正常。
(3)为研究下丘脑所在通路胆汁释放量是否受小肠Ⅰ细胞所在通路的影响,据图设计以下实验,已知注射各试剂所用溶剂对实验检测指标无影响。
实验处理:一组小鼠不做注射处理,另一组小鼠注射 抗体。
检测指标:检测两组小鼠的 。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检测指标无差异,则下丘脑所在通路不受影响。
19.(14分)糖代谢受很多因素调控,大脑和肠道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影响葡萄糖稳态。
(1)肠道中的食物促进肠道L细胞合成并分泌肠促胰素GLP-1,通过 运输,从而促进 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还可与神经中枢的GLP-1受体结合,将信号传导至 产生饱腹感。
(2)研究发现,肠道交感神经可调控肠道L细胞,其释放的NE与L细胞表面的A受体结合,影响血糖变化。研究者检测了A受体过表达和A受体缺失小鼠的GLP-1含量和餐后血糖变化,结果如图1,结果表明 。
图1
(3)糖尿病患者脑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减弱。有人推测:肠道交感神经-L细胞通过调节GLP-1的释放来提高脑摄取利用葡萄糖的效率。为验证上述推测,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
分组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检测指标
对照组 ① ③(口服 / 注射)葡萄糖 ④
实验组一 A受体过表达的小鼠
实验组二 ②
(4)实验成功后,研究者欲进一步探究GLP-1提高脑血糖利用率的具体机制,请尝试提出任一假说 。
20.(11分)雌激素能调节软骨细胞功能,女性骨性关节炎(OA)与雌激素密切相关。
(1)雌激素含量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相应激素的分泌,这属于 调节。
(2)雌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激活雌激素受体GPR30可作为新的治疗靶点。
①研究者构建了骨性关节炎模型小鼠(OA小鼠),利用G1(雌激素受体GPR30激活剂)进行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结论是: 。因此,激活 GPR30受体可在OA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图1 图2
②科学家发现软骨关节细胞铁死亡是OA发病的原因之一。铁死亡是一种依赖铁的程序性死亡,游离铁的积累是其发生的关键因素。为验证①的结论,研究者通过体外软骨细胞培养,检测了细胞内储铁蛋白FTH1和铁死亡抑制蛋白GPX4的表达(图2),结果显示: 。
(3)为了进一步阐明激活GPR30在OA中的治疗作用中的机制,研究者检测抗铁死亡通路关键效应因子YAP1的表达和FTH1的转录量(图3),综合上述信息将以下流程图补充完整:
注:p-YAP1表示磷酸化的YAP1
图3
(4)若将GPR30激动剂G1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
21.(13分)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目前肿瘤免疫治疗是研究热点。
(1)免疫系统具有 的功能以防止肿瘤发生。
(2)科研人员尝试了一种新免疫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肿瘤局部的快速温度变化(冷冻到亚高温不断循环),彻底破坏肿瘤细胞和微血管网。破碎的肿瘤细胞会释放出大量的 ,有利于免疫系统更好识别肿瘤。实验时采用黑色素瘤模型鼠,对模型鼠进行治疗并跟踪其成活率(图1),结果显示: 。
图1
(3)为确定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测得两组小鼠体内M细胞和T细胞占比(图2)。
图2
注:正常情况下M细胞会分化成多种免疫细胞。肿瘤患者体内M细胞异常,无法正常分化,会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分析实验结果,阐述低温热疗法治疗肿瘤的机制: 。
(4)肿瘤易转移复发。肿瘤治疗是否持久,与体内 细胞的含量与状态密切相关。为确定低温热疗法能否比常规疗法有效时间更长。请你选择相关信息设计最关键的实验分组。
①健康鼠 ②黑色素瘤模型鼠
③正常饲养无治疗 ④常规治疗法 ⑤低温热疗法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对照组
实验组
治疗后分别在1、3、6个月后检测,检测指标为:
细胞水平: ;组织器官水平: 。
9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