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历史中考模拟卷汇编1:中国古代史(答案)

2023年湖北省历史中考模拟卷汇编1: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湖北荆州·模拟预测)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文化的标志是( )
A.磨制石器和彩陶 B.打制石器和甲骨文
C.青铜器和甲骨文 D.青铜器和瓷器
2.(2023·湖北襄阳·模拟预测)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把唐朝称为“最具有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人物能说明这一特色的是( )
A.王羲之 B.文成公主 C.玄奘 D.马可·波罗
3.(2023·湖北宜昌·模拟预测)《宋书》记载,晋永嘉大乱,淮北流民相率过淮,迁徙到江南并设立侨县定居下来,此地人口大增。可见流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造成了人们的流离失所 B.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C.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4.(2023·湖北·模拟预测)《汉书·食货志》载:“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用“元狩”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5.(2023·湖北恩施·模拟预测)“(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材料中“他”开“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 )
A.提出“仁者爱人” B.提倡“以德治国”
C.主张“有教无类” D.创办私学
6.(2023·湖北恩施·模拟预测)《太平广记》中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恩荫制
7.(2023·湖北宜昌·模拟预测)商代卜辞的记载中大量出现了“受禾”“告麦”“卜雨”等词,这可用于研究商代( )
A.家天下的政治制度 B.地位较高的农业生产
C.灿烂辉煌的手工业 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8.(2023·湖北宜昌·模拟预测)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A.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人工养鱼 D.开始雕刻陶器象牙
9.(2023·湖北恩施·模拟预测)某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艺术作品是( )
A. B.
C. D.
10.(2023·湖北·模拟预测)先秦时期,各地“衣冠异制”,即服饰的形制有很大不同;至秦汉以后,各地服饰出现了趋同现象。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审美理念逐渐变化 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11.(2023·湖北襄阳·模拟预测)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面史料体现了汉朝政府实施的哪一举措( )
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A.统一铸币 B.盐铁官营 C.平抑物价 D.尊崇儒术
12.(2023·湖北襄阳·模拟预测)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书中的一页,该书( )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农书 B.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C.是我国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13.(2023·湖北宜昌·模拟预测)小钱币,大历史。以下关于北宋时期货币使用情况的材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市罗一匹,为钱二万。——《宋史·食货志》 注: 1.钱:铁钱 2.二万:约130斤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A.纺织业发展迅速且种类齐全 B.纸币产生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C.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14.(2023·湖北宜昌·模拟预测)下表是不同时期科举题目统计表(部分)。此表主要说明科举制( )
时代 题型 题目
唐玄宗 诗赋 诗题为《望终南余雪》
宋神宗 策论 晋武帝独断灭吴统一天下,苻坚独断涨水之战失利亡国,何也
明嘉靖 策论 如今风气不正,如何正士风以复古道
清乾隆 武举 纵马射箭、拉弓、舞刀、举大石
A.促进文化发展 B.禁锢文人思想 C.题目形式多样 D.体现公平原则
15.(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区域的青铜器,均为商周时期的文物。这最能说明( )
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面具 湖南宁乡四羊方尊 陕西岐山毛公鼎
A.中国青铜制造领先世界 B.中国文化开放包容
C.当时王公贵族享有特权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16.(2023·湖北武汉·一模)甲骨文横直转折,小篆笔画均匀,汉隶破圆而方,再变而为草、楷、行,汉字的书写在“上下左右之位,方圆大小之形”的结构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由此可见,汉字的演变特点是( )
A.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B.刚柔兼备苍劲厚重
C.风格各异一脉相承 D.结构稳定方折俊丽
17.(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下图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
A.工商业市镇发展繁荣 B.重农抑商有所松弛
C.发展成全国经济中心 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18.(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北宋初年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按照交通路线为主划分。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
A.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B.深刻影响后世行政制度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体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
19.(2023·湖北·模拟预测)宋代,南下移民在向南方扩展冬小麦种植范围的同时,发展了稻麦轮作制,将农作物种植从原来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进而将土地利用率从100%提升至200%。这反映出宋代(  )
A.自然环境不断得以改善 B.经济作物生长周期变短
C.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 D.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提高
20.(2023·湖北武汉·一模)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二、非选择题
21.(2023·湖北十堰·模拟预测)议题:“学史明理,完整的边疆、和谐发展”。
材料一 【巩固西北】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管辖西藏】
唐朝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元朝西藏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宣政院)
顺治帝达赖喇嘛
康熙帝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五年设立驻藏大臣
乾隆五十七年创立“金瓶掣签”制度。
材料三 【管理台湾】
时间史实
230年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等一万多人到达夷洲(今台湾)
610年隋炀帝第三次派人去流求
