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22-2023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
历史试卷(二)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稻是我们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水稻为主食。我国哪个原始居民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
①写成《本草纲目》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
③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有才能的人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古代,都非常受欢迎。从隋朝开始这一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元朝设立了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台湾府 C.台湾省 D.宣政院
5.2021年10月14日,中俄在黑瞎子岛举行了边界东段界碑揭幕仪式,一半黑瞎子岛回归中国。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义和团运动主要体现出近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是
A.勇于创新,倡导科学 B.自强不息,建立新式军队
C.与时俱进,向西方学习 D.英勇斗争,反抗侵略
7.新文化运动有两个主要阵地,一个是北京大学,另一个是
A.《新青年》 B.《民报》 C.《中外纪闻》 D.《每周评论》
8.2017年春季新学期,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的“八年抗战”说法不再出现,新教材关于抗战的提法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9.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
A.中共一大上 B.遵义会议上 C.中共七大上 D.中共八大上
10.1949年初,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决定成立人民海军,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海军 C.南海舰队 D.北洋舰队
11.2022年是西藏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的71周年,由此判断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A.1949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78年
12.“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3.2023年,我国迎来纪念改革开放暨十一届三中全会45周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当今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1978年让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废除农业税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某校八年级(2)班出版了一期关于中国共产党史的板报,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
B.中共“十七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基本路线
C.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
16.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据此判断这是一种
A.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B.“采邑”制度
C.种姓制度 D.文化制度业发展慢于德国
17.穆罕默德建立的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是在
A.麦地那 B.麦加 C.巴格达 D.罗马
18.文艺复兴发源地在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开始于葡萄牙。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A.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 B.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进化论和相对论诞生 D.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19.《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0.18世纪末19世纪初,革命改变了欧洲和美洲的社会。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一“革命”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拉美独立运动
21.网上对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进行投票,爱因斯坦高居榜首。他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
A.相对论的创立 B.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C.微积分的创立 D.进化论的提出
2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个会议的共同点是
A.都完全被英国操纵 B.都完全被美国操纵
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都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23.下列国家为了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这些国家有()
①德国 ②英国 ③日本 ④法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讨论了组建联合国、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等相关问题。这次会议对二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巴黎和会
25.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此后“冷战”开始,则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1)结合材料一,写出元朝正式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中国一位民族英雄写信给荷兰殖民头目揆一说:“此地亦必归中国同一政府之管辖,事实证明隔海两边地区之居民皆系中国人。”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2分)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后,清朝在1684年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分)
材料三
在签订某一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3)材料三中的“某一条约”是指什么条约?(2分)这个条约是哪场战争结束后签订的?(2分)
材料四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4)材料四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哪一基本方针
(2分)
27.(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1)材料一种的“上谕”开启了哪一运动?(2分)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学习西方。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2)材料二中“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2分)?康有为、梁启超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材料三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孙中山
(3)材料三中孙中山“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材料四
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方面掀起了什么运动?(2分)
(5)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西方?(2分)
28.(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观察材料一中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巴黎和会上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导致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2分)这一规定导致了中国国内哪一重大事件的爆发?(2分)
材料二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2)材料二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句?(2分)它反映出“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2分)
材料三
1919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随后举行示威游行。
(3)根据材料三,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 (2分)
材料四
五四爱国运动铸就了伟大的“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当代中学生应践行和传承“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4)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认为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2分)
29,(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向西方寻师问道,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教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分)该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2)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3)材料中“手段、途径”是指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实施有什么作用?(2分)
材料四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苏联确立的“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2分)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D A A D A D B A B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C A B B A A C A C B
二、非选择题
26.(1)澎湖巡检司。(2分)
(2)郑成功。(2分)1684年,设台湾府。(2分)
(3)《马关条约》。(2分)甲午中日战争。(2分)
(4)“一国两制”。(2分)27.(1)洋务运动。(2分)
(2)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2分)戊戌变法。(2分)
(3)辛亥革命。(2分)
(4)新文化运动。(2分)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1)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2分)五四运动。(2分)
(2)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分)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分)
(3)青年学生。(2分)
(4)青年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精神,以振兴国家为己任,努力学习,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言之有理即可)(2分)
29.(1)彼得一世改革。(2分)经过改革,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
(2)1861年改革(或农奴制改革)。(2分)
(3)新经济政策。(2分)从苏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发展。(2分)
(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2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