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下期期中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分)
1—5 BBCBD 6—10 BABDD 11—15 CCDDD 16—20 BBDDC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6分)(1)大运河;作者认为此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对于开通此河者持肯定的态
度。(1分意思近即可)
(2)经济重心南移;(1分)
(3)市舶司;(1分)广州、泉州 (任举一例即可得分1分)
(4)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等(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1分)
22.(6分)
(1)迅速增长(1分);出现治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2分)
(2)以民为本;减轻刑罚,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善于纳谏和用人。(1分写出一点
即可得分)
(3)唐玄宗;(1分)第二手资料(1分)
23.(6分)(1)曲辕犁和筒车。(2分)
(2)鉴真、玄奘;对外开放。(3分)
(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实行对外开放,以开放的姿态和其它国家进行交往,要善于学习
和吸收他国的先进文明成果等。(1分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
24.(6分)(1)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文成公主入藏或者金城公主入藏(1分)
(2)民族融合、和平是历史发展的主流;(1分)通过联姻,契丹人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1分)。
(3)国家的统一。(1分)
(4)开放性题目,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融合。(1分)
25.小短文(6分)评分建议:一等:题目恰当,观点明确;史实运用正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述完
整。(5-6分)二等:题目恰当,观点较为明确;史实运用基本正确;条理较为清楚,语句较通顺,
表述较为完整。(4-2分)三等:立场不正确或题目不恰当,观点不明确;史实运用不正确;条理
不清楚,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1-0分)
书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4.白居易的《长恨歌》写道:渔阳整鼓动地来,惊破竞装羽衣曲。“渔阳禁鼓”是指公元755年
安禄山叛乱,该事件导致
七年级历史
A.外戚宦官专权
B.唐朝由盛转衰
C.南北十厨并立
D.中原五代更迭
5.中国古代史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干索,直秘阁,五百贯,耀通判”,就是对
注意事项:
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
6.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源。造成图中局势出现的原因
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A.分封制瓦解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推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B.蕃镇割据
一、选择思(每小题1分,共20分)
C.重文轻武
D.外戚宦自交替专权
宝代干国形势图(后网时期)
1.美国学者近克尔·哈特所著的《世界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有8位中国人人选,帝文帝
7.太祖召赵普问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
日入选的原因是
A.创立皇帝制度
8.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
C.出现开元盛世
D,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
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
椎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于是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杯酒释兵权
B.改革科举制
C.重文轻武的政策D.实行变法
A,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8.转运使是我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
B,改善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官员素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人
B.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君权统治
C.避免地方官吏的腐欢
D.解决支付给道、西夏岁币的财源
3,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素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的朝
9.有渔民在潜人南澳岛海底作业时,发现了一艘栽满瓷器的古沉船(南澳1号古船)。据报道
代相关的史实是
从古船中打捞出的瓷器大部分产于瓷都。宋朝时,被称为瓷都的是
①
五代十国两宋
元朝
A.越窑
B.定窑
C.汝窑
D.景德镇
581618
907
127112761368(年)
10.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章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服、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屏出较为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优息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A.两宋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繁荣开放,封建盛世
D.重文轻武,科技发达
C,政治照暗、宝官专权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