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德(孔庆德为什么能受中将军衔)
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主力部队的基本作战单位是“纵队”。
随着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尤其是三大战役期间,由于战争规模扩大,战场起义、投诚、俘获的国民党官兵增多,解放军实力、数量增加明显,敌我实力已经发生逆转。
1948年11月,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需要中央军委下达《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拉开了全军整编的序幕。
>孔庆德(孔庆德为什么能受中将军衔)
经整编,原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依序改称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则由军委直接指挥。
华北野战军只是俗称,其规范称谓是华北军区的三个野战军兵团,即华北军区
解放军总兵力最多时有70个军、550万人。
70个军的首任军长和政委,在1955年被授予了什么军衔呢?
第1军,军长贺炳炎(上将),政委廖汉生(中将);
第2军,军长兼政委王震(上将),
第3军,军长许光达(大将),政委朱明(中将);
第3军军长许光达大将
第4军,军长王世泰(未授衔),政委张仲良(未授衔);
第5军,军长列斯肯(未授衔),政委顿星云(中将);
第6军,军长罗元发(中将),政委徐立清(中将);
第7军,军长彭绍辉(上将),代政委孙志远(未授衔);
第8军,军长姚喆(中将),政委未设立,1949年5月,第8军与绥蒙军区合并为绥远军区,姚喆任司令员,高克林(未授衔)任政委,第8军番号撤销,因此第8军实际没有设立政委。
第9军,军长赵锡光(未授衔),政委张仲瀚(未授衔);
西北独立第1军,军长周祥初(未授衔),参谋长张希英(未授衔);西北独立第2军,军长马惇靖(未授衔),政委甄华(未授衔);
西北独立第3军,军长蒋云台(未授衔),政委黄忠学(少将);
第10军,军长杜义德(中将),政委王维纲(未授衔);
第11军,军长曾绍山(中将),政委鲍先志(中将);
第12军,军长兼政委王近山(中将);
第12军军长兼政委王近山中将,外号王疯子,亮剑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历史原型之一
第13军,军长周希汉(中将),政委刘有光(少将);
第14军,军长李成芳(中将),政委雷荣天(未授衔);
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中将)、政委谷景生(少将);
第16军,军长尹先炳(大校),政委王辉球(中将);
第17军,军长王秉璋(中将),政委赵健民(未授衔);
第18军,军长张国华(中将)政委谭冠三(中将);
第19军,军长刘金轩(中将),政委汪锋(未授衔);
第58军,军长孔庆德(中将),政委方正平(中将)。
第20军,军长刘飞(中将),政委陈时夫(未授衔);
第21军,军长滕海清(中将),政委康志强(中将);
第22军,军长孙继先(中将),政委丁秋生(中将);
第23军,军长陶勇(中将),政委卢胜(中将);
第24军,军长王必成(中将),政委廖海光(少将);
第25军,军长成钧(中将),政委黄火星(中将);
第26军,军长张仁初(中将),政委王一平(未授衔);
第27军,军长聂凤智(中将),政委刘浩天(中将);
三野资历深厚的第27军军长聂凤智中将
第28军,军长朱绍清(少将),政委陈美藻(少将);
第29军,军长胡炳云(少将),政委张藩(中将);
第30军,军长谢振华(少将),政委李干辉(未授衔);
第31军,军长周志坚(中将),政委陈华堂(少将);
第32军,军长谭希林(中将),政委彭林(中将);
第33军,军长张克侠(未授衔),政委韩念龙(未授衔);
第34军,军长何基沣(未授衔),政委赵启民(中将);
第35军,军长吴化文(未授衔),何克希(少将);
第38军,军长李天佑(上将),政委梁必业(中将);
第39军,军长刘震(上将),政委吴法宪(中将);
第40军,军长韩先楚(上将),政委罗舜初(中将);
四野旋风司令第40军军长韩先楚上将
第41军,军长吴克华(中将),政委莫文骅(中将);
第42军,军长万毅(中将),政委刘兴元(中将);
