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王(麻风王与萨拉丁)

许多人并不了解西方国家与中东地区国家的历史矛盾。二千多年以来,广大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家与西方国家的主要矛盾是宗教文化矛盾,即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矛盾。两个教派已斗了两千多年,从一定程度上讲,实际上这两大教派之间“仇深似海”。

一、宗教仇恨可能再次成为导火索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从两派纷争的历史角度上看,本拉登、巴格达迪等伊斯兰极端人物仿佛是受到来自于宗教战争史上一些著名伊斯兰战神人物的影响,如果说他们是现代版的“萨拉丁”,那么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是现代版的“十字军”(如十字军东征后抢夺了伊斯兰的圣城耶路撒冷)。

>麻风王(麻风王与萨拉丁)

宗教战争

“9.11事件”发生后,本拉登逃入阿富汗投靠塔利班政权。2001年美国声称清除“基地组织”头目而出兵阿富汗并推翻了塔利班政权。2011年5月1日藏身在巴基斯坦的本拉登被美军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打死。然而本拉登死了之后美国并不抽手,而是仍然与塔利班游击队过不去。这就令人不禁浮想联翩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想干什么?为什么非要跟一个“残疾人”过不去呢?其真实原因令人吃惊。

“基地组织”亦或伊斯兰国家与美国的根本矛盾是什么呢?诸多专家们都认为是石油霸权等经济矛盾,但有专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准确的答案应该是强者争夺弱者文化意识统治地位的较量,即宗教与宗教霸权之间的矛盾(指伊斯兰与基督)。

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美国成就了中东国家的“世界能源油库”的富国地位。美国用庞大的市场及美元成就了它,然后它又与美元结合,形成了“石油美元”。这是自愿的。为什么它会自愿选择与美元共存呢?毫无疑问,美元可以让中东国家的能源实现利益最大化,毕竟美元是“世界货币”。因为与美元结成“亲家”,大多数中东国家也一夜之间从一穷二白的荒凉之地变成了富丽堂皇的沙漠“绿洲”。

二、伊斯兰强硬派痛恨“十字军”后代

按理说,中东国家没有理由恨美国,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众所周知,中东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既然他们与美国是利益共同体,那为何伊斯兰国家在心里面还那么的恨着美国呢?

发人深思的战争漫画

众所周知,如果美元脱离了商品,也不过是废纸一堆。美国掌控美元铸币权,而美国印刷美元的成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美国本身发行美元,实际上就用不着担心用挣美元了。只要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还在,只要美国开动美钞印刷机,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任何宝贝任何石油、能源美国都能做到不掉一滴汗水就能得到。

他们心里恨着美国,显然不是因为美国是“石油美元”的最大受益者,如果中东国家不是与美国结成了利益对子(签定石油美元协议),中东国家的能源也绝对做不到身价百倍、一本万利。这是肯定的。说白了,没有美元撑着,中东国家的能源是难以提升它的市场价格的。这就是说,中东石油国家是受益于美元的,美国对于中东国家,那是恩人般的存在。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对这位“恩人”心怀愤恨呢?

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主要的矛盾还是可以呼之欲出的,——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斯兰国家中的一些势力的冲突似乎是因为有人对西方搞“恐怖主义”,但深究后不难发现,这恐怖主义的根源还是非常的显浅易懂。除了表面上的利益矛盾,实质上的矛盾并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的简单。

剔除“政治正确”的标准,美国与中东一些势力的冲突似乎是因宗教霸权引起的。比如美国与塔利班的战争,甚美伊战争、利比里亚战争等都越看越像似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反恐或以反独菜为名,而实质上则是基督教势力与伊斯兰教势力之间的一场又一场的“宗教霸权战争”。当然,会有许多人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而当事双方则更加的不认同,但事实胜于雄辩。

他们不承认归不承认。

即使他们之间在刀光剑影之中做到心照不宣,即使他们各执一词,不愿意让外人知道这个说不出口的尴尬真相,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有人会问,当今世界,怎么还可能存在“宗教战争”呢?不错,明面上是不存在的,但主导这个世界的强势者们不仅不会放弃自己的文化优越感,反而会更加利用自身宗教文化的强势地位为自已夺取地球上的一切优势资源及利益。比如欧美强国,他们往往会手按圣经时刻把西方文化标榜为世界文化的核心标杆(标准),他们的终极目的就是意欲一统天下,把自己的一切打造成那种绝对垄断化的“世界名牌”。

