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达标测试卷(答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第I卷(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卡内。(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 )
A.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2.右图为北宋时期的时局图。它反映出
辽、北宋、西夏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3.杭州有一座岳王庙(如右图),它是历
代以来人民群众纪念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场所。
青少年学生需要学习岳飞的精神是( )
A.乐于奉献 B.勇于担当
C.为国捐躯 D.精忠报国
4.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有“天下粮仓”之美称。上述现象表明 (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地区已逐步开发
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5.如右图所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出现在北宋前期的中国四川地区。“它”是( )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交子”
D.“会子”
6.南宋时期的《数书九章》中记录了大量有关商品价格、共同出资及利益分配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A.对外交往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活字印刷的出现 D.数学理论的成熟
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属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的是( )
A.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开发潜力大
C.南方统治者大力支持
D.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B.率领军队灭了西夏和金
C.建立了元朝 D.推行了行省制度
9.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的人物是 (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文天祥 D.朱元璋
10.行省制度为元朝重要的行政制度,“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有诸侯之镇”,但“无诸侯之权”。这体现元朝政府( )
A.重视边疆治理
B.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强化中央集权
D.扩大诸侯王权力
11.西藏由中央政府直接统辖始于元朝。元朝设置直接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12.文物是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之一。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 )
A.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反映浪漫的艺术手法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第一手史料 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13.小维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汉赋的兴起 B.唐诗的繁荣
C.宋词的发展 D.元曲的流行
14.创新使宋朝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下列反映的科技成就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15.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下面一张PPT,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
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材料 元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文明的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时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问题:找出材料中元朝时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
A.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 B.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C.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D.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宋元时期我国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往的新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或《萍洲可谈》
材料三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明]宋濂等《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2分)宋朝鼓励海外贸易,为此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1分)
(2)材料二说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哪一项?(1分)这一发明是怎样传到欧洲的?(1分)它对人类世界发展起到什么作用?(1分)指面针。通过阿场伯人传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修建众多驿站的目的。(1分)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中国人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的原因。(2分)
17.两宋时,我国出现民族政权并立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材料二 1005年,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1044年,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史称“庆历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1141年,(南)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下册》
(1)请写出材料一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名称。(2分)根据示意图指出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北宋与辽、西夏分别订立了什么和约。(2分)这些和约分别对宋辽、宋夏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从中可以看出南宋统治者的什么态度?(1分)
(3)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客观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1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经济创新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穿越时空,探究宋元创新发展的足迹。(10分)
【科技创新】
材料一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首先是在学术上”的发明到宋朝有哪方面的改进。(1分)“在战争中”的发明指什么?(1分)“在航行方面”的发明对人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文化创新】
材料二 宋朝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见下图)。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社会科命题技术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时“词”受到普遍重视的主要原因。(1分)宋朝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挑选材料二连环画中的一位词人,写一份简介。(简介一般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及代表作品、词的特点或著名词句等。2分)
【货币创新】
材料三 见下面材料。
“交子”发行初期,由于发行额、流通时间和地区都有一定的限制,并有定额的发行准备金能够兑现,因此使用情况尚好,对商业往来起了有益的作用。……纸币的产生和应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纸币的产生给宋朝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1分)材料中的纸币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区?(1分)其有怎样的历史地位?(1分)
【读史感悟】
(4)通过以上学习探究,请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悟。(1分)
第二单元练习
(建议完成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第1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D C B A A B C D C C C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10分)(1)大商港:广州、泉州。(2分)机构:市舶司。(1分)(2)发明:指南针。(1分)传播: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1分)作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1分)(3)目的: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1分)说明:元朝时中外交通发达。(1分)(4)原因:宋元时我国海上交通发达.海上贸易频繁;我国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高度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等。(写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17.(10分)(1)政权:辽,金。(2分)发展趋势:由民族政权并立到趋向统一(或国家由分裂到走向统一)。(1分)(2)订立的和约及其影响: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宋夏订立“庆历和议”,换取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宋夏边界贸易兴旺。(4分)态度: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苟且偏安。(1分)(3)积极作用:使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推动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
18.(10分)(1)改进: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分)“在战争中”的发明:火药。(1分)影响: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1分)(2)原因:宋朝科举考试增设词科。(1分)提示:任选一人均可,如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达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著名词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或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代表作品有《夏日绝句》等: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等;著名词句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等。或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元夕》等;他的词豪迈奔放、沉郁悲壮,表达了对山河分裂的悲痛;著名词句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写出其中一位即可。2分)(3)变化:对商业往来起到有益作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分)地点:四川地区。(1分)历史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分)(4)感悟: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言之成理即可。1分)
44)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0 条评论