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答题前请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并填写相关信息,按
要求作答与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
Mg-27S-32Cu-56As-75Ga-7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下列物质形成
的晶体熔化时与雪融化时破坏的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A.千冰
B.氨气
C.金刚石
D.NaCl
2.以下关于物质状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一种特殊的液态物质
B.液晶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可用于制造显示器和高强度纤维
C.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是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
D.晶胞是晶体中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无隙并置的特征
3.下列有关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HS:通过CuSO,溶液,洗气
B.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NaCI杂质,提纯主要步骤为:加热溶解、趁
热过滤,蒸发结晶
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第1页,共11页
C.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溴: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D,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过溴水,洗气
4.下列对有关图谱说法正确的是
100
55
8/em
42
80
4000300025002000160014001200
1000
40
M
M(98)
2920
70
1378
29R0
83
1718
mz2030405060708090100
A.
相对分子质量为55的质谱
B.X射线衍射光谱
102030405060708090
28)
C.原子吸收光谱
D.红外光谱
5.一种新型的双功能金属簇催化剂可将CO,转化为燃料,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02
0
Ti
Cu
H20
H20
0(@
H2O
C02
HO
H20入
HCOOH
HCOOH H2O
COOH
(Ti Cu)
Cu
HO
HO
A.
该过程中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第2页,共11页
B.B.O2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HO
C.CO2在Cu簇上发生还原反应
D.D.HCOOH的中心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2
6.溴苯可用于生产镇痛解热药和止咳药,其制备、纯化流程如图。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苯液溴
饱和NaHSO,溶液
70-80℃
反应器
反应!小时
过滤
除杂
水洗一→下烨→蒸馏→溴苯
铁粉
A.“过滤”可除去未反应的铁粉
B.“除杂使用饱和NaHSO3溶液可除去剩余的溴单质
C,“干燥”时可使用浓疏酸作为干燥剂
D。“蒸馏的目的是分离苯和溴苯
7.利用图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熔点9.7℃,沸点131.4℃),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CH(含S0)
m
液溴
水
冷水
b
d
A.m可以检验c中试管是否堵塞
B.b中可以盛装酸性高锰酸钾以除乙烯中的二氧化硫
C.c中发生加成反应
D.d可以盛装NaOH溶液
8.下列不属于
≈与H2发生1:1加成产物的是
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第3页,共11页高二化学月考参考答案:
1.B 【分析】雪融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以此解题。
【详解】A.干冰融化时破坏的是范德华力,A错误;
B.氨气形成的晶体中含有范德华力和氢键,其形成的晶体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和氢键,B正确;
C.金刚石熔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C错误; D.氯化钠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D错误; 故选B。
2.A【详解】A.等离子体中的微粒带有电荷且能自由运动,使得等离子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等离子体是物质在气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气态微粒聚集体,A错误;
B.液晶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性能优良,可用于制造显示器和高强度纤维,B正确;
C.晶体与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C正确;
D.晶胞是晶体中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平移性且无隙并置的特征,D正确; 故选A。
3.B【详解】A.与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故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H2S:通过溶液,洗气,A正确;
B.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冷却时会结晶析出,除去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杂质,提纯主要步骤为: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B错误;
C.常温下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溴苯和水不互溶,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溴:加入足量溶液,振荡,静置,分液,C正确;
D.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过溴水,洗气,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质谱,A错误; B.此图是红外光谱图,B错误;
C.此图是原子吸收光谱,C正确; D.此图是X射线衍射光谱 ,D错误; 故选C。
5.A【详解】A.由图知,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只有氧气,氧气是产物,则该过程中不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A错误;