他们知道,宗教的同化、文化的同化比武力征服更具征服力,因为你不论如何同化,西方国家最后都会祭出一个大圈去“圈养驯服者”。这并不是信口开河,比如非洲,被西方殖民几百年,宗教文化乃至官方语言、主体思维都非常“西方化”,但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成为“欧美化”的国家,而且欧美国家并不承认他们的“欧美化”身份。这是为啥呢?为的是方便欧美换一种方式对老殖民地进行新花样的“杀人不见血”的“新殖民”。不让你强大,害怕你分蛋糕,仅此而已。仅这个“理由”就足够让西方国家上下有底气搞所谓的“政治正确”———“西方利益集团体系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只在非洲发生,在亚洲也是如此,比如西方国家总是想方设法打掉“伊斯兰教的影响力”。由于伊斯兰国家主要在亚洲的中东地区那一带,所以即使他们存在“石油美元”的利益关系,但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从思想源头上控制中东等地就会不遗余力地打击这些地方的宗教文化,这样一来,本来没有多大问题的矛盾就上升为极端矛盾。

这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死结,这个死结还因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经济实力过于强大而迫使伊斯兰国家的某些反抗势力步入极端化(恐怖主义)。

恰好,世界上最好斗的宗教派别也是这两个派别(历史为证)。一山不容二虎,文化本无贵种,你想灭我,我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他们就只好用拳头来决定命运吧!

所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斯兰反抗力量、与阿富汗塔利班势力的战争,本质上就是一切“宗教霸权”战争。不为什么,因为阿富汗塔利班是伊斯兰国家反抗西方势力最具实力的一派,要知道,这是一个领导者的存在。古语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美国及西方国家当然深谙这种战术。

大炮之外是可怜亡人

三,历史之鉴让弱者夜不能寐。萨拉丁与面具王的殊死搏斗。

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从哥伦比亚发现“新大陆”后这个宗教就成为了西方殖民者除了“坚船利炮“谋之外的另一把利剑。历史上,西方殖民者所到之处,除了伊斯兰国家外,受到的阻力相当小。那时候的印度教地区也形成不了一股力,早早沦为英国殖民地;东方的佛教地区也形成不了一般力,沦为西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反抗西方殖民者历史上看,印度教圈,佛教圈都没有形成宗教反抗力量。那时杀得殖民者屁滚尿流的中国“义和团”也不是利用佛教的教派,而是起源于“白莲教”。

然而,伊斯兰教与以上两大宗教截然不同,他们与基督教的冲突战争从公元7世纪就已经开始。两千余年以来,基督与伊斯兰之间不仅称对方为“异教徒”,而且他们之间的斗争杀伐也从未停止过。也就是说,这两个宗教之间是世仇,时刻都想除掉对方。从7世纪到12世纪中期,伊斯兰都几乎是被强大的基督们吊着打的,基督还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十字军东征”把伊斯兰的势力被驱离中东并夺取圣城耶路撒冷。

伊斯兰的势力被驱离中东,也失去了圣城耶路撒冷。此时的中东被耶路撒冷十字军帝国占领,那时这个帝国由一个整天戴着金属面具被称为“麻风王”的年轻的英明君主鲍德温四世统治。

然而鲍德温四世却在24岁时因麻风病发作不治身亡,这距离他大败埃及的萨拉丁只有6年的时间。鲍德温四世驾崩后,在1187年的一天,准备充分的萨拉丁率领着穆斯林大军向耶路撒冷进发,最终战胜了基督主力精锐圣殿骑士团,并重新夺回了圣城。这次战斗中萨拉丁还把基督教徒视为圣物的十字架(传说是钉死耶稣的那个十字架)砍成稀巴烂。

历史来到近现代,尽管基督徒与穆斯林征战不断,尽管双方实力非常悬殊,但基督们仍然非常惧惮穆斯林们的神奇般的“圣战”号召力,因为尽管这时期许多穆斯林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但西方总是无法真正征服他们,甚至连改变一点都十分困难。

无可奈何,到了现代,西方基督们只好对伊斯兰进行拉拢,但显然他们知道西方抱着什么心思,尽管表面上也与西方来往,但内心里的历史之恨仍然深植在双方的骨髓里。

“道不同不相为谋,教不同不相为谋”,这就是中东伊斯兰对西方国家的真实心里态度。

上文已讨论过,时至今日,西方强国并没有放弃这基督宗教这把“利剑”,这从他们处处以自己的标准为世界标准就可以看得出来。

阿富汗儿童:我们不是在玩童年游戏,而是在为生存而战

四、煞星照耀

所以,总而言之,被西方视作伊斯兰世界“新萨拉丁”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自然就成为美国及西方的眼中钉。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打算真正放弃阿富汗这块战略要地。相对于欧美,面临巨大治国压力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仍然显得非常的脆弱。所以说塔利班政权在强敌们的虎视眈眈之下实际上并不牢固,他们可能会卷土重来,毕竟西方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力量非常的不甘心失败。

这从西方国家内部的反动派声音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美国内部反对派认为,拜登从阿富汗完全撤军是非常错误的,把美国的全球地位拉低,让美国颜面扫地,世界警察的身份受到挑战,让美国的朋友动摇信心。

