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多校中考历史联考试卷(3月份)(含解析)

202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多校中考历史联考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1935年至1937年,周口店发掘工作由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主持,他先后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  )
A. 表明北京人会使用火 B. 反映北京人过着群体生活
C. 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D. 能反映北京人会制造工具
2. 建构历史主旨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和进行历史学科深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主旨是(  )
A.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3.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创新成果中凝聚了我国宋元时期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创新成果是(  )
A. 都江堰 B. 科举制 C. 指南针 D. 大运河
4.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中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反映出(  )
A. 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B. 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
C. 宋元时期交通四通八达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5. 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据此可以判断他学习主题的是(  )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A. 盛唐气象 B. 元朝的统治
C. 明朝的对外关系 D.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6. 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  )
A.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与人民军队的创建有关的是(  )
A. 黄埔军校 B. 遵义会议
C. 南昌起义 D. 北伐誓师
8.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 平型关大捷、千里跃进大别山 B.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C.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9.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每个人重整行装、卯足干劲、加油努力之年。历史是一种传承,70年前中国在经济方面实施的项目有(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10.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  )
A. 武力统一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九二”共识 D. 调整“三不”政策
11. 《礼记 大学》中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积极提供救助、安置和重建,真正做到“弘义融利”,这诠释了(  )
A.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C.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成就 D.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12. 哈蒙德在《希腊史》中提及:“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统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的妇女也被排除在民主的殿堂之外。”由此可见,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 西方民主之源 B. 少数奴隶主的民主
C. 多数人的民主 D. 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13.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所著《风教通义》为世界史的编著开创了道路。他能有所突破直接得益于(  )
A. 启蒙运动 B. 文艺复兴 C. 新航路开辟 D. 法国大革命
14. 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颁布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当地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这段材料强调了(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B. 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
C.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15.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相同作用是()
A. 巩固和调整了市场经济体制 B. 国家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C. 实现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开创了计划经济的新模式
二、问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3分)
16. 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为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制作的“新疆地区管理制度变迁”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
A: ;
B: ;
C: ;
D: 。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材料一中“以儒学为中心”的局面出现于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近代中国社会在精神层面“重建文化自信”发生的重大事件。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有哪些?这一“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角度,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
18. 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人民以伟大的反法西斯联盟的全面合作与战略协同,进行了一场正义的战争,最终打败法西斯轴心国,拯救了人类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三: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的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没有一个西欧国家可以单独承担复兴西欧的重任,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以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为基础,从经济上的欧洲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摘自《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
(1) 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正义的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会议标志着哪一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30年(2023年)前,西欧为加快这一“联合进程”成立了哪一组织?“西欧的联合”对当时的欧洲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9. 板报小组要办一期以“科技改变世界面貌”为主题的黑板报,现招募新成员,邀请你参加。
时间 事件
东汉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北宋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825年 ③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879年 ④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19世纪80年代 ⑤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70年 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0世纪70年代初 ⑦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1973年 ⑧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008年 ⑨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实现太空行走
2021年 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
(1) 本期板报开辟有人物专栏,介绍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的英雄事迹。请在材料中找出他的名字。
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
(2) 板报要分为三个板块,请你先对上面的材料进行筛选和分类
A:促进文化传播的科技成就: ;
B:中国改革开放后航天领域的科技成就: ;
C:方便出行的科技成就: ;
(3) 请你从上面三个板块中任选一个完成板报制作,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文字稿。要求:分为三点,先提炼一个观点,再结合史实和影响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归纳结论。(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用火遗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北京人的生活状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北京人是否制造工具,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北京人的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是典型的政权分立时期,同时政权分立各民族相互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故这一时期的历史主旨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选项D符合题意。A项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点,排除;B项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排除;C项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点,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主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是考查的重点,要准确掌握这一知识点。
3.【答案】C
【解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修建的,排除A;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B;指南针是北宋发明的,故C符合题意;大运河是隋朝开凿的,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指南针,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指南针,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北宋发明指南针。
4.【答案】B
【解析】据“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可知,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蒙古族兴起于漠北草原;“并西域”指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西征;“平西夏”是指蒙古破兴庆府,灭西夏;“灭女真”指蒙古破蔡州,灭金之战;“臣高丽”指的是征服朝鲜;“定南诏”指忽必烈采用战略包围战术,灭大理国之战;“遂下江南”指元1279年崖山灭南宋之战;“而天下为一”指的是最终元朝统一了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题干材料反映出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与经济、交通无关,排除AC项;材料描述的是元朝先后消灭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实现大一统,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5.【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初年,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中期,保卫了我国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明朝时期,155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所以他学习主题的是明朝的对外关系,C项符合题意;题目中的史实与唐朝、元朝和清朝无关,排除ABD三项。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朝历史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及其影响。