B. 由图知,二氧化碳的氧原子最终进入了甲酸、O2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H2O,B正确;
C. 由图知,CO2在cu簇上发生反应、与铜成键、转变为羧基、最终转变为甲酸,则碳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C正确;
D. HCOOH的中心碳原子含羰基、杂化类型是sp2,D正确; 答案选A。
6.C 【详解】A.苯与液溴反应后剩余铁粉,不溶于苯,“过滤”可除去未反应的铁粉,A正确;
B.NaHSO3可与Br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使用饱和NaHSO3溶液可除去剩余的溴单质,B正确;
C.水洗后须加入固体干燥剂P2O5后蒸馏,不可用浓硫酸干燥剂,以防蒸馏过程发生副反应,C错误;
D.经过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的是苯和溴苯的混合物,故蒸馏的主要目的是分离苯和溴苯,D正确; 故选C。
7.B【详解】A.导管m与大气相通可以平衡气压,通过观察m中液面变化可以检查c中试管是否堵塞,选项A正确;
B.酸性KMnO4溶液既可以与SO2反应,也可以与乙烯发生反应,b中应该盛放碱液,如NaOH溶液,选项B错误;
C.c中Br2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选项C正确;
D.d为尾气吸收装置,用于吸收多余的溴单质,可以盛装NaOH溶液,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8.D【详解】A.与氢气发生1:1加成(标有*号的双键端)的产物是,故不选A;
B.与氢气发生1:1加成(标有*号的双键端)的产物是,故不选B;
C.与氢气1:1发生1,4加成(标有*号的双键端)产物是,故不选C;
D.与氢气发生1:1加成的产物不可能是,故选D; 选D。
9.B【详解】A.以上反应中的物质均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还原)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
B.Diels-Alder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反应过程中,双烯体需要形成s-顺结构(两共轭双键在同一侧),不是s-顺结构,不能与乙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B错误;
C.与发生Diels-Alder反应产物可能为或,C正确;
D.Diels-Alder反应为可逆反应,利用这种可逆性,可以作为提纯双烯体化合物的一种方法,D正确; 故选B。
10.C【详解】A.由转化图可知,Y分子的烃基取代了X分子中的I原子,故为取代反应,故A错误;
B.X分子中含有I原子,不属于烃,故B错误;
C.苯环中12个原子共面,碳碳双键中6原子共面,苯环与碳碳双键之间为单键,可以旋转到同一平面上,故有机物Z中所有原子(14个C、12个H)共平面,故C正确;
D.碳碳双键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苯环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物质Z最多能与1mol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1.A【详解】A.MgO、NaCl均为离子晶体,半径、,且、所带电荷多,MgO晶体中晶格能大,故熔点高,A正确;
B.金刚石与碳化硅都是共价晶体,结构相似,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则键长:,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碳化硅,B错误;
C.烃基为推电子基团,烃基越大,羧基中H-O的极性越弱,越难电离氢离子,酸性越弱,故丁酸的酸性弱于乙酸,C错误;
D.HF和HCl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越高,但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F晶体沸点高于HCl,D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A.AlF3为离子晶体,其他三个为分子晶体,A正确;
B.每个Al与周围的三个Cl共用一对电子,与另一个Cl形成配位键,故1molAl2Cl6中所含配位键数目为2NA,B错误;
C.每个Al与周围的三个Cl共用一对电子,与另一个Cl形成配位键,均满足8电子结构,C正确;
D.AlCl3熔点高于AlBr3原因是Cl的电负性大于Br,具有一定离子晶体特征,D正确; 故选B。
13.D 【详解】A.中La:Co:O=1:1:3,则面心位置的是O原子,故离O原子最近的O原子有8个,选项A正确;
B.根据图甲,从上方俯视,该晶胞的俯视图与图乙一致,选项B正确;
C.据图甲中坐标位置,1号原子的坐标为,3号原子的坐标为,则可推出2号原子的坐标为,选项C正确;
D.La、Co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立方晶胞体对角线的一半,即,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4.D【详解】A.NH3中心N的孤对电子对数1,σ键电子对数3,价层电子对数4,为sp3杂化,H2O中心O孤对电子对数2,σ键电子对数2,价层电子对数4,为sp3杂化,A正确;
B.反应中H2O2氧元素为-1价,反应后生成H2O,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B正确;
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H3和H2O与Co3+的配位能力:NH3>H2O,原因是N的电负性小于O,即N对孤对电子吸引小于O,故NH3更容易成为配体,C正确;
D.[Co(H2O)6]2+配离子中每个H2O含有2个H-O键,1个配位键,都是σ键,1mol[Co(H2O)6]2+配离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18×6.02×1023,D错误; 故答案为:D。
15.A
16.(1) 4s24p3 第四周期ⅢA族
(2) sp2 三角锥形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As电负性小,半径大,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3)4
(5) 它们均为共价晶体,由于N、P、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的键长依次增大,共价键越长,键能越小,熔点越低
【详解】(1)As是33号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ⅤA族,基态As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3。G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ⅢA族。Ga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1,As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3,二者之比是1∶3。