麻风王(麻风王与萨拉丁)

不仅拜登政府的反对派,就连众多华盛顿政客,几乎所有的美国盟友都明里暗里批评拜登完全撤军阿富汗的战略。

英法加澳德等美国盟友均认为拜登此举会让西方出兵阿富汗的“成果”全部付诸东流。

众所周知,美国等西方国家出兵阿富汗并非仅仅因为阿富汗是战略要地及“伊斯兰极端思想分子大本营”。要完全理解他们不计成本出兵阿富汗的真实目的的确有点困,但是一旦真正理解了就会豁然开朗。

阿富汗塔利班实际上是伊斯兰教强硬派,而“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却是极端派。有网友可能疑惑:既然这些势力都反对西方霸权,为什么塔利班和“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会成为一对死敌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教见不一”,谁都想当“王”。

实际上伊斯兰内部各教派的仇杀情况并非现代才出现,他们实际上已经相互撕杀了一千多年。比如逊尼派与什派,至今仍在互相仇杀。

面对贫穷的阿富汗,美军士兵没有丝毫优越感

五,身不正,杀身之祸难解

如今,阿富汗塔利班仍然被国际社会视为“另类”,对它仍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据消息称塔利班军队中好像还存在一支名为“D突厥兵连”的一支小武装为其效力(由出逃的D伊运极端武装分子组成,他们曾经投靠塔利班)。众所周知,“D伊运”是什么货色,这是个分裂组织,他们企图分裂他们的国家建立什么“独立的斯坦国”。毫无疑问,如果塔利班政权继续袒护这样的极端组织,将会惹祸上身。

塔利班公开声称自己的政权是非民主的政教合一政权(实际上也是)。仅这一点,就让大多数国家“鄙而远之”。这很容易招来国际社会的口诛笔伐乃至让西方找到再次武力干涉阿富汗的借口。

基于塔利班政权的性质及种种表现,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有台面的国家承认这个政权。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旦一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大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塔利班政权有可能在国际上造成“失道寡助”的不利局面,在强大于几几百倍的实力面前随时都可能灰飞烟灭。

当前及未来二三年,西方国家基本上都将完成领导人换届,到那时世界格局难免又进行一次洗牌。特别是美英法德,如果都换了新领导人,北约极有可能会寻求新的战略霸权重返中东掌权。到那时,不排除他们有可能会想方设法,包括不惜使用军事手段拔掉被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

从西方国家内部反对派批评其现政府的态度上看,这绝不是空穴来风。依据欧美大国对霸权的嗜和他们的政治传统(兑现竞选承诺)及右翼势力可能在换届中掌权,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美国政客中并非个个都像特朗普及拜登那样可惜钱,这是美国历史重复证明了的。

有人认为美国政府入不敷出所以放弃阿富汗,殊不知放弃阿富汗等于是放弃一块欧洲国家的战略缓冲地带,一旦欧洲国家认为有危险,他们会帮美国出钱的,只要美国出人(兵)就行了。当然,美国非常看重石油美元的利益,毕竟美国少不得一厘石油,一旦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不甘寂寞踏入中东“分红”,美国将会毫不犹豫再次武力推翻塔利班政权。

至于俄罗斯等大国的态度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也至关重要。俄罗斯是非常担忧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毕竟俄罗斯联邦多个“自治共和国”是穆斯林掌权,这些自治国对俄的认同感并不高,就像阿富汗人对美国的看法差不多,甚至有好几个一直都梦想“分家”。当然,“独联体”中的许多国家均是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的反对派也并不希望活在由俄主导的独联体中。基于此,俄罗斯对塔利班是非常警惕的,担心一亩三分地上有人模仿塔利班。

无独有偶,一些大个子对塔利班也有这种担忧,比如印度,要知道,印度有1亿多穆斯林,其中也不乏存在激进的势力。

其次阿富汗培利班政友与美国宿敌伊朗也比较合得来,一旦美伊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难保证美国等不会一鼓作气,一雪前耻。

更何况,阿富汗领国的塔吉克斯坦等国对塔利班也是非常的不高兴(因为小马苏德),更加难的是某些支持塔利班的中东金主(中东富国)迫于欧美的压力已经“变脸”或随时变脸。

基于阿富汗现在的民生局面,塔利班政权不得不要用很多年的时间花主要财力及主要力气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样一来,塔利班建设军队的能力会很有限。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想夺回阿富汗的控制权,代价的顾忌就很小。塔利班的敌人顾忌越小,塔利班的危险就越大。

世界上最穷的土兵

六,生于忧患,死于邪路

在“国际丛林”中,弱者的眼泪是毫无作用的。这个世界,仍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世界,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就会被强者任意宰割。

强大才能免忧,才能慑敌于千里之外。

要做大做强,就要学会抛弃一切杂念,向强者虚心学习,并要学会走历史潮流的大道。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