1294年元朝设澎湖巡检司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材料四 【谋独必败】
当前,两岸关系更趋复杂严峻,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是始作俑者。他们挟洋自重,不断挑动两岸对立对抗,大肆鼓噪并加紧推动一系列谋“独”活动,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2020年9月16日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实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什么?张骞出使西域对丝路的开通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中国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至少3个)
(3)结合所学内容,上世纪80年代,“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我国治理边疆的认识。
22.(2023·湖北襄阳·模拟预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摘编自《秦汉史》
材料二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采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材料三 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现实。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是如何认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为解决这一制度带来的弊端,汉武帝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有何举措?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23.(2023·湖北恩施·模拟预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材料一:【认识历史文化遗产】
例子:发现(史实):7件粗糙的石器,人工加工痕迹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的石器(或工具)。
材料二:【见证古代农业发展】
材料三:【验证秦代社会文明】
图一 写有秦律的云梦秦简 左图: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完成了藏有大量秦代竹简的11号墓的挖掘工作,这批被发现的秦简,称“云梦秦简”,共有1155支(另有数十片残片)竹简以近似小篆的秦隶书写,大部分清晰可辨。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编辑,大部分内容是关于秦律、律文答问解释和治狱文书程式的记载。秦律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四:【保护文化遗产准则】 第一条 为实现本公约的宗旨,下列各项应列为“文化遗产”: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或构造物、铭文、窟洞以及景观的联合体……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拿史料说话,是对历史叙述或历史解释的一中最朴实的描述。请参考以上例子,结合材料一的考古发现,按格式进行仿写。
(2)材料二是发掘到的战国时期的文物。请从经济领域概括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并评价这一史实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所示内容,你从中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不得照抄材料)
(4)据材料四概括可列为“文化遗产”的条件。
24.(2023·湖北武汉·一模)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关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自信】
材料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自《中国中国药报》
(1)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东汉末年擅长“中医针灸”的名医及其成就。分别列举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和李时珍所编写的医药学著作。
【道路自信】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一开始想走苏联那样的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走不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对国情的认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正确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火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2)材料二中的“正确道路”是条怎样的道路?根据材料二和联系所学的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开辟的这条“正确道路”和建设道路有什么共同点?
【理论自信】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历程年代尺
(3)依据材料三。补充完成年代尺上AB两处的相应内容。
【制度自信】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围强、重垫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2月25目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彩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5)综上所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什么?(要求从两个角度以上作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D
6.C
7.B
8.B
9.D
10.B
11.C
12.C
13.B
14.C
15.D
16.C
17.A
18.A
19.D
20.B
21.(1)正式归属中央管理。奠定了基础。
(2)和亲、设置机构、册封、战争。(任答三点)
(3)台湾。
(4)因地、因时制宜采取不同的民族政策和方式;尊重边疆少数民族信仰;加强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发展。
22.(1)措施:推行郡县制、控制兵权、制定法律(秦律)。
(2)郡国并行制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举措:政治:颁布推恩令;经济: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3)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中华民族。
23.(1)发现: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烧骨、烧石和灰烬
推论:北京人会使用火并长期保持火种。
(2)史实: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作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最终导致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
(3)信息:秦朝的书写材料是竹简;文字有小篆和隶书;有制定法律(或法律名称;法律地位;法律特点;制定朝代;法律作用等)。
(4)条件: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历史悠久或具有考古性质。
24.(1)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编创了“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李时珍:《本草纲目》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毛泽东思想;中共十九大。
(4)三大改造的完成。
(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2023年湖北省历史中考模拟卷汇编1:中国古代史(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