(2)中Ga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中Ga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为3且不含孤电子对,据此判断Ga和C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杂化类型是sp2。分子中有3个键,1对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为三角锥形。氮原子半径较小,电负性较大,对应的氨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较高,而As电负性小,半径大,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沸点较低。
(3)Ga原子的配位数要看离Ga最近的As的个数,由图可得离Ga最近的As的个数为4,所以配位数是4。
(4)通过砷化镓晶胞结构图示,可知Ga与As间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该晶胞体对角线长度,Ga与As间最短距离为。在砷化镓晶胞中,砷原子数为,镓原子数为4,晶体的密度为。
17.(1)球形冷凝管(或蛇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 (2)BD
(3)+HNO3+H2O (4)除去粗硝基苯中混有的硫酸、硝酸、二氧化氮等
(5)生成的苯胺会被空气中O2氧化,且装置内温度较高,加热时H2和O2混合会发生爆炸
(6)吸收反应生成的水 (7)60.2%
【分析】制取硝基苯时,先往三颈烧瓶内加入浓硝酸,再缓缓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冷却,最后加入苯,用油浴加热。从混合液中提取硝基苯时,需往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然后分液,最后再蒸馏,以获得硝基苯。
(1)实验装置中长玻璃管所起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所以可以用球形冷凝管(或蛇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代替。答案为:球形冷凝管(或蛇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
(2)A.配制混酸时,与浓硫酸稀释相似,是将浓硫酸沿杯壁缓缓加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冷却,A不正确;
B.温度控制在50~60 ℃,原因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减少苯与浓硝酸的挥发,B正确;
C.乙醇易溶于水,不能作萃取剂,不能用于粗硝基苯的萃取,C不正确;
D.浓硫酸是制硝基苯反应的催化剂,可以降低该反应活化能,D正确;
故选BD。答案为:BD;
(3)三颈烧瓶中,苯与混酸反应制硝基苯,化学方程式为:+HNO3+H2O。答案为:+HNO3+H2O;
(4)粗硝基苯中混有硝酸、硫酸、苯、间二硝基苯、二氧化氮等,提纯时需要用5%NaOH溶液洗涤,以去除酸性无机物,其目的是:除去粗硝基苯中混有的硫酸、硝酸、二氧化氮等。答案为:除去粗硝基苯中混有的硫酸、硝酸、二氧化氮等;
(5)先通氢气,可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及苯胺的氧化,若实验中步骤③和④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生成的苯胺会被空气中O2氧化,且装置内温度较高,加热时H2和O2混合会发生爆炸。答案为:生成的苯胺会被空气中O2氧化,且装置内温度较高,加热时H2和O2混合会发生爆炸;
(6)步骤⑤中,若直接蒸馏,苯胺中会混有水,所以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水。答案为:吸收反应生成的水;
(7)若实验中硝基苯用量为10 mL,n(苯胺)=n(硝基苯)==0.1mol,最后得到苯胺5.6g,苯胺的产率为≈60.2%。答案为:60.2%。
18.(1)CH2=CH2 (2)5C2H4+12+36H+=10CO2↑+12Mn2++28H2O
(3)碳碳双键、氯原子(碳氯键) (4) nCH2=CHCl 加聚反应
(5)3-甲基-1-丁烯 (6)
【分析】A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化水平,则A为乙烯;石蜡油和碎瓷片加强热发生裂解生成乙烯,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在480~53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l;CH2=CH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
(1)由分析可知,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故答案为:CH2=CH2。
(2)根据已知信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2H4+12+36H+=10CO2↑+12Mn2++28H2O,故答案为:5C2H4+12+36H+=10CO2↑+12Mn2++28H2O。
(3)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所含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氯原子,故答案为:碳碳双键、氯原子。
(4)与1,2-二氯乙烷互为同系物,比其相对分子质量多14,则多一个CH2,分子式为C3H6Cl2,其同分异构体有Cl2CHCH2CH3、ClCH2CHClCH3、ClCH2CH2CH2Cl、CH3CCl2CH3,共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1种峰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4;。
(5)由分析可知,反应③为CH2=CH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l,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故答案为:nCH2=CHCl;加聚反应。
(6)由键线式结构可知,该有机物为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有4个碳原子,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在第3个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作为支链,则用系统命名法为其命名为3-甲基-1-丁烯,故答案为:3-甲基-1-丁烯。
19.(1) 氯苯或者1-氯苯 氯原子和羟基
(2) 12 取代反应
(3)
(4) 酸性KMnO4溶液 SOCl2
【分析】A→C为氯苯的对位酰基化。C→D为C=O的还原为醇的反应。D→E为-OH被氯取代。E→F为-CHCl-中氯被N取代。F→G为-OH被-CH3COONa取代。G→H为酸化。
(1)A中为苯环上一个氯取代,可以叫氯苯或者1-氯苯。D中含-Cl为氯原子,-OH为羟基;
(2)苯环中12个原子共面,同时C=O形成的平面,经过单键旋转所有原子均可能共面。共面原子至少12个共面。D→E为取代反应 ;
(3)E→F为-CHCl-中氯被N取代,;
(4)两个苯环,该分子中还有C=O和-Cl可组成的官能团有①-CHO和-Cl或者②C=O和Cl或者③-COCl。①种官能团异构有联苯上醛基取代有以下三种,再考虑这三种结构苯环上一氯代7+7+5=19种。②种官能团异构,考虑苯环上的一氯代共2种。③种官能团异构,考虑联苯上-COCl取代有3种。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9+2+3=24种。苯环上一氯代物4种,说明该结构对称为;
(5)甲苯→苯甲酸为氧化反应,选择酸性KMnO4溶液。为氯代,选择SOCl2。由上述流程知该条件下为-Cl被苯基取代,所得产物为。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