第43军,军长洪学智(上将),政委赖传珠(上将);
第44军,军长邓华(上将),政委吴富善(中将);
第45军,军长黄永胜(上将),政委邱会作(中将);
第46军,军长詹才芳(中将),政委李中权(少将);
第47军,军长梁兴初(中将),政委周赤萍(中将);
第48军,军长贺晋年(少将),政委陈仁麒(中将);
第49军,军长钟伟(少将),政委袁升平(中将);
第50军,军长曾泽生(中将),政委徐文烈(少将);
第51军,军长张轸(未授衔),政委杨春圃(未授衔);
第52军,军长王劲修(1950年自杀,未授衔),政委杨树根(少将);第53军,军长彭杰如(未授衔),政委王振乾(少将);
第54军,军长丁盛(少将),政委谢明(少将);
第55军,军长陈明仁(上将)政委王振乾(少将);
第36军,军长刘万春(未授衔),政委康健民(少将);
第37军,军长张世珍(少将),政委帅荣(少将);
第60军,军长兼政委王新亭(上将);
第60军军长兼政委王新亭上将
第61军,军长韦杰(中将),政委徐子荣(未授衔)。
第62军,军长刘忠(中将),政委袁子钦(中将);
第63军,军长郑维山(中将),政委王宗槐(中将);
第64军,军长曾思玉(中将),政委王昭(未授衔);
第65军,军长邱蔚(少将),政委王道邦(中将);
第66军,军长萧新槐(中将),政委王紫峰(中将);
第67军,军长韩伟(中将),政委旷伏兆(中将);
第68军,军长文年生(中将),政委向仲华(中将);
第69军,副军长周彪(中将),副政委漆远渥(少将)
注:解放军历史上有两支69军。
第一支69军是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7纵队改编而来,当时未设立军长和政委,同年3月,第69军番号撤销。
第二支69军是1952年12月,由第23兵团缩编而来,军长董其武(上将),政委裴周玉(少将)。
本文总结首任军长和政委时,以第2支69军算。
第69军军长董其武上将
第70军,政委甘渭汉(中将),第70军是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14纵队改编而来,当时未设军长。同年9月,第70军番号撤销。
以上就是解放军首任军长、政委开国授衔情况。
在70个军首任军长中,分别有1名大将;12名上将(包括第二支69军军长董其武,占授衔人数比21%);34名中将(占授衔人数比60%);8名少将(占授衔人数比14%);1名大校;13人未授衔。
军衔最高是一野第3军军长许光达大将;
军衔最低是二野第16军军长尹先炳大校。
四野的上将数量为各大野战军之最,有7名上将;三野最平衡,基本都是中将;华北军区则有上将,有少将。
在70个军设立的首任政委中,
有3名上将(占授衔人数比5%):分别是,第2军政委王震(同时兼任军长),第43军政委赖传珠,第60军政委王新亭(同时兼任军长);
34名中将(占授衔人数比64%);16名少将(占授衔人数比30%);15人未授衔。
对比解放军首任军长和政委军衔,我们可以发现:
大将:
首任军长有1个大将军衔,而政委没有。
上将;
首任军长有12名上将,首任政委只有3名上将,占比相差16%,其中王震和王新亭还兼任了军长,纯以政委而论,只有赖传珠1名上将;
第43军政委赖传珠上将
中将:首任军长和政委都是34名中将,占比相差4%;
少将:首任军长有8名少将,首任政委则有16名少将,占比相差16%。
在同时设立军长和政委各军中,军长和政委同时参加授衔时(除去兼任军长和政委的情况),军衔相同有22个。
军长比政委军衔高的有15个,军长比政委军衔低的只有5个。
分别是第16军,军长尹先炳是大校军衔,低于政委王辉球中将;
第29军,军长胡炳云是少将,低于政委张藩中将;
第48军,军长贺晋年是少将军衔,低于政委陈仁麒中将;
第49军,军长钟伟是少将军衔,低于政委袁升平中将;
第65军,军长邱蔚是少将军衔,低于政委王道邦中将。
而且,尹先炳最早拟授中将军衔,和政委王辉球相同,贺晋年最早拟授上将军衔,高于政委陈仁麒。
上将遗珠第48军,军长贺晋年少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解放军实行双首长制,军长是军事主官,政委是政治主官,二者同一级别,因此在授衔时,军长和政委军衔大体相近,基本以中将为主,占60%左右。
可是授衔毕竟主要由战功和资历决定的,在资历相近的情况下,主管军事的军长战功自然要比主管政治的政委高一些(军长大将、上将数量都比政委多,少将却比政委少)。
这也是解放军军长军衔整体上,略微要比政委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