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下列记载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B.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
C.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 D.宜捣蒜少许,投入水缸中,以使水沉淀净化
2.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安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后废水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B.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减少排放空气污染物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吸收等有毒气体
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的质量
C.用量筒量取47mL水 D.溶解
4.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在“计算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他们让从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成为现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分子不在运动 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分子种类改变
C.蛋白质属于有机大分子,肉眼可见 D.蛋白质分子中,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5.“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其核电荷数是16
C.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D.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得多
6.铁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下图为铁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6 B.“2Fe”可表示两个铁原子
C.铁属于金属元素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氨分解制氢是制氢的一种技术路线,即通过氨分解催化剂将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经过氢气提纯后满足相关用能需求。氨是一种高效储氢介质,相对于氢气具有储运容易、储运成本低等优势,且氨分解制氢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
7.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C.该反应生成物属于混合物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氨分解制氢成本低,且不排放二氧化碳.
B.当前,氢气运输能力低、成本高限制的氢能产业发展
C.氮气占空气体积分数78%,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该技术可能使加氢像加油一样快捷、方便
9.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瓶中放少量水,用于吸收有毒物质
C.开始采集数据时,瓶内是纯净的氧气 D.铁丝停止燃烧时,瓶内氧气未耗尽
10.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较:氦和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8,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B.分类:熔点、密度是物理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是化学性质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建构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构成 B.空气组成
C.地壳元素含量 D.纯净物微观模型
1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某兴趣小组探究微观粒子的性质,请你一起参与。
【实验一】如图1所示,烧杯A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溶液,烧杯B中装有10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起来。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关于酚酞变红的原因,小组同学取酚酞溶液浸泡后晾干的无色干燥纸条,用图2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不用做甲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
(2)实验观察到乙中______,丙中纸条变红色,证明使酚酞变红的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氨水。
【实验二】某同学按图3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待传感器开始工作后,打开中间的弹簧夹,使烧瓶两端联通,记录数据变化如图4所示。请回答:
(3)实验观察到装有氧气的烧瓶中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在不断运动。
(4)查阅资料可知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大于氧气分子质量,由图4可得出:分子质量与分子的运动速率成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5)若将两烧瓶同时放入40℃热水中,发现相同时间内气体浓度比常温时变化更大,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还与______有关。
【实验三】
(6)将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塑料袋膨胀(如图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14.(6分)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装置A可用于制取氧气,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实验中观察到水榴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装置A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
(3)如图装置F,用氮气和氧气混制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应从装置中的______(选“e”或“f”)口通入氮气排出18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______mL水。(集气瓶容积为500mL,集气瓶中水可以不全部排出)。
15.(5分)家用桶装纯净水的生产流程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过滤器能过滤去水的不溶性杂质,还对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有______作用。
(2)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它们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3)反渗透膜上有众多的孔,这些孔的大小与水分子的大小相当,细菌、病毒、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水合离子均比水分子大得多。反渗透膜对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去除率可以高达99.7%。原水箱中水的密度______(选填“>”、“=”、“<”)纯水箱中水的密度。RO反渗透除了除去杂质,实质上还具有______作用。而对日益短缺的淡水资源,RO反渗透技术还可用于______.
16.(6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Ⅰ、利用图1装置研究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回答:
(1)写出图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图2中,a点对应的操作是______。
(3)图2中,通过对比c点和e点能验证反应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得出该结论还可以通过对比______(填字母序号)。
A.b点和d点 B.b点和e点 C.d点和e点
Ⅱ、小明上网查阅资料,许多物质都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马铃薯。于是他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马铃薯,制成粉末并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 g马铃薯粉末,向B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B比A中产生气泡更平稳、更多。
【实验结论】
(4)通过实验探究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
完成以下问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实验拓展】
(5)已知马铃薯中的过氧化氢酶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
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新鲜马铃薯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煮熟马铃薯粉末,
观察现象如下表:
C试管中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D试管中现象 无气泡产生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煮熟马铃薯粉末不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实践反思】
(6)温度升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会加快,某同学取足量2%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加热,如图所示,可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往往难以复燃,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
17.(5分)某化学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何选择“除氧剂”进行探究。图1为实验装置,图2为利用传感器绘制的集气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注:铜丝与铜质燃烧匙相连)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表达式为______;加热铜丝点燃红磷时,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
(2)若选择红磷做“除氧剂”,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集气瓶内的容积为220mL,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结合图2分析理论上量筒内的水减少的体积约为______mL.
(3)相对于图1装置进行实验,教材实验中选择红磷做“除氧剂”,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达到,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