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练习题(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抗战后奋斗方向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奇迹,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是在( )
A.解放战争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人民解放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4.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5.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小刘同学最近在整理下列复习资料。她探究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近代化的探索
C.侵略与反抗
D.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7.1927年秋,毛泽东在文家市前委会议上主张放弃攻打长沙;随后主持三湾改编,确立党的支部建在连队上;之后决定工农革命军主力在井冈山周围打游击。这说明( )
A.建党建军原则的正式确立
B.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
C.国民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序幕
8.邓小平曾说:“在历史上,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9.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这充分说明( )
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才能赢得和平
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1.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如图漫画《奔向社会主义》生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与漫画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2.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588年,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B.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C.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D.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3.时空建构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党的百年征程经历了若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4.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 )
时间段 1949~ 1956年 1957~ 1965年 1977~ 1992年 1993~ 2012年
高频词 人民、工作、和平 人民、生产、社会主义 人民、发展、改革 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A.在建设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C.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
D.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15.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政治制度的创新
16.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开始(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遵义会议
17.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8.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实现伟大复兴始于(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再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国”,我国的外交转变历程说明了我国( )
A.充分发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观察外国对华态度进行改变
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共产党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培育形成其伟大精神的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从起源到成熟、完善,业已成为内涵丰富、特质鲜明的精神谱系。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
【开天辟地,精神之源】
(1)分析图一历史人物与图二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答出人物、事件名称及联系)
【激荡革命,锻炼品格】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影响
1927年4月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 ①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10月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1935年1月 召开遵义会议 ②
1936年12月 ③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将表中内容补充完整。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综合上述表格内容,提炼这些精神的共同内涵。
【时代楷模,传承创新】
(3)“劳模精神”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精神成果的重要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20世纪70年代体现“劳模精神”的典型成就并简要阐述其影响。习近平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于1921年7月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还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
材料二 广阔的农村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的薄弱环节。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革命力量只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在长期的战争中逐渐削弱敌人,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材料三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版)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向何处?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农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种状况,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进行了什么探索?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中国探索特色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
23、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畏困难,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上图,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葡萄牙、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有利条件。
(2)请根据下列图文信息,以“开天辟地,探索新路”为主题,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图二,写出它与图一或图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工业化道路”“经济制度改造”“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任选两项,概述其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费正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写出下面年代标尺上字母B处的理论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的理论探索的共同特点。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云在1935年10月15日向共产国际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就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与此同时,在长征途中和毛泽东一起劈波斩浪的一批领袖人物,也在这危难时刻的风头浪尖上经受了锤炼。”
——蒋健农《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材料二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遵义会议纠正了什么错误。这次会议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答案
1-5CCCCD 6-10ADCDA 11-15BDADD 16-20CCCBC
21.(1)图一人物为李大钊,图二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李大钊系统地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积极筹建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2)①南昌起义。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内涵: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等。
(3)示例一
成就: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阐述: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示例二
成就: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阐述: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使命与担当:努力学习,实现理想,报效祖国;生命至上,防疫抗疫,尊重科学等。
22、(1)会议:中共一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重心: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原因: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高。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体制改革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23.(1)两国王室都大力支持;两国靠近海洋,并且国内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远洋能力;拥有出色的航海家。
(2)李大钊等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打下了思想基础;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把工作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工业化道路”:“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经济制度改造”: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制度建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4)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
24、(1)错误: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意义: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