6.【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并结合所学可知,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史开始。
故选:A。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注意鸦片战争的影响。
7.【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与人民军队的创建有关的是南昌起义。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C项符合题意;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建立的,与人民军队的创建无关,排除A项;遵义会议召开于长征途中,此时人民军队已经建立,排除B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要掌握南昌起义的时间、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8.【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B项符合题意;千里跃进大别山、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ACD三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分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
9.【答案】A
【解析】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70年前是1953年。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A是正确的选项;B错误,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中国在经济方面实施的项目;C错误,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一五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0.【答案】B
【解析】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故B符合题意;武力统一不是最佳方式,排除A;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就如何表述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排除C;调整“三不”政策的是台湾当局,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答案】D
【解析】据题干“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积极提供救助、安置和重建,真正做到‘弘义融利’”可知,题干材料叙述了我国在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地震后主动对其进行援助,彰显了大国担当,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D项正确;题干材料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对外开放格局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成就,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解析】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统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的妇女也被排除在民主的殿堂之外。”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但自由民的比例较小,并且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之外。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是西方民主之源,排除A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解析】A.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理性”,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不符合题意,排除A。
B.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主张是“人文主义”,不符合题意,排除B。
C.根据材料“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所著《风教通义》为世界史的编著开创了道路”及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分散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这为伏尔泰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世界认知,故C正确。
D.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彻底地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颁布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当地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达的是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之同矛盾的激化,这加速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倾向,因此材料介绍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A项;
美国南北战争是在美国成立后,与英国无关,排除B项;
美国独立战争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而法国大革命发生于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独立战争的历程。
15.【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而罗斯福新政则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两者都对原来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修正,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实现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故选:C。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关键是通过两者的内容和作用归纳出相同点。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掌握“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
16.【答案】郡县制,都护府,行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解析】据所学知,A.隋代扩大了郡县制在新疆地区的范围,突厥、吐谷浑、党项、嘉良夷、附国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B.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城的管理大为加强,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因此唐朝在西域实行州县制的基础上,设置了都护府。C.1884年清政府废除了新疆的军府制,在新疆设置了行省。D.这些均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也为近代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分裂西藏、新疆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A:郡县制;B:都护府;C:行省;D: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中国古代不同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及其作用。
17.【答案】【小题1】董仲舒;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小题2】城市里敌人势力强大,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农民阶级力量强大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小题3】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运用理论创新的一系列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解析】本题考查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相关史实。
18.【答案】【小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世界各国人民以伟大的反法西斯联盟的全面合作与战略协同。
【小题2】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小题3】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欧盟的成立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欧盟的成立等相关史实。
19.【答案】【小题1】袁隆平
【小题2】①②,⑨⑩,③⑤
【小题3】略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2)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便利了人们的书写,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便利了书籍的印刷,两者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航天领域的科技成就有2008年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设制成蒸汽机车,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便利人们的出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本茨发明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进一步方便人们的出行。
(3)本问是开放性小论文题。首先提炼一个观点,如依据第三个板块得出“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再结合相关史实和影响进行论述,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斯蒂芬森以蒸汽机为动力研制了蒸汽机车,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再次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汽车工业由此诞生,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最后总结归纳结论,如近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便利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故答案为:
(1)袁隆平。
(2)A:①②;B:⑨⑩;C:③⑤。
(3)观点: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斯蒂芬森以蒸汽机为动力研制了蒸汽机车,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再次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汽车工业由此诞生,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结论:综上所述,近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便利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本题以“‘科技改变世界面貌’为主题的黑板报”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中国古代促进文化传播的科技成就、中国改革开放后航天领域的科技成就、工业革命中方便出行的科技成就以及认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中国古代促进文化传播的科技成就、中国改革开放后航天领域的科技成就、工业革命中方便出行的科技成就以及认识等知识。
第4页,共14页

202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多校中考历史联考试卷(3月份)(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