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不饱和烃 练习(答案)2022-2023下学期高一沪科版(2020)必修第二册
7.2不饱和烃 练习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沪科版(2020)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电能、氢能是二次能源
C.煤、石油、水能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传统能源
D.为满足人类需要,可以无限制的开采化石燃料
2.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利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煤层气的主要成分,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B.可燃冰即在海底高压、低温下凝结成的固态CH4
C.石油在加热、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使链状烃结构调整,产生煤焦油中的一些成分
D.生物质能的利用,目前主要可供开发的资源主要有作物秸秆、厨余垃圾、畜禽粪便等
3.烯烃与氢气混合在常温常压时未反应,高温时反应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时可反应生成烧烃,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催化剂的使用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该反应过程只有非极性共价键断裂和形成 D.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4.石油分馏产品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B.分馏产品有固定熔沸点
C.过程②包括裂化、裂解等化学变化 D.过程③属于加成反应
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的结构式: B.的电子式:
C.异戊烷的键线式: D.乙烯的球棍模型:
6.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略)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提纯工业乙醇 分离苯和溴苯 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中的乙烯 验证乙炔的还原性
A.A B.B C.C D.D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95%的酒精比75%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
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D.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等产品 B.构成原电池 C.制取干燥的氨气 D.检验乙烯
A.A B.B C.C D.D
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志愿者倡导人们“你我用行动共同守护地球家园”。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B.将电子垃圾进行深埋处理
C.将煤液化或气化获得清洁燃料 D.将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10.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通过石油裂解可以制得乙烯
B.实验室通过浓硫酸与乙醇加热到140℃制取乙烯
C.其聚合得到的塑料制品不可用于食品包装
D.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一直线上
11.人类文明的进化得益于化学的发展。下列有关历史事件描述中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事件描述 化学知识
A 石器时代:古人钻木取火 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 青铜时代:用孔雀石[Cu2(OH)2CO3]炼制金属铜 Cu为还原产物
C 蒸汽时代:通过煤的干馏制取焦炭 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D 原子能时代:H、H可用于制造氢弹 H、H互为同位素
A.A B.B C.C D.D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CH4含有的电子数为1NA
B.2.24LC2H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A
C.0.1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为0.2NA
D.1molN2与3molH2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13.“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工业生产环氧乙烷:2CH2=CH2+O22
B.水煤气合成甲醇:CO+2H2CH3OH
C.制取一氧化氮:3Cu+8HNO3=3Cu(NO3)2+2NO↑+4H2O
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CH3C=CH2+CO+CH3OHCH2=C(CH3)COOCH
14.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可依次将其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A.溴气,浓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浓硫酸
C.通入H2气,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二、填空题
15.焦炭是煤干馏的一种重要产品。(_____)
16.
(1)如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关于a,b,c三种馏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a的沸点最高
B.b的熔点最低
C.c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D.每一种馏分都是纯净物
(2)裂化汽油中除含有C5~C11的烷烃外,还含有C5~C11的烯烃及甲苯、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已知甲苯、二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要用化学方法检验某裂化汽油样品中含有烯烃及苯的同系物,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逐滴加入________,振荡,如果看到________,则证明有________存在。
②继续逐滴加入________至________为止,静置,用分液漏斗分出________(填“上”或“下”)层的裂化汽油样品,再加入________振荡,如果看到________,则证明裂化汽油中有________存在。
三、计算题
17.将11.2L(标准状况)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请通过计算分析:
(1)求原混合气体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2)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_______?
18.计算:
(1)已知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将9.0 g A在足量纯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 g和13.2 g,则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
(2)将60 g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充分反应后容器的总质量增加28 g,则原混合气中甲烷和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四、实验题
19.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备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
(2)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
(3)查阅资料可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知,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填字母,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
A.将气体通入水中
B.将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将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将气体通过装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D
6.C
7.C
8.D
9.B
10.A
11.C
12.A
13.C
14.B
15.正确
16.(1)C
(2) 溴水 褪色 烯烃 溴水 不褪色 上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苯的同系物
17.(1)2:3
(2)m(CO2)=44g,m(H2O)=23.4g
18.(1)C3H6O3
(2)2:1
19.(1)褪色
(2)褪色
(3)D
(4) B、C 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